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6805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docx

上海市杨浦区届九年级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调研

初三化学试卷2018.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l-35.5Na-23S-32Ca-40

1、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B.冰雪消融C.汽油挥发D.矿石粉碎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雨水B.啤酒C.液氧D.河水

3.氯酸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1C.+3D.+5

4.属于有机物的是

A.CH4B.COC.CO2D.K2CO3

5.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固体B.不易与氧气反应

B.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良好的延展性

6.人体内一些液体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7.35-7.45)B.胃液(0.9-1.5)

C.唾液(6.6-7.1)D.尿液(4.7-8.4)

7.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氢气B.煤C.石油D.天然气

8.自来水厂净化水通常不采用的方法是

A.蒸馏B.沉淀C.过滤D.消毒

9.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醋可以除去热水瓶、水壶中的水垢B.醋酸是一种氧化物

C.醋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D.醋酸的摩尔质量为60

10.有关物质的俗名、学名与化学式均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干冰水H2OB.纯碱碳酸钠Na2CO3

C.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D.胆矾硫酸铜CuSO4∙5H2O

 

1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常见的酸溶液:

H2O、HCl、H2SO4B.常见的黑色固体:

CuO、MnO2、Fe3O4

C.常见的还原性物质:

C、CO、O2D.常见的氧化物:

MgO、KMnO4、H2O

12.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

13.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

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1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B.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

15.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

CO2+H2O

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16.对反应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能分解生成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17.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18.溶解度曲线是溶解度表示方法之一。

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的是

A.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C.该温度时,100g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D.该温度时,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19.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对滤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定有锌②一定有铁③一定有铜④可能有锌⑤可能有铁⑥可能有铜

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⑥

20.对比实验是常用的实验方法,相关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CO2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金属M生锈需要O2

D.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1.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

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

B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稀盐酸、NaOH、NaCl三种溶液

分别滴入酚酞溶液,再相互混合,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2.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Ba(NO3)2、NaCl、MgSO4B.NaOH、FeCl3、HCl、HNO3

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2CO3、HCl、BaCl2、NaCl

23.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24.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

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

D.e点时,固体中只含两种物质

2、填空题(本题共45分)

25.(6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体温计中的液体金属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读作___________。

(3)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医用消毒酒精中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0.1mol酒精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含有___________个氢原子。

26.(4分)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电解水实验中,元素从_______态变化_______态。

(2)实验2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3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冰水中,观察到蜡烛火焰逐渐熄灭,原因______________。

27.(9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可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

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物质加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_______。

A.汽油B.面粉C.纯碱D.硫酸铜

(3)物质加入水中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会升高的是_______。

A.烧碱B.氯化钠D.氧化钙D.碳酸钙

(4)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

NaCl和KNO3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

KNO3晶体中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

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

NaCl溶液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28.(7分)粗盐除去泥砂后含有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某同学对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称取5.0g粗盐,为了使粗盐充分溶解(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量取水所用量筒的规格为__________。

A.10mLB.20mLC.50mLD.100mL

(2)步骤

所加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步骤

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

过滤实验,制作过滤器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滤后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

蒸发实验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得到精盐。

29.(10分)实验一:

电子天平AB的表面皿中分别盛有浓HCl、浓H2SO4,放置一段时间。

(1)A中的示数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C所示变化相一致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A”或“B”)

实验二:

做对比实验,得出相应结论。

(3)

试管中都产生气泡,且

中比

中剧烈。

此现象说明物质反应的快慢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试管中可能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右图所示,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大小。

实验现象:

试管

比试管

中产生气泡剧烈。

得出结论:

金属活动性X>Y。

我不赞同此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某干燥剂含有CaO、NaOH和CaCl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溶液a一定显________性。

(2)白色固体b一定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写出可能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加入过量的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c:

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有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燥剂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稀HNO3溶液能否用稀HCl溶液替代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三、实验题(本题共26分)

31.(8分)图1装置左管带孔的燃烧匙内盛有足量的锌粒,右管盛有稀硫酸。

(1)关闭K3,打开K1和K2,除了右管液面下降,还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K1的导管口处用橡皮管连接图2的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收集气体。

(3)按图3进行实验,用橡皮管与K1相连接并点燃尖嘴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为了使反应停止,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下列部分仪器,组装一套与上面装置有相同优点的装置,用编号表示组装的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

32.(9分)某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0g氧化铜和碳粉,通过下列实验对其中炭粉含量进行探究。

实验前进行知识准备:

2Cu+O2

2CuO

(1)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酒精灯,将尖嘴管对着火焰,以提高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2Cu+CO2↑,该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装置B中一定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再打开弹簧夹,继续加热装置B,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固体颜色不再变化后停止加热,称量装置C,质量比反应前增重4.4g,增重质量就是____________质量。

通过计算可知装置B中含碳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_g。

本实验还可以通过称量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计算出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

33.(9分)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低价2滴紫色石蕊溶液。

(资料:

KCl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试验的是试管__________(选填

~

编号)。

(2)试管

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溶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

(3)试管

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碳酸钾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可做________肥使用,取该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________色。

(4)将试管

倒入试管

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________________。

A.红色B.紫色C.蓝色

(5)实验后将试管

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除了石蕊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

34.(5分)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石灰石,产生气体质量与石灰石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恰好完全反应后称的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08.1g,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盐酸完全反应时,产生C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2)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D

A

B

B

A

A

A

B

B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C

B

D

A

D

C

D

D

D

A

C

2、填空题

25.

(1)Hg

(2)二氧化硅(3)CaO+H2O→Ca(OH)2(4)2:

6或1:

3;4.6;3.612×1023

26.

(1)化合游离

(2)吸附性(3)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7.

(1)D

(2)C(3)AC(4)①KNO3②20℃

28.

(1)B

(2)NaOH

(3)完全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4)c、a、b;Mg(OH)2、BaSO4、CaCO3、BaCO3

(5)HCl、H2O

29.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AB

(3)酸的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铁锈消失,溶液变黄色,产生气泡(2分);

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4)酸的浓度不同;金属的大小、盐酸的质量、盐酸的浓度(2分)

30.

(1)碱

(2)CaCO3;Ca(OH)2+Na2CO3→CaCO3↓+2NaOH或CaCl2+Na2CO3→CaCO3↓+2NaCl

(3)完全除去NaOH、Na2CO3,以免干扰检验CaCl2

(4)

CaO和NaOH;

NaCl+AgNO3→AgCl↓+NaNO3;CaO、CaCl2或NaOH、CaCl2(2分)

(5)不能

3、实验题

31.

(1)左管液面上升,固液接触,产生气泡;Zn+H2SO4→ZnSO4+H2↑

(2)b

(3)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有水珠,蒸发皿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2分)

(4)关闭K1;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cde或bdg

32.

(1)2H2O2

O2↑+2H2O

(2)氧气具有助燃性(或氧气使酒精燃烧更充分);高温

(3)黑色固体变成红色;CO2被NaOH完全吸收

(4)有气泡冒出;生成的CO2;1.2;B中玻璃管及其中固体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33.

(1)

(2)H

(3)碱性;盐;钾;紫

(4)H2SO4+2NaOH→Na2SO4+2H2O;C

(5)CaCl2、KCl、HCl

4、计算题

34.

(1)0.1mol1分

(2)设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xmol

CaCO3+2HCl→CaCl2+H2O+CO2↑1分

7344

xg4.4g

1分

m稀盐酸=108.1+4.4-12.5=100g1分

HCl%=

×100%=7.3%1分

答: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