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3293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6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6页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6页
亲,该文档总共10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神经病学习题集文档格式.docx

D.延髓

E.中脑

8.Millard-Gublersyndrome的表现不包括

A.病灶侧眼球不能外展

B.病灶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C.对侧舌下神经瘫痪

D.对侧中枢性偏瘫

E.眼球侧视运动障碍

9.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水平位于

A.中脑上丘

B.中脑下丘

E.颈髓

10.病变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伴自发性疼痛或不自主运动,其病变部位在

A.顶叶感觉皮质

B.内囊或基底节内

C.丘脑

D.中脑

E.脑桥

11.内囊受损的感觉障碍特点是

A.对侧单肢感觉减退或缺失

B.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

C.对侧偏身感觉减退伴有自发性疼痛

D.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伴感觉过度

E.交叉性感觉减退或缺失

12.某患者双上肢痛温觉障碍,触觉和深感觉正常,病损部位在

A.双侧C5~T8后根

B.右侧C5~T8前根

C.双侧臂丛

D.C2~T2脊髓前连合

E.双侧颈膨大后索

13.脊髓颈膨大横贯性损害引起

A.四肢中枢性瘫痪

B.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D.单瘫

E.偏瘫

14.胸髓横贯性损害引起

A.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B.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C.一侧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15.脊髓前角细胞病损的瘫痪特点是

A.单瘫

B.节段型分布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伴感觉障碍

C.节段型分布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不伴感觉障碍

D.四肢远端肌肉瘫痪

16.骶髓病变时,通常不应出现的情况是

A.尿便障碍

B.肛门反射消失

C.马鞍形感觉障碍

D.病理征阴性

E.下肢严重瘫痪

17.脊髓休克现象发生时,下列哪项不应出现

A.截瘫

B.损伤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

C.尿便障碍

D.腱反射亢进

E.病理征阴性

18.哪项可能不是脊髓病变引起的瘫痪

A.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B.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C.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D.一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E.一侧上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19.眼动脉交叉瘫或Horner交叉瘫的受累血管常见于

A.大脑中动脉

B.颈内动脉

C.大脑前动脉

D.基底动脉

E.大脑后动脉

20.一侧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对侧间接光反射消失,病变位于

A.同侧视神经

B.对侧视神经

C.同侧动眼神经

D.对侧动眼神经

E.视交叉

21.一侧瞳孔散大,直接及间接反射均消失,病变在

A.对侧视神经

B.同侧视神经

C.对侧动眼神经

D.同侧动眼神经

E.同侧视神经及动眼神经

22.右侧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病变在

A.右侧三叉神经

B.左侧三叉神经

C.右侧动眼神经

D.左侧动眼神经

E.左面神经

23.一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病损表现为

A.同侧面部痛温.触觉均障碍

B.同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分离性痛温觉障碍

C.同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

D.对侧面部呈洋葱皮样分布的痛温觉及触觉障碍

E.咀嚼无力,下颌反射消失,张口时下颌向同侧偏斜

24.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称作

A.右侧中枢性面瘫

B.左侧中枢性面瘫

C.右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

25.右侧周围性面瘫,双眼不能向右侧凝视,左侧偏瘫伴Babinski征阳性,病变在

A.左侧内囊

B.右侧内囊

C.左侧脑桥

D.右侧脑桥

E.左侧大脑半球

26.伸舌偏右,右侧舌肌萎缩伴肌束颤动,左侧中枢性偏瘫,病变位于

A.右侧延髓

B.左侧延髓

C.双侧延髓

D.右侧中脑

E.右侧脑桥

27.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右眼外展受限,病变部位在

A.右动眼神经

B.右滑车神经

C.右视神经

D.右展神经

E.右三叉神经眼支

28.左眼裂小,左瞳孔较右侧小,对光反射灵敏,左眼球内陷,面部泌汗功能正常,其病征为

A.Horner综合征

B.动眼神经不全麻痹

C.Bell征

D.面神经麻痹

E.重症肌无力

29.右口角周围痛觉减退,病损部位在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C.三叉神经中脑核

D.三叉神经脊核上部

E.三叉神经脊核下部

30.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左眼向下向外运动受限,病损部位在

A.左动眼神经

B.左滑车神经

C.左三叉神经眼支

D.左展神经

E.左视神经

31.左眼上睑下垂,左瞳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向内向上运动不能,向下运动受限,病损部位在

