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6289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docx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规划

正安县流渡镇

“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流渡镇“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编制委员会

 

编委会主任:

蒲星(流渡镇人民政府镇长)

编委会副主任:

张怀林(流渡镇人民政府科技副镇长)

编委会成员:

刘刚(流渡村村委会主任)

郑周权(星光村村委会主任)

杨强(中华村村委会主任)

蒋登华(和平村村委会主任)

游永珍(古城村村委会主任)

罗丰(林关村村委会主任)

严庄(新桥村村委会主任)

叶世金(白花村村委会主任)

编制人员:

郑安利梁丹卢燕

 

编制时间:

二O一一年三月

前言

《流渡镇“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编制,是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根据《正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安县2011-2020年扶贫发展规划》、《正安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5年)》,按照“连片开发、整体推进、规划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采用参与式的方法,由镇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全镇涉农部门和村,逐村进行规划,自下而上整合形成乡扶贫开发规划。

规划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以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需求为基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走产业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路子,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分析了流渡镇贫困现状、发展潜力以及当前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确定了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和途径,并提出了奋斗目标,具体规划了2011-2015年开发建设的重点内容和规模,估算了扶贫开发规划实施需要投入的资金和可能筹措的渠道,预测了扶贫开发规划实施后的效益,明确了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编制的完成,标志着流渡镇下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及资源概况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第三节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第四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第五节发展潜力及主要途径

第二章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

第一节总体思路

第二节发展目标

第三节发展重点

第三章重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基础设施

(一)村庄规划及建设

(二)水利及基本农田建设

(三)电力保障及农村能源建设

(四)道路建设

(五)农村危房改造

第二节社会事业

(一)教育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转移培训)

(二)科技进步

(三)文化建设

(四)卫生事业

(五)计划生育

(六)社会保障(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财产保险等)

第三节产业发展(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或拳头产品)

(一)种植业

(二)养殖业

(三)乡(村)旅游业

(四)加工业

(五)市场物流业

(六)劳务经济

第四节环境整治及生态建设

(一)社区人居环境整治

(二)污染治理

(三)石漠化治理

(四)环境绿化美化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组织保障(包括村级组织建设:

村支“两委”、合作社、专业协会等)

第二节资金保障

第三节机制保障

第四节技术保障

流渡镇扶贫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流渡镇位于正安县城东南56公里,地处东经107°24″—107°34″,北纬28°15″—28°24″。

东邻中观、市坪,南与谢坝、绥阳县大垭毗邻,西靠土坪,北与和溪接壤。

全镇总面积176.76平方公里,耕地26175亩。

1、地貌:

全镇多为岩溶地带,喀斯特地形,溶洞较多,著名的有田坝、村台等地溶洞,境内最高海拔1430米,最低海拔700米,镇人民政府驻地海拔720米。

2、农业气候:

属中亚热带润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2℃,无霜期300天,年降雨量1052mm,年均日照时间1080小时。

3、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26175亩。

土壤主要有黄壤、水稻土和粗骨土等;近年来,通过开展坡改梯、带状征地、水毁地恢复、农业综合开发等土地整治措施,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和增产潜力。

4、水资源:

流渡镇由一条流渡河贯穿全镇,流渡河呈东西走向,境内流程38.3公里,水量1.75m3/s。

支流有犀牛山、严家沟、丁家沟、小寨河、楠木湾等七条,盘旋迂回流入芙蓉江。

5、生物资源:

流渡镇植物品种繁多,乔木以松杉柏为主,松有马尾松、华山松,经济林主要以银杏、杜仲、核桃、板栗等为主。

珍稀、古老、特色树种也较多。

全镇森林总面积为87206.1亩,森林覆盖率42.3%。

6、矿产资源:

境内主要有氟石矿、大理石等资源。

氟石矿主要分布在星光村鱼塘、新桥村同心等地,据有关专家考察,我镇境内氟石矿蕴涵量大,但因国家对此类矿产资源管理严格,固一直处于未开发状态。

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和平至林关村公路沿线一带,蕴涵丰富。

第二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人口、劳动力资源

流渡镇现辖流渡、星光、中华、和平、古城、林关、新桥、白花8个行政村(原2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239个村民组。

全镇总户数9156户,总人口38477人,其中农业户8526户、36272人,占总人口的94.3%。

劳动力17643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9257人。

全镇人口中具有小学文化的18161人,占47.2%;初中文化的16853人,占43.8%;高中文化(含职业高中)的2116人,占5.5%;大专以上文化的192人,占0.5%。

全镇有少数民族人口125人,占总人口的0.3%。

2008年人口出生率为7.8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0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586.21万元,财政收入126.5万元,财政支出2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6元。

