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6619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教育叙事范文 高中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docx

捷径"

,这些所谓"

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

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人生,从而更加珍惜拥有的机会。

二.挫折教育案例分析

宋某,是我在任高一年级班主任的一位女学生,其父亲常年在外,对家庭和子女几乎没有尽过责任,母亲为了生活,应聘成了一名保险业务员,奔波在外,也是无法照料孩子。

于是把孩子寄放到外婆家里。

也许是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母亲对宋某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每周动辄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零花钱给她花。

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也不考虑是否合理都一定满足。

而外婆年老体弱,对唯一的外孙女也是无可奈何,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宋某任性,倔强的性格,加上这个孩子性格外向,与社会上的一些人频繁交往,耳闻目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气,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

在外婆家不帮家人干一点儿小事,对外婆一家人的劳动成果多加挑剔,甚至对外婆和舅舅的教育置若罔闻,进而出言顶撞,大妈出口,久而久之,外婆、舅舅便放弃了对她的教育管理,她更是降低了对自已的要求,干脆破罐子破摔,肆无忌惮起来。

她在校的主要问题是:

1、自私。

每天平均二三十元的零用钱,只要下课就见到她大包小包的买进教室,但从未见过她与周围的同学分享过。

2、撒谎。

为了获得够多的零用钱,不惜巧设各种名目,向辛苦在外工作的母亲伸手要钱;

为了逃避学习任务和劳动任务,多次编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

3、情绪化。

对同学时而友好,时而冷淡。

对老师有时态度好,遇见老师就主动打招呼,笑脸迎人;

而有时则因一句批评就和老师冲撞。

对学习也是忽冷忽热,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学,不喜欢的科目就不学,上课公然睡觉;

心情好的时候就学两天,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不学,不做作业,任课教师稍加批评就摆脸色,摔东西。

4、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作为女学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寝室卫生不搞,个人卫生更是一塌糊涂;

一条牛仔裤可以穿得看不出颜色;

在教室内可以一边谈笑风生,一边把嗑下的瓜子壳从窗口丢到外面的走廊里;

穿奇装衣服,出口成脏,认为这就是"

能"

;

多次与老师顶撞,认为这就是"

勇"

编造各种借口推卸责任,认为这就是"

智"

男女生谈恋爱,喝酒,抽烟,逃学彻夜上网,这就是"

新潮"

,

为了教育这个孩子,我当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尽量亲近她,关心她,和她谈知心话,积极从正面做思想工作。

在第一,二次找她谈话时,她确实表现了进步的趋势,但好景不长,不久她就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了。

后来再找她谈话时,她都装出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来,以至每次谈话无功而返。

后来,为了

加强督促,我决定联系她的母亲共同教育,但联系的次数一多,她和她的母亲都表示了一种反感的情绪,所以,后来的联系也就不够紧密,她也就趁机屡钻空子。

多次教育都没有取得成效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对这种家庭教育残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好的学生,一味的想依靠苦口婆心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方式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因为孩子从小就听父母,师长的循循善诱,对这些枯燥的教条理论滚瓜烂熟,早就对其产生了免疫力,根本就听不进去,甚至还产生厌烦和反感的情绪。

但是如果对孩子责骂责罚也不行,因为这样孩子可能会更加逆反,事态发展可能更加严重。

那么,如何用好挫折教育这张牌,让学生从挫折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呢?

在高一期中考试前的一次班会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我进行了小组加扣分活动,从纪律,卫生,学习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督促。

并规定每周进行一次评比,第一名给予奖励,而对排名最后一名并出现总分为负的小组成员,进行谈话和书面认识。

活动刚开始的时候,全班都参与了热火朝天的竞争气氛。

宋某也不例外,上课也不做小动作了,作业也不拖欠了。

但好景不长,过了将近两个星期之后,她又故态复萌了:

作业拖欠、上课迟到、卫生不搞、任意请假。

当本组其他成员努力争取分数时,她却不停的扣分,当本组成员对她表示不满时,她却摆出一副无所谓的姿态。

甚至放言:

末名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老师检查认识,她就把认识复印几十份放在那里"

备用"

在这种心态下,她所在的小组如愿以偿地连拿了几周的末名,小组长不乐意了,其他组员也不乐意了,纷纷要求解散这个小组或者把她分离出小组。

在这种情况下,我多次找她谈话,可是收效甚微。

但如果真的把她分离出小组的话,那她与同学的关系更加疏远,孤立的氛围将会让她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这显然违背教育的初衷。

那么,怎样让她深刻认识到这种个性将带给自己人际交往的苦果呢?

