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4927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docx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同期声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

主讲人:

梁妍慧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前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主要任务的专题。

大家知道,党的十七界四中全会部署了今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六项任务,这六项任务的立足点是四个“着眼于”,第一个是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第二个是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第三个是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第三个是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会提出的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这六项任务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

下面加以一一阐述。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鲜明地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个重大课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大的成果。

当今世界在变化,形势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也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地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所以全会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来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把它作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为此《决定》着重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理论

理论要想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首先理论自身必须不断地与时俱进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的根基,但是它不是僵化的教条,只有不断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从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一个根本指导原则。

但是,又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第一要坚持,第二要理论创新。

用发扬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首要任务。

所以建设学习型政党,首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要创新马克思主义。

2.三个“准确把握”

为此,我们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大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能力上的一些经验。

所以,要想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提出“三个把握”,以此把握当今世界事、我们的国情和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

3.四个“什么”

“四个什么”:

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四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也就是要围绕这四个“什么”,来不断地对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武装全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最新化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所以,要组织党员和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就是既要学习马列主义,也要学习我们中国化的一些成果,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学习中,首先领导干部要做到表率带头作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作深入学习,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表率,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为了着力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

要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把学习理论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本地区、本部门发展、改革、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的建设等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此外,还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不仅党员、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整个社会都要推进它的大众化。

要建设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立一系列的体系和教材,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一些中青年理论家,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到大中小学和广大群众中的头脑中去,使之形成大众化。

(三)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1.加强全党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是我们党提出来的。

在开展核心价值观体系学习教育活动中,首先要加强全党的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加强全党在这方面的教育。

把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要引导全部党员着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坚定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2.加强党性修养

要增强党员党的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对党忠诚、为国分忧、为民奉献。

3.加强党的思想道德建设

引导党员和干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讲的“八荣八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斗的精神状态。

(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第四个就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

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要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的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要成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

在组织党员和干部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还要学习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方面知识,就是讲综合素质。

当前,尤其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党的历史、哲学、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二、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第二大任务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把党内民主放在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十六大就曾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到了十七大,党又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

强调要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

此次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又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

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决定》指出主要任务是,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最后达到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党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这是关于第二个大任务的总的要求。

《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这个总要求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科学的领导制度是党有效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

注重从制度角度来规范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可以说是保证我们党的领导有效实现的重要途径。

要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就要注重从制度角度来规范建立科学的领导制度。

《决定》提出,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二个坚持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

1.完善党政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党委同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的关系。

简单称,叫党政关系。

既要支持各种组织按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开展工作,又要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2.完善政党关系

要完善政党之间关系,就是要完善同民主党之间合作共事的机制,要真诚地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

3.完善党内关系

要完善地方党委领导体质和工作机制,也就是党内工作体制,要健全部门党组织和党委工作机制,这是关于健全民主集中制中的第一点。

(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要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

要求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也就是落实“四权”,以“四权”为重点。

1.积极推进党务公开

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首先是知情权。

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

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

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

现在社会的互联网和新闻媒体如此发达,我们党也要有自己的声音,所以要建党建的网站。

2.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

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听证。

社会上有听证会,我们党内也要有事务的听证。

党员定期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

要鼓励和保护党员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营造党内民主讨论和民主监督的环境。

着重提出来要党务公开,健全表达渠道。

(三)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1.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

首先,要发挥党代表的作用。

在党代表大会中代表是基础,如何发挥党代表的作用呢?

(1)改善党代表的结构

要改善党代表的结构。

在党代表的结构中,领导干部占的比例很大,所以要适当提高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比例,减少领导干部的比例。

要有一些基层的不同群众、不同层次群体的党代表。

(2)建立党代表提案制度

人大政协提案制度已经实行二十多年,在党代表会上也要像人大政协那样,对党内党员和党内的建议要有提案制度。

这个已经多次提出,现在提出要进一步落实。

(3)落实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党代会不是五年开一次就完了,在任期内,还有调研、反映情况写提案等职责。

(4)建立党代表参与重大决策、列席党委有关会议的具体制度

党代表可以列席常委会,比如说不少地区都实行了党代表列席常委会、全委会的一些做法。

比如说,这次十七届四中全会,部分的党务基层工作者、基层党员、从事党建工作的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可以说,中央也开了一个好头。

