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4091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及火灾扑救措施Word格式.docx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低毒气体。

我们平时闻的液化石油气有特殊味道,是因为添加了恶臭剂。

气态时相对密度(与空气比)为1、5-2;

低温或加压时,为棕黄色液体,液态时相对密度(与水比)约为二分之一,微溶于水。

由液相变为气相时,体积扩大250-300倍,易聚集在低洼处。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花和高温燃烧爆炸。

爆炸极限一般约为1、5%--10%,由于组成成分不同,有的爆炸上限能达到33%。

空气中含有10%的液化石油气时,人在该气体中5分钟就会麻醉,时间稍长时,即可致人死亡,容器最大允许充装量为85%。

  二、火灾特点

  1、燃烧速度快。

火灾条件下,液化石油气在得到充分空气时,燃烧异常猛烈、速度快,爆速可达2000-3000m/s。

爆炸威力是等量TNT炸药的4-10倍。

  2、火焰温度高。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达1800℃;

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达2000℃以上。

  3、易发生爆炸。

液化石油气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通常为1.5%-10%)时,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

  4、复燃的危险性大。

液化石油气火灾熄灭后,如无法切断气源,控制气体泄漏,遇明火极易发生第二次爆炸或燃烧。

  三、易泄漏的部位

  1、阀门是液化石油气贮罐的易泄漏部位阀门法兰(密封垫片)因老化、开裂、螺栓紧固不均匀等损坏而泄漏。

泄漏的法兰又分为阀门前法兰和阀门后法兰。

一般说来,阀门后法兰泄漏易处置,阀门前法兰或阀门根部泄漏较难处置。

  2、液化气管线因材质老化后受震动、撞击等出现裂缝泄漏。

若是气相管泄漏,在一定时间内的泄漏量要少一些,如果是液相管泄漏,则泄漏量较大。

  3、贮罐根部因材质问题或其它原因易出现裂缝泄漏。

  4、罐体大开口泄漏。

因内部超压,或受高温烘烤急剧增压而在顶部撕口子爆裂,这种泄漏量大、扩散快,危险性大。

  四、泄漏处置措施

  1、现场询情。

接到报警到场后,要详细询问是泄漏还是燃烧,有没有发生爆炸;

泄漏部位,是液相还是气相泄漏,泄漏量大小;

贮罐区总体布局,泄漏罐容量、实际储量;

邻近罐储量,总储存量,有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有无堵漏设备,是否能够实施堵漏,能否采取倒罐措施等。

  2、侦察检测。

到场后,要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

利用检测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

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

  3、设立警戒。

根据侦察和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严控人员出入;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应实施动态检测。

不间断地对上风区、扩散周边区域进行气体浓度检测。

  4、选准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消防车要选择上风方向的入口、通道,停靠在上风方向的适当部位使用上风方向的水源;

在扩散区上风、侧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接近扩散区,并设立水枪阵地和现场指挥点。

  5、禁绝火源。

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

高热设备停止工作;

关闭警戒区内抢险工作人员的BP机、手机,切断电话机线路;

不准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进入警戒区,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

  6、关阀断源。

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未损坏,可采取关闭输送物料管首阀门,断绝物料源泉的措施,制止泄漏。

关闭管首阀门时,必须设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

  7、喷雾稀释。

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飘浮的气体;

抢险人员进行堵漏时,必须设喷雾水枪掩护;

对贮罐顶部开口泄漏,要用喷雾水枪托住下沉的气体,往上驱散,使之在一定高度飘散;

驱散稀释不准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会产生静电;

如果贮罐场、站有蒸气管线时,可接出蒸气管施放蒸气来稀释泄漏的液化石油气。

  8、加强防护。

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队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穿着密封式消防防化服;

外围人员要穿纯棉战斗服,扎紧裤口袖口,勒紧腰带裤带,必要时全身浇湿进入扩散区。

  9、实施堵漏。

管道泄漏或灌体孔洞型泄漏。

应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迅速堵漏,或用金属螺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

(1)、法兰泄漏。

因螺栓松动引起法兰泄漏时,应使用无火花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漏。

若法兰垫圈老化导致带压泄漏,可利用专用法兰夹具,夹卡法兰,并在螺栓间钻孔高压注射密封胶堵漏。

(2)、罐体撕裂泄漏。

由于罐壁脆裂或外力作用造成罐体撕裂,其泄漏往往呈喷射状,流速快,泄漏量大。

制止这种泄漏可利用专用的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器具塞堵的措施。

在不能制止泄漏时,也可采取疏导的方法将其导入其它容器或储罐。

  10、注水排险。

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情况在采取其它措施的同时,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罐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

  11、引火点燃。

采用点燃的措施,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必须周全考虑,谨慎进行。

(1)、点燃原则。

根据现场情况在无法有效地实施堵漏,不点燃必定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而点燃则导致稳定燃烧、危害程度减少的情况下,可实施主动点燃措施。

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很可能造成大能量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危及气体贮罐,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禁止采用点燃措施。

(2)、点燃准备。

主动点燃泄露火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主要措施是:

担任排斥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

泄漏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高浓度混合可燃气体;

