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6512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动车污染途径及控制措施Word格式.docx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尾气排放所占比例已超过百分之七十,同时汽车噪声污染也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汽车汽车排放和噪声的治理刻不容缓。

1.1汽车内部的污染

“私家车”作为突显个人生活品味,身份地位的象征品,车内的豪华装潢更满足了客户的虚荣,但其殊不知这里还有个严重性的问题存在——装潢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制品,其中含有甲醛、苯、TVOC、氨等有害化学物质,以及汽车空调产生的霉菌都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较多。

美国人把室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五大危害之一。

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药委员会在考虑室内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时,把“室内环境”定义为“一天内度过一小时以上的非工业的室内空间”,除了办公室、教室、购物中心、医院、家庭以外,其中也包括汽车。

美国的国际技术评估中心的一篇文章,称车内污染可能是现代社会人体健康的最主要的威胁之一。

1.11汽车室内装饰潜藏的污染

汽车空气污染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污染源:

污染源一:

车辆在生产时,内饰件要使用大量的塑料制品和黏合剂,这些都是产生车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

例如可以引起白血病的“苯”,就来自于黏合用胶、人造革、漆面和皮革等,甲醛主要来源于坐椅套、车门衬板等针织品。

污染源二:

发动机长时间用转之后,不但其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而且它本身产生的胺、烟碱等物质也会对乘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污染源三:

很多消费者买车之后喜欢在车内摆放一些毛绒玩具、靠垫等装饰物,但如果这些饰物是劣质商品就会增加车内“甲醛”的释放源。

一般来讲,车内装饰越多,产生车内空气污染的可能越大。

另外,一些人喜欢在车内喷洒香水,很多香水是化学合成物,其本身就含有害物质,这样只会加重污染。

车主在购买爱车后,不要随意对车内进行装饰,不要为了得到经销商提出的送装饰的优惠,就把劣质内饰等污染源引进车内,如果非要在车内摆放一些东西,要注意选择使用无污染或有害物质含量低的装饰品,以有效避免污染发生。

1.12汽车室内霉菌造成的污染

霉菌属于室内空气中的生疾病,如哮喘、痢疾等。

夏季桑拿天天气闷热,潮湿,气压变低,霉菌孽生,成为夏季哮喘常见的原因。

物性污染,是一种能够在温暖和潮湿环境中迅速繁殖的微生物,其中一些能够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呼吸道及肠道疾病,如哮喘、痢疾等。

1.2汽车尾气污染物的种类

近年来,机动车废弃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机动车废弃排放主要有油箱泄漏、燃料蒸发、和排气管排放三种方式,它们所放出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下面介绍几种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以危害。

1.21汽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

汽车排放物中的化学超过200种,但主要污染物有:

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HC)、硫化物、微粒等。

它们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产生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产生酸雨、黑雨等现象。

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各种疾病,严重损害呼吸系统,并且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CO)是汽油、柴油等HC燃料跟空气燃烧的中间产物,主要是在发动机中局部缺氧或低温条件下,由于汽车燃料不完全燃烧而产生,混在内燃机废气中排出。

当汽车负重过大、慢速行驶时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CO)是一种化学反应能力低的无色无味的窒息性有毒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9670,它的溶解度很小。

一氧化碳(CO)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但易溶于氨水。

空气混合报账极限为12.5%—74%。

一氧化碳(CO)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是在高温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反应形成的。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空中的氮将完全氧化,形成NO2:

如果氧化不完全,将形成NO。

柴油机的气缸内主要形成的是NO,生成量决定于3个可逆反应;

N2和O在高温作用下产生N和NO;

N和OH在高温作用下产生NO和H。

氮氧化物生产的3个条件是:

燃烧室内有过剩的氧气、燃烧过程的高温和高温持续时间。

燃烧室内有过剩的氧气:

由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的特点,在燃烧室内局部总会存在有过量的氧气,这就给氮氧化物生成提供了一个条件。

过剩的氧气量越多,形成氮氧化物数量增加的可能性越大。

燃烧过程的高温;

由于柴油机压缩比较高,膨胀过程进行得很充分、使柴油机燃烧室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异很大。