通过观察,我发现宋某一直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感,因为全班她的零用钱最多,小小年纪,手中就有了手机,MP4等新潮的农村青少年少见的奢侈品。

所以她总认为即使她屡次违反纪律,其他同学还是愿意亲近她的。

那么,我能不能从这一点上进行突破呢?

在一个午间自习的时间,我走进教室,我似随意的把宋某小组要求解散的事公布了出去,并说出小组成员即将分配到其他各个小组,话刚说完,教室内沸成了一锅粥,其他小组争着要求把这个小组的其他四位成员分配到本组,而她却无

人提及,我观察她时,发现她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也许她从未想到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已经引起了全体同学的不满。

看看时机已到,我平息了教室内的纷争,把她叫到了我的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虽然强自抑制,但她的眼泪还是哗哗的流了下来。

我递了一张纸巾给她,让她尽情的宣泄情绪,等她平静下来,我问她:

你是否真的希望小组解散?

她摇了摇头。

我又问:

你为什么而哭呢?

她不说话,但看得出她在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儿,她说:

因为其他同学不愿意接收我,我感觉被抛弃了"

我问:

你不被大家接收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她沉默了。

我决定让她以笔述的方式谈谈自己的认识。

放学前,一封工整的认识悄悄的放在我的办公桌上,我仔细的看了一遍后发现我的挫折教育有了初步的成效,她已经能够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感受到了某种被人孤立的危机感。

这时候我及时召集了这个小组的成员进行谈话,希望能多帮助,多提醒她,帮助她改正坏的毛病和不好的习惯。

她也表示从此会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与组员尽力配合,尽量少扣分。

其他组员见此情形都纷纷表示愿意再努力一周,争取不拿最后一名。

在后来的一周内,这个小组体现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学习心态,在开班会总结时,这个小组由最末名上升到第五名,这可是这个小组历史上从来没有获得过的名次,在公布名次时,我发现宋某兴奋得满脸放光。

其他小组也向这个小组投去赞许的目光。

我知道,要在短暂时间里改正延续了几十年的老毛病是难以达到的。

果然,到第三周时,我发现宋某的毛病又犯了,我决心在前面的基础上再下猛药。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毫不留情地狠狠地批评一顿,并在她又显示出翻白眼的老习惯时,我毫不手软加大了我的语言力度和强度,慢慢地她的气势明显降低了。

最终,她表示了服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答应以后不再违反。

在接下来的教育中,我一边加强引导,肯定她的进步,一边对她的错误明确提出,慢慢的她开始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态度与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到这次月考时她的成绩由班级的第38名上升到班级的29名,上升了九个名次。

在考试总结时,我着重表扬她的转变。

在同学的赞美中,她得到了肯定和收获,学习的劲头也越来越足了。

三.挫折教育运用要恰当

我们都知道:

当一颗小树长歪了的时候,一味浇水施肥是无法改变它的生长趋势的。

这个时候借助外力,一条绳索,两根夹板也许更有效。

成长出现偏差的学生,就好比长歪了的小树,,一味的和风细雨爱的教育是无法唤起她的改进潜力的,让她适当的体会挫败,感受严格的要求是完全有必要的。

当然,这种挫折应当有

一定的限度,应当在事后给学生说明,并且不是以真正打击学生为目的,而只能是通过这种人为设置的挫折,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确挫折对自己的作用,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骄傲情绪,戒骄戒躁,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切实注意以下几点:

1.挫折要有度,要针对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挫折,不要否定学生这个人。

就事论事,在解决方法上多下功夫。

2.当学生自愿挑战而遇到挫折时,教育者更多要从方法上给学生以点到为止的启发和指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及发自真心关怀。

3.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时,不要嫌学生拖拉时间而包办,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去总结自己的成功之处在哪里,下次再面对挑战或挫折时,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去面对。

4.控制好奖励。

不要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过多的什么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让学生有机会更多些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

过多的物质奖励将会扭曲学生的成功体验,甚至为了物质奖励而努力,这我们就大错而特错了。

学无定法,教亦无定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轻易的否定一个学生,放弃一个学生。

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育方法,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思考的问题。

学生的品格是否健全,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应秉承"

生命化育人"

的教育理念,合理引导学生的发展。

对出现行为习惯偏差的学生真心呵护,严格要求。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履行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高中生教育案例二

近年来,由于大中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农村主要劳动力大批进城务工,长期居住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但他们无法承受与支付高额的城市房价及教育经费,其适龄子女只能送回农村读书,这些孩子因此成了留守学生。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从留守儿童到留守青少年,他们与父母每年只见面两三次。

当前,这个宠大而又弱小的特殊群体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政府大力宣传"

关爱留守儿童"

,经济扶贫越来越深得民心。

从物质上来讲,这些留守学生已吃得饱穿得暖,也上得起学,但是教育质量却不容乐观,各种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而留守高中生的情况更糟。

某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留守学生占全校学生的70%左右,由于得不到父母的监督与关爱,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感情出现问题,表现为性格孤僻,待人冷漠,自卑拘谨,交往困难,无视纪律,沉迷网络,学习成绩差。

如果学校不能给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在德育中没有将这个情况考虑周全,德育效果将大打折扣。

相关专家认为,留守高中生问题解决不好,将埋下深层次的隐患。

一、留守高中生案例

20xx年9月1日,开学第一周,某学校政教处通知各年级各班对"

留守学生"

进行摸底调查。

统计数据显示,笔者班级55人中有38人是"

,占班级总人数的69%。

在这些"

中有80%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监管,20%由亲戚代管,还有10%的学生处于无人看管状态。

那么,这群"

的学习、生活与情感又怎样呢?

通过一学年的相处与交流,笔者逐渐发现这些留守学生的问题确实比非留守学生更多些。

下面是班上的三名留守学生案例:

案例1

学生王×

×

,男,16岁,4-5岁时,父母就去广东打工,每年与父母见两次面,暑假一次,春节一次。

平时由爷爷看管。

进入高中不到一个月,早上起床出宿舍大门迟到3次,宿舍内务值日2次不合格;

晚就寝玩手机被值日老师发现2次;

课堂上睡觉4次,自习课常常讲话或睡觉或擅自上厕所,纪律涣散。

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欠交作业,物理作业1次都没写。

有一次,物理老师批评他:

你再不写作业,我就叫你家长来。

他却顶嘴说:

我父母在广东,你叫不来。

引起全班哄笑。

学校开家长会,笔者多次提醒该学生通知家长来开会,他却说:

我爸妈在广东,电话打不通,他们也不会来。

我爷爷在家干农活,没有空。

高中第一次月考,除了语文,其他学科都要补考。

第二次月考,语文考了115分,笔者鼓励他继续努力,把其他学科也赶上来,而他表现出紧张、恐慌、极其自卑的表情。

案例2

学生韦×

,女,16岁,父母在广东打工,4年前父母因感情破裂而分开,无人看管,内心孤独,有早恋现象,成绩中等。

该学生是在上学期末文理分班时进入笔者所教班级。

上课经常昏昏沉沉,无精打采。

笔者向其宿友了解到,该同学经常与男朋友网上QQ聊天,有时周六晚上很晚才回宿舍。

之前,笔者听她原班主任提起该同学有早恋现象。

本学期4月14日,笔者突然接到她父亲打来的电话,说平南县法院的干警来找她谈话,是有关她父母离婚一事。

笔者当时正在外地出差,考虑到对学生的影响,请求学校妥善安排与接待。

一个月后,她母亲打电话来,了解女儿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但她拒接电话,且警告母亲,以后再不要打电话过来,她恨母亲。