32.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右软腭抬举无力,咽反射消失,病损部位在

A.左侧皮质脑干束

B.右侧皮质脑干束

C.双侧皮质脑干束

D.右舌下神经

E.右舌咽迷走神经

33.出现双眼左侧视野同向偏盲,且偏盲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且病损部位在

A.左侧视束

B.右侧视束

C.视交叉

D.左侧视辐射

E.右枕叶

34.中枢性面瘫与周围性面瘫(包括面神经核与面神经)表现不同的关键是

A.有无肢体瘫痪

B.有无伸舌偏斜

C.有无病理反射

D.有无皱额闭眼障碍

E.有无提唇,鼓腮,吹气障碍

35.左侧鼻唇沟浅,两侧额纹对称,眼睑闭合有力,伸舌左偏无肌萎缩,左上,下肢中枢性瘫痪,左侧偏身感觉障碍,左侧同向偏盲。

病变部位是

A.右枕叶皮质

B.左侧内囊

C.右侧内囊

D.左侧脑桥

36.下列哪项不符合延髓麻痹的诊断

A.真性延髓麻痹主要指舌咽.迷走神经麻痹

B.假性延髓麻痹为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所致

C.真性及假性延髓麻痹均出现饮水反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

D.假性延髓麻痹时咽反射消失

E.真性延髓麻痹时可有舌肌瘫痪.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

37.Horner综合征由下列哪种病因引起

A.眼交感神经麻痹

B.眼交感神经兴奋

C.眼副交感神经麻痹

D.眼副交感神经兴奋

E.动眼神经麻痹

38.Horner综合征表现不正确的是

A.瞳孔缩小

B.眼睑膜充血及面部无汗

C.眼裂狭小

D.眼球内陷

E.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39.舌咽迷走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B.说话声音带鼻音

C.患侧软腭活动受限

D.患侧咽反射消失

E.舌前2/3味觉消失

40.急性四肢瘫的常见疾病下列哪种不常见

A.脊髓灰质炎

B.脊髓血管病

C.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D.急性脊髓炎

E.周围性麻痹

41.关于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下面那一项不正确

A.各种一般感觉均有其末梢特有的感觉器

B.一般感觉的传导径路均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连接组成

C.每一脊神经后根纤维支配一定的皮区域

D.每一周围神经含有一个节段的脊神经纤维

E.脊髓丘脑束的外侧部传导来自腰骶段的感觉

42.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

病变部位在

A.小脑蚓部

B.右侧小脑半球

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43.Chaddock征阳性提示

A.皮质脑干束损害

B.脊髓丘脑束损害

C.锥体束损害

D.薄束损害

E.楔束损害

44.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点是

A.痉挛性瘫痪

B.肌张力增高

C.病理反射(+)

D.弛缓性瘫痪

E.腱反射亢进

45.锥体系统病损最确切的体征是

A.显著的肌萎缩

B.肌束震颤

C.肌张力增高

D.肌张力降低

E.Babinski征(+)

46.锥体束损害的反射改变是

A.深浅反射均亢进

B.深浅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C.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D.深反射亢进,浅反射正常