全镇经济仍以农业占主导。

流渡是农业大镇,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洋芋、大豆等,2008年全镇粮食产量达11600.98吨。

经济作物有烤烟、茶叶、油菜、生姜、辣椒、大蒜等。

年产烤烟250吨,油菜籽500吨,产值330万元。

而且因地制宜,注重农业其它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辣椒产业方面,目前依托石磨辣椒酱厂,辣椒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年种植辣椒2000亩,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流渡是一个畜牧养殖大镇。

家养动物主要有猪、牛、羊、马、骡、兔、猫、犬等,主要家禽饲养的有鸡、鸭、鹅、鸽等。

养殖主要以大户牵头,小区引路,信贷投入,整体搞活,先后开办养猪场25个,全镇畜牧年创税36.57万元,2008年全镇养殖牛存栏6000余头,羊5000余只,户均生猪存栏4头,鸡、鸭、鹅户均5只。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方面,全镇公路总里程368.6公里,尚有8个村105个村民组未通公路。

出入境公路有6条,除县道26公里为油路和部分通村公路为镶边公路外,其余道路状况极差,多为晴通雨阻。

辖区内通讯发达,移动电话、程控电话等通讯设施已经普及,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通讯网络。

水利方面,全镇共有山塘水库7个,总蓄水6.23万立方米,灌溉良田面积3800亩,并起到了有效蓄洪的作用。

2004年至2006年,修建水利“三小”工程180个,完成渠道、沟堰整修36.7公里,河道治理修建防洪堤397米,总投资30余万元,增加灌溉良田面积4858亩,全镇63.41%的人畜饮上了自来水。

电力及能源方面,全镇各村组均通电,高压线路、低压线路已基本改造完毕,农村沼气池有2780口。

社会事业方面。

全镇有中心小学一所,九年制学校一所,完全小学10所,幼儿园1所,初级小学8所,有教职工242人,有小学教学班108个,学生4572人,有初中教学班33个,学生2072人。

全镇设有1个镇级卫生院,8个村级卫生室,共有医职人员59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

设有农、林、水、畜、农机、计生等服务站,共有科技人员36人。

第二节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一、全镇贫困情况可归纳为五种类型

1、丧失劳力型。

指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而造成家庭经济来源少形成的贫困,该类型已纳入民政低保范畴。

2、生产资料缺乏型。

指农户人口多,拥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太少,而造成的贫困。

3、环境限制型。

指农户生活、生产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造成的贫困。

4、素质低下型。

指农户成员在智力、教育、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明显落后于整体水平,生产效率低下而造成的贫困。

5、灾害造成型。

指农户原本不贫困,因灾、因病及其他因素而导致的贫困。

二、贫困人口分布

2001年,流渡镇属扶贫开发三类乡镇,有8836户37268人,原建制村有一类贫困村4个,二类贫困村4个,农户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口有12545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4.6%,收入在865元以下的有9038人,占农村人口的24.9%,收入在625以下的有3507人,占农村人口的9.7%,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1347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812元。

按照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为贫困的新贫困识别标准,经调查,全镇共有贫困农户3082户,贫困人口12939人(其中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1112户3283人)。

在低收入人群中人均收入在820—1196元的有2300户10657人,720—820元以下的有122户382人,720元以下的有660户1900人,贫困人口各村均有分布,以林关村最多,共有贫困农户463户、贫困人口1911人,共占全镇贫困农户的15%、贫困人口的14.8%。

三、贫困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原因:

全镇8个村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

自然条件极差,很多地方缺水少土,山高坡陡,人多地少,坡地利用率极低,单位面积产出少。

资源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和生活条件差。

2、产业原因:

全镇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水稻、玉米、生猪、烤烟等种养殖为主,农村人口从事的产业单一,且都不具备产业化发展模式,加上非农产业发展又十分缓慢,导致群众增收难。

3、内在原因:

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较差,是造成贫困的内在原因。

全镇劳动力17643人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97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5%,初中文化的7763人,占44%,小学文化的8292人,占47%,文盲半文盲618人,占3.5%,由于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科技、新思想的能力差,致使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发展商品生产、开拓市场的能力相当弱,农民人均纯收入低。

这种素质型贫困,需要从教育和科技入手,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其他原因: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全镇农田灌溉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特别是像古城、林关这些缺水的大村,连人畜饮水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解决田土灌溉问题了。

二是投资来源少,农业开发迟缓。

由于不处于交通干线,导致区位竞争优势下降,吸引外资的能力不强,农业开发一直停止不前。

三是残疾贫困人口、老年贫困人口多。

全镇残疾人共2356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有7585人,他们中相当部分生活来源无保障(社会保障还覆盖不到、农村集体经济无实力、有的子女也因贫困而无力赡养),处于贫困状态。

