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0503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3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讲义全套Word文档格式.doc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

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1.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2)艺术起源于“游戏”。

代表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

席勒--斯宾塞理论"

  (3)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4)艺术起源于“巫术”。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5)艺术起源于“劳动”。

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2.艺术起源的归结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事实上,巫术在原始社会中同样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

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来自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艺术是人类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必然产物,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原始社会中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社会功能”

  

(1)审美认知作用。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2)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

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快感”,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快感。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2.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

  5.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6.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7.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第一,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第二,表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第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第四,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中编艺术种类

第五章实用艺术

  

(1)建筑艺术。

  “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通过线条和形体、空间和实体的不同组合方式,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建筑独特的个性色彩和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均衡”,主要指建筑在构图上的对称,包括建筑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均衡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

最常见的均衡方式是在中轴线的左右实现对称,如北京的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以此为中由南向北伸展。

  “节奏”,指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利用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有秩序的重复出现,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和音乐具有同在的共同之处,因而人们把它们分别说成是“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经专门研究过故宫的廊柱,并从中发现了十分明显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从天安门经过端门到午门,就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两旁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形成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

  “色彩”,也常常构成建筑特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还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

故宫,总体色彩是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台基,金黄色的琉璃瓦顶,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使这座皇宫的色彩别具一格。

  “装饰”,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创造建筑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

如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真诚兽装饰。

甚至故宫内各种门上九九排列的门钉,作为装饰也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第六章造型艺术

  1.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它们都属于空间艺术,并且都是以平面或立体的方式,用物质材料创造出静态的艺术形象,使人们凭借视觉感就可以直接感受到。

由于二者的联系如此紧密,有时人们又常把它们归为一类,干脆将它们统统称之为美术,或者称之为视觉艺术。

  区别: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通过再现和塑造外部形象来体现内在的精神世界,它的表现性潜藏于再现性之中,因而,这类艺术属于再现性空间艺术。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却是表现性,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并不直接模拟或再现客观对象,因而,这类艺术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

除此之外,二者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即造型艺术主要具有审美功能,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要;

实用艺术兼有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绘画艺术。

  3.中国画的特点:

  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

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

  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列置,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

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

  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也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特色。

  第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中国画的传统画法有工笔画,也有写意画。

前者用笔细致工整,结构严谨,无论人物或景物都刻画得十分具体入微;

后者笔墨简练,高度概括,洒脱地表现物象的形神和抒发作者的感情。

不管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在处理形神关系时都要求“神形兼备”,在造型和意境的表达上都要求“气韵生动”。

中国画总体上的美学追求,不在于将物象画得逼真、肖似,而是通过笔墨情趣抒发胸臆、寄托情思。

  4.雕塑艺术的种类、体裁和样式。

第七章表情艺术

  1.表情艺术:

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2.音乐艺术。

  音乐可以根据人们歌唱的特点,分成男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女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和童声三类。

声乐还可以根据演唱的方式分为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对唱、伴唱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我国声乐一般又被划分为民歌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三大类。

  民歌唱法,还可以细分为汉族民歌与少数民族民歌,在演唱方法上大多比较自然质朴,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它追求声音效果,讲究发声方法,注意运用华彩和装饰唱法。

  通俗唱法,是现代工业社会电子传播技术广泛运用后出现的一种歌曲演唱法,它往往需要演唱者手持话筒进行演唱,对演唱者本人的声乐训练没有太多严格的要求。

中国声乐发展的新趋势,更是出现了"

通俗唱法时尚化,民族唱法多样化,美声唱法国际化"

的新现象。

  “旋律”,称得上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旋律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

  “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使乐曲体现出情感的波动起伏,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同样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

此外,复调、曲式、调式、调性,以及速度、力度等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也都是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共同将乐音在时间中展开来塑造出音乐形象。

  “交响乐”,交响乐可以说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

  3.舞蹈艺术。

  4.表情艺术的审美特征:

  

(1)抒情性与表现性。

  