燃烧最高温度越高,生成的氮氧化物量也就越多。

高温持续时间:

从化学的动力学来看,氮氧化物的生成速度和分解速度相对于内燃机燃烧过程持续时间来说是比较缓慢的,最高温度持续时间越长,生成氮氧化物数量越多。

柴油机通常转速较低,最高温度持续时间较长,氮氧化物生成量较多。

不论是汽油机在任何工况下运转,排气中总会含有一定数量的未燃氢化合物HC。

主要成因是:

(1)气缸激冷面。

混合气燃烧是靠火焰传播进行的,当传到缸壁0.05~0.5mm那层气体不能燃烧,在1.0mm缝中也不能燃烧。

(2)燃料不完全燃烧,混合气过浓过稀,残余气体稀释,使火焰传播不完全,甚至断火。

例如在怠速、小负荷、过度工况的时候,此外点火系不好,充气温度低和充气量均匀性差,残余气体多。

(3)气缸打扫过程。

由于扫气作用,一部分可燃混合气不经汽缸就排到排气管。

HC是既有未燃的燃料,也有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部分被分解的产物,所以一切妨碍燃料燃烧的条件都是HC形成的原因。

根据废气分析表明,排气中的HC成分十分复杂,除了饱和烃、不饱和烃和芳香烃外,还包括有部分中间氧化物如醛、酮、酸等。

这是因为燃料的氧化过程是复杂的,不是直接生成CO2和H2O,而是经过一连串的化学反应才生成的。

从化学反应方面分析,在反映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的中间产物,若这些中间产物进一步氧化的条件不适应,就可能出现部分氧化而使HC的排放量增加。

由于它的生成原因较复杂,目前还很难通过燃烧反应试进行计算分析。

汽油机的HC排放量远大于柴油机。

汽油机向大气排放的HC主要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由排气管排出55%—65%.

1.22汽车尾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一氧化碳(CO)对人体的危害:

一氧化碳中毒,即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吸入过量一氧化碳所引起的中毒。

一氧化碳,化学式CO,无色无味气体,为有机物氧化或燃烧的中间产物。

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结合能力为氧气的500倍),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候会危及性命。

按中毒程度可分为三级:

(一)轻度中毒患者有剧烈的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

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心绞痛。

血液浓度可高于10%。

(二)中度中毒患者昏迷,对疼痛刺激可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可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可有改变。

经治疗可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

血液浓度可高于30%。

(三)重度中毒深昏迷,各种反射消失。

患者可呈去大脑皮质状态:

患者可以睁眼,但无意识,不语,不动。

不主动进食或大小便,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并有肌张力增强。

常有脑水肿而伴有惊烦、呼吸抑制。

可有休克和严重的心肌损害,出现心律失常,偶可发生心肌梗塞。

有时并发肺水肿,出现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体征。

皮肤可出现大水疱和红肿,多见于昏迷时肢体受压迫的部位。

该部肌肉血液供给受压可导致压迫性肌肉坏死。

坏死肌肉释放的肌球蛋白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血液浓度可高于50%。

1.3汽车噪声污染

汽车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传动系统噪声、轮胎噪声和车身噪声。

汽车噪声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车内噪声和车外噪声。

前者影响车内乘客,后者影响车外环境。

汽车噪声是城市交通噪声的根源,各国环境保护部门都很重视,制定了汽车噪声的容许标准,而且标准随时间逐渐修改提高,我国汽车噪声标准的代号为GB1496-79。

汽车的噪声源有多种。

这些噪声有些是被动产生的,有些是主动发生的(如人为按动喇叭)。

但是主要来源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动机,另一个是轮胎,它们都是被动发生的,只要车子行驶就会产生噪声。

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是主要的。

发动机表面辐射噪声由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两大类构成,是发动机内部的燃烧及机械振动所产生的噪声。

燃烧噪声是指气缸燃烧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缸体等途径向外辐射产生的噪声,机械噪声是指活塞、齿轮、配气机构等运动件之间机械撞击产生的振动噪声。

