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3185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件一概论Word格式.docx

(1)病史调查:

(2)临床检查:

如吞咽动作异常、有无腹泻、腹围大小、胃蠕动情况、有无厌食、心脏和肺部异常表现以及动物的饥饿状态等。

(3)饲料分析:

检查饲料气味、营养成分及其适口性。

(4)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尿液和粪便的检查。

(5)特殊诊断:

血液尿液生化分析、粪便检查后,确定是否进行胸腹部X线投照、甲状腺素浓度等检查。

(二)体重增加:

指动物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上升。

(1)过食是肥胖的主要原因,

(2)药物治疗(激素类药物)引起内分泌失衡

(3)活动减少

(4)某些内分泌障碍,如垂体功能减退、性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5)遗传因素

2.症状和诊断

(1)注意与腹水、水肿、肌肉肥大、内脏巨大、内分泌障碍等进行鉴别诊断;

A.腹水或外周水肿见于低蛋白血症(肝脏疾病、肾病、肠病)、心脏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传染性或炎性腹部疾病(犬传染性腹膜炎、脓性腹膜炎、胰腺炎)、肝病(肝硬化、门脉栓塞);

B.肌肉增多见于活动量大和能量的增加等;

C.内分泌障碍,如胰腺瘤、肢端肥大症等。

(一)概述

1.体温正常:

正常健康动物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将体温稳定在较狭窄的正常范围内,温差大多数变化在1℃左右。

2.体温增高:

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如产热多于散热,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并出现热候时,即称为发热。

(剧烈运动体温也会升高2℃)

3.体温降低:

体温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机体由于散热超过产热则发生体温低下(营养和中毒因素)。

(二)体温低下

1.病因

(1)产热减少:

麻醉,某种原因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代谢机能下降等。

许多疾病后期的发热动物体温突然下降则预后不良。

(2)散热增加:

湿冷多风环境及小动物输入冷溶液等。

(3)体温调节障碍:

应用药物如酚噻嗪、安乃近;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外伤、肿瘤和水肿;

内源性毒素,导致下丘脑调节中枢损伤及肾上腺能和交感神经系统损伤。

(4)营养性衰竭症:

能量与蛋白质缺乏如新生仔猪低糖血症。

2.临床症状及检查

除测量体温外,应观察动物的表现,分析发生病因。

全面的血液学分析、生化和凝血参数的检查,对于确定在严重或长期体温低下时的器官功能障碍状态及其异常特征。

3.治疗

轻度体温低下不需强制性增加体温,但中度或重度体温低下则需要提高体温。

(三)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是由于产热增加和吸热过多,或散热障碍引起的。

如中暑

(1)高温环境

(2)其他因素神经性高热如下丘脑损伤,动物脱水导致蒸发散热困难、过度的肌肉活动、炎症等可产生体温升高。

2.症状

体温升高是主要诊断依据,一般测定直肠温度可获得第一手资料。

早期饮欲增加,动物寻找阴凉处或躺在水中。

当高达41℃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不规则,脉搏急速变弱,动物先表现安静,但很快表现反应迟钝,并伴有衰竭、痉挛、昏迷。

当体温达到41.5℃~42℃时,大多数动物会发生死亡。

(1)物理降温:

如冷水浴、酒精擦、直肠灌注冷水等;

(2)药物降温:

静脉输注等渗盐水和5%葡萄糖溶液,使用镇静剂减少动物活动等。

(三)发热

发热是体温过高的一种特殊类型,真正的发热是体温调节临界点的改变,临界点提高,升高体温到一个新的临界点发生的适当的生理反应。

与体温过高的区别在于,发热时体温不仅仅是到一个新的体温临界点,而且还出现热候。

(1)外源性致热源或抗原进入机体通过激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引起发热反应;

(2)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产生发热反应;

