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488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docx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鼓励学校教职员工发明创造,加强学校专利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教职员工是指学校在编在岗人员和以人事代理方式聘用的人员,以及与我校签订正式合同的聘用人员。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工商大学及其所属教学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科技处、人文社科处、社会合作处(以下简称科研处)负责本校专利日常管理工作。

各部门及校办企业按学校规定负责本单位的专利管理工作。

专利权的转让等重大事项须经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并报请校长办公会议决定。

第五条科研处在本校专利日常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有:

(一)组织协调完成专利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

(二)在校内组织实施专利管理的有关规定;

(三)组织校内专利法律法规教育、普及和宣传;

(四)组织协调开展学校专利权的申请、维护和评估等;

(五)专利技术许可、专利权转让以及应用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和有关合同的签订、审核与管理;

(六)专利基金的管理;

(七)协调相关专利权争议和纠纷等。

第三章专利权归属

第六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依据《专利法》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判定职务发明创造或非职务发明创造。

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学校,浙江工商大学是申请人;申请被批准后浙江工商大学是专利权人。

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我校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并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七条本办法第六条中“执行学校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

(一)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在完成科研计划项目或委托科研项目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等。

我校教职员工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或者由我校和外单位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我校。

(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除本职工作外的其他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三)离休、退休、退职、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学校工作后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我校承担的本职工作或我校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第八条本办法第六条中“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是指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试验条件、场地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技术基础,以及利用学校及其所属单位的名义筹集或获得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试验条件、场地等完成的发明创造。

第九条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发明人有权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第十条在执行学校科研教学任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秘密和技术诀窍归学校所有。

第十一条学校派遣访问、进修以及留学的人员,对其在校已进行的研究,而在校外可能完成的发明创造,应事先与学校签订协议,确定知识产权的归属。

第十二条在我校学习、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的人员,参与本校的研究课题,或者承担本校安排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或技术成果,除另有协议外,归学校所有。

第十三条以学校的名义与国内外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合作研究、合作开发或其他科技活动,必须签署书面合同,对专利申请权及其归属作出约定,并报科研处审核。

第十四条职务发明创造是学校的无形资产,不因发明人的退休、退职或工作调动等而转移,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职务发明创造作为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第四章专利申请的管理

第十五条科研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或完成后,对有必要申请专利的内容,相关人员应按学校规定报请科研处审核,在申请专利前不得实施发表论文或参加学术交流等可能导致有关技术内容公开并永久丧失发明创造新颖性的活动。

对不宜申请专利但有商业价值的智力劳动成果,必须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包括建立保密制度、签订保密协议等,作为技术秘密予以保护。

第十六条我校教职员工无法确定科研成果是否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应报请科研处进行审核。

第十七条经科研处审查同意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可由学校委托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专利申请事宜。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申请事宜并报请科研处审核。

第十八条专利申请前,教职员工需对专利文献进行详细检索。

对于已经公开的技术,学校不予申请专利,以避免重复申请产生纠纷。

第十九条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教职员工需申请非职务专利的,应当报请科研处备案。

第二十条专利技术方案公布前,我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在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包括讲学、访问、参观、咨询、通信、参加会议和科技展览等,要承担保密义务。

第二十一条发明人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审查意见通知书后,应认真分析本专利技术,针对审查意见书提出修改意见。

第五章专利基金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学校视专利申请情况,每年核拨一定经费作为专利基金并列入财务预算,用于资助我校作为第一申请人或第一专利权人的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费和专利权维持等费用。

政府给予的专利申请费资助全部转入学校专利基金。

第二十三条科研处负责专利基金年度预算的申报和使用支出审核,计划财务处负责设立专门科目管理专利基金的开支。

第二十四条学校专利基金的具体资助范围包括:

(一)缴纳给专利局的申请费、实质审查费、登记费、文件印刷费、专利证书印花税;

(二)缴纳给专利局的授予专利权当年起三年的年费;

(三)支付给专利事务所的代理费和自授予专利权当年起三年的监控管理费、手续费。

上述第

(一)、

(二)项费用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收费标准为准,第(三)项费用以科研处和专利事务所签订的协议为准。

第二十五条专利申请费用由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先行垫付,学校每年返还一次。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自行委托其它专利代理机构办理的专利申请,资助的费用不高于当年由学校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收费标准。

第二十六条要求优先权的在后申请专利、分案申请专利按照新申请专利资助。

第二十七条在申请费用资助时,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在申请专利阶段,应提交《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具的费用发票的复印件以及专利代理机构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

(二)在获得专利授权后,应提交授权专利证书原件、《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以及专利代理机构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

(三)在申请上述两项费用时,应一并提交《浙江工商大学专利基金资助申请表》,经所在学院(部门)审查同意后,报送科研处。

第六章获得专利授权后的管理

第二十八条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职务发明创造专利证书后,除上交专利证书原件外,还应提交下列文件交科研处存档:

(一)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应提交请求书、说明书。

其中,说明书应写明发明创造所属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与发明创造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发明内容(采取何种技术方案、解决什么技术问题、达到什么技术效果)、实施例以及附图;

(二)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还应提交请求书、照片或者图片;

(三)校科研处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九条学校鼓励推广专利技术的应用,学校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许可给外单位使用的,应当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实施许可费用纳入学校横向合同经费管理。

订立发明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的,专利许可费不得低于五万元。

同时发明人必须缴纳合同有效期间内的应缴专利年费,以确保专利权的有效性。

第三十条在专利权有效期内,遇有他人对该专利权请求宣告无效、起诉侵权或发现他人有侵权行为时,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应积极搜集侵权证据,及时将详细情况以书面形式向科研处说明。

科研处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会同相关学院制定相应处理方案,必要时报主管校长批示。

第七章奖励与惩处

第三十一条学校保护发明人的合法权益,在处理职务发明创造时,不得侵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署名权等其它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学校按照《浙江工商大学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浙商大科〔2011〕148号)等相关文件的规定对发明人实施奖励。

第三十三条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学校依法享有的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的,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

学校无权处理的,协助有关行政部门依法做出处理,并依法追究其民事责任。

涉嫌犯罪的,报告有关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四条我校教职员采取欺骗手段,获得资助或者奖励的,应责令其退还相应资助或奖励,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违反本规定,泄露我校的技术秘密,或擅自许可使用学校的知识产权,造成学校资产流失和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校本科生、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校期间申请专利,如果符合本办法第六条,属于职务发明的,则应与本校教职员工合作申请。

第三十六条本文件生效之前我校教职员工已申请专利的,资助办法按原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本规定由学校科研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

浙江工商大学专利基金资助申请表

专利名称

专利类型

□国内专利□国际专利

专利种类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发明人

部门

(第一发明人)

联系电话

(第一发明人)

是否受专利基金资助

□是

□申请阶段

所需材料:

1、《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2、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以及专利代理机构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

□授权阶段

所需材料:

1、授权专利证书原件

2、《办理登记手续通知书》

3、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以及专利代理机构开具的费用发票复印件

□否

如不接受学校专利基金资助,专利授权后政府给予的专利申请费资助则全部给予发明人科研团队,作为科研发展基金使用。

签字确认:

是否委托代理机构办理

□是

机构名称

联系人

电话

□否

部门审核

 

盖章:

日期:

科研处审核

 

盖章:

日期:

注:

1、依照《浙江工商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填表内容须真实有效,材料不全者不予受理。

2、发明人提交材料至科研处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科办理,电话:

28877175,

电子邮箱:

t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