一般情况下,低转速时燃烧噪声占主导地位,高转速时机械噪声占主导地位。

两者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

实践表明,减少振动是降低噪声的根本措施。

增加发动机结构的刚度和阻尼,是减少表面振动的方法,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轮胎在路面滚动产生的噪声也是很大的。

有关研究表明,在干燥路面上,当汽车时速达到100公里时,轮胎噪声成为整车噪声的重要噪声源。

而在湿路面上,即使车速低,轮胎噪声也会盖过其它噪声成为最主要的噪声源。

轮胎噪声来自泵气效应和轮胎振动。

所谓泵气效应是指,轮胎高速滚动时引起轮胎变形,使得轻胎花纹与路面之间的空气受压挤,随着轮胎滚动,空气又在轮胎离开接触面时被释放,这样连续的“压挤释放”,空气就迸发出噪声,而且车速越快噪声越大,车辆越重噪声越大。

轮胎振动与轮胎的刚度和阻尼有关,刚度增大(例如轮胎帘布层数目增加),阻尼减少,轮胎的振动就会增大,噪声也就大了。

要降低轮胎的噪声,胎面可采用多种花纹节距,采用高阻尼橡胶材料,调整好轮胎的负载平衡以减少自激振动等。

1.31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损坏听力、影响睡眠。

在城市中,交通噪声约占各种声源的70%左右。

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噪音环境中,就会得“噪音病”。

专家指出:

“汽车对环保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是噪音污染,这一问题必须引起特殊关注。

”科学家认为,40分贝是正常的环境声音,在此以上就是有害的噪声。

噪声长期干扰睡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汽车噪声甚至导致产生神经衰弱症等。

在高噪声环境里,这种病的发病率可达60%以上。

噪声会损伤听力。

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发生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

一般情况下,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85分贝以上则可能发生危险。

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对神经功能也会造成障碍。

实验证明,在噪声影响下,人脑电波可发生变化。

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从而导致条件下反射的异常。

有的患者会引起顽固性头痛、神经衰弱和脑神经机能不全等。

症状表现与接触的噪声强度有很大关系。

第2章汽车污染的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机动车辆的使用数量在不断增加,这对我国的空气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让人们即享受到经济发展后的交通便利,又能有效的降低汽车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汽车污染的防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全球性问题。

2.1汽车内部污染的防治措施

在驾驶新车的半年内,行驶时少用空调,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以加强车内有害物质的释放;

如果车主有自家车库,车停在车库时将车门打开通风;

体弱者、儿童和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尽量避免在密封的条件下长时间驾驶和乘坐新车。

妇女对苯、甲醛的吸入反映格外敏感,特别是妇女长期吸入苯会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和流产;

如果车主自己驾驶新车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有体症反应,比如发现熏眼睛、呼吸刺激甚至头晕的感觉,就应该进行一下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以尽快发现和清除车内污染源;

如果经检测汽车室内污染物超标,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汽车专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2汽车排放污染物的防治措施

1.尾气催化净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迅猛增加。

在一些大城市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已超过工业废气排污,汽车尾气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最重要污染源。

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先后对汽车排放标准做出规定,并先后开始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我国的有关研究工作,始于70年代。

为降低成本,我国对稀土、碱土及过渡族元素作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国内外三十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以改进发动机、改善汽油燃烧为主的机内净化,必须与机外的催化净化相结合,才是彻底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而且后者更加重要。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由催化组分、扩表涂层和载体三部分构成。

其中催化组分又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稳定剂。

催化组分催化剂是对汽车尾气净化起关键作用的部分。

可分为资金属催化剂、稀土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普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稳定剂。

汽车尾气净化器采用薄壁堇青石质蜂窝陶瓷载体,表面涂覆贵金属和稀土元素,过度金属等覆合制成的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CO,HC,NOX等有害成份,通过催化燃烧分解原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当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的催化剂将增强CO、HC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

HC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成水(H20)和二氧化碳;

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

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研制开发的三元催化净化器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欧Ⅲ、欧Ⅳ排放标准。

我国汽车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一旦采用稀土的催化净化器投入生产,就会使催化器的价格大幅下降同时也为我国汽车工业迎接国际竞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废气再循环