(3)肿瘤细胞也可产生和分泌内源性致热源。

已知许多刺激内源性致热源的因素包括病毒、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内毒素、真菌、某些类固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无机化合物以及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抗原等。

2.症状

突然发生,持续性发热,食欲不振或厌食,精神沉郁,不愿活动,淋巴细胞总数明显增加。

关键是确定病因。

不同种属和年龄的动物可表现不同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时要注意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检查,结合热型的变化和血液学分析做出诊断。

4.治疗

发热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有目的地选择抗生素,对原因不明的发热选用广谱抗生素,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厌食与贪食

厌食:

是指动物食欲减退,摄食减少或拒食,甚至发生明显的营养衰竭。

贪食:

是指动物食欲旺盛并过量摄取食物,这种现象在某些生理条件下是正常反应,如泌乳、妊娠、极度寒冷和剧烈运动等;

但应用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甲地孕酮以及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可导致病理性贪食。

(1)炎性疾病(细菌、真菌、病毒、原虫感染)

(2)肿瘤和胰腺炎

(3)消化系统疾病(胃肠疾病、吞咽障碍)

(4)恶心(引起呕吐中枢兴奋的各种原因)

(5)代谢性疾病(肝脏、肾脏、心衰、高钙血症、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

(6)嗅觉丧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理因素、高温环境等。

(1)持续时间和程度:

疾病的严重性

(2)日粮改变

(3)环境应激:

运输、更换新主人、寒冷应激或竞抢食物等

(4)体重变化

(1)更换日粮

(2)使用促进胃肠蠕动药物

(3)作身体全面检查,找出厌食或贪食的原因,对证治疗(排除异物、镇痛、解痉、抗菌消炎等)

(4)加强互理、关注代谢因素

(一)呕吐

呕吐是不自主地将胃内或偶尔将小肠部分内容物经食管从口和/或鼻腔排出体外的现象。

犬、猫易发生,猪和反刍动物次之,马属动物极少发生。

(1)胃功能障碍:

过食、胃阻塞、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肿瘤、寄生虫病、胃排空机能障碍、胃扩张、胃扭转等。

(2)咽、食管疾病:

如舌病、咽内异物、咽炎、食道阻塞等。

(3)肠道机能障碍:

肠炎、肠管阻塞、小肠变位、肠扭转及麻痹性肠梗阻,盲肠炎、顽固便秘。

(4)腹部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胰腺炎、腹膜炎、肝炎、胆管阻塞、肾盂肾炎、尿道阻塞。

(5)饲料因素:

如突然更换饲料、摄食异物、吃食过快、食物过敏和对某种特殊食物的不耐受。

(6)药物因素:

如犬、猫对某些药物不耐性,如抗肿瘤药物、强心苷、抗微生物药物(红霉素、四环素)及砷制剂。

(7)中毒性疾病:

有机磷、磷化锌、酚、亚硝酸盐等中毒。

(8)新陈代谢紊乱:

如尿毒症、肝炎、酸中毒、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肝肾疾病、脓血症、低镁血症和细菌毒素等。

(9)神经机能障碍:

精神因素(疼痛、恐惧、兴奋、过度紧张)、运动障碍、炎性损伤、水肿及癫痫和肿瘤。

(10)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如脑震荡、脑挫伤、脑肿瘤、脑出血、脑及脑膜感染性疾病.

2.症状和检查

(1)呕吐持续时间:

急or慢性,现症、病史及用药和治疗情况。

详细了解食物的类型、疫苗注射情况、旅行和环境的变化等。

(2)呕吐与采食的时间关系:

采食后立即呕吐,见于饲料质量问题、食物不耐受、过食、应激或兴奋、胃炎等;

采食后6~7h呕吐出未消化或部分消化的食物,通常见于胃排空机能障碍或胃肠道阻塞;

采食后12~18h或更长时间呕吐提示胃运动减弱。

(3)呕吐物的性状:

呕吐物中有胆汁见于肠炎综合征、胆汁回流综合征、原发或继发胃运动减弱、肠内异物及胰腺炎。

呕吐物带有少量陈旧性血液见于胃溃疡、慢性胃炎或肿瘤,大量血凝块或咖啡色呕吐物常标志胃黏膜损伤或出血性溃疡。

(4)喷射状呕吐:

见于胃及邻近胃的小肠阻塞等疾病,如异物、幽门息肉或幽门肿瘤、幽门肥大。

(5)间歇性慢性呕吐:

与采食时间无关,呕吐内容物的性状变化很大且呕吐呈周期性发生,并伴发腹泻、昏睡、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和流涎等,应重点考虑慢性胃炎、肠道炎性疾病、过敏性肠综合征、胃排空机能障碍并进行类症鉴别诊断,确诊需要进行胃和肠道黏膜活检。

(二)返流

返流是指采食的食物被动逆行到食道括约肌的近端,常发生于采食的食物到达胃之前,主要由于食道功能障碍引起,犬、猫多见。

1.病因:

主要见于咽、食道损伤、食道内异物、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脓肿和外伤,马属动物的胃扩张、反刍动物的食道内肿瘤、各种毒素中毒和某些植物中毒。

在犬、猫还可发生于重症肌无力和多发性肌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机能低下等。

(1)常被误认为是呕吐,临床检查时确定原发性疾病以及返流与采食的时间关系。

(2)咳嗽和呼吸困难:

猫先天性巨大食管常伴发咳嗽和流鼻液。

要防止吸入性异物肺炎。

(3)虚弱:

与返流有关的虚弱或衰竭见于全身性疾病,如重症肌无力、肾上腺机能低下和多发性肌炎。

(4)体重下降:

摄入的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5)采食后窘迫:

头颈伸展、频繁吞咽

(6)旺盛食欲:

常见于食管阻塞和巨大食管症。

(三)咽下障碍

咽下障碍是指咀嚼和吞咽异常,与口腔、唇、咽、食道、颚及咀嚼肌的疾病以及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损伤导致这些部位功能异常有关。

(1)疼痛:

牙龈脓肿和牙周疾病、口腔、咽、食道或鼻腔内异物、口腔水疱、溃疡、血肿、食道炎、食道脓肿、蜂窝织炎、创伤、肿瘤、白肌病、咬肌炎和局部肌无力等。

(2)阻塞:

食道阻塞、食道脓肿、外伤、肿瘤等。

(3)神经肌肉障碍:

见于李氏杆菌病、狂犬病、破伤风、白肌病、脑炎、脑膜炎等。

急性作呕、吞咽次数增加、流涎、食欲旺盛(由于饥饿)、偶见食欲不振和咳嗽。

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和临床检查,颈胸部X线检查可观察食管状态,必要时应用钡剂造影检查。

咳嗽:

(一)病因

1.呼吸器官炎症:

咽炎、喉炎、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痉挛,肺炎、肺脓肿,慢性肺纤维症等。

2.呼吸器官肿瘤:

见于气管、咽、纵隔、肋骨、胸骨、肌肉及淋巴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

3.心血管疾病:

左心衰竭、左心扩张、肺血栓、肺充血和肺水肿等。

4.过敏反应:

支气管哮喘。

5.外伤及生理性:

异物进入食道、气管,吸入刺激性气体,气管麻痹等。

6.寄生虫:

血丝虫病、肺丝虫病。

(二)症状和诊断

1.咳嗽的一般检查包括既往病史和目前的治疗情况、用药剂量和方法,全面进行物理检查和颈胸部X线检查。

2.注意检查心音和肺部异常呼吸音,对喉部、气管和胸部进行适当触诊。

3.必要时,应用血细胞计数、粪便悬浮检查和心恶丝虫检查。

4.特殊情况下进行血液生化分析、心电图检查、支气管冲洗、细菌培养、支气管镜检查及血气分析等。

流涎:

1.口腔疾病:

口炎,舌病(舌伤、舌麻痹、舌放线菌病等)和齿病等。

2.唾液腺疾病:

腮腺炎、颔下腺炎及舌下腺炎等。

3.可刺激唾液腺分泌的因素:

包括拟胆碱药的使用(如毛果云香碱等);

有副交感神经效应的有毒植物、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4.咽部疾病:

包括咽炎、咽麻痹、咽肿瘤、咽梗阻等。

5.食道及嗉囊疾病:

包括食道阻塞、食道炎、食道痉挛、食道狭窄、嗉囊阻塞等。

(二)鉴别诊断:

1.口鼻流涎,无咽部吞咽障碍,应考虑下列疾病:

◆食道阻塞:

突然起病,频频作吞咽动作,有的出现逆呕动作,反刍动物易伴发瘤胃臌气。

◆食道痉挛:

呈阵发性,发作时食道如硬索状,缓解期食道可通过,解痉剂疗效显著。

◆食道狭窄:

呈慢性经过,食物不能通过,饮水能通过,易继发食道阻塞,经X线检查确诊。

◆食道麻痹:

无食道吞咽动作,无逆呕动作,探诊能自由通过,易继发食道阻塞,有时伴有舌麻痹和咽麻痹等神经症状。

◆食道炎:

呈急性经过,触诊食道病畜敏感疼痛,吞咽时疼痛以及回流带血的粘性物,伴有食道痉挛和阻塞症状。

2.口鼻流涎,有咽部吞咽障碍的,应考虑:

◆咽炎:

咽、软腭和扁桃体炎症,表现口鼻流涎,吞咽障碍,咽部肿疼,头颈伸展。

◆咽麻痹:

触诊咽部无疼痛,刺激咽粘膜无吞咽动作。

◆咽梗阻和咽肿瘤:

渐增重性吞咽障碍,伴有呼吸困难,可听到喉狭窄呼吸音,触压咽部不敏感,咽内视诊可发现异物或肿块。

咽部肿瘤时有的病例流出恶臭的鼻液,并混有血液及组织碎块。

3.除口鼻流涎外,全身症状明显的应考虑:

◆中毒性疾病:

拟胆碱药物的使用(毛果云香碱、槟榔碱、新斯的明)、农药中毒(有机磷)、重金属元素中毒(铅、汞)、砷制剂中毒等;

◆传染性疾病:

狂犬病(有被狂犬病动物咬伤的病史);

坏死杆菌病(低温潮湿地带或多雨季节);

牛恶性卡他热,口蹄疫,猪水泡病等。

腹泻:

动物腹泻的病因很多,常常由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寄生虫性、中毒性、营养性等因素引起。

造成腹泻的病因是很复杂的,因动物而异。

下面将按动物种类分别叙述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因。

牛腹泻的常见病因

1.细菌性 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B型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副结核分枝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空肠弯杆菌

2.真菌性念珠菌

3.病毒性 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牛恶性卡他热和口蹄疫等

4.寄生虫性胃线虫,艾美耳球虫,隐孢子虫

5.化学因子 砷、氟、铜、汞、钼、硝酸盐、有毒植物、真菌毒素中毒;

6.物理因子 沙、土、青饲料、含乳酸的饲料

7.营养缺乏 因过多钼摄入而继发的铜缺乏

8.饮食性 过食,单纯消化不良,劣质的代乳品,肠二糖酶缺乏

9.其他 充血性心力衰竭;

毒血症如超急性大肠杆菌性乳房炎等

犬猫腹泻的常见病因

1.细菌性:

沙门氏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分枝杆菌感染;

2.病毒性:

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冠状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猫冠状病毒、猫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3.真菌性:

荚膜组织胞浆菌、白色念珠球菌、原壁菌感染;

4.寄生虫性:

等孢子球虫、肉孢子虫、贝诺孢子虫、弓形虫、结肠小袋虫感染;

5.饮食性:

突然改变日粮、食物过敏、摄入毒素;

6.其他因素:

急性胰腺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药物诱导、肾上腺机能低下、甲状腺机能亢进等、胃肠内异物、毒素,如铅、杀虫剂等,肠道肿瘤,如腺癌、淋巴肉瘤。

(二)诊断

1.病史

2.伴随症状:

3.临床检查:

对腹泻病例应作全面体检。

急性腹泻有严重脱水症状,应考虑食物中毒性感染。

4.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

(1)粪便检查:

应注意大便量、外观、性状,有无食物残渣、黏液、血和脓液。

(2)血液检查:

腹泻患畜应进行血常规、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检查。

急性感染性腹泻,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肠道寄生虫病时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3)X线检查:

胃肠道X线检查可以发现胃肠道肿瘤。

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腹部平片、胃肠钡餐,钡剂灌肠等检查。

(三)治疗

急性腹泻的治疗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腹泻治疗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即补充体液,应用肠道保护剂或吸附剂和应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腹痛

1.胃肠炎症:

细菌病毒引起的要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消炎

2.肠胃痉挛(解痉)、肠套叠(按摩或手术)

3.肝炎、胰腺炎(全身治疗)

4.食入尖锐异物(创伤性网胃腹膜炎)

5.胃、肠扭转(皱胃变位):

后期需要手术治疗

6.中毒性因素:

农药、鼠药等

红尿

(一)血尿:

是指尿液中含有红细胞。

病因:

1.泌尿器官的疾病:

急慢性肾炎、肾病;

肾脏、膀胱和前列腺肿瘤;

肾脓肿;

尿道、膀胱、输尿管和肾脏的结石症;

尿道炎等

2.继发性感染:

母畜发情期间或产后,某些传染病的严重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犬传染性肝炎等;

3.中毒因素:

如铜中毒、汞中毒、酚、硫化二苯胺以及甜苜蓿中毒等;

4.某些寄生虫病:

如犬肾膨结线虫病和犬恶丝虫病

(二)血红蛋白尿:

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但无红细胞者,通常是由于红细胞过度溶解所致。

1.传染性疾病,由溶血梭状芽孢杆菌、A型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引起的细菌性血红蛋白尿

2.寄生虫病:

巴贝西虫病

3.代谢病和中毒病,如牛分娩性血红蛋白尿;

动物食入氨苯磺胺、铜和汞制剂等致红细胞溶解的物质;

采食如藜芦、栎树根等,犬饲喂过多洋葱。

4.新生幼龄动物同种免疫溶血性疾病,见于新生骡驹、马驹和仔猪吃了母乳之后

5.不相合血液的同种动物输血时

6.犊牛水中毒

(三)肌红蛋白尿:

通常是由于肌肉组织变性、坏死,肌红蛋白经由肾脏排出所致。

马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硒缺乏引起马地方性肌红蛋白尿和犊牛的麻痹性肌红蛋白尿。

脱毛

(四)卟啉尿:

排卟啉尿的患畜除尿液呈葡萄酒色外,牙齿、骨胳常呈淡红色或褐色,尿中卟啉含量可增至5.0~10.0g/L。

(五)药物性红尿:

有使用使尿液变成红色的药物病史。

临床常见尿血的病因分类

1)传染性疾病

2)泌尿系炎症

3)泌尿系肿瘤

4)泌尿系结石

5)感染和中毒

6)不相合血型输血

7)药物性

1.真菌感染性

2.寄生虫性

3.营养代谢性:

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脂肪酸、矿物质等缺乏

4.中毒性:

重金属元素中毒

5.炎症浸润,全身机能衰退

6.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生长腺功能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7.先天性毛囊发育不全、应激反应等

黄疸(JaundiceorIcterus)

