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282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docx

嵩明县大哨生态立乡的战略构想与对策建议

嵩明县大哨乡“生态立乡”的

战略构想

对策建议

 

云南西部智库策划有限公司

二00五年四月

 

目录

一、大哨乡现状2

(一)基本情况2

(二)比较优势3

1、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系统3

2、便利的交通网络3

3、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4

(三)发展机遇5

1、上级政策的重视和支持5

2、嵩明航空港建设项目8

二、大哨“生态立乡”的总体思路与战略构想8

(一)总体思路8

(二)战略构想9

(三)区域布局10

1、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体系11

2、提升森林旅游整体水平,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11

3、利用山区有利条件,建立林果牧一体化复合产业区域11

4、优化林、农综合环境,建立观光农业综合发展区域11

三、大哨“生态立乡”的主要措施11

(一)总原则:

循环经济11

(二)主要措施14

1、生态农业14

2、生态林业17

3、生态旅游业18

4、生态工业20

5、生态城镇化22

四、保障大哨“生态立乡”稳步推进的建议24

(一)打造绿色生态区域,创立循环经济新区24

(二)招商引资,借力发展25

(三)走混合饲养型耕作之路25

(四)申报和创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7

(五)农产品加工业的建立和发展31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2

(七)提高人员素质33

(八)建立并完善营销体系33

五、大哨“生态立乡”需要的政策支持35

(一)政策扶持35

(二)资金投入36

(三)技术支持36

(四)人才保证37

在云南省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促进大哨经济的长足发展,是摆在每一个大哨人面前最为严峻的问题。

项目组结合三月底对大哨乡的实地考察,查阅了大量资料,征求多方专家学者的意见,紧扣大哨乡实际情况,对大哨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步骤进行了深入思考和严密论证,最终产出本报告。

一、大哨乡现状

(一)基本情况

大哨乡地处牛栏江与盘龙江的分水岭,牧羊河与冷水河的发源地,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源头,是昆明市松华坝水资源保护区核心地带,位于嵩明县境北部,东经102º42´——103º19´,北纬25º05´——25º27´之间。

大哨乡气候属温带气候类型,具有“冬春少雨干旱、夏季雨量集中、秋凉早”的气候特征。

灾害性天气有低温和倒春寒、干旱、霜冻、洪涝、雪灾、冰雹等。

大哨年均气温10.9℃,最高气候26℃,最低气温-12℃。

有霜期250天,平均日照1676.3小时。

是嵩明县典型的高寒立体山区气候。

大哨全乡国土面积56平方公里,森林面积7.2万亩,森林覆盖率80.13%。

辖3个村民委员会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61人,有汉、彝、苗三种民族,少数民族占13%。

全乡耕地面积8215亩,均为旱地。

据2002年末统计,蔬菜播种面积4510亩,产量9020吨,产值270万元,粮作播种面积4392亩,总产219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元。

目前基本解决温饱。

(二)比较优势

1、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系统

大哨全乡森林面积7.2万亩,森林覆盖率80.13%。

主要是1981来以来退耕还林种植的华山松、云南松。

林地中有林地面积2901.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6.7%;灌木林863.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2.8%;未成林地8.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2%;无林地11.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3%。

相对于全球性的生态恶化和生态危机来说,大哨的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哨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举目可见连绵的群山,茂密的森林。

大哨地形地貌复杂,山地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物种呈现多样化特点。

同时,大哨的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大哨的平均海拔在2640米之上,山高雾罩,林地广阔,空气清新,自然风光旖旎优美。

随着全球绿色潮流的涌现,大哨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将越来越成为发展最大和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

2、便利的交通网络

大哨乡距嵩明县城57公里,距昆明市70公里。

所用公路均为国家三级公路,路面平坦,交通便利。

全乡主干公路12公里,为大哨到昆明,大哨到嵩明的公路。

2001年完成麦大公路柏油路面工程。

全乡有乡村公路三条:

大哨到竹箐口村,大哨到竹园村,大哨到大哨村。

全乡23个村民小组通简易公路。

其中,大哨到竹箐口村的公路正在改造中,准备建成八米宽的沥青路。

目前只有大哨到竹园村的公路比较差,陡峭险峻,急需改造。

2001年完成麦大公路柏油路面提高等级工程,为全乡无公害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全乡情况来看,较为便利的交通网络,为大哨“生态立乡”策略的推行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