这是关于完善党代表大会当中第一个就是发挥党代表作用。

其次,继续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也就是继续推广和实行党代表大会制。

2.完善选举办法

关于完善选举办法,也就是党内选举制度,主要讲了以下三个方面。

(1)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这一点实际上十七大也提出来了,这一次继续强调了这一点;

(2)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这也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来的,这一次继续强调;

(3)要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任期内职务变动。

这一点,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就已经提出来了,十七届四中继续强调,就是要求选任制的干部不能够随意调动。

(四)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第四个任务是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1.要求各级党组织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

要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分清全委会和常委会各自的职责,全委会发挥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

推行和完善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简称票决制。

最后要健全和规范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

所以这实际上是处理全委会和常委会的关系,再一次重申了十七大前后所强调的这一点。

2.加强党委决策咨询工作

做决策不仅是党委内部加强咨询工作,包括要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广泛地听取党员群众意见。

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和纠错改正机会。

3.完善党委集体领导也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五)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1.坚持四个服从

在维护党的集中和统一中,着重强调了要坚持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全党服从中央。

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

2.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政治纪律是指,党员如果有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必须得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但是不得公开发表和散布同中央决定相反的意见。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三大任务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也就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是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

就是组织建设的核心就是干部队伍,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培养一支素质干部队伍的治本之策。

十四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的关键是: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

这八个字是十七大报告里提出来的。

要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按照这个总要求,《决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1.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

标准是干部和用人制度的基础,制定什么样的标准,才能够选出和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过“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标准。

这个我们党在战争年代就提出来了。

小平同志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了“四化方针”,也就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并且强调“四化”中,革命化要放在首位。

这是毛泽东和小平同志提出的。

2.“以德为先”是把“革命化”放在首位的延续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又强调“以德为先”,此次《决定》再次强调了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以德为先就是把革命化放在首位的延续,因为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所以选拔任用干部时既要看才,更要看德。

我们讲的“德”,就是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

3.“以德为先”中“德”的主要表现

以德为先的“德”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不同时代它体现的方面不一样,今天我们讲以德为先主要体现在:

第一,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第二,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第三,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第四,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

所以,我们今天强调的四个是否,可以说是以德为先的体现和衡量标准。

这四个是否跟过去相比,突出了道德品行、生活情趣、作风正派。

特别是生活情趣,它不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的小节,作为领导干部来讲,而是关系到干部的作风和纯洁性的一个重大问题。

4.“以德为先”的意义

我们之所以强调以德为先,它意义何在呢?

为的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为的是选出来的干部让群众满意,为的是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为的是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它不仅是一个政治标准,而是一个导向问题,是怎么样能够引导干部朝着正确的方向来干工作的问题。

(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第二个方面的任务就是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干部任用选拔三十年来,可以说我们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也就是干部人事改革。

1.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

提名是干部选任的第一关,也叫源头。

不管是什么样的干部,首先要提名。

改革原有的提名方式既意义重大,却也十分艰难。

我们最早提出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这个论断,是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上,那时的提法还是比较原则性的,光说要改进选任提名方式。

过了三年,到了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推进了一下,明确提出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简单说,就是要把提名的主体由一元走向多元,所以十七大对提名制度或提名方式比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更加具体,也就是党员和群众相结合。

此次《决定》更为明确地要求要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就是我们不仅仅要实行它,还要规范它,这个要求就更加往前推进了一步。

2.关于健全民主推荐

民主推荐目前已经成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

民主推荐方式不仅在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中已普遍应用,在全国各个省市从县处级到局级还有省部干部当中,在科处、科级干部当中就是选拔党政干部都开始使用这个民主推荐。

而且在中央一级也开始实行了。

比如说,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两委考察人选的确定,都运用了民主推荐的办法。

十七大中央政治局组成预备人选也于2007年6月25号下午进行了推荐,也就是2007年6月25号下午,把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参加班的十六届中委、候补中委以及有关符合的同志400多人,都拉到进习宾馆,每人得到了一张近200人的参考推荐票。

也就是说对政治局组成人员预备人选也进行了推荐。

这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产生机制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开始实行民主推荐。

《决定》要求,在这种广泛的民主推荐基础上,要提高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比如说,它的真实性,推荐的人的层次,什么级别的人,多少人参加,像这种科学性和真实性我们还要进行探索。

3.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

主要指什么呢?

