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3957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朝阳区第十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测试题解析版

八上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16=32分。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B.人是靠音调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人歌唱时歌声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D.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

【答案】C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故A错误;人是靠音色区分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B错误;人歌唱是通过声带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波,故C正确;禁止鸣喇叭是为了禁止噪音源,故D错误,故选C。

2.将一直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

A.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

B.手机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手机;

C.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

D.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手机的固体亦能传声。

【答案】D

【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说法错误;普通实验装置是很难制造出真空的,只能是空气变得很稀薄;而且悬挂手机的细线、瓶子等都可以传声,故D说法正确;无论手机发声强、弱,都可以在空气中进行传播,故C说法错误;离实验瓶远一点听到的声音响度会减弱,但仍会听到声音,故C说法错误,故选D。

3.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影响,这是因为

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答案】A

【解析】蝙蝠的视力很差,飞行时会发出频率大于20000Hz的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蝙蝠根据回声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及方位,故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4.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那么不带花蜜时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时发出的嗡嗡声相比

A.音调低B.响度小C.音调高D.响度大

【答案】C

【解析】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反映了频率的高低,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高,反之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反之音调就低,所以,不带花蜜时蜜蜂发出的嗡嗡声与带花蜜时发出的嗡嗡声相比,故选C。

5.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固B.冰糕冒“白气”是升华

C.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D.冬天树上的“雾凇”是凝固

【答案】C

【解析】霜的形成和冬天树上的“雾凇”都是凝华,故A、D错误;冰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故B错误;水烧开了冒泡是汽化,故C正确,故选C。

6.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A.①④⑤⑥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④⑥

【答案】A

【解析】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要有盛水的容器,应在烧杯和试管中选取,但是用水量为150mL,因为没有450mL以上的试管,所以要选择用烧杯;用烧杯给水加热选择支持固定仪器,故要用铁架台;由于烧杯底面积大,易受热不均而炸裂,所以还要用石棉网,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酒精灯是热源仪器,加热必须选择酒精灯,故选D。

7.有一种用来取暖的热水袋,它的表面有许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部分,这些突起部分相互平行且突起的高度较大(如图所示),作成这种外形的主要目的是

A.使热水袋美观大方,起到装饰作用

B.使热水袋能同时具有传导、对流和辐射的传热功能

C.减小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

D.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袋内热水将热水袋胀破

【答案】C

【解析】热水袋主要的作用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与它接触的物体内能的,热水袋表面有许多长条状的橡胶突起,因为这种突起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形变,可以防止在某种重压下,袋内热水将热水袋胀破;另一方面减少热水袋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面积,以降低热水袋的放热速度,实现缓慢放热,故CD正确,故选CD。

8.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A.真空环境气压很低,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间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答案】D

【解析】真空环境下,气压很小,这样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沸腾(汽化),从而实现脱水,使蔬菜成为脱水蔬菜,所以真空脱水与温度、密度等没有关系,故只有A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A。

9.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图乙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C.图丙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D.图丁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去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看到缩小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能看到放大的像;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能看到放大的像.错误.

B、电视画面由红、绿、蓝三种原色合成各种色光.正确.

C、凸透镜能使所有的光线会聚.错误.

D、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像的下面,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要对着看到的鱼的下面叉去.错误.

所以选B.

考点:

光现象

点评:

掌握光的三原色、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的折射现象等.

10.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池水看起来很浅是光的折射;湖面形成岸上景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答案选D。

11.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近视眼是因为眼睛屈光能力过大或者眼球前后径过大,造成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就会聚了,所以③正确,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所以①正确,故选B。

12.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校正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答案】B

【解析】解:

A、图a中虽然发生了漫反射,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A错误.

B、图b中木工师傅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检测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所以B正确.

C、图c中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来校所以C错误.