(2)表演性与形象性。

  (3)节奏性与韵律美。

第八章综合艺术

  1.综合艺术的主要种类。

  2.戏剧艺术。

  3.戏曲艺术。

  4.电影艺术。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作“第七艺术”。

在迄今为止的所有艺术种类中,只有电影和电视是人们知道其诞生日期的两门艺术。

  1895年12月28日晚,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片,这一天被电影史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中国电影诞生于10年之后,即1905年,当时的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部戏曲舞台纪录片。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1913)。

  从总体上讲,电影的样式分为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四大部类。

  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大变革是从无声到有声。

有声电影诞生的标志,是1927年美国的《爵士歌王》,它标志着电影史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是1931年的《歌女红牡丹》。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二次大变革是从黑白到彩色。

1935年,使用彩色胶片拍摄的美国影片《浮华世界》诞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电影正在大踏步地进入高科技时代,这一发展趋势目前正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包括计算机三维动画、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等等高科技手段,以极富想象力的艺术手段和极其逼真的艺术效果,大大增强了电影艺术的魅力。

如在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中,主人公居然与肯尼迪总统促膝谈心;

《真实的谎言》中,庞大的战斗机在一座座摩天大楼之间横冲直撞;

《侏罗纪公园》里奔跑的恐龙和始祖鸟;

《泰坦尼克号》里巨大的轮船沉入水中等等。

尤其是《玩具总动员》这部三维动画片,完全是由电子计算机制作的1,500个镜头组成。

第九章语言艺术

  1.诗歌。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诗人屈原,创作了古代最早的一篇长抒情诗《离骚》。

前者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后者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诞生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大著名史诗,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按照性质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按照诗歌的历史发展和语言有无格律,又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抒情诗,通过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袒露诗人的内心世界,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叙事诗,通过描述故事或塑造人物来间接反映诗人对生活的认识、评价、愿望和理想。

叙事诗通常不像抒情诗那样,直接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叙事与抒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将诗人的主观感情熔化在写人叙事之事。

  格律诗,又称旧诗,是指按照一定的字句格式和音韵规律写出的诗歌作品。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格律诗都是古代形成的诗体。

  自由诗,又称新诗,因与格律诗相对而言,一般是指那些只求节奏和谐、押韵合辙的诗歌作品,而在句式、行数、字数、音韵上没有严格固定的限制和要求。

一般认为,美国19世纪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诗集《草叶集》。

  2.散文。

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三大类。

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

  3.小说。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文学是人学。

人物在小说中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多个侧面和多种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也是小说最重要的特征。

情节是小说另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环境同样是小说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

环境一般是指文艺作品中人物活动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4.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1)间接性与广阔性。

  

(2)情感性和思想性。

  (3)结构性与语言美。

下编艺术系统

第十章艺术创作

  1.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2)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这种观察与感受又分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两种情况。

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亲身经历往往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原料,往往激发起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激发起艺术家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

间接体验,是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所吸取的生活经验,这些间接的生活体验常常可以扩大艺术家的视野,拓展艺术家的生活积累,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3)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文化修养,同艺术才能的培养一样,同样需要长期勤奋的学习和实践。

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

  

(1)艺术体验活动。

  所谓艺术体验是指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2)艺术构思活动。

  (3)艺术传达活动。

  关于艺术创作心理:

  

(1)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灵感思维。

形象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运用一定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形象思维的特点:

  第一,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

  第二,形象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而是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

  第三,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抽象思维是指运用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一种思维形式。

  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2)意识与无意识。

  无意识,或者潜意识和下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

在普通心理学中,无意识指人的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

  关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1)艺术风格。

首先,关于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

  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

  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2)艺术流派。

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3)艺术思潮。

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1.艺术语言。

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叫做艺术语言。

  2.艺术形象。

从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特征,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

或者换句话讲,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的构成材料都是空间性的。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

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等综合艺术,其中既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

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统称为综合形象。

3.艺术意蕴。

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意蕴就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

  第二,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

  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比起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来,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它是一种哲理或诗情,是这样一种艺术境界。

  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

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

  4.“典型和意境”。

  

(1)典型。

  

(2)意境。

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第二,“意境”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

  第三,“意境”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5.“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1)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

  

(2)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

  (3)心——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性。

  (4)舞——中国传统艺术的音乐智慧。

  (5)悟——中国传统艺术的直觉思维。

  (6)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辩证思维。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化知识水平对艺术鉴赏也有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