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36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docx

泰安地区中考生物第一部分基础过关第16课时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练习

第16课时 动物的主要类群

考能提升

题组一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泰安样题)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B.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C.节肢动物头部有眼和触角,胸部有翅和足,腹部有气管

D.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同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相似的体节组成

2.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

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

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梭形是对其水生生活的适应

B.家鸽的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C.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门

D.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

4.“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本能,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污水中的孑孓发育成蚊子的过程中一定有蜕皮现象

B.蜥蜴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

C.鸟类都具有筑巢、孵卵、育雏等复杂的繁殖行为

D.生活在海洋中的鲸、豚都能够分泌乳汁哺育后代

5.(2017宁阳)如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某概念或器官,下列不能构成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B.变温动物 节肢动物 哺乳动物

C.狼的牙齿 门齿 犬齿

D.运动器官 足 翅

6.(2017肥城)下表列举了四种生物及其身体的明显特征、重要影响或价值。

匹配错误的是(  )

选项

生物名称

明显特征

重要影响或价值

A

蜗牛

贝壳

形成珍珠

B

沙蚕

疣足

鱼、虾饵料

C

珊瑚虫

辐射对称

珊瑚礁

D

蛔虫

角质层

人体内寄生

7.如图为部分脊椎动物进化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是鱼类,身体多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B.②是哺乳类,大多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

C.③是两栖类,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可进行气体交换

D.④是鸟类,能用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适于飞行

8.称鱼的动物有的其实不是鱼,但它们都能在水中生活,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鱿鱼、章鱼——软体动物

B.甲鱼、鳄鱼——爬行动物

C.鲸鱼、娃娃鱼——哺乳动物

D.金鱼、鲫鱼——鱼类

9.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下列属于鸟类特有的特征是(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0.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

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11.(2018泰安样题)下列有关生物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通过收集管和伸缩泡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B.与呼吸功能相适应,蚯蚓的体壁、鲫鱼的鳃都密布毛细血管

C.人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缩小,肺收缩,完成呼气

D.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非选择题

12.下面是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

请分析回答:

(1)从体形来看,绝大多数动物身体呈    对称,这种体形使其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能更好地捕食与御敌。

 

(2)从体表来看,与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A类动物的体表具有    ,B类动物的体表具有    。

 

(3)从生殖和发育来看,D类动物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      。

与D类动物相比,E类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

 

(4)从分类等级来看,脊椎动物的五个类群所处的分类等级都是    。

 

(5)从进化过程来看,在我国发现的孔子鸟化石显示它具有鸟类和D类动物的一些特征:

被覆羽毛;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着3个爪;上下颌没有牙齿,有角质喙。

据此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    进化而来的。

 

13.大鲵,俗名娃娃鱼(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而得名),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

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

目前,大鲵已被收录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进化角度看,两栖动物是从水中生活的动物演化为真正陆栖    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2)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态发育,表现为幼鲵用    呼吸,成体用    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    进行气体交换。

 

(3)有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表。

组别

性别

数量

(尾)

均重

(千克/尾)

产卵

(精)率

出苗率

工厂化

养殖

5

2.5

60%

27.37%

5

2.72

80%

仿生态

养殖

5

2.66

100%

58.17%

5

2.76

80%

原生态

养殖

5

2.58

75%

56.16%

5

2.68

50%

①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     相同、性别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②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14.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身体结构,体表有不同的覆盖物,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尽相同,运动方式也不尽相同,呼吸方式也不相同,请仔细观察下列动物,分析它们的身体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和青蛙的身体结构不同,它们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却相同的,都可以游泳,但游泳的动力并不相同,其中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            。

 

(2)爬行动物蜥蜴和节肢动物蝗虫体表的覆盖物不同,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蝗虫体表有外骨骼,但是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3)青蛙和麻雀都用肺呼吸,且均有辅助肺呼吸的结构,分别是      。

 

(4)麻雀和蚯蚓的身体结构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它们的运动方式也不同,麻雀可以自由地飞行,鸟的主要飞行器官是    ;而蚯蚓则需要通过      的配合来完成蠕动的运动方式。

 

(5)以上几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但蜥蜴和麻雀的卵发育成幼体的概率远远高于其他几种生物,其特点:

           、                   。

 

15.生物多样性在科学实验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果蝇、小鼠、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菌、秀丽隐杆线虫、斑马鱼、非洲爪蟾等生物常常被用于科学研究,以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因此它们被称为模式生物。

科学研究中选择何种模式生物往往取决于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请结合下面的有关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人类药物的开发研制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上面提到的    作为模式生物,原因是它与人类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

例如,它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         ,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2)非洲爪蟾常用于胚胎学研究,原因是它的卵和胚胎个体都比较大,便于显微注射、胚胎切割和移植。