废气再循环是指把发动机排出的部分废气回送到进气歧管,并与新鲜混合气一起再次进入气缸。

由于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2,而CO2不能燃烧却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的燃烧温度降低,从而减少了NOX的生成量。

废气再循环(EGR)控制方式,发动机控制电脑即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节气门开度)、温度、进气流量、排气温度控制电磁阀适时地打开,进气管真空度经电磁阀进入EGR阀真空膜室,膜片拉杆将EGR阀门打开,排气中的少部分废气经EGR阀进入进气系统,与混合气混合后进入气缸参与燃烧。

少部分废气进入气缸参与混合气的燃烧,降低了燃烧时气缸中的温度,因NOX是在高温富氧的条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生成,从而降低了废气中的NOX的含量。

但是,过度的废气参与再循环,将会影响混合气的着火、性能,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特别是在发动机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再循环的废气会明显地影响发动机性能。

所以,当发动机在怠速、低速、小负荷及冷机时,ECU控制废气不参与再循环,避免发动机性能受到影响;

当发动机超过一定的转速、负荷及达到一定的温度时,ECU控制少部分废气参与再循环,而且,参与再循环的废气量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荷、温度及废气温度的不同而不同,以达到废气中的NOX最低。

在暖车过程中,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较低,相应氮氧化合物排量也较小,就不进行废气再循环;

在低转速、低负荷时,为使发动机保持足够的动力性能,必须停止废气再循环;

加速过程也是氮化合物排放最多的区域,必须是用废气再循环进行压制,但一旦加速过程结束,应立即停止废气再循环,以免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

3.排放控制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汽车的油耗,同样会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影响。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

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

HC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

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

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

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2.3汽车噪声的防治措施

1.发动机本体噪声的控制

直接从发动机机体及其主要附件向空间传出的声音,都属于发动机噪声。

发动机噪声随机型、转速、负荷及运行情况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如在转速相同的条件下,柴油机的噪声要比汽油机高。

按噪声产生的性质,发动机噪声可分为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2.燃烧噪声的控制

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噪声在总噪声中占有很大比例,研究如何降低其燃烧噪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目前所研究出的降噪措施主要有:

(1)采用隔热活塞以提高燃烧室壁温度,缩短滞燃期,降低空间雾化燃烧系统的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2)提高压缩比和应用废气再循环技术也可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但压缩比主要决定了柴油机的机械负荷与热负荷水平。

废气再循环技术通过降低气缸最高压力,在抑制NOX产生的同时,也降低了燃烧噪声。

(3)采用双弹簧喷油阀实现预喷。

这是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最有效措施。

通过降低双弹簧喷油器初次开启压力和针阀的预升程来抑制空气和燃料混合气的形成,以此对怠速工况的燃烧噪声产生影响。

通过设计两段升程装置,采用引燃喷射装置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及加速情况下来抑制燃烧噪声。

(4)共轨喷油系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直喷式轿车柴油机电子控制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它能减少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油量,特别有利于降低燃烧噪声。

(5)采用增压。

柴油机增压后进入气缸的空气充量密度、温度和压力增加,从而改善了混合气的着火条件,使着火延迟期缩短。

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后,空气温度降低,充气效率得以提高,但同时也削弱了增压对降低燃烧噪声的作用。

(6)燃烧室的选择和设计。

对于分开式燃烧室,精确的喷油通道、扩大通道面积、控制喷射方向和预燃室进气涡流半径的优化,均能抑制预混合燃烧,促进扩散燃烧,从而降低由低负荷到高负荷较宽范围的燃烧噪声、燃油消耗和碳烟排放。

(7)选用十六烷值高的燃料,着火延迟期较短,从而影响在着火延迟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使压力升高率降低和减小燃烧噪声。

3.机械噪声

主要有活塞敲击噪声和气门机械噪声;

降低活塞敲击噪声的措施有:

(1)采取活塞销孔偏置,即将活塞销孔适当地朝主推力面偏移1~2mm。

(2)采用在活塞裙部开横向隔热槽,活塞销座镶调节钢件,裙部镶钢筒,采用椭圆锥体裙等方式来减小活塞40℃冷态配缸间隙。

(3)增加缸套的刚度,不仅可以降低活塞的敲击声,也可以降低因活塞与缸壁摩擦而产生的噪声。

为了增加缸套的刚度,可采用增加缸套厚度或带加强肋的方法。

(4)改进活塞和气缸壁之间的润滑状况,增加活塞敲击缸壁时的阻尼,也可以减小活塞敲击噪声。

4.降低传动齿轮噪声的控制

(1)控制齿轮齿形,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减小齿轮啮合间隙,即降低齿轮啮合时相互撞击的能量,从而降低齿轮啮合传动噪声。

(2)采用新材料,如高阻尼的工程塑料齿轮,采用工程塑料齿轮代替原钢制齿轮后,整机噪声降低约0.5dB(A)左右,效果明显。

(3)合理布置齿轮传动系位置,如将正时齿轮布置在飞轮端,可有效减少曲轴系扭振对齿轮振动的影响。

(4)采用正时齿形同步带传动代替正时齿轮转动,可明显降低噪声。

5.降低配气机构噪声的措施

凸轮转速越高,油膜越厚。

所以内燃机高速运转时,配气机构的摩擦振动和噪声就不突出了。

减少气门间隙可减少摇臂与气门之间的撞击,但不能使气门间隙太小。

采用液力挺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气门间隙,降低噪声。

近年来还出现了气门液压驱动系统,其噪声更低。

缩短推杆长度是减轻系统重量、提高刚度的有效措施,顶置式凸轮轴取消了推杆,对减少噪声特别有利。

6.进气噪声的控制

(1)合理的设计和选用空气滤清器。

合理设计进气管道和气缸盖进气通道,减少进气系统内压力脉动的强度和气门通道处的涡流强度。

(2)引进消声措施。

7.排气噪声的控制

(1)从排气系统的设计方面入手,如合理设计排气管的长度与形状,以避免气流产生共振和减少涡流。

(2)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应用可降低排气噪声,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采用高消声技术,使用低功率损耗和宽消声频率范围的排气消声器。

8.风扇噪声的控制

适当控制风扇转速,风扇噪声随转速的增长远比其他噪声大。

在冷却要求已定的条件下,为降低转速,可在结构尺寸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大风扇直径或者增加叶片数目;

充分运用流体力学理论设计高效率的风扇,就可能在保证冷却风量和风压的前提下降低转速。

9.车身噪声的控制

(1)对车身进行流线型设计,实现光滑过度:

(2)在车身与车架之间采用弹性元件连接:

(3)进行室内软化,如在顶棚及车身内蒙皮使用吸声材料。

第3章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已经在各大企业中得到了推广,众多的汽车物流发包方一方面期望能进一步下降物流费用,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另一方面又想获得更好的物流服务以满足销售的需要。

2012年,我们该如何来“降本增效”呢?

一是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协会由“设想”到“实施”。

由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全国目前有实力的汽车物流企业,共同订立相关的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规范,结束目前行业“各自为政”局面,为各汽车物流企业提供一个可衡量的平台。

对内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

对外则由协会统一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

形成汽车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

行业协会的成立将会有力的推动“协作物流”的进程。

在中国,汽车销售的大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六大区域,这种格局非常有利于区域间物流对流的形成。

此外迫于价格竞争的压力,个别具有现代物流意识的汽车物流企业已在2003年进行了尝试,与同行进行了初期的合作,如安吉物流与华航物流的合作,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

因此,我们要在行业协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运力资源整合交易平台,将各个区域的运力资源共享,实现优化配置资源,这将会最大限度的提高回程业务的稳定性,提高运输效率,从而通过优化整条供应链实现降本的目的。

行业协会的建立将为采购物流服务提供一个可衡量的依据。

由行业协会负责对各物流服务企业实行考核分级制度,针对实际物流服务质量、现行价格标准及其他各项考评标准,以第三方的名义对会员给出综合评分。

而当采购方需采购物流服务时,只需将采购要求提供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负责推荐合适的物流承包方供选择,这样有利于促进行业内的良性竞争,提高综合物流服务质量。

二是物流外包运作的升级。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汽车物流成本同其他行业的物流成本一样,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因为随着企业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

各汽车物流企业的老总均已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企业的资产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