目前,大哨的领导班子年青有为,学历层次较高,思想较为开放。

在千方百计谋发展的同时,真真切切为农民服务,忠实饯行“三个代表”,是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

在我们初步的乡情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大哨的“乡官们”不计自己的得失,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谋发展。

例如,秦乡长为了修公路,不惜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由于贷款盖村委会的房子,乡上拿不出这笔钱,于是就扣掉竹园村村干部的工资;村民小组组长一年只有500元的工资,往往还拿不到。

但是,所有这些困难和损失,干部们都没有计较,而是认真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了这样锐意进取的领导班子,再加上支持性的政策环境、适宜的发展策略和有力的执行过程,大哨的发展必将蒸蒸日上。

(三)发展机遇

1、上级政策的重视和支持

昆发〔2005〕1号文件——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2005年3月17日)中多处指出对昆明北部县区经济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如:

“……

(七)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坚持“适应市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方针,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根据现代新昆明发展态势,结合北部县区开发,实施农产品主产区从滇池坝区向东部、北部县区转移扩张的调整。

认真落实《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

二是提升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大力发展蔬菜、油菜、花卉、马铃薯、板栗、天然药物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要使优势产业产值在全市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65%以上。

……

(十七)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抓紧落实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的建设和滇池水体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搬迁、取缔工作,封闭滇池面山采矿点;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加快推进沼气、省柴节能灶、秸秆汽化等农村能源替代,完成新建沼气池1万口以上,节柴改灶1万户以上;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水源保护区农民增收问题,继续做好国土整治、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水资源保护工作。

……

八、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加大对北部县区的扶持力度

(二十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观念,抓住现代新昆明建设对城市经济布局进行调整的战略机遇,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龙头带动作用,注重大项目引进推动,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经济结构,促进财政增长,构建稳固的县域财源支柱,使之成为昆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2005年市级财政安排6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县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努力提高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资金安排重点向北部县区倾斜。

(二十三)加大对北部县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着眼于昆明持续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北部县区在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北部县区是昆明发展重化工业、载能工业的重要基地,是现代新昆明域内重要的水源保障区,是昆明生态环境优良的城市后花园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地区。

北部县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持续抓好常规性建设发展和水源区建设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北部县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强化区域统筹,加大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力度。

按照自然、区位、资源、经济、基础设施构架等特点,把北部县区作为一个区域,统筹考虑其资源开发、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性项目对北部县区发展的支撑作用。

优先在北部县区安排优势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及科技等项目。

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群众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设施项目和扶持性项目,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同时,加大市级投入。

对竞争性项目,通过政策扶持、特许经营权等手段,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建设。

……

(二十七)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两个趋向”的内涵及要求,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艰巨性,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对“三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同时,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两会”期间参加寻甸代表团审议时的发言也让人眼前一亮:

“北部五县有非常大的优势条件,土地资源丰富、大量是荒山荒地,有水资源、矿产资源,到这些地方,不光是建机场,就是发展二、三产业也大有可为。

北部地区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充分利用北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搞好开发利用。

从昆明市1号文件的出台到“两会”期间领导的讲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上级政府对于发展北部县区经济的决心和魄力,并得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可以这么说,大哨目前正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优越的政策环境。

2、嵩明航空港建设项目

嵩明航空港建设项目,无疑为大哨开拓市场、增加产品流量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平台。

可以这么说,大哨目前的发展是“万事具备,东风徐来”,关键是我们自己如何定位、并如何实施的问题。

大哨不能再坐失良机了!

从目前全省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绿色、环保、健康是大势所趋;从大哨乡作为松花坝水源保护区的特殊定位来看,生态环境是重中之重。

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既能推动当地经济的长足发展,又能不破坏生态环境?

通过对国际国内类似区域发展经验的考察,我们发现,大哨要走的,是一条生态之路;大哨的发展,必须选择“生态经济”模式!

