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4223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解析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Word文档格式.docx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首批试点城市,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各种地方口头文化语料。

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苏州方言比赛;

苏州市语委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

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己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

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

ニ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语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战”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编自《保护传承吴依软语方言文化传承能不能“嗨”起来?

》)

材料三:

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86万条,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

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

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被调查者的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地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

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

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也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

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

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

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编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都有损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B.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时,一方面要将方言“保存”起来,另一方面,要创造方言运用的环境和机会。

C.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要求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和方言和谐相处。

D.发展方言识别技术,既是很多科技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也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整理。

3.下列选项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A.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B.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流动人口普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的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D.民革苏州市委

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方言?

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

(二)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

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

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

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

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

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

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

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

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

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于扰和玷污。

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

没有人来过,无路;

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

前人没有留下诗词,无文。

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

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

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

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

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

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

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

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

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

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

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

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

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

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

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

而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了一个小小的空间。

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它生在一根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

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挺胸拔背,平视前方。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一样的美丽。

好一个“幽谷美人”

(10)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

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

这时再回看那艘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

是哥伦布的船?

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

都不是。

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

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

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11)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有头有尾,脉络分明。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贯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藓、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8.本文中,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描写生动,第三段划线的句子,运用哪三种手法?

请赏析。

9.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投书即还。

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喻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

曰:

“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

”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曰:

“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

”蒋曰:

“不然。

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子美归吴中月余,得蒋书曰:

“县令果健者。

”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或云乃天章阁待制社杞也

盛文肃

为尚书右丞,知扬州,简重少所许可。

时夏有章自建州司户参军授郑州推官,过扬州,文肃骤称其オ雅,明日置酒召之。

人有谓有章曰:

“盛公未尝燕过客,甚器重者方召一饭。

”有章荷其意,别日为一诗谢之。

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有章殊不意,往见通判刁绎,具言所以。

刁绎亦不谕其由,曰:

“府公性多忤,诗中得无激触否?

”有章曰:

“无,未曾发封。

”又曰:

“无乃笔札不严?

”曰:

“有章自书,极严谨。

“如此,必是将命者有所忤耳。

”乃往见文肃而问之:

“夏有章今日献诗何如?

”公日:

“不曾读,已还之。

”绎曰:

“公始待有章甚厚,今乃不读其诗,何也?

”公曰:

“始见其气韵清修,谓必远器。

今封诗乃自称“新圃田从事’。

得一幕僚官,遂尔轻脱。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切记之,他日可验。

”贾文元时为参政,与有章有旧,乃荐为馆职。

有诏,候到任一年召试,明年除馆阁校勘。

御史发其旧事,遂寝夺,改差国子监主簿,仍带郑州推官。

未几卒于京师。

文肃阅人物多如此,不复挟他术。

景祐中,审刑院断狱,有使臣何次公具狱,主判官方进呈,上忽问“此人名‘次公’者何义?

”主判官不能对,是时庞庄敏为殿中丞审判院详仪官,从官长上殿,乃越次对曰:

“臣尝读《前汉书》,黄霸字次公,盖以‘霸’次‘王’也。

此人必慕黄霸之为人。

”上颔之。

异日复进献,上顾知院官问曰:

“前时姓庞详议官何故不来?

”知院对:

“任满,已出外官。

”上遽指挥中书与在京差谴,除三司检法官,俄擢三司判官,庆历中,遂入相。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盛文肃:

姓盛,名度,字公量,宋仁宗时人。

卒谥文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B.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C.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D.至/客次先/使人持诗以入/公得诗不发封/即还之/使人谢有章/曰度已衰/老无用/此诗不复得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

A.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

传统节日,中国北方民间,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古代官场的惯例,下属在此日要送上祝贺。