非洲爪蟾生活在水中,但长时间接触不到空气会被“淹死”,原因是它主要依靠    进行呼吸;非洲爪蟾和一般的两栖动物一样,从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会发生      。

 

(3)作为20世纪经典遗传学研究的“主角”,果蝇的生殖和发育与非洲爪蟾有相似之处,但果蝇的幼体在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几次蜕皮现象,原因是              。

 

(4)在上述生物中,有一种生物长约1毫米,体表有角质层,全身不足2000个细胞,利用它做模式生物,可以追踪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研究细胞分化、个体发育的好材料。

据此,你推测该生物是       ,它在消化方面的结构特点是      。

 

题组二 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8潍坊)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2.(2018日照)动物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蛔虫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

B.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C.蝗虫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家兔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3.(2018日照)下列各项符合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Ⅰ节肢动物 Ⅱ昆虫 Ⅲ蜈蚣

B.Ⅰ玉米种子 Ⅱ胚 Ⅲ胚乳

C.Ⅰ血液 Ⅱ血细胞 Ⅲ血小板

D.Ⅰ染色体 Ⅱ基因 ⅢDNA

4.(2018日照)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

5.(2018菏泽)下面的生物与其栖息地不相符的是(  )

A.鲨鱼——淡水湖泊        

B.灰喜鹊——松林果园

C.企鹅——南极冰原        

D.大熊猫——高山竹林

6.(2018菏泽)蚯蚓、蝗虫、蟾蜍、蜥蜴是我们常见的几种动物,它们分别属于(  )

A.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B.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C.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扁形动物、两栖动物

D.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爬行动物

7.(2018潍坊)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8.(2018临沂)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动物

蚯蚓

缢蛏

青蛙

家鸽

呼吸器官或部位

体壁

肺和皮肤

气囊

所属类群

线形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9.(2018济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十二生肖。

这十二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下列生肖动物中依次属于鸟类、哺乳类、爬行类动物的是(  )

A.狗、蛇、鸡        B.鸡、牛、蛇

C.鸡、羊、鼠        D.猴、虎、蛇

10.(2018常德)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完全变态发育

B.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C.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D.F可以表示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11.(2018温州)《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

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二、非选择题

12.(2018威海改编)威海浅海中,生活着丰富多样的海洋动物。

哲学家叔本华认为:

“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更多地观察人们尚未见到的东西,而是去思索人人可见却无人深思过的东西。

”如图所示的海洋动物,有些想必你已经非常熟悉了,你有没有用分类学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它们的奥秘呢?

(1)在如图所示的动物中,海葵的形态结构最为简单,体现在              。

 

(2)中国蛤蜊有两片扇形的“壳”,脉红螺有一个螺旋状的“壳”,鱿鱼的身体外面没有“壳”,它们在外形上差异很大,但都属于同一类群,这是为什么呢?

                    。

 

(3)在如图所示的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有         。

它们的体表都有    ,身体和  分节。

 

(4)银鲳的体内贯穿着一根长长的“鱼骨”,因此被归类为    动物。

 

(5)动物的名称常能显示出它所属的类群,但有时也会给人以误导。

如鲳鱼属于鱼类,鱿鱼却不是真正的鱼。

要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需要依据动物的                。

 

13.(2018聊城改编)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到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

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

①身体呈    ,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②前肢变成    ,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中空,可    。

②胸骨有高耸的[ ]    ,可附着发达的    ,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    ,该结构具有    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14.(2018湘潭改编)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王同学在学校展示的部分动物图片,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中动物分成AC和BDEF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若将图中动物分成C和ABDEF两类,则分类依据是    。

 

(2)E和F是典型的肉食动物,F撕下肉后直接吞下,E将肉类切下、撕咬并咀嚼后才下咽,决定两者进食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动物E的牙齿有        的分化。

B与D产的卵表面都有卵壳,但B后代存活率明显高于D,这是由于产卵后,B有孵卵和    行为。

 

(3)D的角质鳞片与C的    (填结构名称)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以适应干燥的陆地环境。

生理功能上,动物    (填字母)的神经系统有完备的体温调节中枢。

 

15.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

不同的动物呼吸的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其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O2,排出CO2。

回顾你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A用[ ]    呼吸。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时,要用吸管从培养液的表层吸取A,原因是            。

 

(2)观察B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观察C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     ;观察D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3)鱼是如何在水中完成呼吸的?