于是,“生态立乡”成为破解大哨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

二、大哨“生态立乡”的总体思路与战略构想

(一)总体思路

发展生态经济,要立足于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共赢为目的,以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为关键,以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为重点,实现区域合理布局、专业化生产管理经营,由单纯的种植、养殖业向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一体化转变,最终促进大哨乡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战略构想

为保护好水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哨乡内禁办任何污染企业,全乡长期以来形成以种为主以养为辅的典型纯农业生态乡,也为大哨“生态立乡”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不过,“生态立乡”战略的提出,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短期的发展,同时也不能从单纯的“生态保护”、“局部发展”的狭隘层面上考虑,而是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放眼全省,把“长、中、短”的目标结合在一起,以“生态资本”为支点来撬动经济的发展。

为此,在考虑大哨的发展战略中,我们以生态特色和优势资源为基础,以建设生态经济强乡和有机农业示范乡为目标,勾画了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化五大主体框架。

同时,为确保“生态立乡”战略的有效实施,建议建立组织保障、政策保障、科技保障和资金保障四大保障体系,使“生态立乡”战略成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有机体系。

在大哨“生态立乡”的有机体系中,我们勾勒出以下的战略框架:

 

大哨乡“生态立乡”战略体系框架图

(三)区域布局

根据资源、区位、环境、生态的基础条件和特点,我们将大哨乡划分为以下几个重点区域:

1、发挥区位优势,发展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体系

由于大哨村目前的灌溉条件、地理环境相对优越,因此初步确定为蔬菜产供销一体化体系的重点区域。

待技术成熟后再进行全乡推广和运用。

2、提升森林旅游整体水平,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生态旅游业的开展是整个大哨乡的共同着眼点。

因此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将全乡纳入旅游的大盘子,共同发展。

3、利用山区有利条件,建立林果牧一体化复合产业区域

可以将试点放在竹园村。

一方面竹园村养殖条件较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林业中的经济林业进行适当的探索。

让林、果、牧有机联系,共同发展。

4、优化林、农综合环境,建立观光农业综合发展区域

从竹箐口村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该村较适宜于开展观光农业综合发展区域,同时还可考虑“农家乐”项目的尝试。

三、大哨“生态立乡”的主要措施

(一)总原则:

循环经济

江泽民同志指出:

“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

只有效法自然生态系统循环法则,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消费体系,以“效率效益”、“珍惜资源”和“环境质量”多重指标重新审视过去工农业生产技术与过程并加以改造,自然资源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污染物排放才能大大减少,人民的生活质量才能够得到持续改善,我们所依赖的整个自然生态体系,才能够千秋万代地持续生存下去。

因此,在以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为第一要务的大哨乡,我们实施“生态立乡”的总原则必须是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

其主要原则是:

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物料的循环利用(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

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后果。

与此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就我省目前对于循环经济的态度来看,循环经济的选择也是必然的和符合趋势的。

2005年4月9日上午,以“人、自然、社会”为主题的昆明论坛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讲。

上海社会科学院张新华教授和德国慕尼黑大学的戈特瓦尔教授带来了“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新理念”的报告。

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文涛在致辞中说,云南山川秀美,资源丰富,自然与生态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是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发展不足、发展不当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才能解决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才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才能变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两难为“双赢”,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综上所述,放眼全球、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趋势,再根据大哨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承担的历史使命,“生态立乡”必须依托“循环经济”这个总原则,因此,在考虑各项措施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协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真正在发展中实现互赢共利。

(二)主要措施

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

农村中的多种经营既是生态农业的表现形式,又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广阔天地,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新兴的旅游业、服务业等,完全可以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原理连成生态链或生态圈。

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大哨的主导产业。

因此,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首当其冲放在大哨乡经济发展的首位。

生态农业是指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在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它具有整体性、可调控性、地域性、高效性、持久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1)以生态型效益农业为中心,建立绿色农业产业体系

继续巩固和提高大哨蔬菜种植的主导产业,引进品种(适合海拔2500米左右的耐寒作物有土豆、荞子、青稞、燕麦、药材、饲料、蔓菁、萝卜等),提升质量、产量,全面推广无公害生产方式,结合大哨灌溉困难的实情,把发展旱作农业作为主攻方向。

同时尽快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着力培育花卉苗木、山野菜等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兴产业。

(2)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根本,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争取“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严格执行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和产品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包装标签和绿色食品贮运标准。

尽快建立基地、加工、流通相衔接的监测网,对绿色农产品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控制,开展对绿色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加强管理。