案例3

学生廖×

,女,17岁,父亲早亡。

6岁那年,母亲去福建打工,一直没有回家。

该同学从小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老多病,没有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救济补贴,生活非常拮据。

该同学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强,与同学关系不是很融洽,朋友较少。

思想有些偏激,认为学习好其他都不重要。

劳动不积极,多次忘记劳动职责。

有一次大扫除,由于她问老师作业问题而忘记自己的劳动任务,劳动委员告诉她,班长替她做了,希望她能向班长说声"

谢谢!

也希望她以后要及时劳动。

但她不但不说声感激的话,反而还说"

做个劳动有什么了不起"

,态度冷漠,无感恩之心。

她的课桌面及地下相当脏乱,值日班干多次督促其整理她都不理睬。

二、留守高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透析

以上三则案例反映出的留守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典型:

养成教育差,自理能力弱;

缺乏亲情关爱,陷入情感饥荒;

孤独无助,沉湎青春早恋;

性格孤僻乖张,逆反心理强。

导致这些不良的习惯和性格的形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留守高中生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家庭教育缺失

许多外出务工的家长只想着挣钱而忽视了家庭教育。

他们简单地认为,养孩子只需提供物质条件,而孩子能否成才则是学校老师的事。

更有甚者,认为在情感上有欠于孩子,就用金钱来弥补,尽量多给孩子钱,给孩子买智能手机等高档消费品。

案例1王×

的家长一个学期给孩子买了两台智能手机:

孩子以方便与父母沟通交流为理由让父母为其购买手机,第一台手机被学校收缴,不到一个星期又买了一台。

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沉迷网络游戏或刷微信,在宿舍里通宵达旦玩手机,无视学校纪律,严重影响学习及身心健康成长。

(二)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高中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

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但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不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使这些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

的爷爷只管给钱,至于孩子在学校学习怎样就不闻不问了。

所以,他纪律涣散,周末下午去网吧,经常迟到;

案例2韦×

,父母在外务工,且感情不合,母亲多年没有回家,每次放假回家,家空荡荡的,无人陪伴,孤独凄冷。

这是她早恋的主要原因。

(三)亲情缺失造成留守高中生在心理发育上的"

营养"

不良

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

孤儿"

他们同那些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少了活泼和开朗。

感情的匮乏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案例2与案例3的现象。

她们不愿与同学多交流说话,性格越来越孤僻,对亲情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

三、对留守高中生情感关怀与亲情弥补的思考

苏州市中小学德育学会副会长李凤祥认为,教育新常态下的德育要"

把'

学生'

当作有生命力的'

人'

来教育,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教育者要充满爱心和人格魅力,让受教育者充满心灵感应,德育过程要生动形象,充满灵动和温情,倡导有情德育。

学校是留守学生的第二个温暖的家,班主任就是留守学生的父母,义不容辞地要肩负着教育和关爱学生的责任。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这些留守高中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人格健全、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少年呢?

一年来,笔者进行了以下实践。

(一)开展主题班会或趣味活动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认为,学校德育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

亲人"

的依恋之心,在与"

的交往中,引起学生对他人的兴趣,逐渐形成学生对他人的亲和性,培养学生对他人的美好情感。

我们知道,如果学校拥有温情的环境,那么学生情感发展就会更阳光。

温馨的主题班会,快乐的趣味活动,让留守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3月8日母亲节,笔者所教的班举办了"

祝福母亲,爸爸妈妈我爱你"

的主题班会,有小品表演,有歌曲演唱,有感恩视频等,用"

情境法"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营造温馨氛围让留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得到关爱,在活动互动中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的集体生活。

