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03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docx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5篇)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1

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自从出版以来,就享有很高的评价,被称为“打开未来之门的一本书”。

虽然讲述的故事浅显易懂,但却意味深长,影响改变了许多人。

我有幸在图书馆302拜读了这本书,感慨良久,感触颇丰,以笔记之。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芝加哥的同学聚会”,讲述的是老同学在聚会时,对于自己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变化的讨论;第二部分,讲述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的故事;第三部分是下午茶似的讨论,老朋友们讨论了“奶酪”的故事对自己的启发,以及他们将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这些道理。

当然最触动人最核心的是“奶酪”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住着四个小家伙,其中,有两只小老鼠,一只叫“嗅嗅”,一只叫“匆匆”,另外是两个小矮人,一个叫“哼哼”,另一个叫“唧唧”。

他们每天都在迷宫里跑来跑去,寻找奶酪充饥。

迷宫对他们来说有点残酷。

因为迷宫里面的走廊和房间错综复杂,有些房间里藏着美味的奶酪,但是迷宫里也有死胡同和黑暗的角落,很容易迷路。

他们都以各自方式寻找奶酪,终于有一天,他们在一走廊的尽头找到了奶酪C站,那里有无数的各式各样的奶酪。

从此,他们把C站当作家一样,每天沿固定的路线去C战,尽情地享受奶酪。

在他们看来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

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C站的奶酪全不见了。

嗅嗅和匆匆并没有感到有多惊讶,因为他们两个早已注意到奶酪一天比一天少。

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本能告诉他们该去寻找新的奶酪了。

然而,哼哼和唧唧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他们质疑者,呼喊着,咆哮着。

甚至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都到C站,幻想着奶酪还在那里。

可是C站一直是空荡荡的,他们承受着失去奶酪的痛苦、挫败、沮丧、饥饿,和由此而来的愤怒。

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唧唧决定告别旧的奶酪,去寻找新的奶酪,而哼哼却不愿做出任何改变,依旧守在C站。

最终嗅嗅匆匆唧唧奔往新的方向,都找到了新的奶酪。

这是一个讲“变化”的故事,虽然浅显,但富有哲理和启发。

故事中的“奶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我们在生活中想要得到的任何东西,工作、金钱、爱情或者一种心灵的宁静。

无论如何,它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而“迷宫”代表我们不断寻找幸福的场所。

故事中的四个角色,无疑是我们多面人性的反映,也许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面对变化,或许我们会像嗅嗅及时发现变化,或者像匆匆及早采取行动,或者像哼哼担心事态变得更加糟糕而否认抵制变化,或者像唧唧发现变化可以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后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我想大部分人是愿意做唧唧,因为只有这种人才能取得巨大成功。

但当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或者传统思维受到冲击,当我们的处境已发生变化,我们是否能坦然地随着处境的变化而变化。

也许有些人会抵制变化,究其根本,这是因为我们害怕变化。

“如果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

当然,有时候这种适当的恐惧是件好事,当我们担心自己的无所作为会让自己的处境更为糟糕时,恐惧会我们立刻采取行动,帮助我们避开真正的危险。

但是如果这种恐惧到了束缚我们手脚的程度,以至于妨碍我们在必要时候做出改变,那它无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之所以我们会产生这种不理性的恐惧,是因为我们的观念,因为我们看待变化的方式。

当我们认为变化会让我们失去现在的一切,当我们不敢面对变化之后的道路,我们便会抵制变化,坚决不接受变化。

但当我们感受到变化的乐趣,认为变化对我们有益,会帮我们赢得未来,会帮我们开拓富有挑战性又有无穷乐趣的明天,我们就会不在恐惧,不再犹豫,就会欢迎变化,热衷于变化,燃起了向新方向前进的无限动力和激情。

当我们观念变了的时候,行为也跟着变了,个人乃至思想都朝着新方向前进。

正如作者所说“只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并且享用新的奶酪,你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当我们意识到变化的外表下隐藏着福祉,当我们不再恐惧并欣然接受变化时,变化突然而来,我们是否依旧会手足无措?

