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280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docx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

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  自然地理  

 

(一)宇宙中的地球  

(09年全国卷文综Ⅱ9~10题)  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

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解析】16时左右应是日落之前,正午之后。

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可以确定B.考察了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以及生活观察能力。

  

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  

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  

【解析】18时40分左右应是黄昏时刻,月到中天,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应为上弦月.选C

(09年天津文综第5题)  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

观察照片(下图)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A.正北  0:

00            B.正北  12:

00  C.正南  0:

00                D.正南  12:

00  

考点:

太阳周日视运动(极昼区太阳方向及时间判定)解析:

由于a处的太阳处在一在中的最低,故应为日出时刻,又由于该地一天均可见太阳(即极昼),故判定时间为0时,日出方位为正北方向(如下图)。

答案:

A 

(二)地球概论  

(09年重庆文综第1~2题)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甲处位于近日点附近,为冬至日,从甲运行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因此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答案】B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当地球在甲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潘帕斯草原处于夏季。

三峡水库在汛期6-9月“排浑”,讯末10月,开始蓄水,实现“蓄清”。

 【答案】C

(09年福建文综第10,11,12题)  读图5,完成10-12题.

10.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解析】若EF为赤道,则H  P之间与EF垂直的线段为地轴,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和地轴夹角为20°,P为北纬70度,即70º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ºN及其以北,也就是太阳直射范围20°N-23°26′N,故选C

11.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解析】黄道平面EF与地轴PO段夹角POF为70度,则黄赤交角为20度,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范围缩小,即热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缩小,即寒带缩小;故北温带范围变大。

因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的晨昏圈的回归运动范围也变小,这会导致悉尼夏季的昼长变小。

故选A

12.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解析】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可知晨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极北点也就是劣弧HP的中点(图上未标名称,设为M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0时或者正午12时。

从O点(即北极点)俯视,地球呈逆时针转动,自M点向东90度到E点,即加上6小时,可能为6时或者18时,排除A。

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即选项B中6月22日情况),在北半球昼长夜短,劣弧HP表示黑夜,M点为0时,确定出E为晨6时,排除B。

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即选项C或D日期的情况),北半球昼短夜长,劣弧HP为昼弧,M点为12时,此刻E应为18时,故排除C,选择D。

 

(09年山东文综第4题)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问题。

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

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  

 A.8日13时      B.8日23时   C.9日13时      D.9日23时  

【解析】本题主要借助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考查气旋、等压线和区时的计算。

4.看准图中9月6日6时(世界时)、A市所在的区时是解题的关键。

首先,把世界时换算成A市的区时,从A市的位置来看,刚好处于85°与80°之间且偏向80°或者大体处于82.5°与80°之间,则A市处于西五区;其次,计算A市的区时,西五区处于世界时即零时区的西侧相减得9月6日1时;最后,由于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达到A市,所以9月6日1时再加70小时得9月8日23时。

答案:

 4.B 

(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3,4,5题)  南极中山站(69°21′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

根据此完成3-5题。

  

3.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4.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  

5.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解析】:

 该题命题意图在于综合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1)中山站时区:

76/15,东五区,时间9:

25;东八区,时间:

9:

25+3:

00=12:

25

(2)两点间的距离计算,该题对这一距离问题予以粗略估计的命题呈现要求;据题意可知:

两地经度相当,因此,分析距离看纬度差;纬度相差约11度,则距离约为:

11*110(3)略【答案】:

3.C  4.C  5.D

(09年浙江文综第11题)  11.图5中,当a,c值相差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A.23°N    B.63°N    C.43.5°N    D.27°N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生对对图分析能力、思考估算能力。

【关联考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解题思路】:

思路一:

a、c所代表的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20度,将各选项代入验证。

思路二:

赋值,假设出该地纬度,运用正午太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H(夏至)-H(冬至)=20,也可求取结果。

【答案】:

11.B

(09年四川文综第10,11题)  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读图回答10-11题。

  

10.此刻,太阳直射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解析】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说明N地在P地的东侧,因此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所示半球为南半球。

70度以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在20°S。

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说明此时N地的地方时为4时,N地的经度为30°E,此刻太阳直射点在150°E处。

即此刻太阳直射点是:

(20°S,150°E),所以,该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岸,有暖流经过。

【答案】C

11.图辐范围内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篇片枯黄  

【解析】此刻N点为地方时4点,可推出本初子午线为2点,不是正午12点(子夜经线不在180°),所有各地分属两个日期。

此日,太阳直射在20°S,但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哪一个方向运动,因此不能确定白昼的变化。

N地位于30°E、30°S,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正值夏季,草木葱绿。

【答案】B 

(09年江苏地理第3,4题)  图2所示为以N、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4.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解析】: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

“陆半球”的极点为38ºN、0º,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ºS、180º,根据西半球跨度160ºE向东→20ºW,南半球跨度0º向南→90ºS,第3题选择D。

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也就是直射点在23º26’S,180ºE。

此时,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

【答案】:

3.D4.C

(09年广东地理第12,13,21,22,23题)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1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解析】本组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相关原理的理解。

图示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2600<甲<2700,2600<乙<2700,1900<丙<2000,故第12题选择C。