第四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基础较好流渡农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主导产业畜牧、烤烟、茶叶等已形成了一定规模,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客观上要求扶贫工作的加快发展,广大农民对推进加快推进扶贫工作发展步伐,增加效益也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迫切要求,这为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

党政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扶贫开发作为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足见各级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这为流渡扶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策优势凸显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对加大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和扶贫开发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省委最近又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思路,这为各级加快扶贫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不利因素

1、区位条件差。

流渡镇山高坡陡,属典型的山区农业镇。

全镇8个村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

自然条件极差,很多地方缺水少土,人多地少,坡地利用率极低,单位面积产出少。

资源贫瘠,生存环境恶劣,生产和生活条件差。

2、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农业加工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不高,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业产业链条不够长,小农意识大量存在。

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较少,一些优惠政策还无法完全落到实处,制约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人口素质低。

文化科技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较差,农民普遍缺乏市场经济观念,难以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缺乏科学的经营方法,生产方式陈旧,生产效益低下。

第五节发展潜力及主要途径

一、发展潜力

流渡镇山高坡陡的地理条件,决定不适宜规模发展传统粮食生产农作物,更加适合于养殖及绿色产业发展。

1、生态条件优越,境内山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气候,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有利于大力发展茶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是正安县内发展特色农业的理想区域。

2、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天然草山草坡面积广,载畜量大,是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的理想区域。

3、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传统的单一生产模式有了较大的改观,绿色特色农业产品逐步被群众接受,优质茶叶基地已初具规模,生猪养殖规模之大在全县屈指可数,农民对生态养羊和肉牛养殖愿望强烈。

二、主要途径

1、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并举。

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目标,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突出地方特色,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与打造环境生态乡并举,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连片开发,整体推进的方略,采取“项目带动、政府协调、群众参与、社会帮扶、金融支持”战略,重点搭建好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在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逐步融入社会化大生产领域。

 

2、实行产业化扶贫。

依托地方优势资源,按照“开发式”、“参与式”扶贫模式,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继续以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为核心,加大培育特色产业种植基地的力度,加大对以生猪和牛羊的扶持力度,走规模发展、集约经营之路。

积极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经合组织建设,大力培育经纪人,发展营销大户,建立产业协会,引导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实现特色产业流通增值。

广开渠道,大力开展招商扶贫,促进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3、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

把“整乡推进、连片开发”作为“十二五”时期流渡镇扶贫工作的重点项目和主要工作内容。

以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为重点,以发展产业为核心,以产业区域为战场,本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记其功”要求,实现各种资源和各类资金的整合利用,努力实现全乡协调发展。

4、开展劳动力培训与转移。

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多种渠道,大力开展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

以“雨露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开展短、中期为主的技能培训,在确专项培训资金全部用于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上,再争取县级资金,加大培训投入。

5、继续实行搬迁扶贫。

对居住在边远山区、生存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特困人口,继续实施搬迁扶贫,把扶贫搬迁与贫困户的危房改造相结合,加大搬迁扶贫的支持力度,在保证上级补助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争取部门配套资金,减免有关费用,解决好搬迁户耕地、子女入学、户口迁移、饮水、用电、治病等生产生活困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6、加强信贷扶贫。

按照小额扶贫到户信贷贴息资金“扶贫到村,扶持到户,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加大信贷扶持产业的力度,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原则,积极探索到户扶贫信贷资金扶持发展产业扶贫模式,加大对茶叶、核桃种植以及猪、牛、羊养殖及方竹等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引导贫困农户走发展产业化扶贫路子,实现农民有效增收。

第二章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

第一节总体思路

围绕县委“三化一新”(加快工业化、提升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绿色生态、特色经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新正安)的战略部署,依托本地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效益为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为核心,全力实施“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基础扶贫,搬迁扶贫,智力扶贫”五项重点工程,强化“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狠抓扶贫政策到户,狠抓区域发展,突出解决贫困人口收入问题,稳定增加贫困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发展目标

1、贫困人口脱贫率达60%以上。

尽快解决全镇12000人以上贫困人口的生活问题和脱贫问题,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扶持,户实现“三个一细胞工程”的目标(每户拥有1亩经济林,每户就近或向外转移1个劳动力,每户有1人掌握一项二、三产业增收致富门路)。

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5000万元以上,年均递增20%以上,使绿色GDP占主导地位,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年增长15%以上,高于省、县平均增长幅度。

2、到2015年,全镇基本农田比例达20%,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70%以上,农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良种普及率达到85%以上;创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家,重点产业区的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农产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