作者说过“经常嗅一嗅奶酪,这样你才知道它是否依旧新鲜”。

生活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微小的变化,这将有助于我们适应即将到来的大变化。

以便当大变化到来时,我们能及时应对,做出改变。

我们必须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奶酪。

如果不改变,就意味着被淘汰,就意味着陷入被动。

我们从没落的大清帝国、破产的诺基亚身上都能感受到不改变的残酷性。

作为大学生,我们也时时刻刻面对着变化。

比如,在如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大学生一毕业已经有40%的知识过时,一年不读书80%过时,三年不读书90%过时,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我们将不能在未来社会获得主动权。

我们进入了大学,告别了高中,为了适应大学这个小社会,我们的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等也许都追寻新的奶酪,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涯才别有风采。

当我们在生活中失意,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我们所做出的改变应是改变我们过去的生活方式。

有句话说的好:

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现在的行为方式不变,而期待二三十年后一个不一样的结果,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当然,理性的读者都知道改变并不意味着所有方面都改变,我们所做的只是告别旧的奶酪,追寻新的奶酪。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感受到变化带来的乐趣,相信这句话: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享受变化。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2

时代在提高,人、事、物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说一个人不能及时适应各种变化,就会被淘汰。

今日,我读了一本名叫《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书,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书中主要讲述四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生活在一个漆黑的迷宫里面,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藏着许多许多奶酪的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我的幸福生活。

然而,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全部都不见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都暴露无疑:

嗅嗅和匆匆随奶酪的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他们所想要的奶酪,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可是,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理解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最终冲破了自我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了漆黑的迷宫,并且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书中的奶酪,指的就是生命中人所想要得到的东西,它能够是一份好的工作、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种友好的人际关系,也许还是一次甜蜜的感情、许许多多的金钱……然而,当这些“奶酪”突然的消失了、被人破坏掉了或者是变化掉了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只会不停地叫喊:

“谁动了我的‘奶酪’!

”可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是:

要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我发现,当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时两只小老鼠做得比两个小矮人要好,好得多,因为小老鼠们总是能把事情想的很简单,并且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而那两个小矮人明显比两只小老鼠聪明,但却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想的很复杂很复杂,这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吗?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我的“奶酪”在变化。

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失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

”然后开始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因为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每个人在必须为自我的事业、生活做出选择时,必须充分地热爱自我喜欢干的事,要努力去钻研,就会有作为。

并且变化无处不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发生,无论我们是不想改变还是喜欢改变,应对变化,我们不能像小矮人哼哼那样拒绝变化,应当像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以及小矮人唧唧一样随时镇定的应对变化,尽快调整自我适应变化。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3

当我们面对事物的变化,是一尘不变,还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自从,我读了美国斯宾塞·约翰写的全球第一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我才知道。

这本书的四个主人公分别是小老鼠“嗅嗅”,“匆匆”。

和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每天穿梭在一座奇妙的迷宫中寻找黄澄澄、香喷喷的奶酪。

在奶酪C站,有着充足的奶酪,他们每天都在这里享用奶酪。

然而有一天,奶酪消失在了奶酪C站。

这时,两只小老鼠一点儿也不吃惊,因为他们早就察觉到奶酪一天比一天少。

他们毫不犹豫的去别的地方寻找奶酪。

而小矮人的反应却截然相反,他们面对新的情况,毫无准备,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就这样,哼哼和唧唧在抱怨时,嗅嗅和匆匆已经在倾尽全力寻找新的奶酪了。

由于饥饿和焦虑,唧唧开始厌倦这种一尘不变的等待了,他想到迷宫中寻找新的奶酪,而哼哼却依旧坚信;只要他一直等候在奶酪C站,奶酪一定会出现。

这时的唧唧已经踏上了寻找新奶酪的征途,他也曾犹豫过,也曾害怕过,但找到新奶酪的决心使他迎难而上,当他走到奶酪N站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他看见了如此巨大和丰富的奶酪与他的老鼠朋友:

嗅嗅和匆匆……

读了这本书,我恍惚间明白:

变化总是会发生的,就如同故事中消失在奶酪C站的奶酪,如果我们像哼哼,或者是先前的唧唧,认为奶酪永远出现在奶酪C站,那就大错特错了,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能不发生的,可以说变化的发生已是家常便饭,我们一定要接受变化、适应变化。

而接受、适应变化之前是否也需要预见变化呢?

那是自然的,如果能像两只老鼠一样早早地为以后奶酪的失踪做好准备,那自然在奶酪消失时不会惊讶地呆在原地不动,预见变化与追踪变化也是分不开的,因为如果你有了预见变化的先见之明,你就会不断地观察,那样可能发生变化的事物并思考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就像两只小老鼠:

经常闻一闻奶酪,以便知道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变化,再言之,如果变化已经发生,奶酪已经没有了呢?