D、图d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散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应最大,所以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现象中的光的反射、色散以及直线传播,考查得很全面,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

13.小明的新家在布置的过程中,用到了一些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的场景及其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平面镜成像使房间看起来比实际的空间大

B.灯罩使用的磨砂玻璃,使灯光更柔和,是利用了漫反射的缘故

C.新买的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颜料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D.灯罩内部灯泡的上方采用很光滑的材料使反光效果好,是利用镜面反射的缘故

【答案】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利用平面镜成像使房间看起来比实际的空间大,故A正确;灯罩使用的磨砂玻璃,使灯光更柔和不刺眼,是利用了漫反射的缘故,故B正确;新买的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不是颜料的三原色,故C错误;灯罩内部灯泡的上方采用很光滑的材料使反光效果好,是利用镜面反射,故D正确,故选C。

14.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与图完全相似的放大的钥匙的像,则幻灯片应与哪种插法一致

A.

B.

C.

D.

【答案】C

【解析】凸透镜在成实像时,凸透镜的主光轴上面的物点所成的像在主光轴下面的像点,下面的物点所成的像在上面的像点,即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应该是上下左右都互换,所以放映幻灯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放大的钥匙像,幻灯片的插法应该是让钥匙的开口向左,尖端向下,故选C。

15.下列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C.

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D.

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答案】A

【解析】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故A正确.

B、调节横梁平衡时,必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B错误.

C、要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加减.故C错误.

D、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的使用规则的理解和掌握.深刻理解天平的使用规则是解此题的关键。

16.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密度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解:

一杯水倒掉一半后,质量减半,但是物质的种类不变,因此密度不变.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的特点和密度的特点,属于简单题型,难度较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7.在鼓膜上撒些碎纸屑,用鼓槌敲击鼓膜,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纸屑跳起来了,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用的力越大,纸屑跳得越高,声音越大,这说明声音的强弱跟声源的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振动

(2).振幅

【解析】鼓面上撒些碎纸屑,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出声音,同时看到纸屑跳起来了,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此碎纸屑的作用是将鼓面的振动放大;用的力越大,纸屑跳得越高,声音越大,说明响度越大,即声音的强弱跟声源的振幅有关。

18.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

【答案】

(1).信息

(2).能量

【解析】试题分析:

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考点:

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

声与信息,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19.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000

(2).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

t=4s/2=2s,由v=s/t可得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

s=vt=1500m/s×2s=3000m;由于月亮周围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故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20.大雪纷飞时,用雪堆成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在0℃以下,冰直接吸热升华为水蒸气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间可以相互转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气温在0℃以下,雪人会逐渐变矮,是由于冰直接吸热升华为水蒸气的缘故。

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_____________m,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4

(2).可以节省空间

【解析】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m,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m,所以人到视力表像的距离为2.5m+2.5m-0.4m=4.6m.使用平面镜可以增大视野空间,在比较窄的房间里也能测量视力,可以达到节约空间的目的.

点睛:

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答的关键是知道物和像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判断视力表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求出人和视力表像之间的距离。

22.一光源S发出一束光与平面镜垂直,若保持光的入射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_。

【答案】60°

..................

23.阳光下,小民透过爸爸的茶色近视眼镜(实质是________)看原来白色的桌布变成了___色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凹透

(2).茶(3).透明体的颜色决定于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解析】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曲度过大,故折光能力因为太强而使像成在视网膜前面,所以用凹透镜矫正;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所以,茶色近视眼镜只能透过茶色,故小民透过茶色近视眼镜看原来白色的桌布就会变成茶色。

24.小民将奶奶的老花镜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当距透镜5cm时,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一点,则老花镜的焦距约是_________。

【答案】5cm

【解析】老花镜是凸透镜,太阳光可近似的看做平行光,由题意知,在另一侧出现的最小、最亮的点是焦点,这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所以老花镜的焦距是5cm.

故答案为:

5.

25.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合________g/cm3,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

(2).1m3水的质量是1.0×103kg

【解析】水的密度:

.

它的含义是:

1m3的水质量为103kg.