黄疸是动物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机体组织被染成不同程度黄色的一种症状。

血清胆红素>15mg/L,临床生化认定黄疸。

血清胆红素>20mg/L,可视黏膜、巩膜和皮肤均呈现黄色,即为临床型黄疸。

黄疸的分类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链球菌病、梭菌病,A型荚膜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孢子虫病,牛巴贝西虫病,新生仔畜溶血病,不合血型输血,酚噻嗪类、美兰、醋氨酚、铅、铜等化学毒素,牛产后血红蛋白尿等。

2.肝细胞性黄疸:

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

见于中毒性肝病,传染性肝炎,肝肿瘤,肝变性等。

3.阻塞性黄疸:

胆汁外流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见于胆管结石,胆管受压或狭窄,如肝肿瘤、十二指肠炎,胆管寄生虫,胰腺疾病等。

尿液检查可以帮助确证黄疸的存在。

犬:

尿液中有少量的胆红素属正常,但胆红素量大,尤其存在于量少且浓稠尿液中表示有黄疸的存在。

猫:

尿液中出现胆红素属于异常,它表示有胆汁郁滞和黄疸。

发绀(Cyanosis)

发绀是由于循环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或变性血红蛋白增多所引起的,皮肤或黏膜呈蓝紫色。

分类

(1)动脉或毛细血管中呈现低氧血症;

(2)循环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变性;

(3)由于静脉系统扩张或淤滞,致使皮肤中含氧量很少的静脉血数量增加;

(4)血液中氧被过度摄取。

治疗

1.供给氧气:

改善血红蛋白中氧的饱和度

2.甲苯胺兰或亚甲蓝

3.N-乙酰半胱氨酸:

犬、猫的退热药醋氨酚中毒时的解毒药。

虚弱与晕厥(WeaknessandSyncope)

★虚弱如倦怠无力、疲劳(能量缺乏)、全身肌肉虚弱(力量丧失)、晕厥、癫痫发作和意识状态的改变。

★晕厥是指一种伴有突然衰竭、暂时性意识丧失和全身性虚弱的临床综合征,其原因是由于能量物质、氧气或葡萄糖不足,引起脑部代谢功能障碍。

猫的临床症状不易发现,一旦发

现疾病已进入晚期。

病因

Ø

晕厥:

缺氧、贫血和缺血。

虚弱:

贫血、心血管疾病、慢性炎症、慢性消耗性疾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发热、代谢功能障碍、肿瘤、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肺部疾病和骨骼疾病。

腹腔急性或慢性积液发生虚弱是由于器官功能障碍,蛋白质损失,疼痛。

发生急性贫血时,晕厥比虚弱常见,

末梢水肿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而末梢水肿是指在外周间质组织蓄积大量体液。

末梢水肿即皮下水肿,一般发生在胸腹下和四肢末梢。

全身水肿的原因:

伴有腹水的低蛋白血症、右心衰竭和心包积液以及没有腹水的低蛋白血症。

局部水肿的原因:

单一末梢水肿如炎症或感染、外伤、静脉或淋巴管阻塞及动静脉瘘管;

两前肢水肿而后肢不发生水肿,如颅静脉腔阻塞;

两后肢水肿而两前肢不发生水肿,伴有腹水的慢性门动脉高压和尾静脉腔阻塞,面部水肿见于血管神经性水肿、幼畜脓皮病初期和黏液性水肿。

按水肿发生机制分类

1.水、钠异常潴留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4.血管胶体渗透压低

5.组织间液渗透压升高

6.淋巴回流受阻

按水肿的性质分

炎性水肿:

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非炎性水肿:

一般不伴有机能障碍。

按水肿的范围分

局部性水肿:

局部炎性水肿、淋巴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栓塞。

全身性水肿:

心性、肾性、肝性、营养性水肿

按水肿的病因分:

心性、肾性、肝性、营养性水肿及超敏反应性水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