这时,我们应该尽快的适应变化,因为越早放弃旧奶酪,才能越早享受到新奶酪。

在这一点上,似乎唧唧适应变化的速度还不够快,但至少他懂得了改变,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他懂得了享受变化、尝试冒险,还在几次因为困难重重差点儿要放弃的时候为了目标坚持下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享受新的奶酪的美味!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哼哼这样的人啊!

一尘不变、怨天尤人,不作任何努力,不对已经发生变化的事物作任何改变,而是期待着天上掉馅饼。

有时我发现我也很像哼哼:

死板、不适应变化、不灵活。

其实,与其说故事中所谓的“奶酪”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算是我们十分想要得到的东西,那到不如说学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个理念比那件东西更有价值,因为如果不懂得这个理念,我们将失去许多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那么面对总是在发生变化的事物,我们是否会像哼哼那样沮丧地大叫“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4

世界上最流行的管理方法带给你面对改变与危机的新视角。

运用这种方法,你就可以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是书中的“奶酪”——无论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还是爱情、金钱……

故事中虚构的四个角色:

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用来代表我们的不同方面,即我们简单的一面和复杂的一面。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些不同的方面,不论我们的年龄、性别、种族和国籍如何。

有时我们的行为像:

嗅嗅——他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

或者像匆匆——他能够迅速开始行动。

或者像哼哼——他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这会使事情变得更糟。

或者像唧唧——当他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不管我们选择哪一面,我们都有共同的方面,那就是:

需要在迷宫中找到我们自己的道路,帮助我们在变化的时代获得成功。

《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是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迷宫中,有四个可爱的小生灵在迷宫中寻找他们的奶酪。

故事里的“奶酪”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一幢豪宅,还可以是自由、健康、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

或许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宁静,甚至还可以只是一项运动,如马术、高尔夫球等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想要的“奶酪”,我们追寻它,想要得到它,因为我们相信,它会带给我们幸福和快乐。

而一旦我们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奶酪,又常常会对它产生依赖心理,甚至成为它的附庸;这时如果我们忽然失去了它,或者它被人拿走了,我们将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

故事里的“迷宫”代表着你花时间寻求着的东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效力的机构,你生活的社区,亦或是你生活中的某种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工作与生活就像不断翻滚的浪花,各种变化都在时时发生。

生活在其中,的确使人感到紧张不安,除非有一种办法能使我们关注到这些变化,并且能够从中得到启迪。

有一条找到这种办法的途径,那就是走进“奶酪的故事”。

请相信我,这则简短的寓言只需花费你不多的时间,但它带给你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我希望你们能欢欣于你们从故事中所发现的道理,并能享受到这一发现的乐趣。

祝你们一切顺利。

请记住一句话: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谁动了我的奶酪:

故事省略……(请大家去买这本书看吧,呵呵,故事在书中,还有解释,因为这本书是可以让你受益到死~,就是可以永远值得读)先精彩放送里面的经典!

1、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2、预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

3、追踪变化经常闻一闻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4、尽快适应变化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会越早享用新的奶酪。

5、改变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

6、享受变化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

7、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记住:

他们仍会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

我想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5

如果你不再恐惧,你会做什么?

如果你不再恐惧,你是否会做出改变?

当一个人拒绝变化的时候,实际上他一直在原地踏步。

变化无处不在,迅速适应可以使我们占得先机。

只有试着去改变自己,丢到旧奶酪,逃离舒适区,才不会被这个时代与社会所淘汰。

改变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过去释然,从而迅速朝着新方向前进。

即使做不到像嗅嗅和匆匆那样预先发现改变立即做出行动,但也不能去做一个哼哼只会指责抱怨。

也许每个人都有过那么一段哼哼时间,但终究每个人都会去学着改变,成为那个唧唧。

当然,在做出变化的同时,善于总结能够让人更快进步。

总之,不变化,就变僵。

人要是没有改变,和猪有什么区别。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6

励志和成功方面的书现在社会上流传很多,但当我的视线进入《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被重重地撼动了,一本不足百页,仅四万字的薄薄小册子,竟有如此冲击和震撼力,我想这就是这样一本全球最畅销书的魅力所在吧。

我们正经历一个多变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把我们从一条风平浪静的计划经济的小溪推向了充满惊涛骇浪的汪洋。

而《谁动了我的奶酪》用寓言式的故事讨论了二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变化。

在变化来临之前,怎样预见变化,在变化到来之后,怎样对待变化、适应变化。

是像嗅嗅和匆匆,迅速开始行动?