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并按正确的战术行动操作。

  3)、点燃时机。

点燃泄露火炬,一般要把握两种时机。

一是在罐顶开口泄露,一时无法实施堵漏,而气体泄漏的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多支喷雾水枪稀释掩护以及各种防护措施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用点火棒点燃;

二是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后罐内气压减少,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打灭但还有气体扩散出来,如不再次点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冷却的同时,应予果断点燃。

  五、灭火措施及行动要求

  液化石油气火灾,燃烧爆炸瞬时突变,务必果断指挥根据不同火场的环境条件和火情,采取各种战术措施,组织实施有序、有效的扑救。

  1、外围预先部署。

消防队到达液化石油气火灾现场,指挥员在采取措施、组织力量控制火灾蔓延、防止爆炸的同时,必须组织到场力量在外围作强攻近战的部署,包括消防车占领水源铺设水带线路、确定进攻路线、调集增援力量等。

  2、及时强攻近战。

泄漏的液化石油气罐爆燃后,在它的高辐射作用下,受危险的邻近罐在较短的时间内极有可能被引发爆炸。

因此,泄漏罐爆燃后,外围力量要立即投入强攻近战,快速抵近燃烧罐和邻近罐,用强水流进行冷却控制,切忌优柔寡断或动作迟缓。

  3、确定主攻方向。

泄漏的液化石油气爆燃后,若是罐底阀门处泄漏燃烧,则燃烧罐很快会发生爆炸;

若贮罐上部开口燃烧,其邻近罐因强辐射烘烤也可导致发生爆炸。

因此,冷却燃烧罐和邻近罐,防止爆炸,是火场的主要方面。

  4、保证冷却强度和不间断供水。

冷却燃烧罐和邻近罐,喷水供给强度应不低于0.2升/米2?

秒,在实际灭火中,往往冷却用水量还要大。

只要冷却水枪及时到位,保证冷却强度,就能抑制液涨石油气罐爆炸,有效控制局面。

液化石油气火灾扑救,除了最后灭火阶段可能用干粉外,火场灭火、冷却、堵漏、驱散、稀释、掩护等都要用水,而且现场处置和扑救时间较长,因此指挥员思想上必须有强烈的供水意识,水是第一位的。

指挥员在部署前方冷却灭火同时,必须全面部署后方供水,当水源缺乏时,应调用地方有关车辆和铁路机车等,确保后方不间断、大流量的供水。

  5、随机运用攻防战术

(1)救液化石油气火灾,进攻和撤防都是依据火场态势作出的必要决策。

进攻是为了控制局面,制止火灾蔓延,防止爆炸;

撤防是为了避免伤亡,保存力量,以利再次组织进攻,争取作战的主动权。

(2)派专人观察火情,在此类火灾扑救中,及时发现并准确预报险情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当燃烧罐体发出刺耳的尖啸声,火焰颜色由红变白,光芒耀眼,贮罐发生颤抖现象,就要及时发出警告,紧急组织撤离。

(3)在前期进行作战部署时就要调整好停车位置及方向;

确定遇有险情的撤离线路和联络方式;

授权各阵地指挥员遇有严重险情不需请示的撤离指挥权。

紧急撤离时可视情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主要保证人员安全撤出,然后再高速部署,组织实施进攻。

  6、倒罐的措施运用

(1)运用倒罐手段降低燃烧罐液面。

液化石油气贮罐裂口燃烧,罐内气体没有烧完,火焰就不能扑灭。

因此当罐内液面较高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倒罐措施来降低燃烧罐液面。

(2)正确实施倒罐技术。

倒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靠罐内压差倒罐,即液面高、压力大的罐向空罐导流,但这种方法由于很容易达到两罐压力平衡,导出来的液体不会很多。

第二种是开启烃泵倒罐,即用烃泵将燃烧罐液相气抽出,输转到其他罐。

(3)倒罐作业必须慎重进行倒罐技术要求很高,在贮罐燃烧且带压的情况下,工艺操作更要谨慎,尤其要注意动力电源的防爆装置是否完备否则极易引发爆燃。

因此,采取倒罐措施,须与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同论证研究,在确认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组织实施。

  7、引流点燃和加高火炬在对燃烧贮罐实施冷却、控制,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从排污管接出经流管,向安全区域排放点燃,或者导入槽车运走;

另外,还可视情架设排空管线,并点燃火炬,让液相气喷洒而下,流至地面时全部气化燃尽。

  六、注意事项

  1、接警出动时,指挥员要问清情况。

  2、警戒区域内,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

严禁一切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液化石油气扩散地段,液化石油气扩散的范围大时,要请公安封锁附近交通道路。

  3、作业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进入液化石油气扩散区排险的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动作要谨慎,不要穿化纤衣服,防止碰撞或静电产生火花,严禁使用不防爆的通信设备。

  4、指挥员要注意观察风向、地形及火情,从上风或侧上风接近火场,选择正确停车位置,消防车不可直接进入液化气扩散地段,提高预防爆炸、烧伤和中毒的警惕性。

  5、准备充足器材装备后,方可实施进攻。

  6、灭火后,要彻底清查火场,根除一切危险因素,防止复燃、复爆的发生。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ofanenterpris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