某实验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CO2由蓝变黄的特性对E进行了实验,在鱼口上方滴加蓝色BTB指示剂,发现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液体变成黄色。

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4)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时,发现F具有完善的呼吸系统,其身体里发达的[ ]      与肺相通,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

 

 

答案精解精析

题组一 泰安模拟题组

一、选择题

1.B 腔肠动物的体形呈辐射对称,A错误;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体表有外骨骼,“头部有眼和触角,胸部有翅和足,腹部有气管”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C错误;线形动物身体无体节,D错误。

2.B 环节动物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环节动物体表具有保护作用的角质层是透水的,A错误。

环节动物的身体有口有肛门,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C错误。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D错误。

3.C 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的一些小孔是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而在蝗虫体内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C错误。

4.C 家鸡的生殖发育有求偶、交配、产卵、孵卵等阶段,无筑巢、育雏等阶段,C错误。

5.B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属于脊椎动物,A正确;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B错误;狼属于肉食动物,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C正确;足和翅都属于运动器官,D正确。

6.A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有贝壳,但不能形成珍珠,A错误。

7.D ①是鱼类,身体多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体表常覆盖着鳞片,A正确;②是哺乳类,大多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B正确;③是两栖类,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C正确;④是鸟类,用肺进行气体交换,气囊储存气体,辅助呼吸,适于飞行,D错误。

8.C 鲸鱼叫鱼但不是鱼,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C错误。

9.B 哺乳动物体温恒定,其中蝙蝠也善于飞行;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③④⑥不符合题意。

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B正确。

10.D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A错误。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B错误。

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C错误。

11.B 草履虫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A错误;人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完成吸气,C错误;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2.答案 

(1)左右(两侧) 

(2)角质层 外骨骼 (3)坚硬的外壳

胎盘 (4)纲 (5)爬行动物

13.答案 

(1)爬行 

(2)鳃 肺 皮肤 (3)养殖模式 数量及大小(重量) 显微镜 仿生态

解析 

(1)从进化角度看,两栖动物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演化为真正陆栖爬行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2)大鲵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态发育,表现为幼鲵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还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3)①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养殖模式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性别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②研究中,不仅可以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③表格中仿生态养殖模式下产卵(精)率和出苗率最高,因此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仿生态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14.答案 

(1)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2)保护,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 (3)皮肤、气囊 (4)翼 肌肉和刚毛 (5)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 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

15.答案 

(1)小鼠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肺 显著的变化

(3)其体表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4)秀丽隐杆线虫 有口有肛门

解析 

(1)人类在生物分类上的分类地位是动物界,脊柱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所以,人类与哺乳类动物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

斑马鱼属于鱼类,非洲爪蟾属于两栖类,而小鼠属于哺乳类,因此小鼠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它与人类都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敏锐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2)非洲爪蟾属于两栖动物,它主要依靠肺呼吸。

非洲爪蟾的卵在水中发育,且卵和胚胎个体较大,从受精卵发育到成体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3)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

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

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果蝇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

(4)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

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

题组二 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A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身体呈左右对称,B错误;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身体呈左右对称,C错误;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身体呈左右对称,D错误。

2.B 家鸽的肺和气囊相通,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3.C 蜈蚣不属于昆虫,故A不符合题意;胚乳不是胚的组成部分,故B不符合题意;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故C符合题意;基因位于DNA上,不是基因包含DNA,故D不符合题意。

4.D 青蛙有抱对行为,但体外受精,A错误;青蛙的生殖发育没有摆脱水的限制,受精作用在水中完成,B错误;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因此,青蛙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C错误;青蛙发育为变态发育,D正确。

5.A 鲨鱼有鳃,适于吸收水中的氧气,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在海洋中,A错误。

6.B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属于两栖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

7.C 节肢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是其适应陆地生活的最重要原因。

8.B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体壁呼吸,A错误;青蛙是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错误;家鸽属于鸟类,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D错误。

9.B 十二生肖中蛇是爬行动物,鸡是鸟类,其余动物都是哺乳动物,故选B。

10.A 青蛙是两栖动物,蝗虫是昆虫,家兔是哺乳类,P是蝗虫和青蛙的共同特征,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变态发育。

A错误。

11.D 哺乳动物的特征:

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题中的兽部相当于哺乳类,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2.答案 

(1)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2)它们都是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运动器官是足 (3)三疣梭子蟹、口虾蛄 外骨骼 附肢 (4)脊椎 (5)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

13.答案 

(1)流线型 翼 

(2)减轻体重 2 龙骨突 胸肌(或肌肉) (3)5 气囊 辅助呼吸

解析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②胸骨有高耸的2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5气囊,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14.答案 

(1)是否存在变态发育 有无脊柱 

(2)门齿、犬齿、臼齿 育雏 (3)外骨骼 BE

15.答案 

(1)1 表膜 草履虫的呼吸需要氧气 

(2)维持正常的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