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5701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docx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doc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第九章压延成型

教学目的:

掌握压延成型的定义,主要成型对象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压延成型的工序及各设备;压延机的组成及结构;压延成型的原理;压延成型的工艺及操作工艺;影响压延制品性能的因素;橡胶制品的压延工艺。

 

重点内容:

压延成型的原理、压延成型的工艺及影响压延制品性能的因素。

 

难点内容:

压延成型的原理。

 

熟悉内容:

压延成型工艺的适用范围及应用领域;压延成型工艺的设备。

主要英文词汇:

calendering----压延

Calenderedfilm---压延薄膜

calender----压延机

roll—辊筒

plasticizing---塑化

film---薄膜

sheet---片状

embossedfilm---压化薄膜

embossedsheet---压花片材

参考教材或资料: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周达飞,唐颂超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2版。

2、《橡胶及塑料加工工艺》,张海,赵素合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版。

3、《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讲义,青岛科技大学印刷厂,2000年。

压延成型是生产高分子材料薄膜和片材的主要方法,它是将接近粘流温度的物料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着的平行辊筒的间隙,使其受到挤压和延展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薄片状制品。

压延成型与前面的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并列为四大高分子材料加工方法。

压延成型广泛应用于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加工中。

橡胶的压延是橡胶制品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之一,是制成胶片或与骨架材料制成胶布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它包括压片、压型、贴胶和擦胶等作业。

塑料的压延成型主要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其中以非晶型的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最多,其次是A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以及改性聚苯乙烯等塑料,近年来也有压延聚丙烯、聚乙烯等结晶型塑料。

压延成型产品除了薄膜和片材外,还有人造革和其他涂层制品。

塑料压延成型一般适用于生产厚度为0.050.5mm的软质PVC薄膜和厚度为0.31.00mm的硬质PVC片材。

当制品厚度小于或大于这个范围时,一般不用压延成型,而采用吹塑或挤出等其他方法。

压延软质塑料薄膜时,如果以布、纸或玻璃布作为增强材料,将其随同塑料通过压延机的最后一对辊简,把粘流态的塑料薄膜紧覆在增强材料之上,所得的制品即为人造革或涂层布(纸),这种方法通称为压延涂层法。

根据同样的原理,压延法也可用于塑料与其他材料(如铝箔、涤纶或尼龙薄膜等)贴合制造复合薄膜。

压延薄膜制品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包装、室内装饰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等,压延片材制品常用作地板、软硬唱片基材、传送带以及热成型或层压用片材等。

所以压延制品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

压延成型具有生产能力大、可自动化连续生产、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但压延成型的设备庞大,精度要求高,辅助设备多,投资较高,维修也较复杂,而且制品宽度受到压延机辊筒长度的限制。

第一节压延设备

压延制品的生产是多工序作业,其生产流程包括供料阶段和压延阶段,是一个从原料混合、塑化、供料,到压延的完整连续生产线。

供料阶段所需的设备包括混合机、开炼机、密炼机或塑化挤出机等。

压延阶段由压延机和牵引、扎花、冷却、卷取、切割等辅助装置组成,其中压延机是压延成型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压延机主要由几个平行排列的辊筒组成。

压延机的类型很多,通常是根据辊筒的数目和排列形式进行分类。

1、辊筒数目

按辊筒数目来分,压延机有双辊、三辊、四辊、五辊,甚至六辊。

双辊压延机只有一道辊隙,通常用于塑炼和压片,即开放式炼胶机或辊压机。

目前以三辊和四辊压延机用得最为普遍,一般橡胶用三辊压延机较多,而塑料压延较多用四辊压延机。

压延机随着辊简的数目的增加物料受压延的次数也就增加,因而可生产更薄的制品,而且厚度更均匀,表面更光滑,产品质量提高;因此四辊压延机目前正逐步取代三辊压延机。

五辊和六辊压延机的压延效果当然更好,但是设备太复杂庞大,目前较少使用,只有五辊压延机用在硬质PVC片材的生产上。

2、排列形式

辊筒的排列形式很多,通常三辊压延机的排列形式有I型、三角型等几种,四辊压延机则有I型、L型、倒L型、Z型和斜Z型等。

辊筒排列形式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压延机制品质量和生产操作及设备维修是否方便。