还是像哼哼那样害怕变化,否认和拒绝变化?

还是像唧唧那样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活和学习中有太多的变化,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发生,无论我们是否害怕变革的到来。

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当我们面对变化时,我们会害怕,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很正常。

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科学的对待畏惧,它甚至可以帮助我们避开真正的危险。

我们无须拒绝变化,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对变化的态度,在变化中享受变化,拥抱变化,迎接变化。

要知道,事物的变化是客观的、绝对的,而不变是主观的、相对的。

其实,我们周围每天都在面对变化,只是因为这种变化是细微的,不易感知的,容易忽略。

我们很多的人都习惯于这样一种情形,即漠视身边细微的变化,而面对急剧的变化表现出顽强的抗争,抑或是徒

劳的抗争。

然而,问题是很多情况下,变化是在悄然间发生,却未被感知和觉察,以至于铸成悲剧,就像一只扔进冷水里慢慢被加热煮熟了的青蛙。

当我们守着眼前的一片天空,习惯于自己拥有的工作、财富、幸福时,我们总是踌躇满志,怡然自得或夸夸然畅谈美好的未来,而很少想到万一,想到去闻一闻“奶酪是否有变质”或看看否否正在少去。

直到奶酪忽然没有时,我们才开始追问为什么,但为时晚矣。

当我们真正意识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可能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挽回了。

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平时象哼哼一样,面对失去的那份安天天叫嚷着:

“谁动了我的奶酪?

”然后意志消沉,苦等所谓老天开眼的奇迹,结局只可能是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饿死。

在这个多变的时代,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书中的“嗅嗅”和“匆匆”恰是我们的榜样。

居安思危,对多边的“奶酪”变化密切注意,把跑鞋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去寻找新的“奶酪”。

只有敏锐地注视着局面的细微变化发展,未雨绸缪,主动做好知识积累、技能积累、身体和精神积累,我们才能应付自如的面对发生的变化。

变化是永恒的。

尽管还有如同嗅嗅一般因害怕变化而否认变化,怨天尤人的人在,但如唧唧一样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是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所致。

原有的“奶酪”总有一天会消耗,我们该如何面对?

卡奈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不要为打碎的玻璃杯而伤心,我们也不要为记忆中的“奶酪”而向往,那只会是“白头宫女话玄宗”的无奈和一厢情愿的神往。

我们需要的是发现适合自己的道路,摆脱安逸,超越恐惧,恃机而动,寻找新的“奶酪”。

生活并不会遵从某个人的愿望,改变随时会降临,但积极地面对改变却会让你发现更好的奶酪,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新的“奶酪”总是存在于某个地方。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7

故事的主角有四个:

其中有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两个小矮人——唧唧和哼哼。

他们住在一个迷宫里面,他们吃的食物是奶酪,所以他们常常需要在迷宫中寻找奶酪。

两只小老鼠,头脑简单,他们常常只会根据嗅觉去判断奶酪的位置,然后顺着迷宫一路跑,直到找到奶酪,有的时候,他们会撞到墙壁,或者跑进一条死路。

两个小矮人,则非常聪明,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寻找规律,总会比较高效地找出奶酪;当然,他们有时候会到一些情感、情绪的困扰。

有一天,他们四个同时发现了奶酪站C,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奶酪,然后他们四个每天都来奶酪站C吃得饱饱的。

两只小老鼠还是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早早起床,沿着迷宫的道路跑向奶酪站C,这情形跟他们第一次发现奶酪站C一样。

两个小矮人,刚开始几天还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去奶酪站C饱餐一顿,但是,慢慢的,他们睡到很晚起床,然后慢慢悠悠走向奶酪站C。