物体释放辐射能力与其温度呈正相关,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故第13题选择B。

读图8,回答21-23题。

21.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2.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落时刻为地方时18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调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丙地   

23.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40分  

【解析】本组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相关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据图甲昼夜等长,在赤道;乙发生极昼;丙、丁此刻都是昼短夜长,在同一半球,故21题选择CD。

甲地日出地方时6点,日落地方时18点;无地转偏向力,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90度,自转线速度大于其它非赤道地区,故22题选择AD。

当位于东八区中央经线上的甲地日出时即120ºE为6点时,求得20ºW,160ºE(东西半球界线)时间分别是20时40分、8时40分,故23选择BD。

 

(09年海南地理第1,7,8,9题)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

00~16:

00         B.北京时间14:

00~16:

00  

C.华盛顿时间2l:

00~23:

00         D.北京时间21:

00~23:

00  

【解析】:

本题考察考生时间计算及关联分析能力.

关联考点:

时区换算、区时计算

 “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

则有:

 运用表中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即可甄别真确选项T4时间最佳。

 筛选、验证是该题的最佳解题途径。

【答案】:

D     

    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欧  

    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               B.湘            C.皖              D.鄂  

    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

该月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解析】:

 该题的设置意图在于:

运用探究实验的形式,验证相关地理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关联考点:

影子变化、正午太阳高度

 (7)通过题干分析,如图:

 ∠MON一年之内大部分时间接近直角,说明该地在赤道附近地区。

(8)“有两天不存在∠MON,”即有两天无正午影子,说明该地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

【答案】:

7.C  8.A  9.B     

(09年上海地理第二题)  

(二)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3.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日月升落        B.极昼极夜        C.月相变化       D.四季转换  

4.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解析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运用原理解释现象的能力。

涉及地球自转的意义、周期等考点。

(3)地球自转可以产生的地理意义包括:

地转偏向力、昼夜交替、时间产生等这些都可作为证明地球自转的论据;故3选.A(4)由题意分析,该题所指时间为“太阳日”,其长度为24小时。

故4选D.

(09年广东文基第51,52题)  图5中a为晨昏线,e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51~52题。

    

5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答案:

A  【解析】当a、c两线重叠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因此b在赤道上,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球1月初时,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5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解析】当a、c两线重叠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因此b在赤道上,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地球1月初时,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答案】  52.C

(三)地球的大气环境  

(09年天津文综第10,11题)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0.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答案:

B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11.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答案:

C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3,4,5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3.则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东南风  C.   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在高压脊上,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C  

5.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答案:

D  

【解析】M处在北半球,气压最高的月份在冬季1月,故选D  

(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7,8题)  

下图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00千米的速度东移 

 

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甲聚落气温为17℃。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  

A.15℃         B.18     C.21℃       D.24℃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分析、计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对气温垂直变化与分布的理解。

两地气温相差5度,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的规律,上午10时两地应相差9度左右,即甲地应为21度左右,显然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地势差异,下午15时的H地气温与10时时相差不大,而甲地在获取了做够的太阳辐射后的15时,其气温要比上午时的21度偏高,故可确定D选项。

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  

A.晴天转阴雨                             B.大风有浮尘  

C.晴暖有微风                             D.阵风间暴雨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天气、天气系统的掌握与理解,第二天,高压系统已经不在控制该区域,故可甄别四个选项(当然,这其中需要分析及简单计算该天气系统的移动)。

选C

(09年重庆文综第3题)  读图2,回答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巴西高原           C.黄土高原       D.伊朗高原  

【解析】甲地月均温都在15°C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为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地区是巴西高原。

答案:

B 

(09年福建文综第5,6题)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图3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5-6题。

5.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解析】图示信息表明,甲地云量少,乙地云量多,故选B 

6.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确定乙地为我国的西南地区,受地形影响,水汽自南向北深入,故选A

(09年山东文综第3题)  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A.气流上升速度快  B.形成锋面雨  C.凝结核多     D.气温较低  

【解析】本题主要借助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考查气旋、等压线和区时的计算。

3.结合题与图明确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从图上分析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比其他区域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则气流上升速度快,降水多。

答案:

A

(09年浙江文综第4,5题)  读图2,完成4-5题。

4.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5.四季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的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的大陆东岸  

【命题意图】:

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能力,“双基考点”把握程度。

【关联考点】:

气候分布与类型判断

【解题思路】:

气候判读要严格把握“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仔细读取各图中的相关气候信息:

温度(最高温、最低温、出现月份、各月温差大小)、降水(总量多少、各月分布差异、降水多少的分布季节),将总结出的降水与温度特点结合,即可用以描述各气候类型特点,进而圈定类型名称。

四地其后分别为:

温带季风、温带海洋、亚热带季风、南半球地中海

【答案】:

4.C     5.A    

(09年四川文综第4,5,6题)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4.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解析】首先确定该区域的位置,图中的经度为120°E、100°E、80°E,因此该图是沿36°N的北美大陆的温度变化。

①处是山脉,海拔高,气温低;②地处在山脉的背风坡,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小。

【答案】D

5.有关图示第七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解析】越靠近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小,因此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

①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高线向低纬度(南)突出。

相反,③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答案】A

6.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解析】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部的沿海地区,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稀少;③地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的山区;⑤地以东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