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409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Word下载.docx

2、生态环境压力大7

3、技术含量偏低7

4、产业层次低7

(三)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8

1、资源型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8

2、资源型园区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9

二、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路径11

(一)发展循环经济11

1、内涵11

2、措施12

(二)延伸产业链13

1、内涵13

2、措施14

(三)培育替代产业15

1、内涵15

2、措施16

三、典型案例18

(一)山西塔山工业园区:

以循环经济带动园区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绿色发展18

1、园区概况18

2、转型升级19

(二)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

以技术升级延长石化产业链,推动新型工业化转型20

1、园区概况20

2、转型升级21

(三)安徽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

培育先进制造业等替代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3

1、园区概况23

2、转型升级24

四、对策建议26

(一)发挥规划的重要作用26

(二)加强政策的支持力度27

一、资源型园区发展特点与转型升级背景

(一)资源型园区内涵

1、资源型园区

目前,产业的发展向园区集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园区经济在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截至2012年底,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15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达到105家,全国开发区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12.8%的GDP。

开发区内集聚了大批世界500强、大型国营企业和中小型民营企业,以及大批的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

依据园区主导产业和发展定位的不同,我国的园区包括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生态示范园和循环经济园区等不同类型。

资源型园区有别于上述园区类型。

资源型园区主要是指依托于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一类园区,其兴起和发展与当地资源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资源型园区主要从事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包括矿石开采、有色金属加工、非金属矿物加工、钢铁加工、煤炭化工、石油化工和新型建材及其配套产业等领域。

资源型园区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打造各种专业园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产业集聚,产生集聚效应,优化区域生产力空间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表1中国资源型园区的主要类别

资源型园区类别

代表性园区

煤炭及煤化工

山西洪洞县园区、山西绛县经济开发区、山西孝义经济开发区、陕西榆神煤化工园区、陕西榆林市开发区、内蒙古通辽市经济开发区、内蒙古鄂尔多斯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工业园区、新疆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等

石油及石油化工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工业园区、新疆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辽宁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湖南岳阳云溪工业园区、天津滨海新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黑龙江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等

钢铁

辽宁鞍山经济开发区(钢材精深加工)、甘肃嘉峪关工业园区(特种钢材)、湖南衡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无缝钢管)、湖南娄底经济开发区(精品薄板)等

有色金属

河南巩义市产业集聚区(铝精深加工)、广西百色工业园区(铝)、重庆西彭工业园区(铝)、陕西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钛材及深加工)、云南省个旧工业园(锡)、湖北黄石经济开发区(铜及铜材加工)、安徽铜陵经济开发区(铜及铜材加工)、江西赣州经济开发区(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稀土新材料)等

其它

湖北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猇亭园区(磷化工)、贵州开阳县工业园区(磷化工)、新疆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氯碱化工)等

2、资源型产业

资源型产业是指以大量的自然资源开发为基础,形成的资源开采、初级加工、深加工等生产活动的总称。

资源型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根据资源的属性、种类和派生性能够分为不同的资源类型。

如根据资源种类可划分为矿产资源产业、土地资源产业、森林资源产业、水资源产业、生物(动植物)资源产业等。

每一种资源型产业又可以再细分为更具体的产业门类,如矿产资源产业可以根据其不同特征而划分为金属矿产资源产业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产业,其中金属矿产资源产业还可以再细分为黑色金属资源产业、有色金属资源产业、贵金属资源产业、稀有金属资源产业等。

资源型产业最主要的特征是生产活动与资源关系紧密,产业链的上下游活动都围绕着资源展开,最终完成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表2资源型产业分类体系

分类标准

类别

说明

资源属性

可再生资源产业

指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壤、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可耗竭资源产业

指在开发利用后,资源的数量逐渐减少、质量恶化直至完全消失或变质的自然资源,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资源种类

矿产资源产业

矿产资源产业一般又可以分为金属矿产资源业、非金属矿产资源业和能源资源业

1、金属矿产资源业:

黑色金属资源业、有色金属资源业、贵金属资源业、稀有金属资源业等

2、非金属矿产资源业:

土砂石资源业、盐资源业、化学资源业、石棉宝石资源业等

3、能源资源业:

煤炭资源业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业等

土地资源产业

森林资源产业

水资源产业

生物资源产业

海洋资源产业

气候资源产业

资源派生性

资源服务业

包括资源信息服务、资源技术与资源工程项目咨询服务、资源金融服务、资源交易服务等

资源再生产业

资源再生产业又称再生资源产业,主要是指从事资源回收、流通、加工制造和科研开发、管理活动等

本文中研究的资源型产业主要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GB/T4754-2011)中的B类采矿业和C类制造业所涉及的资源产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

表3采矿业和制造业所涉及的资源型产业分类体系

门类

大类

中类

小类

采矿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

褐煤开采洗选

其他煤炭采选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石油开采

天然气开采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铁矿采选

锰矿、铬矿采选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铜矿采选、铅锌矿采选、镍钴矿采选、锡矿采选、锑矿采选、铝矿采选、镁矿采选、其他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非金属矿采选业

土砂石开采

石灰石、石膏开采、建筑装饰用石开采、耐火土石开采、粘土及其他土砂石开采

化学矿开采

采盐

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石棉、云母矿采选、石墨、滑石采选、宝石、玉石采选

其他未列明非金属矿采选

开采辅助活动

煤炭开采和洗选辅助活动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辅助活动

其他开采辅助活动

其它采矿业

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精炼石油产品制造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人造原油制造

炼焦

核燃料加工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无机酸制造、无机碱制造、无机盐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肥料制造

氮肥制造、磷肥制造、钾肥制造、复混肥料制造、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制造、其他肥料制造

农药制造

化学农药制造、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制造

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涂料制造、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颜料制造、染料制造、密封用填料及类似品制造

合成材料制造

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制造、其他合成材料制造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专项化学用品制造、林产化学产品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环境污染处理专用药剂材料制造、动物胶制造、其他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

水泥制造、石灰和石膏制造

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

水泥制品制造、砼结构构件制造、石棉水泥制品制造、轻质建筑材料制造、其他水泥类似制品制造

砖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

粘土砖瓦及建筑砌块制造、建筑陶瓷制品制造、建筑用石加工、防水建筑材料制造、隔热和隔音材料制造、其他建筑材料制造

玻璃制造

平板玻璃制造、其他玻璃制造、玻璃制品制造、技术玻璃制品制造、光学玻璃制造、玻璃仪器制造、日用玻璃制品制造、玻璃包装容器制造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铜冶炼、铅锌冶炼、镍钴冶炼、锡冶炼、锑冶炼、铝冶炼、镁冶炼、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贵金属冶炼

金冶炼、银冶炼、其他贵金属冶炼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

钨钼冶炼、稀土金属冶炼、其他稀有金属冶炼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铜压延加工、铝压延加工、贵金属压延加工、稀有稀土金属压延加工、其他有色金属压延加工

(二)资源型园区产业特点

1、资源依赖程度高

资源型园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资源是园区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煤城大同、平顶山、铜川等园区最初的建立与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的煤炭资源,大庆、克拉玛依园区的发展依赖于油田油气,攀枝花、嘉峪关、包头等地园区的发展依赖于铁矿的开采与冶炼;

二是资源的储量、品位和禀赋直接影响着资源型园区中企业的效益与产业的发展,如果资源的品位高、储量大,资源型企业就更能获利,主导产业发展也就更具发展潜力。

相反,如果资源的品位低,储量少,不仅资源型企业效益不高,主导产业发展能力弱,而且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的资源型园区。

2、生态环境压力大

由于依赖资源型产业而发展,长期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粗放式的开采和利用,不重视环境的综合治理与保护,很多资源型园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在粗放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采煤沉陷区、弃矿坑、尾矿堆场、开山塘口等存在重大灾害隐患的区域,造成耕地减少、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水质污染、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的加重,将导致产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适宜,给园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相较于非资源型园区,资源型园区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要大得多,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3、技术含量偏低

技术含量偏低是资源型园区产业的特点之一。

在资源型园区中,国有大型企业处于主体地位,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发展明显滞后。