一般的原则是尽量避免备辊筒在受力时产生的形变彼此发生干扰,应充分考虑操作的方便和自动供料的需要等。

因此目前以倒L型和斜Z型应用最广。

 

辊筒按斜Z型排列的压延机,物料与辊筒的接触时间短,可防止塑料过热分解或橡胶焦烧;各辊筒互相独立,受力时互不干扰,传动平稳,操作稳定,四个辊筒之间的距离调节容易,检修也方便;供料方便,控制生产、观察检验也方便;而且特别适合织物贴合。

但是由于物料的包辊程度低,产品的表面光洁度较低,所以此类压延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加工双层辊压贴合或层合的橡胶薄片制品,加轮胎帘布或橡胶帘子线等。

倒L型压延机生产薄而透明的薄膜显示出优于斜Z型的功能,这是因为生产时中辊筒受力不大,辊筒挠度小,只要补偿第四辊的挠度就可压延出厚度均匀的制品,而且物料的包辊程度高,制品表而光洁度高。

因而近年来倒L型压延机已成为生产刚薄膜的主要设备。

二、压延机的基本结构

各类压延机虽然其辊筒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但其基本结构大致相同。

压延机主要由压延辊筒及其加热冷却装置、制品厚度调整机构、传动设备及其他辅助装置等组成。

 

1、辊筒

辊筒是压延成型的主要部件,其与物料直接接触并对它施压和加热,制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辊筒的控制。

压延机铜简的结构和开炼机铜筒的结构大致相同,但由于压延机的辊筒是压延制品的成型面,而且压延的均是薄制品,因此对压延辊简有一定的要求:

1)辊简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以确保在对物料的挤压作用时,辊筒的弯曲变形不超过许用值。

2)辊筒表面应有足够的硬度,同时应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辊筒的工作表而应有较高的加工精度,以保证尺寸的精确和表面粗糙度压延制品的质量。

4)辊筒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辊筒内部可通蒸汽、过热水或冷水来控制表面温度,其结构有空心式和钻孔式两种,空心式辊简的简壁较厚,加热面积较小,传热较慢,工作表面温差较大,往往中部温度比两端高,从而导致压延制品厚薄不均匀,所以这种辊筒目前较少采用。

钻孔式辊筒在表面附近沿四周分布钻有直径为30mm左右的通孔数十个,这些孔与中心孔道相通,载热体流道与表面较为接近,其传热面积大,传热分布均匀,因此辊筒的温度控制较准确和稳定,辊简表面的温度均匀,可有效地提高制品的精度。

但这种辊筒加工难度大,制造费用高。

目前大型高速压延机还是较多采用这种压延辊简。

每个辊简都通过一对滑动轴承支撑在机架上。

 

2、制品厚度调整机构

制品的厚度首先由辊距来调节。

压延机在物料运行方向倒数第二辊(三辊压延机为第二辊,四辊压延机为第三辊)的轴承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其余辊简的轴承都可通过辊距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在机架上特设的导轨中作前后移动,以便调整辊间距,对制品的厚度进行控制。

物料在辊简的间隙受压延时,对辊筒有横向压力,这种企图将辊筒分开的作用—力称为分离力,将使两端支撑在轴承上的辊简产生弹性弯曲,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压延制品的厚度不均,其横向断面呈现中间部分厚两端部分薄的现象。

 

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补偿辊筒弹性变形对薄膜横向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1)中高度法,亦称凹凸系数法,即把辊筒的工作表面加工成中部直径大,两端直径小的腰鼓型,沿辊筒的长度方向有一定的弧度。

 

 

(2)轴交叉法。

如果将压延机相邻的两个平行辊筒中的一个辊筒绕其轴线的中点的连线旋转一个微小角度,使两轴线成交叉状态,在两个辊筒之间的中心间隙不变的情况下将增大两端的间隙。

 

(3)预应力法。

在辊筒工作负荷作用前,在辊筒轴承的两端的轴颈上预先施加额外的负荷,其作用方向正好与工作负荷相反,使辊简产生的变形与分离力引起的变形方向正好反,这样,在压延过程中辊筒所产生的两种变形便可以互相抵消,从而达到补偿的目的。

 

