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550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线路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文档格式.docx

接地孔的位置应设在塔

脚板 

500mm 

以上或包铁下缘处,水平位置

应以便于引下线顺畅引下为宜;

接地引下

线连板上设两个螺栓孔,下孔为运行孔,

上孔为备用孔。

连板的形状可采用长方形

或正方形两种。

架空避雷线与变电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

缘子,引下线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

区、泄洪区和重要跨越(如:

河流、铁路、

必须取得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许可协议。

 

杆塔对重要跨越物安全

距离或边导线风偏时对

山体距离不够,方向桩

等丢失或移动

杆塔位置与施工图不符,线路方

向桩等无保护措施,边导线风偏

时对山体距离未校核

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

要求。

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

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

可靠的保护措施, 

防止丢失和移动

路径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

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

土石方工

回填土不合格

回填土未分层夯实;

防沉层不符和规范;

施工前未再进行一次填土归方

处理。

基础回填土必须按规定要求每回填 

300

毫米夯实一次,夯实过程中应达到原状土

密实度 

70%及以上。

杆塔及拉线基础的回填,凡夯实达不道

原状土密实度时,都必须在坑面上筑防沉

层,防沉层的上部不得小于坑口,其高度

视夯实程度确定,并宜为 

300—500 

毫米,

经过沉降后应及时补填夯实,在工程移交

时坑口回填土不得低于地面。

接地沟在回填后的沟面应筑防沉层,其

高度为 

300mm。

工程移交时回填土不得低

于地面。

由于组塔、架线工程在回填土上踏踩,

所以在竣工前要再进行一次回填土归方处

理。

基础工程

焊缝不均匀,焊接“咬

肉”

① 

焊工责任心不强

焊接方法不得当

不得在主筋上引弧焊接

要注意调节焊接电流强度。

教育焊工增强责任心

混凝土和易性不好

原材料用量不符合配合比要求

水灰比控制不严

搅拌时间短

砂、石、水泥计量要准确。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塔落度不宜过大。

保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基础表面蜂窝、麻面

模板不符合要求

振捣不及时、不到位

混凝土有离析现象

模板应保证表面光洁,拼缝应严密,脱

模剂应涂刷均匀。

混凝土浇注时,应按规定进行下料。

混凝土应防止漏振,应注意混凝土中气

泡排除。

混凝土超过 

米下料时,应采取有效措

施控制。

浇注中应注意离析现象产生

露筋

护层厚度不够

跑浆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要求。

凝土浇注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并固定好,

振捣时模板不能产生变形。

振捣过程中不得使钢筋产生位移。

地脚螺栓中心与基础中

心超差

模板定位不准确

模板支设不稳固

脚螺栓固定不牢固

立柱摸板找正后,在其顶部四面用木方

或可调工具支撑,以防移动。

地脚螺栓样板要正确无误并有足够的刚

度,保证地脚螺栓安装之后不变化。

地脚螺栓样板要和立柱模板有可靠的连

接,保证浇注过程中不发生移动。

在浇制立柱前或浇注过程中应对地脚螺

栓与立柱模板的几何尺寸进行校核和修正

基础棱角损伤

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要求,拆

模时发生缺棱掉角

碰撞造成局部损伤

混凝土达强度达到要求时拆模。

加强管理,防止构件受碰撞。

采用基础棱角成品保护措施

地脚螺栓露高超差

安装时误差较大

样板刚度不够

基础顶面抹平不均

加强测工责任心教育

样板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地脚螺栓安

装之后样板不变形。

用水平尺测量抹平基础顶面。

组塔工程

塔材变形

运输不当

施工方法不当

对塔材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塔材贮存时合理支垫,防止变形。

要求运输时垫木方并固定;

装卸时吊点

不将钢丝绳直接绑在塔材上,应使用吊

装带或者包衬软木等;

钢丝绳不得磨塔材,应保证现场布置的

合理,发现磨碰,立即改变布置;

地面组装应按图进行,除按规定补强外

并需正确的度量吊件的尺寸;

合理,使用吊装带;

严禁在地面拖拉塔料;

施工过程中保证铁塔受力不过载;

尺寸有误的塔件,不能强行安装;

各节

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出长度的 

1/800。

镀锌受损

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小运时严禁在地面拖动塔材

使用吊装带或起吊点用胶皮衬垫;