三.作图与实验题(共32分)

26.小华在进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小华注意到水中的气泡是在变化的,图中_____图是沸腾前的情形;_______图是沸腾时的情形。

(2)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

(3)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4)小华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测量的沸点低1℃,她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所造成的。

她的想法正确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a)(3).98℃(4).水较少(水的初温较高;酒精灯火焰较大等)(5).不正确,温度计接触烧杯低可能会示数偏大。

可能是温度计不准,或者实验时没有加纸盖等原因

【解析】

(1)水沸腾前,水的温度不断升高,产生的气泡不断上升,体积变小,直至消失,故(b)为沸腾前的情形;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故(a)图是沸腾时的情形;

(2)由图像知道,水在第4min开始,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

(3)根据Q=cm△t知道,水的比热一定,小华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可能的原因是水的质量太小,也可能是水的初温太高。

(4)玻璃容器底部受到酒精灯的影响,容器底温度比较高,测量的温度应该偏高;也可能是温度计不准,或者实验时没有加纸盖等原因,所以小华的猜测是不正确的。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的概念和沸腾时的特点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

27.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之后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由图知道,入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是60°,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和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在光路图中,注意法线要画成虚线,如果能够确定反射角,在光路图中,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8.小民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的关系时,他们先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三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测量出三次实验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焦距

物距

像距

5cm

20cm

6.7cm

5cm

10cm

10cm

5cm

7.5cm

15cm

(1)分析实验数据,小民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光屏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_____cm至____cm之间移动时,在某一位置上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_____立的、______的________像。

【答案】

(1).凸透镜能成实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5(3).10(4).倒(5).缩小(6).实

【解析】

(1)根据表格中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应该是:

凸透镜能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

(2)根据表格中数据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5cm,所以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处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像距在5cm和10cm之间,因此光屏在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5cm至10cm之间移动即可,光屏上会出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9.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试画出经平面镜MN反射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

【答案】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光源的像S′后,作出S′A的射线,与镜面交于一点,即为入射点,光路如图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光的反射光路图,熟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就可以,难度不大。

30.在图中画出光经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答案】

【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学特点知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故光路如图:

点睛:

不同课程的是透镜的光路图,需要熟记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难度不大。

31.在实验室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先要将天平放在_______上,同时将______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此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为了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

称量物体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向_______盘中加减砝码时,应先加质量_______的(填“大”或“小”),这样可以节省测量时间。

【答案】

(1).水平台

(2).游码(3).右(4).左(5).右(6).大

【解析】在实验室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同时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此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为了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称量物体时,应将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向右盘中加减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这样可以节省测量时间.

点睛: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

天平,天平的使用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32.在“测定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g,体积为______cm3,小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答案】

(1).27.0

(2).10(3).2.7×103kg/m3

【解析】金属块质量:

.

金属块体积:

.

金属块的密度:

.

点睛:

天平量筒是初中物理的两个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一定看好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会使用、会读数.

四、计算题(共16分,)

33.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求: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克?

(2)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当液体的体积为50

时,液体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

(1).40g

(2).1.0×10-3kg/m3(3).50g

【解析】

(1)由图知道,当液体体积为0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是40g,所以量杯质量是m杯=40g;

(2)由图知道,当液体体积V=6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是100g,所以,液体质量:

m=100g-40g=60g,

所以,液体的密度是:

ρ=m/V=60g60cm3=1g/cm3;

(3)当液体的体积为V′=50cm3时,由ρ=m/V=知道,液体的质量是:

m′=ρV′=1g/cm3×50cm3=50g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能从图象中读出质量和体积、会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计算。

34.体积是5×10-3m3的铁球,测的其质量为25kg,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ρ铁=7.8x103千克/米3)

【答案】方法一:

铁球的平均密度是ρ=m/V=25kg,/5×10-3m3=5×103kg/m3因为ρ〈ρ铁所以是空心

方法二:

体积是5×10-3m3的实心铁球质量为m=Ρv=7.8x103kg/m3×5×10-3m3=39kg因为m球〈m,所以是空心

方法三:

质量是25kg的实心铁球体积为V=m/ρ=25kg/7.8x103kg/m3=3.21×10-3m3因为V球>V,所以是空心

【解析】方法一:

铁球的平均密度是ρ=m/V=25kg,/5×10-3m3=5×103kg/m3因为ρ〈ρ铁所以是空心

方法二:

体积是5×10-3m3的实心铁球质量为m=ρV=7.8x103kg/m3×5×10-3m3=39kg因为m球〈m,所以是空心

方法三:

质量是25kg的实心铁球体积为V=m/ρ=25kg/7.8x103kg/m3=3.21×10-3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