3、传动机构

为了适应不同压延工艺的要求,辊筒速比应能变换,辊筒速度应在较大范围内调节。

压延机辊筒的转动一般由电动机通过齿轮联结带动,经人字齿轮减速装置达到所要求的精确速度。

为了使辊筒转动平稳,一般采用直流电动机。

4、辅助装置

主要包括引离辊、轧花装置、冷却装置、卷取或切割装置等,以及金属监测器、测厚仪等,还包括压延人造革时使用的烘布辊筒、预热辊简、贴合装置等。

第二节压延成型原理

压延成型过程是借助于辊筒间产生的强大剪切力,使粘流态物料多次受到挤压和延展作用,成为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薄层制品的过程。

这一过程表而上看只是物料造型的过程,但实质上它是物料受压和流动的过程。

一、物料在压延辊筒间隙的压力分布

从流体力学知道,任何流体产生流动,都有动力推动。

压延时推动物料流动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料与辊筒之间的摩擦作用产生的辊简旋转拉力,它把物料带入辊筒间隙;二是辊筒间隙对物料的挤压力,它将物料推向前进。

压延时,物料是被摩擦力带入辊缝而流动。

由于辊缝是逐渐缩小的,因此当物料向前行进时,其厚度越来越小,而辊简对物料的压力就越来越大。

然后胶料快速地流过辊距处.随着胶料的流动,压力逐渐下降,至胶料离开辊筒时,压力为零。

压延中物料受辊筒的挤压,受到压力的区域称为钳住区,辊筒开始对物料加压的点称为始钳住点,加压终止点为终钳住点,两辊中心(两辊筒圆心连线的中点)称为中心钳住点,钳住区压力最大处为最大压力钳住点。

 

 

二、物料在压延辊筒间隙的流速分布

处于压延辊筒间隙中的物料主要受到辊筒的压力作用而产生流动,辊筒对物料的压力是随辊缝的位置不同而递变的,因而造成物料的流速也随辊缝的位置不同而递变。

即在等速旋转的两个辊筒之间的物料,其流动不是等速前进的,而是存在一个与压力分布相应的速度分布。

 

实际上辊筒大都是同一直径而有不同表面线速度,此时流动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样,只是物料的流动状况和流速分布在y轴上存在一个与两辊筒表面线速度差相对应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改变速度梯度分布状态,如图所示。

这样就增加了剪切力和剪切变形,使物料的塑化混炼更好。

 

在中心钳住点h0处,具有最大的速度梯度,而且物料所受到剪应力和剪切

速率与物料在辊筒上的移动速度和物料的粘度成正比,而与两辊中心线上的辊间距h0成反比,当物料流过此处时,受到最大的剪切作用,物料被拉伸、辗延而成薄片。

但当物料一旦离开辗距h0后,由于弹性恢复的作用而使料片增厚,最后所得的压延料片的厚度都大于辊距h0。

第三节压延成型工艺

完整的压延成型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供料和压延两个阶段。

供料阶段是压延的备料阶段,主要包括塑料的配制、混合、塑化和向压延机传输喂料等几个工序。

压延阶段是压延成型的主要阶段,包括压延、牵引、刻花、冷却定型、输送及卷绕或切割等工序。

所以压延成型工艺过程实际上是从原料开始经过各种聚合物加工步骤的整套连续生产线。

在各种塑料压延制品中,最典型、最主要的是聚氯乙烯软质薄膜、硬质片材以及人造革。

 

一、供料阶段

密炼机塑化、双辊开炼机塑化是间歇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挤出机塑化和输送棍炼机塑化效果好,产量大,且能连续供料。

塑化后的熔融物料均匀地向压延机供料。

目前连续供料方法已取代间歇喂料操作,因为间歇的料卷供料会使压延机加料区存料量周期性地变化,从而导致辊筒分离力发生波动。

 

二、压延阶段

送往压延机的物料应该是塑化完全、无杂质、柔软的,处在粘弹态,供料要先经过金属监测器然后加到四辊压延机的第一道辊隙,物料压延成料片,然后依次通过第二道和第三道辊隙而逐渐被挤压和延展成厚度均匀的薄层材料,然后由引离辊承托而撤离压延机,并经拉伸,若需制品表面有花纹,则进行轧花处理,再经冷却定型、测厚、切边、输送后,由卷绕装置卷取或切割装置切断成品。

压延成型是连续生产过程,在操作时首先对压延机及各后处理工序装置进行调整,包括辊温、辊速、辊距、供料速度、引离及牵引速度等,直至压延制品符合要求,即可连续压延成型。