E.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正常

47.鉴别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瘫痪程度分级及范围大小

B.有无肌肉萎缩

C.肌张力增高或降低

D.腱反射亢进或消失

E.有无病理反射

48.锥体系统是指

A.上运动神经元

B.下运动神经元

C.小脑皮质细胞

D.脊髓前角细胞

E.上、下运动神经元

49.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改变的特点通常是

A.上肢屈肌张力高,下肢伸肌张力高

B.上肢伸肌张力高,下肢屈肌张力高

C.上下肢均为屈肌张力高

D.上下肢均为伸肌张力高

E.上下肢屈伸肌张力均高

50.下列哪项为锥体束损害的体征

A.Kernig征

B.Lasegue征

C.Romberg征

D.Brudzinski征

E.Babinski征

51.肌束震颤损害部位在

C.神经肌肉接头

D.肌肉

E.锥体外系统

52.下列哪项不是下运动神经元

A.脊髓前角细胞

B.前根

C.神经从

D.周围神经系统

E.皮质脑干束

53.运动系统不包括

A.下运动神经元

B.丘脑

C.上运动神经元

D.锥体外系统

E.小脑系统

54.脊髓病所致音叉振动觉及位置觉缺失的病变部位在

A.前庭脊髓束

B.红核脊髓束

C.脊髓小脑束

D.脊髓丘脑束

E.薄束与楔束

55.一侧节段性分离感觉障碍即痛温觉障碍而触觉及深感觉保留,病变部位在

A.同侧脊神经节

B.同侧脊髓后根

C.同侧脊髓后角

D.同侧脊髓丘脑束

E.对侧脊髓丘脑束

56.肱二头肌反射中枢在

A.C3~C4

B.C4~C5

C.C5~C6

D.C7~C8

E.C8~T1

57.下列对感觉障碍半段哪项不正确

A.周围神经末梢性损害可出现四肢远端对称性手套、袜套型深浅感觉障碍

B.脊髓半侧损害可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C.延髓外侧病损可出现同侧面部,及对侧躯体的病叉性感觉障碍

D.丘脑病损可引起同侧偏侧身感觉减退或缺失,深感觉障碍重于浅感觉

E.皮质性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实体觉,两点辨别觉等复合感觉障碍

二、多选题

1.从橄榄后沟出入的脑神经有

A.舌下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舌咽神经

E.面神经

2.在桥延沟出入的脑神经有

A.三叉神经

B.前庭蜗神经

C.展神经

D.面神经

E.舌咽神经

3.属特殊内脏运动柱的核团是

B.面神经核

C.展神经核

D.疑核

E.副神经核

4.脑神经特殊内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支配:

A.眼球外肌

B.咀嚼肌

C.表情肌

D.咽喉肌

E.平滑肌

5.位于延髓的核团是

A.上橄榄核

B.上泌诞核

C.下橄榄核

D.疑核

E.三叉神经脊束核

6.舌下神经核

A.管理舌的感觉与运动

B.发出舌下神经由橄榄前沟出脑

C.接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

D.受损伤后,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

E.受损伤后,舌肌萎缩

7.疑核发出的纤维加入

A.舌咽神经

B.迷走神经

C.副神经

D.面神经

E.舌下神经

8.孤束核接受的神经纤维来自

B.面神经

C.迷走神经

E.舌下神经

9.位于脑桥内的核团有

A.上泌涎核

B.上橄榄核

C.下橄榄核

D.下泌涎核

E.孤束核

10.脑桥核

A.位于脑桥基底部

B.是大脑和小脑之间的重要中继站

C.接受对侧大脑皮质来的纤维

D.发出纤维进入对侧新小脑

E.发出纤维组成对侧小脑中脚

11.位于中脑的核团是

A.红核

B.黑质

C.齿状核

D.上泌涎核

E.上橄榄核

12.动眼神经副核发出纤维支配

A.泪腺

B.上睑提肌

C.瞳孔括约肌

D.瞳孔开大肌

E.睫状肌

13.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的神经纤维来自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

E.蜗神经

三、名词解释

1.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

2.下运动神经元

3.视神经萎缩

4.一个半综合征

5.帕里诺综合征

6.阿-罗瞳孔

7.艾迪瞳孔

8.亨特综合征

9.华勒变性

10.三叉丘系

11.薄束、楔束

四、简答题

1.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产生哪些临床表现?

2.举例说明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特点。

3.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4.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

5.支配眼球运动有哪几些神经?