国有企业往往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但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

在资源型产业中,国有企业已经处于资源的控制地位,技术创新收益期限长和收益不确定的特点难以为国有企业在短期内带来更大的收益,利润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

而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中小型企业,虽然具有创新的动力,但缺乏资金,缺乏技术改进的能力和条件,导致其继续粗放生产,难以进行研发创新。

这两方面最终导致我国资源型园区产业的技术大多处于中低水平,生产设备远远无法满足资源型产业新的发展需要,极大影响了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4、产业层次低

资源型园区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力较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园区依托于资源而兴起,在发展上也一直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加工,导致园区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

大多数园区的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同时,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资源型园区难以满足发展新兴产业的条件,限制了新兴产业的进入。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微电子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等高技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求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中,从而保证高成品率,而且还需要高科技人才的支撑。

因此,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下,资源型园区长期位于产业链低端,不适宜发展其他产业,形成了产业结构单一,产品种类较少,产业链条比较短的特征。

(三)资源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1、资源型产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的客观规律,产业发展通常会经历由成长到衰退的生命周期,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一般也会经历资源的勘探开发、扩大生产、高产稳产、衰退直到资源枯竭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图1资源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规模

高产稳产阶段

衰退直到资源枯竭阶段

扩大生产阶段

 

资源勘探开发阶段

发展阶段

衰退期

成熟期

成长期

预备期

资源勘探开发阶段,即从资源勘探、开采到开始投产的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向矿产区域集聚;

扩大生产阶段,即从全面投产到达到设计规模阶段,主导产业和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园区为载体的产业集群;

高产稳产阶段,即生产达到设计规模阶段后继续发展,主导产业开始向产业链的下游及关联产业发展,资源型产业吸引和辐射效应增强;

衰退直到资源枯竭阶段,即从资源型产业全面发展到产业没落的阶段,随着资源优势的减弱和消失,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将受到限制,其在园区发展中的地位将下降。

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规律是资源型园区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

在衰退阶段之前,资源型产业对园区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衰退阶段之后,资源型产业将迅速衰退,缺乏接续产业支撑的资源型园区将逐渐衰落。

因此,地方政府和园区管理机构必须依据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规律,在资源型产业衰退之前进行转型升级。

2、资源型园区摆脱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国有相当部分的资源型园区已经进入到资源开采的后期,资源枯竭和资源型产业衰退带来的问题不断显现。

加之传统产业的萎缩、新兴产业的兴起以及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强,资源型园区的持续发展面临着来自资源本身、生态环境以及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困境。

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园区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

首先,资源枯竭要求园区寻找到新的产业增长点。

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目前我国约1/3的资源型城市面临后备资源不足的窘境,甚至可能“矿竭城衰”,这将导致相当一批依赖于资源的园区发展前景堪忧。

如占全国石油年产量50%的大庆油田,曾一度面临资源枯竭,直到发现新的油田后才得以维持,即便如此,油田可采储量也只剩下30%,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2000万吨左右。

由此,要突破资源枯竭的困境,资源型园区必须寻找到资源型产业以外的新增长点,培育园区新产业,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次,环境恶化要求园区改善生态环境。

资源型园区的资源消耗型企业较多,大多属于污染型行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严重。

园区如果继续依赖于资源型产业,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将限制高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绿色农业等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的进入,最终导致园区陷入生态环境威胁发展的困境。

因此,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园区摆脱环境恶化困境的必然选择,这将有助于园区淘汰污染型行业,逐步改善园区生态环境,打破环境约束,实现园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后,发展动力与竞争力不足要求园区挖掘新优势。

资源型园区往往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与其他发展新兴产业的园区相比,面临着发展动力与竞争力明显不足的困境。

一方面,在“资源优势—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思维定势下,以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加工项目为主,针对细分市场需求进行的产品创新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资源型园区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产业链短,初级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园区经济以粗放式发展和低成本战略为主,缺乏市场竞争力。

因此,要摆脱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资源型园区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这将有利于园区建立起新的竞争优势,获取更大的市场。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赛迪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