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59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docx

三年级经典诵读《千字文》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教材名称

国学《千字文》

第一单元:

“天地人间”从大自然的起源讲起。

先说天上的日月星辰,再谈空中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最后描述大地上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最后,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第二单元:

“修身养性”主要讲述人的自身修养。

指出人要孝敬父母,珍惜身体,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第三单元:

“文治武功”讲述上层社会的生活。

先说京城地理位置,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

这部分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

第四单元:

“耕读持家”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

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千字文》第三部份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份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

 

 

1、感悟、传承。

在诵读、感悟、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国学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国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将传统的文化和精神尽可能烙印在孩子们的心领深处,熔铸于日常行为之中。

因此应在学生诵读经典,熟记名句。

提高文中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让他们逐步了解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学问方法,明确中国传之千古的道德精神,感受中国诗礼传家的的特色文化,在辩证学习、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做一个有君子风范的和传统文化气息的中国人。

3、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4、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了解诗文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文的主要意思;知晓相关的典故。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1

第1课天地玄黄

一课时

2

神奇的文字“月”古诗积累

一课时

3

第2课金生丽水

一课时

4

神奇的文字“光”古诗积累

一课时

5

第3课龙师火帝

一课时

6

神奇的文字“鸣”古诗积累

一课时

7

第4课盖此身发

一课时

8

神奇的文字“宝”古诗积累

一课时

9

第5课资父事君

一课时

10

神奇的文字“川”古诗积累

一课时

11

第6课乐殊贵贱

一课时

12

神奇的文字“比”古诗积累

一课时

13

第7课都邑华夏

一课时

14

神奇的文字“启”古诗积累

一课时

15

第8课府罗将相

一课时

16

神奇的文字“户”古诗积累

一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3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教材

分析

《千字文》第一单元:

“天地人间”从天地开辟讲起。

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

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单元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接触关于天地、日月星辰、四时、节气等古代文化常识,增加知识储备。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段,感受四字句的节奏和韵律,体验古典文言的魅力。

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接触关于天地、日月星辰、四时、节气等古代文化常识,增加知识储备。

单元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段,感受四字句的节奏和韵律,体验古典文言的魅力。

单元

课时

划分

《天地玄黄》二课时《金生丽水》二课时

《龙师火帝》二课时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1

课题

第1课天地玄黄

备课教师

钱永合

 

《天地玄黄》凝练地列举了天地开辟、日月星辰运行、四时流转、阴阳调和、云雨霜露形成的现象,从宏观上展现了古人眼中的“天象”图景。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昃”“闰”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识别日、月、星宿等天体,秋冬等四季,云、雨等天气现象。

教学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第14页)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

有意思吗?

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

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过渡:

《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二、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玄”、“洪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

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8、同桌对读。

  9、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全班齐读。

三、再品读韵律

  1、过渡:

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

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

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全班齐读。

  3、发现“黄、荒、张”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韵母都是ang,这四句都是押ang韵。

大家把古文的声韵美读出来了!

古人读书时常常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读读吧!

 

(1)师带领学生摇头晃脑读。

  

(2)师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拍手读。

(节奏:

xxxx/xxxx/xxxx/xxxx/)

 (3)男女生合作,按节奏拍手对读。

 (4)全班手脚合作打节奏读。

(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拍手拍手踏脚踏脚/拍手拍手踏脚踏脚)

  (5)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

 四、三读解文意

  1、古人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四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出示“经典解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4、我们仿佛看到了盘古开天地后的情景。

老师和你们一起背一背这四句话,好吗?

师说一、三句,生对二、四句。

师说前两个字,生说后两个字。

  5、指名背诵四句。

  6、全班齐背。

 五、练习延伸

  1、“天”、“地”、“日”、“月”、“星”这五个字常常出现在成语里,比如“开天辟地”、“日积月累”、“披星戴月”。

  2、学生思考练习。

  3、全班交流,相机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相关材料,了解神奇的文字“月”。

  2、通过综合性学习,继续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汉字,在今后的生活中用好汉字。

3、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4、古诗文积累:

了解古诗所含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师:

同学们,中秋节刚过,那天,一定都吃月饼了吧。

圆圆的月饼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

月亮、团圆。

  师:

那你知道远古时代甲骨文中的‘月’是怎样写的吗?