3、连片开发、整村扶贫效益明显。

力争立项实施连片开发项目2个以上。

到2015年,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的区域要达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群众安居乐业。

第三节发展重点

一、重点扶持对象

流渡镇“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的扶持对象是全镇38477个农业人口,重点是2010年底“两项制度衔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82户12939人。

二、重点扶持区域

“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的重点扶持区域包括以全镇8个行政村,重点突出2类贫困村和边远高寒的村,同时,根据产业区域开发的整体性和连续性,适时调整区域。

三、重点工作任务

(一)培育优势产业

1、茶叶:

我镇现有茶园面积5900亩,其中老茶园1700亩,新建茶园3200亩,在此基础上,抓住全县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这一良好契机,未来5年进一步扩大优质茶叶种植面积,力争在流渡、星光、白花、新桥等四个重点村实现新建2万亩优质茶园的目标,实现年产茶650吨目标。

2、核桃:

在高山坡地及公路沿线兴建核桃种植基地2.5万亩,全力打造全镇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3、脱毒甘薯:

发展脱毒甘薯6000亩。

(二)巩固传统产业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稳定烤烟大力发展畜牧等产业。

1、烤烟产业。

主要以烤烟基础“五项”工程建设为重点。

走现代烟草发展之路,规划重点烟区集中在林关、白花、古城、和平四个村,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亩,生产优质烟叶10000担以上,实现农民户均产值在1.2万元以上。

2、养殖业。

新建养殖小区85个,发展大户350户,涉及8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215个村民组,养殖猪牛羊66281头,大鲵18000尾。

(三)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

公路建设以产业规划为主,建设便捷快速的农副产品交通运输路线,实现村组通公路,自然村寨通人行便道。

新修通组公路294.2公里(其中油路19.3公里),维修71.2公里,涉及8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221个村民组。

修建机耕道33.7公里,修建人行便道64880平方米,院落硬化88150平方米,共153030平方米。

2、水利

重点解决人畜安全饮水、防渗渠道新修和改建、小山塘和小水池及管网等基础建设。

共规划解决2.63万人安全饮水,修建人饮工程小水池项目共98个,铺设管道385.4千米,其中主管道183.55千米,分管道201.85千米,水池总容量14851立方米,共覆盖户数5523户,覆盖人口24427人;新建引水渠道项目共12个,总长228.62公里,灌溉面积11143亩;维修小山塘6个,总容积91200立方米,新建浇灌小水池370个总容积11100立方米浇灌覆盖面积12440亩。

3、能源

新建沼气池2500口,沼气池普及率达80%以上。

4、新建茶叶交易市场2个,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四)社会事业发展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进一步巩固“两基”教育成果,实现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65%以上学生进入高级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

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村级卫生室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看病,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农村居民“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广播电视“村村通”8156套。

规划以有线电视为主,地面卫星接收为辅,在公路沿线、人口集中区域发展有线电视,实现电视普及率达100%。

坚持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同步发展,实现宽带进村组,首先满足村委会的行政办公和小学的远程教学,实现以Internet网为主要内容的宽带上网普及率达40%。

4、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重点发展黔北民居,规划改造危房203间,新建农村家庭超市30个;二是加快农村污水治理工作。

对35个集中居民点和集市进行环境整治,建35个污水处理点,35个垃圾堆放场,建36700米排污沟,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三是加快村级综合服务室建设。

新建农村村级综合服务室11个,总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四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到2015年,合作经济组织参合户数8240户(复合数),参合率达90%。

7、农民技能培训。

初级技工培训人数120人/年,规划期总共培训600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人数1200人/年,规划期总共培训6000人;产业技能培训人数400人/年,规划期共培训2000人。

第三章重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第一节产业发展

一、种植业

1、茶叶。

新建茶叶种植基地12000亩,培育一个能带动200户以上农户的专业合作组织,建立茶叶加工厂2个。

分别是2011年在古城、和平、星光、种植6000亩;2012年在流渡种植2000亩;2013年在新桥种植2000亩;2014年在白花1000亩,2105年在中华种植2000亩。

2、核桃。

新建核桃基地25000亩,扶持能带动农户200人以上的专业合作社1个。

分别是2011年古城、和平、星光种植9000亩,2012年在流渡种植3000亩;2013年在林关、新桥种植7000亩;2014年在白花种植3000亩;2015年在中华种植3000亩。

3、脱毒甘薯。

新建核桃基地6000亩。

分别是2011年古城、和平、星光种植2000亩,2012年在流渡种植1000亩;2013年在林关、新桥种植1500亩;2014年在白花种植1000亩;2015年在中华种植500亩。

二、养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