在活动中,班长特别安排案例2中韦×

独唱《烛光里的妈妈》,歌声委婉动听,演唱声情并茂,赢得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

(二)师生结对子,进行爱心弥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对留守高中生来说,他们更需要爱,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当笔者理解教育的这层涵义后,笔者对班里留守学生进行统计归档,安排班里所有科任课老师"

一对一"

或"

一对二"

的关爱与指导,让留守学生感受的关爱更实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监护人的负担。

教师从小事上、从细节上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付出真情。

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准扶"

贫"

,这些留守学生由从前的冷漠、自私、自闭变得活泼开朗起来,他们开始能做到自觉遵守纪律,专注听课,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并能主动为班级或老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

(三)专题讲座,或参与大型的励志活动,激励自信

留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的缺位而造成心理软骨病,往往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缺乏自信、悲观消极,从而在行为上则表现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

基于这个情况,某学校高一年级部每单周五晚7:

30开展汉语演讲活动,笔者利用这样的活动鼓励留守学生自己积极参与,感受生命的意义,增强自信自强意识,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减轻对远方父母的情感依赖,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观。

此外,笔者还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参加高三学长学姐的"

高考百日誓师大会"

并写大会感想。

同时,组织学生建设团结奋进的班级文化,创设各类评奖方式,树立先进榜样,整个班级充满活泼快乐、自信自强的学习氛围。

开展主题班会、精确扶"

、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以各种类型的活动关爱留守学生,增加了留守高中生与同学及老师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留守学生的性格养成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扶正作用。

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践性思考,笔者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弥补留守学生亲情的应对方法,使留守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明显改善。

高中生教育案例三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和艺术,与学校教育相比,它更侧重于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侧重于健康的心理的培养。

而这样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而怎样选择一种适当的教育方式就成为广大学生及家长极为关心的问题。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曾说过:

无论是从父母本身的幸福来看,或是从对子女和后代的性格和生活的影响看,我们都必须承认,懂得对儿童少年进行体育、智育、德育的正确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这应该是每个男女所受教育中的最后课题。

从我国目前家庭教育现实情况来看,"

家教误区"

还相当普遍。

当孩子的成绩出现明显波动时,当朝气蓬勃的脸上失去笑容时,我们知道,这背后肯定有着许多故事,而这故事大多数会来自家庭教育。

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

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

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高中生,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发现,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下面结合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遇到的真实的案例,谈一谈如何走出家庭

教育误区,让孩子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

民主平等的交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

进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最主要表现是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但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正确理解自尊,只是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成人。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很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论据不足;

喜欢发表见解,却又判断不准;

喜欢批评别人,但又容易片面;

喜欢怀疑别人,却又缺乏科学依据。

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孩子来看待,他们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萌发对立的情绪。

因此,家长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要尽可能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遇到困难、失败的时候,和他们平等交流,帮助他们分析事物、明辨是非,正确处理。

另一方面,家长又不能过于迁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为,以防孩子以后总是用反抗的方式来要挟父母,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比较严重的反抗行为,家长可以采取奖赏训练的方法,强化孩子的顺从行为。

案例:

王某,男生。

第一次在班里自我介绍时,声称自己有极强的正义感,要拯救整个世界,因为现在社会上的阴暗面太多。

在写的周记反思中,更多的是偏激、批判和叛逆的语言。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中学生写出来的文章。

父母忧心忡忡地找到我,共同商量对策。

他们也讲了在家里的一些情况:

特别喜欢看武侠游戏类的动漫书。

自初中以来,与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总是与家长的观点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语言。

其实,这个男孩在学校的其他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对班级工作非常积极负责,对同学也很热心,成绩也不错。

应该说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人。

与家长交流后,我首先肯定了这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然后分析了几点原因:

1、除了武侠游戏类的动漫书,篮球书,其他书几乎不看,电视新闻也毫无兴趣。

那么,动漫书上的一些"

暴力"

、"

行侠仗义"

对其思想会有较大影响。

2、父母强行没收了他"

心爱"

的动漫书。

3、当对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总被父母认为是奇谈怪论,然后全盘否定,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