6.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1~5AEEDC6~10DEEDC11~15BDBAC16~20EDEBA

21~25DBBCD26~30ADADB31~35AEBDC36~40DAEEB

41~45DBCDE46~50CEAAE51~55BEBEC56~57CD

1.BCD2.BCD3.ABDE4.BCD5.CDE6.BDE7.ABC8.BCD9.ABE10.ABDE11.AB12.CE13.ABCD

1.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

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下行至脊髓的称皮质脊髓束,至脑干运动神经核的纤维为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引起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早期不出现肌萎缩。

2.下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它们的轴突分别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下运动神经元受损时,出现弛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肌萎缩,深反射消失。

3.视神经萎缩(opticatrophy):

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成学改变,为病理学通用的名词,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

4.一个半综合征(one-and-a-halfsyndrome):

又称脑桥麻痹性外斜视,若一侧桥脑侧视中枢(外展旁核)及双侧内侧纵束同时受到破坏,则出现同侧凝视麻痹(一个),对侧核间性眼肌麻痹(半个),即两眼向病灶侧注视时,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向病灶对侧注视时,对侧眼球能外展,病灶侧眼球不能内收,两眼内聚运动仍正常。

5.帕里诺综合征(Parinaud综合征):

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

由中脑上丘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质下中枢病变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累及上丘的破坏性病灶可导致两眼向上同向运动不能。

6.阿-罗瞳孔(Argyell-Robertson瞳孔):

发生在神经梅毒病人中,在半数左右的脊髓痨或者麻痹性痴呆病人中出现,主要是瞳孔缩小、光反射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调节反射是在看东西有远向近时,两眼向中间辐辏、瞳孔缩小)。

7.艾迪瞳孔:

又称强直性瞳孔,其临床意义不明。

表现一侧瞳孔散大,只在暗处用强光持续照射时瞳孔缓慢收缩,停止光照后瞳孔缓慢散大。

调节反射也缓慢出现喝缓慢恢复。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常伴四肢腱反射消失(下肢明显)。

若伴节段性无汗和直立性低血压等,称为艾迪综合征(Adiesyndrome)。

8.膝状神经节损害时表现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舌前2/3味觉障碍及泪腺、唾液腺分泌障碍、可伴有听觉过敏、耳后部剧烈疼痛,鼓膜和外耳道疱疹,称亨特综合征(HuntSyndrome)。

9.华勒变性:

是指神经纤维受各种外伤断裂后,远端神经纤维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断端远侧的轴突由于得不到胞体的营养支持,只能生存几天,以后很快发生变性、解体。

残骸由施万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断端近侧的轴突和髓鞘可有同样变化,但仅破坏l~2个郎飞结即停止。

轴突断裂的胞体发生一系列改变(如染色质分解)准备修复断裂的轴突。

靠近胞体的轴突断裂也可以使细胞体坏死。

10.三叉丘系:

传导头面部皮肤、黏膜的痛、温、触觉。

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和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位于内侧丘系外方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11.薄束、楔束:

薄束、楔束位于脊髓白质后索,传导同侧的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其神经元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其中第四胸节以下的形成薄束,来自胸4以上的组成楔束,向上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上运动神经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均可以产生瘫痪、骨骼肌随意运动消失,但两者间有不同,

见下表: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瘫痪特点痉挛性瘫痪(硬瘫)弛缓性瘫痪(软瘫)

肌张力增高降低

深反射亢进减弱或消失

浅反射消失或减弱消失或减弱

病理反射阳性阴性

肌萎缩不明显明显

每个脊神经后根的输入纤维来自一定的皮肤区域,该区域称为皮节。

共有31个皮节,与神经根节段数相同。

绝大多数的皮节是由2-3个神经后根重叠支配,因此单一神经后根损害时感觉障碍不明显,只有两个以上后根损伤才出现分布区的感觉障碍。

因而脊髓损伤的上界应比查体的感觉障碍平面高出1-2个节段。

这种节段性支配现象在胸段明显。

体表标志是乳头平面为T4、肋弓平面为T8、脐平面为T10、腹股沟平面为T12及L1支配。

上肢和下肢的感觉分布比较复杂,但也仍有其节段性支配的规律,如上肢的桡侧为C5-C7,前臂及手的尺侧为C8及T1上臂内侧为T2,股前为L1-13,小腿前面为L4-L5,小腿及股后为S1-S2,肛周鞍区为S4-S5支配。