轧花装置是由有花纹图案的钢制轧花辊和橡胶辊组成,要使轧出的花纹不变形,可温水冷却轧花辊和橡胶辊。

作用在轧花辊上的压力、冷却水的流量及辊的转速是影响轧花操作和花纹质量的重要因素。

PVC人造革是以布(或纸)为基材,在其上覆以聚氯乙烯塑料膜层后制得的,其方法主要有涂刮法和压延法等。

用压延薄膜与布贴合制得人造革的方法称为压延法。

压延法生产聚氯乙烯人造革的工艺流程在贴合之前的各个工序与薄膜压延工艺流程相同。

生产时先将聚氯乙烯塑料熔体送至压延机,按所需厚度和宽度压延成膜后与预先加热的布基通过辊筒的挤压和加热作用进行贴合,再经轧花、冷却、切边和卷取等工序即制得人造革。

 

擦胶法是在辊间贴合,压延机最后一道辊隙的上辊和下辊有一定的速比,上辊一般比下辊的转速大40%左右,这样基布与薄膜的接触面上因有速度差而产生剪切和刮擦,能使一部分熔体被擦入布缝中,使薄膜与基布结合较牢;内贴法是压延薄膜与基布不在压延机两个辊筒之间贴合,而是在压延机一个辊筒边装上一个橡胶贴合辊,基布在橡胶辊与压延辊之间穿人,用适当的压力将薄膜与基布贴合;外贴法是压延薄膜从压延辊筒引离后,另用一组贴合辊通过压力将薄膜与基布贴合。

为了提高粘合效果,贴胶法所用的基布与薄膜接触的一面往往涂一层胶浆。

三、压延操作条件

压延工艺的控制主要是确定压延操作条件,包括辊温、辊速、速比、存料量、辊距等它们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

1、辊温

辊筒具有足够的热量是使物料熔融塑化、延展的必要条件。

物料在压延过程中所需的热量主要来源于两部分:

一部分由压延辊筒的加热装置供给,另一部分来自物料通过辊隙时产生的物料与辊筒之间的摩擦热及物料自身的剪切摩擦热。

2、辊速与速比

压延机辊筒最适宜的转速主要由压延的物料和制品厚度要求来决定的,一般软质制品压延时的转速要高于硬质制品的压延。

压延机相邻两辊筒线速度之比称为辊筒的速比,压延辊筒具有速比的目的在于:

使压延物料依次粘辊,使物料受到剪切,能更好地塑化,还可以便压延物取得一定的延伸和定向作用。

辊筒速比根据薄膜的厚度和辊速来调节,速比过大会出现包辊现象,而速比过小则薄膜吸辊性差,空气极易夹入使产品出现气泡,对硬质制品来说,会出现“脱壳”现象,塑化不良,质量下降。

3、辊简间距

压延时各辊筒间距的调节既是为了适应不同厚度制品的要求,也是为了改变各道辊隙之间的存料量。

在两辊的辊隙之间应有少量存料,是为了保证在压延过程中压延压力恒定,起到储备补充和继续完善塑化的作用。

4、引离(拉伸)、冷却、卷取

从四辊压延机第三和第四辊之间引离出来的压延薄膜(片),经过引离辊、轧花辊、冷却辊和卷取辊,最后成为制品。

为了使压延制品拉紧,利于剥离以及不因重力关系而下垂,以保证压延顺利进行,在操作时一般控制为这样会引起压延物的大分子在其前进方向上有一定的延伸和定向作用,其大小与各辊之间的速比有关,如果要求薄膜具有较高的单向强度,各辊筒问的速比应增加。

但是速比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过多的延伸,薄膜的厚度将会不均,有时还会产生过大的内应力。

延伸应主要发生在引离辊和压延机之间,引离辊的线速度一般比压延机第三辊离10%~35%,主要视压延制品的厚度和软硬程度面定,薄膜冷却后应尽量避免延伸,否则受到冷拉伸后的薄膜存放后收缩量大,也不易展平。

第四节影响压延制品质量的因素

影响压延制品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压延工艺条件及冷却定型。

1、原材料因素

相对分子质量高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树脂无疑有利于提高制品的物理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表面质量,但这要求压延温度高,对生产较薄的制品也不利,因此树脂牌号的选择既要照顾制品的质量,也要兼顾加工性能。