B.扬州,宋代的一个州,与《禹贡》中所描述的“扬州”不同。

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

一般认为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C.字,指“表字”。

古人的“字”不是随便起的,是有年龄、性别、含义规范的。

只有男子才能有字,必须在加冠之后,而且和“名”要互为表里,所以叫“表字”。

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为“祷于尼丘而生孔子”。

D.庆历,年号。

由汉武帝首创,至民国废止。

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年号,今年是令和元年。

皇帝在位期间,是可以根据实际更换年号的。

武则天在位期间就用了18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

A.盛文肃善于察人。

原本称赞夏有章才情高雅,并摆酒招待他,后来却因看了夏有章写的诗封而断定他没有前途。

B.夏有章受到盛文肃的款待后,以诗答谢,不料突遭冷遇,大惑不解。

几年后死于国子监主簿兼郑州推官之任上。

C.刁绎与夏有章交情深厚,亲自到盛文肃处询问“退诗”原因,得到的答复出乎意料。

D.蒋堂眼光独到,勇于推荐人才。

能从皂隶的野狠中推测出县令是一个能吏,并为他传扬声誉。

这是蒋堂成为名臣的重要原因。

13.将下面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须责回书,左右喻之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

(2)得一幕僚官,遂尔轻脱。

君但观之,必止于此官,志已满矣

14.宋仁宗认为庞庄敏是一个有才干的人,对他大力提拔。

那他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请简要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渡易水陈子龙①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塞上曲戴叔伦②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③。

【注释】①陈子龙:

明末人,当时建州女真已多次打败明军,对明王朝虎视眈眈。

②戴叔伦:

唐代中期著名诗人。

③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

B.《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须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

C.两首诗尾句均化用典故,而《塞上曲》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这个唐代诗人基于班超爱国、思乡精神的升华。

D.两首诗均语言深沉,苍凉悲切,见出诗人激荡的内心情感和饱满的爱国激情。

16.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结合诗作谈谈你的理解。

名句名篇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总结六国灭亡原因是_____。

《过秦论》中,贾谊则指出,秦王朝的灭亡是由于_____。

(2)陆游在《书愤》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收复失地的壮心豪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

(3)《蜀相》中,杜甫将自己壮志难酬的怨愤与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融合在一起的句子是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作者】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

梦寐,睡梦,梦中。

18.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云:

“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是明媚淸甜的。

B.“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先是视觉,然后听觉,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写渔人不在意收获多少,而是在感受秋意,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牧羊女白天看不见爱恋的牧童,倍感失落伤心,就去睡梦中找寻。

含蓄地写出初恋少女的做妙、朦胧的感觉。

19.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

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大量的比拟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

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

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

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20.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

请你仿照给出的第三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副画面总结出来。

结构要求基本一致。

第一幅画面:

第二幅画面:

第三幅画面:

少女思恋图

21.下面文段有两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并予修改。

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不改变原意。

徽州人一年中,饮茶不断,而且比较流行的只有“朝茶”、“午茶”、“夜茶”。

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茗,细品慢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

有“朝可不食,不可不饮”之说。

所以朝茶讲究细品。

午饭之后,一杯浓茶,消食健胃。

喝朝茶与午茶不同,它讲究的是浓。

夜幕降临,一杯热茶,一天劳作的疲倦顿消,代之逍遥与惬意;

冬夜,热茶伴火炉,融融暖意弥心间。

夜茶讲究的是舒适、随兴。

黄山人沏茶,很讲究水,喜取清澈甜美的山泉,河水中,井水次。

茶具也用锡壶胆,茶叶放胆中,胆内放壶,胆上有细孔,汁出叶不出,便于饮喝。

22.请对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压缩。

要求不用具体数据,但须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练流畅,不超过55字。

子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会非常坦白地向父母诉说吗?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这个问题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

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

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

调查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

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常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见到大病救助众筹,该活动帮助了许多因病致贫家庭。

但是,个别求助者却隐家庭资产,接着就有知情网友质疑其家境富裕,名下有数处房产、店铺……2019年的12月,某众筹平台在超过40个城市的医院派驻“志愿者”,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志愿者”每单最高提成150元,月入过万……此举一经媒体曝光,爱心人士一片愕然。

其实,这些众筹平台不是慈善公益组织,“×

×

筹”只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网民的资金支付行为,是“赠与”,不是“捐赠”,不受《慈善法》保护。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互联网为道德实践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载体。

要积极培育和引导互联网公益力量,壮大网络公益队伍,形成线上线下踊跃参与公益事业的生动局面。

”“加强互联网管理,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要严格依法管网治网……维护网络道德秩序。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班会发言稿,体现你对该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或建议。

要求:

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