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甲骨文‘月’)这就是甲骨文中的月,你看,它像什么?

(半个月亮)随着汉字的演变,月字的字形渐渐发生了变化,你看(课件演示‘月’的变化:

他从最早的甲骨文,演变成金文、小篆、隶书、到现在广泛运用书写的楷书、草书、行书。

同学们,‘月’字从月亮弯弯的样子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觉得怎么样?

  生:

我感受到汉字非常有趣、很神奇……

师: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综合性学习:

“字神奇的文字”

师:

看着这个主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

中国的汉字有什么值得我们热爱?

汉字是怎样演变的?

……

  师: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探究。

  二、探究汉字

师:

为了让大家解决好这个问题,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资料。

现在,请大家一起欣赏这些文字。

 

  1、交流之一:

字形美:

 2、交流之二:

意境美:

三、古诗文积累

1、出示古诗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指名学生朗读

3、教师讲解

(1)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美。

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2)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

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

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

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

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4、学生背诵

四、总结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3

1、把今天学的四句内容背给爸爸妈妈听。

2、结合平时了解到的宇宙知识,把脑海中“月”的样子画下来。

3、背诵古诗《渔歌子》

 

 

第1课天地玄黄(tiāndìxuánhuáng)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1

课题

第2课金生丽水

备课教师

钱永合

 

《金生丽水》列举了丽水的金、昆仑山的玉、欧冶子铸的巨阙宝剑、隋后所获的夜光明珠,果品中的李和柰、菜品种的芥和姜,以及咸淡不同的海河之水、水里潜行的长鳞甲的动物、空中飞行的带羽毛的动物,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大地所生的各种事物,这是古人眼中的“地利”图景。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要注意“阙”“柰”“芥”“鳞”“潜”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3、初步了解各种物产如玉矿产、宝剑明珠、果品菜熟的名称及其简况。

教学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教学

难点

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要注意“阙”“柰”“芥”“鳞”“潜”等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练习背诵。

二、新授:

学习新的内容,借助拼音朋友读准字音,比一比谁读得好。

三、整体感知

1、字正腔圆  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老师带领学生读所学内容。

四、熟读成诵 知其意

1、遇到疑问标出来,小组间相互解决,然后反复诵读。

2、教师点拨讲解疑问,然后引导学生小节背诵。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五、故事:

仓颉造字

1、小组间进行诵读竞赛,评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2、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神奇文字甲骨文“光”和古诗《望洞庭》。

教学过程

一、神奇文字

1、教师出示“光”

2、讲解“光”的演变过程。

3、学生试着画一画光的形状。

二、古诗文积累

1、出示古诗《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生试着理解古意。

4、教师讲解古意。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三、总结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3

1、背诵《金生丽水》八句。

2、画一画“光”的演变过程。

3、背会古诗《望洞庭》。

 

 

第2课金生丽水(jīnshēnglìshuǐ)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1

课题

第3课龙师火帝

备课教师

钱永合

 

《龙师火帝》转而叙述“人事”,列举了太古时期三皇五常、上古时期的三王等英雄开物成务的巨大功勋,并且歌颂了这些贤德君主以“王道”治国莅民、泽被天下的盛况。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注意“裳”“殷”“羌”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3、初步了解我国太古、上古时期的人文事迹,如三皇五帝、百官的命名、文字衣服的发明、尧舜禅让、殷周革命等事迹。

教学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教学

难点

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注意“裳”“殷”“羌”等字。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经典回放: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周发殷汤: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是。

爱育黎首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情愿归服贤君。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率宾归王: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臣伏戎羌: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4.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神奇汉字

六、课外延伸:

1、关于三皇

2、五帝

3、文字的发明

4、衣服的发明

5、尧舜禅让

6、《击壤歌》赏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神奇文字“鸣”和古诗《浪淘沙》。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甲骨文“鸣”。

1、讲解甲骨文“鸣”的字形,字意,以及它的的演变过程。

2、学生试着讲一讲。

3、评一评。

看那一组讲的最好。

二、古诗积累

1、出示古诗

《渔歌子》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教师讲解古诗的含义。

注释

(1)浪淘沙:

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

天边。

  (3)银河:

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

即传说中的牛郎。

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3、学生试着说一说。

三、总结。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3

1、背熟《龙师火帝》。

2、画一画“鸣”的演变过程。

3、背会古诗《浪淘沙》。

 

第三课龙师火帝(lŏngshīhuǒdì)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3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

教材

分析

《千字文》的第二单元:

“修身养性”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

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单元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和体会古人所追求的各种道德品质,如知过必改、知恩图报、谦虚大度、珍惜时间、孝敬父母、恪守职守、善始善终等等。

2、掌握生字的基础上,诵读文段,培养文言的语感。

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基础上,诵读文段,培养文言的语感。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和体会古人所追求的各种道德品质。

单元

课时

划分

《盖此身发》二课时

《资父事君》二课时

《乐殊贵贱》二课时

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1

课题

第四课盖此身发

备课教师

钱永合

 

针对我们人的生命体和生命属性来说的。

“身发”在此处,指代我们的肉身。

人的生命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物质的“四大”,一部分是精神的“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构成的;人的思维意识,是以仁义礼智信五常为准则的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读出文句的对偶和节奏感。

2.学生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注意读准“罔”“靡”“岂”“缘”“染”“善”等字音。

3、能初步理解课文中表现的一些生活道理,如爱惜身体、如男子要有才能,女子要贞洁,要知过必改、知恩图报、谦虚内敛、诚信大度等。

教学

重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将一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内化,牢记于心。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如何在家中做一个好孩子?

对待父母、邻居、同学、老师应当遵守什么规范?

古人在这些方面是如何表现的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6句,遇到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难字“罔”“靡”“岂”,跟读几遍。

3、指名读,及时正音。

4、自由朗读第二部分6句,遇到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5、出示生字、难字“染”“善”“缘”,跟读几遍。

6、指名读,及时正音。

三、朗读感悟

1、先听一遍课件播放

2、学生再读课文,注意生字、难字的读音。

3、跟课件录音读。

半句一跟——整句一跟——两句一跟——全文连读

4、多种形式读。

接龙读,分小组读,分横排读,单个读……

墨子感叹丝可以随意染成各种颜色,《诗经·召南·羔羊》则通过羔羊赞美君子的德行。

具有高尚的德行才能成为贤人,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杂念才能成为圣人。

道德确立起来的时候,名声也随之树立;行为举止端庄了,外表自然也就变得端正。

空旷的山谷里声音传递不断,空旷的厅堂里声音会有响应。

灾祸降临是因为恶行的积累,福禄的获得则是因为善行的恩赐。

一尺长的玉璧不算什么,时间即使只有一刻钟也值得珍惜。

5、齐读数遍,比一比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正确、流利地读完全文,争取当堂背诵。

四、简单梳理内容。

根据课件提供的解释引导学生简单理解第一部份内容

第一句,第二句教育学生平时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如不要乱跑、尤其在马路上要走人行道、遵守交通规则。

第三句提示学生,男子将来要做才干出众的男子,女生将来要做品德高尚的人。

第四句向学生指出这是古往今来一条基本的做人原则,问问学生,你们做到了吗?

第五句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第六句教育学生为人要诚信,要大度。

五、讲述《登堂入室》的故事。

四、拓展

1、诗歌赏读《偶成》,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2、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和同学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神奇文字“宝”和古诗文积累。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甲骨文“宝”。

1、讲解甲骨文“宝”的字形,字意,以及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