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这些竞争性选拔方式已经广泛推行了。

十七大以来,各地普遍加大了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力度。

从2008年至今,可以说全国数个省市实行了大范围的公开选拔局处级干部,而且数量比较多。

比如说北京市在2008年的10月至12月,它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169名副局和处级干部。

广东在2008年的8月到10月,面向省内外也是全国公开选拔了100名年轻的副局和处级干部,据说还要考外语,在全国是开了先例。

河南2008年10月到11月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60名省职副局级和高校领导干部,这个也很可观。

四川从1995年以来,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公选。

2005年公选了20名副局级干部,2009年8月,又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了28名副局级干部,可以说其他的省市县乃至乡镇也都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各层级干部的公开选拔,现在需要完善这些方式在更大范围内推行。

4.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

要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包括从推荐、考察、酝酿到票决等一系列环节要全部推行差额。

这个差额在有些环节可能做到,有些环节没有做到,现在还要求从源头推荐开始到最后的票决,全部都要实行差额。

5.扩大干部工作信息的公开度

2008年的7月份,组织部委托国家统一局首次进行了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8万人的问卷调查,这个可以说是组织部进行公开的一种问卷调查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对组织工作形象满意度的为73.58%,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为73.55%,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满意度的为67.04%,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满意度的为66.84%。

这几个数据还是比较高的。

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我们向社会公开进行的对组织工作的问卷调查,也就是说,要把组织工作自身逐渐地公开化。

(三)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第三,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主要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总要求和标准上来,今天我们对班子和干部要求重点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规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

科学发展体现在要规划、统筹、优化、推动发展的本领,还要做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还有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

这都是当前社会多重矛盾发展、矛盾凸显集中期对领导干部、领导班子提出来的新的要求和需要。

要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前面已经讲过,作为领导个人来讲,要以德为先,这个标准已经提出来了。

作为领导班子来讲,要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增强合力。

还要优化领导班子的配备,从年龄、经历、专长、性格等方面形成互补的合理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合力。

要选好配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按照政治上强,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民主作风好、清正廉洁的要求来选好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班子重要,班子的正职也很重要,要求就要更加高,他要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还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

(四)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个方面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

关于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其实我们党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毛泽东同志就已经提出来了,他说,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沿着马列主义轨道继续前进,我们需要培养和早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是我们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

所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这样一个战略。

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小平同志不仅强调干部要年轻化,而且把选拔培养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大战略任务提到全党面前,要求持续不断、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为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为了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1.要求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

此次《决定》再次把培养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一个战略任务,再次强调突出出来了。

要求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

培养选拔重点在哪?

第一,要重点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

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对于年轻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

针对部分年轻干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还有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等等。

当前要加强年轻干部的道德修养、宗旨意识修养和纪律观念修养等。

2.要求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

要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也就是年轻干部培养的途径是什么。

尤其要注重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

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工作,有计划安排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来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这个提法先前已经存在,这次再次强调,并且提出来它是个选拔链。

据统计,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比例现在是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经验的仅占12.5%。

这种情况应该有利于知识化、专业化,但是也存在着弊端,就是缺乏基层的经验。

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增加机关干部脱离实际、官僚化和机关化的危险。

所以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要注意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领导机关,所以很多省都试行了从乡镇优秀干部当中来选拔到省级机关当中这样一个路线。

习近平在2009年3月30号讲话中也强调,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要注重选拔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选拔链,作为一个链条,而不是一个段的小方法。

(五)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第五个任务是要健全干部管理机制。

干部选拔上任之后还需要加强管理,管理的总原则是要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

1.健全干部的考核制度

健全干部的考核制度,要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对干部存在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

2.健全干部的退出机制

逐步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

现在是上的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但下的问题探讨还不够,这个问题还要引起重视。

3.加强干部队伍的宏观管理

包括要深化干部分类管理,干部要分为三支队伍,三支队伍还要细分。

要完善公务员制度。

第二要推进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所以三支队伍要分类,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来推行制度改革。

4.完善干部交流制度

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东西部地区干部交流力度,疏通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的渠道,就是要互通的队伍,不能都是截然分开,虽然都有各自特点,但还要有沟通。

5.要建立干部激励机制

要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