又一天的早晨,两只小老鼠按照惯例来到奶酪站C,但是发现奶酪一点儿也没有了。

他们并不惊讶,立马又开始在迷宫中奔跑起来,投入寻找新奶酪的行动中。

晚一些的时候,两个小矮人也来到奶酪站C,发现空空如也。

他们非常愤怒,责怪拿走奶酪的人,同时,他们又保留一丝希望,说不定拿走奶酪的人会把奶酪送回来。

这样他们饿着在奶酪站C待了一天,接下来几天,他们还是每天来奶酪站C,但是每次都是失望而回。

他们越来越饿,情绪也越来越差。

唧唧这时候想起了嗅嗅和匆匆,他好久没看到他们了,说不定他们已经在迷宫的其他地方找到了奶酪。

于是,唧唧劝哼哼一起去其他地方找奶酪。

但是,哼哼却还是相信会有人把奶酪送回来的,同时提醒唧唧外面充满危险。

唧唧和哼哼又继续在C站待了一段时间,他们在墙上挖洞,希望找出奶酪。

但是墙上的洞越来越来大,奶酪却一点影儿都没有。

唧唧终于下决心出去重新寻找奶酪。

而此时,嗅嗅和匆匆已经找到了奶酪站N,这里的奶酪比之前的奶酪站C里的奶酪还要多,而且还很新鲜。

唧唧最终也找到了奶酪站N。

他在寻找奶酪的过程中,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也意识到奶酪站C的奶酪不是一夜之间变没的,它是越来越少,也不再新鲜,甚至有些还发了霉。

他中途也曾回去找过哼哼,劝他一起出来找奶酪,但是被哼哼拒绝。

我是他们四个中的哪一个呢?

以前,我身上更多的应该是有唧唧的影子,我总是不安于现状,总是期待一些改变。

大学毕业实习找工作时,本来我可以在我学校所在的城市,在那个行业里最好的公司实习,毕业以后留在那里(一般来说,只要能进去实习,留在那里工作的机会就很大)。

但是我喜欢的是S市,我义无反顾去了S市找实习。

先找到了一家还不错的公司,而且实习完,就可以留在那工作。

实习快一个月的时候,另一家更好的公司要我去实习,但是实习不能保证以后在那工作。

我当时很纠结,要不要去呢?

想了几天,决定还是闯一闯,选择去了那家更好的公司实习。

后来,我留在那家公司工作了。

我终于如愿以偿和那家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但我整个人变得懈怠了。

在那公司里,都是老同事带着新同事一起做工作,那时候,带我的那个老同事总是会问我什么时候结果能出来,我总是一拖再拖,自己却不觉得。

终于一年以后,公司测评,我的测评结果非常差,差一点就被辞退了。

在第二年的时候,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一件项目调查后,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在那天将结果弄出来(虽然公司没有那样要求)。

但是,第二年带我的老同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痛苦,我一度痛苦得想要拿刀捅了他。

在第三年的时候,换了一个老同事带我,没有了那些心理压力,但是身体压力却很大,我常常到凌晨两三点才从公司回家,第二天继续上班,那时候我常常害怕会过劳死。

因为,我还是要求自己“当日事当日毕”,但是我的工作量却成倍增加了。

我一方面算是(熟练的)新同事,老同事项目后续那些活儿全压在我的头上;另一方面也算是老同事了,但是我的级别只能带实习生,后续那些活儿还是压在我的头上。

在第三年结束的时候,我因为个人的一些事情,以及看到公司对我后一年的安排(事情更多了),我选择辞职了。

未来我该怎么做?

我说,我以前更像是唧唧,现在呢,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变成哼哼。

所以我要提醒我自己看奶酪墙上的话。

我以前是自己一个人,现在我是一个妈妈了。

孩子的成长可能需要我这个妈妈付出更多的爱、时间、金钱在他身上。

我相信一个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本能,可以改变的因素是时间和金钱,那么我可能需要考虑换一份有更多自由时间的工作。

可是什么工作是满足这样条件的呢?

我觉得接下来,我要多读书,多思考,挖掘自己的兴趣,并且将自己的兴趣与工作联结起来,一定可以找到那样一个我想要的工作。

《谁动了我的奶酪》读书笔记8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

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

生活是一座迷宫,

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们时常陷入学茫,

在死胡同中搜寻。

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

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

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

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

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曾经让我百看不厌,此外,我也喜欢看励志方面的书,吃过各种版本的“卡耐基”、喝过各种各样的“鸡汤”。

眼前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

》似乎综合了它们所有的口味,着实叫人喜欢。

从表面上看,《谁动了我的奶酪?

》和其他众多装祯精美的书没多大区别,只是薄了些,约4万字,写的是个可爱的寓言故事,每页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爱、个性鲜明的漫画形象。

可就是这本不起眼的小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的奇迹:

自1998年9月由美国普特南出版公司出版后,两年中销售20xx万册,雄踞亚马逊网上书店第一名约80周,同时迅速跃居《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最畅销图书排行榜第一名。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

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