避免塔材与锐物、硬物直接接触,要用

垫木、草帘对塔材进行有效隔离

螺栓匹配不合理,

紧固力矩不够

施工人员素质差;

扳手力臂短;

螺栓无扣部分长。

落实责任制,谁紧固谁负责,采取奖罚

制度;

配备的螺栓紧固扳手力臂符合要求,使

螺栓紧固达到力矩;

按图纸设计的螺栓使用安装,并在组立

如螺栓无扣部分长,可按规程、规范规

第一基前对螺栓加工尺寸按国家标准校核;

定数量加装垫片。

架线工程

导地线损伤

导线在运输、装卸及保管过程

中磨损;

导线落地采用保护不当磨损;

临锚操作磨损;

展放过程中的磨损;

附件安装时磨损;

导线鞭击磨损。

导线运输、装卸及保管过程磨损

a)导线的装卸、运输及保管;

b)

不得平放或叠压;

c)运输线轴时,线轴立放在车辆中应适当

绑扎稳固在车架上,并支好掩木。

线落地的保护

a)导线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导线落地必

须有隔离保护措施,如草袋苫布等;

b)导线与锚线架等工具接触处应加胶垫等

在装卸、运输和保管中,线轴均应立放,

保护物,导线落地操作场应设专人监护导

线,防止导线遭受车压或机具损伤。

临锚操作的导线保护

a)所有的临锚可能与导线接触的部位均进

行包胶处理;

b)卡线器安装前应核对型号、检查强度,

c)卡线器安装、拆除时,禁止在导线上滑

动和转动,争取一次安装到位,并在卡线

器后方导线上安装胶管加以保护。

展放过程中的导线保护

a)应合理选择放线的长度以减少导线过滑

轮的次数,一般经过滑轮车的个数不应超

过 

16 

个,以防止导线疲劳损伤和铝股焊点

开断;

b)在满足导线安全通过距离的情况下,应

选择较小的张力放线值;

槽口槽体是否圆滑,必要时进行磨光处理;

c)放线前要消除线路中的各种障碍,并应

在交叉跨越处采取防磨措施;

d)接续导线作业,将连接网套绕回线轴时

应注意隔离保护,以防挤伤相邻导线。

附件安装中的导线保护

a)提线钩应包胶处理,提线钩与导线接触

长度不应小于 

50mm;

b)拆除放线滑车时,应先在导线上安装保

护胶管;

c)导线上画印应用记号笔,严禁用钳子等

铁器在导线上做记号;

d)施工人员不得穿硬底鞋、带钉鞋上线作

业。

导线鞭击的保护

a)应采取措施缩短放线、紧线和附件安装

各施工工序作业间隔时间,以减少导线在

滑车中的停留时间;

b)张力放线临锚时,应将各子导线不等高

排列;

c)

导线压接管钢甲护套的外部应加保护层,

以防鞭击时损伤相临导线。

附件安装工艺差

线夹歪,绝缘子歪;

铝包布缠绕不合格;

缺销针、垫圈,销针平口不规

范;

防震锤歪;

绝缘子不干净;

碗口不正。

附件安装时,应指定专人在地面看正后在

导线上划印,附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一次检

查;

在施工前计算好铝包带所需长度及缠绕

防震锤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防

震锤安装位置应准确,防震锤安装后不得

有偏差现象;

防震锤安装前绝缘子清洁无损坏,弹簧销

附件安装后应马上检查绝缘子碗口朝向

是否正确,销针、垫圈是否齐全。

长度,且线夹中心和铝包带缠绕中心重合;

完好,金具无锈蚀、螺栓应紧固且穿向统一;

压接工艺不好

施工操作方法不正确

对毛刺、飞边未及时处理

正确地配置压模和压力机;

压前顺压接管画一条直线,使压槽的一

角始终对准此直线压接;

压槽两端的导地线应拉直。

如果出现弯曲超差在 

2%L 

的范围内,可

以用压模反压修正。

超出这一范围锯断重

接。

弛度不好

施工方法不正确

正确选用弛度观测方法;

按观测时的温度正确选取对应的弛度值

表;

弛度观测时(紧线)应执行粗调—细调

—微调—精调的原则,并保证同一相线的

各子导线间弛度和各项导线间弛度的差值

满足验收规范的要求。

跳线制作工艺不美观

施工不认真、责任心不强

按设计所给数值,并结合施工经验认真、

仔细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