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676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docx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

等比数列及前n项和教案

【篇一: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案例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案例设计

一、设计思想

1、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人人都能获得必要得数学”即平等性的考虑,坚持面向全

体学生,努力设计“适合学生发展得数学教育”,体现“人人学数学”,“不同

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

要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但又与

教师的设计问题与活动的引导密切结合,强调“活动”的内化,即在头脑中实现

必要的重构或认知结构的重组,从而引起真正的数学思维,提高思维的效益。

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真正感到数学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意

识,明确肯定“日常数学”的合理性等,另一方面,再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

又应努力帮助他们清楚地去熟悉生活经验并上升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

2、设计背景

传统的数学作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突破传统,改变现状,树

立正确的作业观,创新作业方式,激发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素质,既注重基础知

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既要创新又要保证其科学有效,使

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形成能力、学会合作、体验自主。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等比数列n前项和

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求和问题。

探索公式的推导、体会

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本节内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重要,

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较为丰富,因此是重点内容之一。

本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

学内容。

二、学习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⑵过程与方法

通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等比数列的学习,发展数学应用意识,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

值,发展数学的理性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错位相减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

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四周

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

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

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深入探讨。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

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设计思路如下: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课前给出复习:

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

课首给出引例:

“一个穷人到富人那里去借钱,原以为富人不愿意,哪知富人一

口答应了下来,但提出了如下条件:

在30天中,富人第一天借给穷人1万元,第二

天借给穷人2万元,以后每天所借的钱数都比上一天多1万;但借钱第一天,穷人还

1分钱,第二天还2分钱,以后每天所还的钱数都是上一天的两倍,30天后互不相欠.

穷人听后觉得挺划算,本想定下来,但又想到此富人是吝啬出了名的,怕上当受骗,

所以很为难。

”请在座的同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设计一个学生比较感爱好的实际问题,吸引学生注重力,使其马上进入到研究者

的角色中来!

]

(二)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学生直觉认为穷人可以向富人借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求,得出:

(1+30)?

30=1+2++30==465(万元)穷人30天借到的钱:

s302

穷人需要还的钱:

s30=1+2+22++229=?

[直觉先行,思辨引路,在矛盾冲突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

教师紧接着把如何求s30=1+2+22++229=?

的问题让学生探究,

s30=1+2+22++229①若用公比2乘以上面等式的两边,得到

2s30=2+22++229+230②

若②式减去①式,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

(分)≈1073(万元)>465(万元)s30=230-1=1073741823

答案:

穷人不能向富人借钱

(三)引导学生用“特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猜想数学规律。

提出问题:

如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学生很自然地模仿以上方法

推导)

sn=a1+a1q+a1q2++a1qn-2+a1qn-1

(1)

qsn=a1q+a1q2++a1qn-1+a1qn

(2)

(1)-

(2)有(1-q)sn=a1-a1qn

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sn的公式,教师引导讲完课本上的推导方法后,

教师:

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

(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有学生举手发言)

学生a:

a2=a3==an=q∴a2+a3++an=q即a1a2an-1a1+a2++an-1

sn-a1=q∴sn=a1-anq(q≠1)sn-an1-q。

学生b:

sn=a1+a1q++a1qn-2+a1qn-1

=a1+qa1+a1q++a1qn-2=a1+qsn-1=a1+q(sn-an)=a1+qsn-anq

∴sn-qsn=a1-anq∴sn=a1-anq(q≠1)1-q()

[“特例→类比→猜想”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的研究思路!

教师让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探寻公式的推导的方法,同时抓住机会或创设问题情

景调动了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了组织者、推

进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却是实实在在的主体活动者、成为发现者、创造者!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

【基础知识形成性练习:

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各项和:

1111

(1)1,3,9,?

,2187

(2)1,-,,-,,-248512

2、根据下列条件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

①a1=2,q=2,n=8②a1=8,q=2,an=

(四)数学应用

例1求等比数列1/2,1/4,1/8?

?

(1)前8项的和;

(2)第四项到第八项的和

11解:

(1)a1=,q=,n=82212

11(1-n)=255∴s8=2

12561-2

1

(2)a4=a1q3=,n=516

11(1-5)=31∴s=12561-2

例2:

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a1=-4,q=2,求sn

(2)已知a1=1,ak=243,q=2求sk

例3:

在等比数列{an}中,s3=763,s6=求an22

[例1教师板演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

例2、例3学生分析解法,学生不会时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然后再由学生板演出解题过程。

]

【演练反馈巩固性练习:

1)在等比数列{an}中,

①已知a1=-1.5,a7=-96,求q和sn

②已知a3=4,s3=12,求q和a1

2)求数列1+a+a2+a3+an-1+(a≠0)的前n项和。

[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

然后老师给出评价]

(六)布置作业

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

①:

a1=3,q=2,n=6②:

a1=8,q=11,an=22

5,n=4④:

a1+a3=10,a4+a6=,③:

a2=0.12,a5=0.000964

2、在等比数列

①:

已知{an}中,a1=2,s3=26,求q和sn

=30,s3=115,求sn

}中,已知sn=48,s2n=60,求s3n②:

已知s23、在等比数列{an

2n-1s=1+3x+5x++(2n-1)x(x≠0)4、求和:

n

[作业要求:

允许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只要分析出不会做的症结所在,就算完成了作业。

]

(七)板书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公式推导例题练习

注: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

同时,考虑到这是一节探究课,授课前并没有告诉学生授课内容。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教师设计问题与活动引导”与“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成五个步骤层次分明

(1)创设问题情景、布疑激趣

(2)启发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问题,构建数学模型(3)探寻特例、提出猜想(4)数学应用(5)知识评估。

学生在未经预习不知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和证明方法的前提下,在教师预设的思路中,一步步发现了公式并推导了公式,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爱好,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一)、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思维。

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视为一种信息载体,一种知识产生的背景。

本节课数学情境的创设突出了以下两点:

1.从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设计数学情境。

新课标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有一种好奇的心态、探究的心理。

因此,本教案紧紧地抓住高一学生的这一特征,利用“小故事”这一探索性的材料,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活动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2.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本节课数学情境的设计处处以问题为导向:

“请在座的同学思考讨论一下,穷人能否向富人借钱?

”、“如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还有没有其他推导方法?

”?

?

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

【篇二:

等比数列前n项和_(公开课教案)】

6.3.3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教学目的:

1.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公式证明思路.

2.会用等比数列的前n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对公式的教学,要充分揭示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导出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也就是让学生对本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完整的认识、忽视公式的推导和条件,直接记忆公式的结论是降低教学要求,教学过程:

一、复习:

首先回忆一下前两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等比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

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

{an}成等比数列?

an+1+=q(n∈n,q≠0)an

“an≠0”是数列{an}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前提条件)。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1?

qn-1(a1?

q≠0),an=am?

qm-1(a1?

q≠0)

3.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

非零常数列.

二、讲解新课: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话说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对花果山进行了旅游开发,办起了旅游公司,可好景不长,便因资金周转不开,陷入困境。

而猪八戒从高员外手里接下高老庄集团后,摇身变成了ceo,生意是蒸蒸向上。

于是,悟空找到八戒帮忙,八戒一口答应:

行,看在你在西天取经路上“狠”照顾我的份上,我每天给你投100万元,连续一个月(30天),但是有一个条件,作为回报,从投资的第一天你必须返还给我1元,第二天2元,第三天4元……依次类推,后一天是前一天的2倍,也是一个月,怎么样?

*动脑思考探索新知

如何求数列1,2,4,?

228,229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前64项的和,可表示为:

sn=1+2+4+?

+228+229①

2sn=2+4+?

+229+230②

30由②—①可得:

s30=2-1

这种求和方法称为“错位相减法”“错位相减法”

公式的推导方法一: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a1,a2+a3,an它的前n项和是

sn=a1+a2+a3+an

?

sn=a1+a2+a3+an由?

n-1a=aq1?

n

2n-2n-1?

?

sn=a1+a1q+a1q+a1q+a1q得?

23n-1n?

?

qsn=a1q+a1q+a1q+a1q+a1q

∴(1-q)sn=a1-a1qn

a-anqa1(1-qn)∴当q≠1时,sn=①或sn=1②1-q1-q

当q=1时,sn=na1

公式的推导方法二:

sn=a1+a2+a3+an=a1+q(a1+a2+a3+an-1)

=a1+qsn-1=a1+q(sn-an)

?

(1-q)sn=a1-anq(结论同上)

“方程”在代数课程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方程思想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数学思想,利

现在我们看一看本节趣味数学内容中,国王为什么不能兑现他对大臣的奖赏承诺?

国王承诺奖赏的麦粒数为

s641(1-264)==264-1≈1.84?

1019,1-2

*巩固知识典型例题

例5写出等比数列

1,-3,9,-27,

的前n项和公式并求出数列的前8项的和.

解因为a1=1,q=-3=-3,所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1

1?

[1-(-3)n]1-(-3)n

=sn=,1-(-3)4

1-(-3)8

=-1640.故s8=4

例6求等比数列1,2,4,?

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

解由a1=1,a2=2得q=2

1?

(1-24)1?

(1-210)∴s4==15,s10==10231-21-2

从第5项到第10项的和为s10-s4=1008

例7一条信息,若一人得知后用一小时将信息传给两个人,这两个人又用一小时各传给未知此信息的另外两人,如此继续下去,一天时间可传遍多少人?

最快几小时全球(67.6亿)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解根据题意可知,获知此信息的人数成首项a1=1,q=2的等比数列则:

一天内获知此信息的人数为:

s241-224==224-1=16777215(人)1-2

∵s321-232==232-1=4294967295(人)1-2

1-233

==233-1=8589934591(人)1-2s33

∴最快33个小时全球人都知道这个消息。

*运用知识强化练习

练习6.3.3

1.求等比数列1248,,,,?

的前10项的和.9999

2.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2,s4=1,求s8.