树脂中的灰分、水分和挥发物的含量也会影响薄膜的透明度和质量。

稳定剂选用不当,会由于树脂与稳定剂系统相容性不好以及其分子极性基团的正电性高,在压延时易被挤出而包围在辊简表面形成一层蜡状物,使薄膜表面不光,生产时发生粘辊现象。

因此要选用适当的稳定剂或加入润滑体系。

在制备压延物料时,各组分的分散和塑化均匀不好会使薄膜出现色服、斑痕等质量缺陷。

2、压延工艺条件

辊温的高低影响物料的塑化情况,温度过低会使薄膜表面毛糙、不透明、有气泡,甚至出现孔洞。

3、冷却定型

冷却不足,制品易发粘、起皱、收缩率大,成卷后展不平。

但过分冷却,冷却辊表面因温度过低而凝结水珠,制品被沾上后,时间一长会发霉或起霜。

冷却辊的速度太小,会使薄膜定型后发皱,但速度过大,产品受到冷拉伸而在薄膜内引起内应力,导致制品存放后收缩率增大,也不易展平。

影响制品厚度的因素:

压延制品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是薄膜横向厚度不均,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辊筒的弹性变形和辊筒表面在轴向上存在温差。

1、辊筒的弹性变形

在压延时辊简受到很大的分离力,分离力使压延辊简如受载梁一样产生弯曲

变形,变形值从挠度最大处的辊筒轴线中点处向两端处展开并逐渐减小,从而导致压延制品的横向断面呈现中间厚两边薄的现象。

为了克服这一现象,一方而在工艺操作上进行控制,如提高加工温度使熔体粘度降低,减少辊隙存料的体积均可降低辊筒的分离力;一方而采用如前所述的中高度法、轴交叉法和预应力法等措施来补偿辊筒的弹性变形对制品厚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

2、辊筒表面温度的变动

由于辊筒两端比中间部分更易散失热量,从而使辊筒两端的温度比中间低,辊筒表面存在温差必然导致整个辊筒热膨胀的不均匀,这就造成薄膜横向上两例的厚度增大的现象。

为了克服辊筒表面温差面引起的薄膜横向厚度不均匀,工艺上可采用红外线灯或其他专门的电热器对辊筒两端温度偏低的部位进行局部补偿加热,或者在辊筒近中区域两边采用风管冷却,以促进辊筒横向各部分温度的均一。

第五节橡胶的压延

压延成型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成型半制品的主要工艺之一。

橡胶的压延工艺应用很广泛,其工艺包括压片:

把胶料制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胶片;压型:

在胶片上压出某种花纹;贴胶和擦胶:

在作为制品结构骨架的织物上覆上一层薄胶;贴合:

胶片与胶片、胶片与挂胶织物的贴合等作业。

橡胶的压延是橡胶半制品的成型过程,所得半制品必须经过硫化反应后才能最终成为制品。

一、压延设备

根据橡胶压延的不同工艺要求,有各种类型的压延机,工作辊简有双辊、三辊、四辊。

(1)压片压延机。

用于压片或纺织物贴胶,一般为三辊或四辊,各辊转速相同。

(2)擦胶压延机。

用于纺织物的擦胶,一般为三辊,各辊问有一定的速比。

(3)通用(万能)压延机。

兼有上述两种压延机的作用,一般为三辊或四辊,各辊的速比可以改变。

(4)压型压延机。

用于制造表面有花纹或有一定断面形状的胶片,有两辊、三辊、四辊,其中一个辊简表面刻有花纹或沟槽,并可以拆换。

(5)钢丝压延机。

用于钢丝帘布的贴胶,一般为四辊。

此外,生产上还有一些附属设备,根据生产用途不同有所不同,如纺织物的浸胶、干燥装置,帘布压延用的支持布辊、扩布器、布辊支架、干冷却辊、卷取装置等。

这些附属设备根据压延连续生产的要求,与压延机共同组成压延联动装置。

二、压延前的准备工艺

1、胶料的热炼

压延用的胶料首先要在开炼机上进行翻炼,进一步提高胶料的均匀性和可塑性,使胶料柔软易于压延,这一工序叫做热炼或预热。

2、纺织物的预加工:

包括纺织物的浸胶和烘干。

三、压延工艺

l、胶片压延(压片)

压片是将预热好的胶料用辊速相同的压延机压制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胶片。

胶片应表面光滑、不皱缩、无气泡且厚度均匀。

 

2、压型

压型是指将热炼后的胶料压制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或表面具有某种花纹的胶片的工艺。

例如制造胶鞋鞋底,力车胎胎面的坯胶等。

压型所用的压延机可以是两辊、三辊或四辊,但胶片压延经过的最后一个辊简的表面必须刻有一定的花纹。

 

压型的工艺要点与压片大致相同,但压型制品要求花纹清晰,尺寸准确,胶料致密,因此对胶料的配方和工艺条件有特别的要求。

由于橡胶具有弹性复原性,当含胶率较高时,压延后的花纹易变形,因此在可能的条件下,配方中可多加填充剂和适量的软化剂或者再生胶,以防止花纹扁塌。

压型主要依靠胶料的流动性来造型,而不是靠压力,因而要求胶料应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压延操作中可以采用提高辊温、降低转速等方法来提高压延胶片的质量。

压延定型胶片一般采用急速冷却的办法,使花纹定型、清晰,防止变形。

3、纺织物挂胶

纺织物的挂胶是用压延机在纺织物上挂上一层薄胶,制成的挂胶帘布或挂胶帆布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层,如轮胎外胎的尼龙挂胶帘布。

挂胶的目的是使纺织物线与线、层与层之间紧密地结合成一整体,共同承担外力的作用,还可以保护纺织物,防止制品因摩擦生热而受损,可以提高纺织物的弹性和防水性,以保证制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为此要求橡胶与纺织物有良好的附着力,压延后的胶布厚度要均匀,表面无布裙、无露线。

纺织物挂胶方法可分为贴胶和擦胶两种。

(1)贴胶。

将两层(或一层)薄胶片通过两个等速相对旋转的辊筒间隙,在辊简的压力作用下,压贴在帘布两面(或一面)的为贴胶,常用四辊压延机进行一次两面贴胶和三辊压延机进行一次单面贴胶。

 

贴胶的两个辊筒速度相等,靠辊简压力使胶片压贴在纺织物上,但供胶的两个辊筒的速度可以相同,也可以稍有速比,有一定速比有利于除去气泡,粘贴效果也较好。

(2)擦胶。

利用压延机辊筒速比不同所产生的剪切力和辊简的压力将胶料撩人纺织物布纹组织的缝隙中,以提高胶料与纺织物的附着力。

 

 

在橡胶制品中,贴胶和擦胶法都普遍采用,有些纺织物采用一面贴胶和一面擦胶。

贴胶和擦胶各有优缺点。

贴胶法由于两辊筒问摩擦力小,对纺织物损伤较小,面且压延速度快,效率高,但胶料对纺织物的渗透性差,会影响胶料与纺织物的附着力,因此,贴胶法较多用于薄的纺织物或经纬线密度稀的纺织物(如帘布),特别适用于已浸胶的纺织物。

擦胶法胶料浸透程度大,胶料与纺织物的附着力较高,但易擦坏纺织物,故较适用于密度大的纺织物,如帆布等。

4、贴合

贴合是用压延机将两层薄胶片贴合成一层胶片的工艺,一般用于制造质量要求较高,较厚的胶片的贴合以及两种不同胶料组成的胶片或夹布层胶片的贴合。

胶片贴合时要求各胶片有一致的可塑度,否则贴合后易产生脱层、起鼓等现象。

当贴合的两层胶片的配方和厚度都不同时,最好用四辊压延机的“同时贴合法”,将压延出来的两块新鲜胶片进行热贴合,以保证贴合胶片完全密着无气泡。

 

本章作业题:

1.压延成型工艺能生产哪些塑料和橡胶制品?

以软质PVC薄膜的生产过程为例,画出生产工艺流程。

2.压延时,压延机的辊筒为什么会产生挠度,对压延质量有何影响?

说明对挠度有何补偿方法?

3.用四辊压延机压延塑料薄膜时各辊的温度和转速应如何控制?

为什么?

4.橡胶中的压延工艺包括那些?

5.何谓纺织物的贴胶和擦胶?

比较其有缺点。

6.何谓压延效应?

产生的原因及减小的方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