脊髓的这种节段性感觉支配,对临床定位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

表现为阵发性发作,每次疼痛来似闪电,在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剧烈的刺痛或烧灼样疼痛,或放电样串通(即快速、传导性切割痛或锐痛)。

每次发作持续数10秒或1至2分钟。

发作次数可每小时数次或每日数次,每月或每年数次不一。

疼痛范围限于三叉神经某支或多支范围内。

多位一侧性,约15%为双侧性(可以两侧交替,或先后出现)。

有明显的“扳机点”,在扳机点受刺激时容易激发神经痛的发作。

如第2支的扳机点多位于上唇及鼻孔面颊交界处;

第3支的扳机点多位于下唇及舌的侧面。

进食咀嚼、谈话、哭笑、洗脸、刷牙、面部的随意运动、情绪激动及冷风吹面等,皆可引起疼痛发作。

神经痛频发作常伴有球结膜充血、面红、流泪及流涎等。

因第1支疼痛发作而揉搓掉眉毛,以及第2、3支疼痛而拔牙的患者并不鲜见。

可伴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

动眼神经麻痹期(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外斜)与痉挛期(上睑收缩、瞳孔缩小、眼球由内收至正中位)的反复出现。

这种现象不定期,呈无休止的反复。

眼底和视力无异常。

可卡因不能制止周期性痉挛。

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CNIII)支配上直肌、下直肌、下斜肌、内直肌;

滑车神经trochlearnerve(CNIV)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abducentnerve(CNVI)支配外直肌。

(1)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3天内达到高峰。

(2)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略多。

(3)多为单侧性,偶见双则。

病初可伴有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的疼痛,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的完全性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显露白色巩膜,称Bell征阳性;

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口轮匝肌瘫痪使鼓气和吹口哨时漏气;

因颊肌瘫痪使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

(4)病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减退或消失及听觉过敏。

(5)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患侧的乳突部疼痛、耳廓和外耳道感觉减退,外耳道或鼓膜出现疱疹,称为Hunt综合症。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1.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病变可出现在

A.Broca症

B.Wernicke失语

C.传导性失语

D.经皮质性失语

E.命名性失语

2.患者65岁,性。

见于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等。

(4)前庭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改变头位可使症状加重,行走时向患侧倾倒。

伴有明显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四肢共济运动及言语功能正常。

多见于内耳疾病、脑血管疾病、脑炎及多发性硬化等。

9.步态异常的分类及主要表现?

步态异常可分为:

(1)痉挛性偏瘫步态:

表现为病侧上肢通常屈曲、内收、旋前,不能自然摆动,下肢伸直、外旋,迈步时将患侧盆骨部提得较高,或腿外旋画一半圈的环形运动,脚刮擦地面。

(2)痉挛性截瘫步态:

又称“剪刀样步态”,表现为患者站立时双下肢伸直位,大腿靠近,小腿分开,双足下垂伴有内旋。

行走时两大腿强烈内收,膝关节几乎紧贴,足前半和趾部着地,用足尖走路,交叉前进,似剪刀状。

(3)慌张步态:

表现为身体前屈,头向前探,肘、腕、膝关节屈曲,双臂略微内收于躯干前;

行走时起步困难,第一步不能迅速迈出,开始行走后,步履缓慢,后逐渐速度加快,小碎步前进,双上肢自然摆臂减少,停步困难,极易跌倒;

转身时以一脚为轴,挪蹭转身。

(应诊断为:

A.紧张性头痛

B.丛集性头痛

C.无先兆的偏头痛

D.特殊类型偏头痛

E.有先兆的偏头痛

25.女患,28岁,常在月经期反复出现右额颞部搏动性疼痛,多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