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516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docx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

总学时56学时,选取20学时

学分数

3.5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验教学(√)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常用机构分析的综合方法,并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常用机构分析的综合方法。

教学难点

基本原理的理解、机构分析和综合方法的掌握

教材

名称

机械原理

作者

潘存云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月第2版

指定参考书

1、机械原理

作者

郑文伟吴克坚主编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第7版

2、机械原理

作者

孙桓陈作模主编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六版

3、机械设计基础

作者

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四版

授课教师

职称

单位

授课学期

2015年春季学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一(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1章绪论

内容

1.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2机械原理学科的研究内容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地位、任务和作用。

2、掌握下列常用术语:

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部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常用术语:

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部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30分钟

2、机械原理学科的研究内容1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完成教案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章绪论

1.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研究对象:

机械。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器的基本组成:

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

1.2机械原理学科的研究内容

30分钟

动画演示

15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二(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1章绪论

内容

1.3本课程的地位、学习目的与学习要点

1.4机械学科的发展趋势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地位、任务和作用。

2、掌握下列常用术语:

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部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课程的地位、学习方法与学习要点。

2、机械学科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本课程的地位、学习目的与学习要点15分钟

2、机械学科的发展趋势3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完成教案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1.3本课程的地位、学习目的与学习要点

1、地位:

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2、学习目的

3、学习要点

1.4机械学科的发展趋势

15分钟

3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三(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内容

2.1机构结构分析的任务与目的

2.2平面机构的组成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平面运动副的定义及其分类。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面机构的组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教学模型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结构结构分析的任务和目的10分钟

2、机构的组成3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2.1结构结构分析的任务与目的

2.2机构的组成

1、定义:

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连接。

运动副元素:

参与接触形成运动副的点、线、面。

2、分类:

(1)低副:

面接触的运动副;具有2个约束,1个自由度。

如:

转动副、移动副。

(2)高副:

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具有1个约束,2个自由度。

如:

齿轮副、凸轮副等。

10分钟

35分钟

动画演示配合简要板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四(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内容

2.3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及目的5分钟

2、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20分钟

3、举例2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3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一、机构运动简图的定义及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

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1、运动副的表示方法

2、构件的表示方法

3、绘制步骤:

(1)确定构件数目;

(2)确定运动副的种类和数目;

(3)选定适当的投影面和长度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4)标注机架和原动件。

三、举例:

绘制颚式破碎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共45分钟

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五(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内容

2.4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概念10分钟

2、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4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一、概念

1、自由度:

构件具有独立运动的数目。

2、约束:

构件被限制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3、机构的自由度:

机构具有独立运动的个数,即机构中原动件的数目。

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F=3n-2PL-PH

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F>0且原动件数=F

共4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六(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2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内容

2.5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特殊情况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复合铰链15分钟

2、局部自由度15分钟

3、虚约束1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课件与黑板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2.5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特殊情况

1、复合铰链:

由K个构件在一起组成的复合铰链含有K-1个转动副。

2、局部自由度(去掉)

3、虚约束(去掉)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七(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内容

3.2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演化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演化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曲柄摇杆机构组成和类型。

15分钟

2、曲柄摇杆机构。

10分钟

3、双曲柄机构10分钟

4、双摇杆机构1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3.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1、曲柄摇杆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2、曲柄摇杆机构

3、双曲柄机构

4、双摇杆机构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八(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内容

3.2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演化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演化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将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

15分钟

2、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15分钟

3、扩大回转副1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3.2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二、演化方法及演化机构

1、将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

(1)一个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曲柄滑块机构(演化机构)

1)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e=0

2)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e

0(具有急回转性)

(2)两个转动副演化成移动副——曲柄移动导杆机构。

2、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1)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2)柄滑块机构——转动导杆机构、摇杆机构和定块机构。

3、扩大回转副——偏心轮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九(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内容

3.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转动副成为整转副的充分必要条件。

2、正确理解行程速比系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转动副成为整转副的充分必要条件。

2、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动画视频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转动副为整转副的充分必要条件。

25分钟

2、机构的急回特性。

2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3.3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特性

一、铰链四杆运动链中转动副为整转副的充分必要条件

1、转动副为整转副的充分必要条件

(1)组成该转动副的两构件中必要一个构件为最短构件;