*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1.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当q=1时,sn=na1

a1-anqa1(1-qn)当q≠1时,sn=或sn=;1-q1-q

2.这节课我们从已有的知识出发,用多种方法(错位相减法、方程法)推导出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在应用中加深了对公式的认识.

*继续探索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

(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6.3a组(必做);教材习题6.3b组(选做)

*教学反思

【篇三:

教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高二数学组集体备课教案(第七周10月17日)

课题: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两个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掌握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建模意识,体会公式探求过程中从特殊到一

般的思维方法,渗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将数学学习放眼生活,用生活眼光看数学的思

维品质;

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

问题探索法及启发式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回顾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

an

=qa

(1)等比数列定义:

n-1(n≥2,q≠0)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an=a1qn-1(a1,q≠0)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倒序相加法。

二、问题引入:

阅读:

课本第55页“国王赏麦的故事”。

2363

+2+问题:

如何计算s64=12+2++2

引出课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三、问题探讨:

问题:

如何求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sn=a1+a2+a3++an

=a1+a1q+a1q2++a1qn-2+a1qn-1

回顾: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倒序相加法。

等差数列a1,a2+a3,an它的前n项和是sn=a1+a2+a3+an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an+1-an=d

(n-1)d]

(1)sn=a1+(a1+d)+(a1+2d)++[a1+

sn=an+(an-d)+(an-2d)++[an-(n-1)d]

(2)

(1)+

(2)得:

2sn=n(a1+an)

n(a1+an)2

探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否能用倒序相加法推导?

sn=a1+a2+a3++an

sn=

=a1+a1q+a1q2++a1qn-2+a1qn-1

aaanan

sn=an+n+n+++2n-2n-1

qqqq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不能用倒序相加法推导。

回顾: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本质。

构造相同项,化繁为简。

探究: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否能用这种思想推导?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

an+1

=(qn∈n+)an

变形:

anq=an+1

具体:

a1q=a2a2q=a3a3q=a4?

?

学生分组讨论推导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生不难发现:

由于等比数列中的每一项乘以公比q都等于其后一项。

所以将这一特点应用在前n项和上。

由此构造相同项。

数学具有和谐美,错位相减,从而化繁为简。

sn=a1+a1q+a1q2++a1qn-2+a1qn-1

(1)qsn=

a1q+a1q2+a1q3++a1qn-1+a1qn

(2)

2

由此构造相同项。

数学具有和谐美,错位相减,从而化繁为简。

(1)-

(2)得:

(1-q)sn=a1-a1qn

当q=1时,sn=na1

a1(1-qn)当q≠1时,sn=

1-q

学生经过讨论还发现了其他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课后整合自己的思路,将各自的推导过程展示在班级学习园地,同学们共享探究。

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出求和公式的第二种形式:

当q≠1时,sn=

a1-anq

1-q

四.知识整合: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q=1时,sn=na1

a1(1-qn)a-aq

当q≠1时,sn==1n

1-q1-q

2.公式特征:

⑴等比数列求和时,应考虑q=1与q≠1两种情况。

⑵当q≠1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两种形式,分别都涉及四个量,四个量中“知三求一”。

⑶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结合前n项和公式涉及五个量,a1,五个量中“知三求二”(方程思想)。

3.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

错位相减法。

五、例题精讲:

例1.运用公式解决国王赏麦故事中的难题。

变式练习:

⑴求等比数列1,2,4,8?

的前多少项和是63.

⑵求等比数列1,2,4,8?

第4项到第7项的和.

例2.画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再将这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相连得到第2个正方形,

依次类推⑴若一共画了7个正方形,求第7个正方形的面积?

3

q,n,

an,sn,

⑵若已知所画正方形的面积和为一个正方形的面积。

31

,求一共画了几个正方形,及所画的最后4

解:

由题意得:

每个正方形的面积构成等比数列,且a1=4

(1)n=7∴a7=a1?

q6=

116

q=

12

n-1

?

?

1?

?

an=4?

?

2?

?

?

an=a1qn=1

?

n=5n?

?

?

?

1?

?

?

?

(2)?

a1(1-qn)?

?

?

14?

1-?

?

a=n?

?

31?

sn=?

2?

?

?

?

41-q?

?

=

1?

41-

?

?

2

1

答:

(1)第七个正方形的面积是cm2。

16

1

(2)一共测了5个正方形,所画的最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cm2。

4

巩固练习:

⑴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1,q=-2,求s6。

⑵已知等比数列{an}中,a1=1,q=3,sn=40,求n,an。

六、课堂小结: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当q=1时,sn=na1

a1(1-qn)a-aq

当q≠1时,sn==1n

1-q1-q

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推导方法:

错位相减法。

3、数学思想:

类比,分类讨论,方程的数学思想。

七、课后作业:

基础题:

课本p61习题2.5a组1,2

提高题:

求和((1+a)+(2+a2)++(2n-1+an)

探究与发现:

查阅网络,思考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无其它推导方法?

4

八、板书设计: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