(3)以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为重点,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在大哨重点推广蔬菜、花卉等种子种苗和猪、羊、牛等畜禽良种;推广应用优质饲料、安全型饲料添加剂、秸秆气化和青贮等绿色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能源生态模式(“四位一体”沼气建设模式是农村能源生态建设中的核心部分,起着连接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用能的纽带作用。

通过综合利用,清除污染,处理粪便,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能源、生态等综合效益为目的,从而达到了能源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卫生健康水平的作用)以及太阳能利用等绿色能源环保技术;积极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等技术。

同时要努力建设并完善农业信息工程,畅通农业信息,提高市场、资源、技术等综合信息服务水平。

(4)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建立生态畜牧业发展体系

大哨距离省会昆明仅70公里,市场容量大,属于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畜牧业区。

由于畜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既能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又能使千家万户农民增收的产业,因此在大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要把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重点是调整农业结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利用山区的山场、草场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畜牧业。

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基地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其发展方向是: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优势资源为依托,生产区域为基础,突出重点,选准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生猪、羊),把零散的饲养户通过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服务机构组织起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格局。

要首先从数量入手,增加规模;其次实现从数量生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同时要注意优化畜禽结构,走节粮型畜牧业的道路。

(5)以绿色、有机化为目标,建立产地生态安全体系

根据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初级产品以及加工产品主要原料产地不能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和上风口不能有污染源对该区域直接构成污染威胁的要求,制定标准,严格组织生产,有效控制源头和产地污染。

积极推广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农田地膜回收利用技术。

同时加强病虫测报和土壤监测,为科学用药、用肥提供依据,不断改善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2、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涵盖在生态大农业的概念之中。

因为大哨特殊的区域条件和突出的林业优势,因此将生态林业单独列出。

按照对国民经济分类通常使用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林业产业可以划分为:

林业产业的第一产业:

森林资源培育业,包括育苗、营林、森林保护等;林业产业的第二产业:

森林工业,即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主要包括大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林产化工业及其他工业;林业产业的第三产业:

服务与环境产业,主要包括为林业部门服务的产业及森林环境产业。

大哨生态林业的发展思路是:

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松花坝水源为基础,以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努力调整产业结构,以科技为依托,进行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保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富民、富乡、富行业的目的。

从林业产业的框架体系以及大哨实际的森林现状来看,大哨发展生态林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产业:

以森林资源培育业为根本,引进技术,发展野生动植物培育和持续利用,发展森林花卉业。

第二产业:

以森林绿色食品加工业为龙头,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招商引资,发展林产化工业。

因为大哨森林树种的构成以云南松和华山松为主,在松香、松节油生产和深加工方面应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两种林化工产品有很好的市场潜力,因此应积极引进相关企业进行开发。

就大哨而言,林产化工业将会是一个体现长期效益的优良项目。

第三产业:

以积极推进森林旅游业为主导,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产业,因地制宜、符合政策地开发木材及林产品市场,进一步加强对大哨广阔森林的利用,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业指的是:

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

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大哨乡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松涛阵阵,绿意满目,空气清新,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除华山松外,还有许多观赏价值极高,树形各异的马樱花、杜鹃花、大红花、山茶花等灌木花卉品种。

同时,大哨乡四季分明,有着“春天山花烂漫,百鸟争鸣;仲夏清风徐徐,沁人心脾;晚秋云蒸雾绕,犹如仙境;深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独特气候资源,较之四季如春的昆明,具有强烈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个旅游观光的好地方。

从发展生态旅游的角度看,大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发:

(1)科学编制大哨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大哨生态环境一流,风景独特优美,既有怡人的山区森林景观,也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为有序开发、合理发展大哨生态旅游业,应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因地制宜,抓住特色,正确定位,突出重点,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开发,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确保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编制《大哨乡旅游业总体规划》作为发展的蓝图和指导。

(2)加快特色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

根据大哨旅游资源的特点,积极开发森林探险游、探源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农业观光游、“森林疗养”游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

大哨的森林主要是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页林,根据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千金翼方》医著中提出的:

“山林深处,固是佳境”;明代医学家龚廷赞,在其《寿世保元》中提出的:

“山林逸兴,可以延年”的论断,我们宣传的大哨生态旅游不仅仅是旅游,还可以养生。

根据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的研究,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