(2)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构件长度之和。

(杆长之和条件)

2、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

二、机构的急回转性:

1、概念:

(1)急回特性

(2)极位夹角

2、从动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

反映机构急回特性的相对程度的参数。

K=从动件行程平均速度/从动件慢行程平均速度

1

25分钟

2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十(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

内容

3.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传动角、压力角和死点等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性教学。

2、教具:

模型

3、是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教学内容

(与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

1、压力角和传动角。

25分钟

2、死点位置。

2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三、压力角和传动角

1、压力角

压力角的定义

压力角的意义:

反映力的有效利用程度和衡量机构的传动质量。

2、传动角

传动角的意义

最小传动角的位置

许用传动角:

通常

四、死点位置

克服死点位置的方法:

利用机构的惯性或利用外力。

利用死点位置工作。

25分钟

2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十一(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

5.1齿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5.2齿轮的齿廓曲线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齿轮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2、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了解共轭齿廓的求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模型、动画视频

3、(是、否)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教学内容

(与实践分配)

时间安排:

1、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20分钟

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2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5.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一、齿轮机构的应用

二、齿轮机构的分类1、平面齿轮机构2、空间齿轮机构

5.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一、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在啮合传动的任一瞬时,两轮齿廓曲线在相应接触的公法线必须通过按给定传动比确定的该瞬时的节点。

二、共轭齿廓及其求法

1、共轭齿廓

2、原理:

一对齿轮的共轭齿廓是互为包络的包络原理

三、齿廓曲线的选择:

渐开线、摆线、变态摆线等。

20分钟

25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十二(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

5.3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性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渐开线的性质和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渐开线的性质和渐开线齿廓的性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模型、动画视频

3、(是、否)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1

教学内容

(与实践分配)

时间安排:

1、渐开线及其性质;30分钟

2、渐开线齿廓;1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5.3渐开线及渐开线齿廓

一、渐开线及其性质

1、圆的渐开线的形成

2、概念:

基圆、发生线、渐开线上一点的压力角

3、渐开线的性质

4、渐开线方程

二、渐开线齿廓

1、渐开线齿廓能满足定传动比的要求

2、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

1)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啮合线是直线

2)渐开线齿廓啮合的啮合角是常数

3)渐开线齿廓啮合具有传动可分性

30分钟

15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十三——十四(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

5.4标准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模型、动画视频

3、(是、否)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2

教学内容

(与实践分配)

时间安排:

1、齿轮各部分名称;45分钟

2、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45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5.4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一、齿轮各部分名称

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基圆、齿厚、齿槽宽、齿距、齿顶高、齿根高、全齿高

二、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

1、模数m

2、分度圆的压力角

分度圆:

齿轮上具有标准模数和压力角的圆。

3、齿数

4、齿顶高系数

和顶隙系数

国际规定:

正常齿制齿轮

=1

=0.25

45分钟

45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十五——十六(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

5.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正确啮合条件、无侧隙啮合的条件、连续传动的条件和重合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模型、动画视频

3、(是、否)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2

教学内容

(与实践分配)

时间安排:

1、啮合过程和正确啮合条件;45分钟

2、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及标准安装;25分钟

3、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2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5.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一、啮合过程和正确啮合条件

1、渐开线直齿轮传动的啮合过程

2、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二、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及标准安装

1、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条件:

一个齿轮节圆上的齿厚等于另一个齿轮节圆上的齿槽宽

2、标准齿轮的标准安装

三、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1、重合度愈大,表明同时参加啮合的齿对数愈多,每对齿所承受的载荷愈小,齿轮的承载能力愈好。

2、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

重合度

45分钟

25分钟

20分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分页十五——十六(有电子教案)

教研室:

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内容

5.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正确啮合条件、无侧隙啮合的条件、连续传动的条件和重合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以讲授与示范为主,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模型、动画视频

3、(是、否)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章

学时

2

教学内容

(与实践分配)

时间安排:

1、啮合过程和正确啮合条件;45分钟

2、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及标准安装;25分钟

3、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20分钟

讲课提纲与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与板书相结合

教案完成时间

2015年5月

基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