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13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docx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B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电影《中国机长》还原了四川航空紧急迫降的事件,下列涉及的化学变化是()

A.轮胎变形

B.玻璃破碎

C.航油殆尽

D.通信失常

2.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也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

下列生产、生活实例不是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是()

A.电厂以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

3.规范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取用“铜绿”B.

滴加稀盐酸

C.

加热“铜绿”D.

洗涤试管

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方案甲研究微粒的运动

B.用方案乙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C.用方案丙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D.用方案丁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准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将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6.茶,一片树叶的艺术。

喝茶有益身体健康,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

B.单宁酸是一种氧化物

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26:

23

D.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离子是带点的粒子,所以带点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同种元素含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称为同种元素

8.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XYZB.X4YZ3

C.X2YZ3D.X3YZ2

9.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引起爆炸的是()

①N2和O2②H2和CO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和空气⑤H2和O2

A.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0.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

稀上元素镝(Dy)常用于制造硬盘驱动器,如图是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镝是金属元素B.镝的核电荷数为66

C.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2.5gD.一个镝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

11.硅(Si)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是SiCl4+2H2

Si+4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X的化学式为H4Cl4

C.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4D.该反应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12.右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13.某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及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

32

200

1

0

反应后质量

0

x

y

z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直接构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D.X+Y+Z=233

14.下列四个图象反映出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电解水

A.AB.BC.CD.D

15.现有下列四组物质:

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

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

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二、填空题

16.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水银_______

②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③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

④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⑤作燃料且是最清洁能源的是_______

⑥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

⑦将少量某塑料样品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了CO2和H2O,由此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①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常用到_______,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②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铁”是指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③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液氧的沸点_______液氮的沸点(填>或<或=)

⑤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_______

三、实验题

1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氧气,二氧化碳)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A→____→___(填装置代号)。

该实验中还需对装置A进行的改进是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O2,应在____时开始收集气体。

若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

不适宜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应用____(填字母序号)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连接B、G装置进行实验。

若实验时G装置中燃着的蜡烛熄灭,则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____。

18.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氧化碳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1)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D处点燃的目的是__。

(3)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相等;

c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9.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象,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

(2)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轮胎变形,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航油殆尽,燃油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通信失常,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A、煤为燃料进行火力发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人维持体温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三峡大坝建成发电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电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利用炸药开山炸石和拆除危旧建筑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睛】

判断是不是化学变化就看有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3.A

【详解】

A、粉末状药品取用,用纸槽送到试管底部,A正确。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垂直悬空滴加,B错误。

C、固体加热,试管口需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倒流试管炸裂,C错误。

D、洗涤试管不能上下震荡,否则液体容易洒出,D错误。

故选:

A。

4.D

【详解】

A、图中实验,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氮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A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速率快,说明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快,故B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干花不变色,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湿花变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可用于研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故C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图中实验,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不能研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故D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D。

5.D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

B、铁丝引燃后伸入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没有白雾,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正确。

故选:

D。

6.A

【详解】

A.单宁酸属于有机物,有机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此选项正确;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是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单宁酸不是氧化物,此选项错误;C.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

):

(1×52):

(16×46)=228:

13:

184,此选项错误;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故B错误;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C正确;

D、同种元素含有相同的质子数,但是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称为同种元素,如氢氧根离子和氟原子,故D错误。

故选:

C。

8.C

【分析】

采用代入法验证,将三种元素的化合价一一带、代入选项,如果化合物的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表明该化学式正确。

【详解】

A、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化合物XYZ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4)+(-2)=+3≠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不正确;故A不正确;

B、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化合物X4YZ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4+(+4)+(-2)×3=-2≠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不正确;故B不正确;

C、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化合物X2YZ3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2+(+4)+(-2)×3=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正确;故C正确;

D、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化合物X3YZ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1)×3+(+4)+(-2)×2=+3≠0,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判断该化学式不正确;故D不正确

;故选:

C。

9.A

【详解】

①N2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O2只具有助燃性,不具可燃性,该组混合物在点燃的条件下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②H2和CO均由可燃性,但都不具有助燃性,该组混合物在点燃的条件下不会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③煤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该组混合物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引起爆炸,选项正确;

④面粉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该组混合物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引起爆炸,选项正确;

⑤H2具有可燃性,O2具有助燃性,该组混合物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引起爆炸,选项正确,故选A。

10.C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镐,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6,表示原子序数为6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镐的核电荷数为66,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下方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66,表示原子序数为66;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一个镐原子核外有66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11.D

【详解】

A、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硅,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故A错误;

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Cl4+2H2

Si+4X可知,反应前H原子个数为4个,Si原子个数为1个,Cl原子个数为4个;反应后Si原子个数为1个,4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中有1个H原子和1个Cl原子,X的化学式为HCl,故B错误;

C、SiCl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

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则有:

x+(-1)×4=0,x=+4,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Cl4+2H2

Si+4HCl可知,该反应中,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生成物Si的化合价为0价,H2的化合价为0价,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有2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D正确;

答案选D。

12.C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如图:

【详解】

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单质,不符合题意;

B、由各物质微粒的个数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不符合题意;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一种单质,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

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4,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选项A错误;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B错误;

C、根据

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2+200+1=X+Y+Z,故X+Y+Z=233,选项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二氧化碳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完全燃烧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改变,故正确;

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增加生成物的量,所以等量的氯酸钾分解最终生成氧气的量相等,故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而不是质量比,故错误。

故选A。

15.B

【分析】

由两种物质混合,当总质量一定时,无论两种物质的质量比如何,燃烧生成水的质量都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说明混合的两种物质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的两种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是否相同即可。

【详解】

①乙炔(C2H2)和苯(C6H6)中,由于二者碳原子和氢原子两种原子个数比相同,都为1:

1,故二者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②由于每个乙烷(C2H6)和乙醇(C2H6O)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但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每一个乙醇分子比一个乙烷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错误;

③由于每个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相等,但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每一个乙醚分子比一个丁烷分子多一个氧原子),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故错误;

④每个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分子中都含有8个氢原子,由于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甲苯(C7H8)的相对分子质量=12×7+8=92;甘油(C3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12×3+8+16×3=92]。

即所含氢元素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

故选B。

16.Hg

2NO3-

H2O3C、H活性炭元素煮沸>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详解】

(1)①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金属汞的符号为:

Hg;

②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

,得2

+(-2)×3=0,得

=+3,故铝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可表示为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2NO3-。

④Cl的质子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变为氯离子,故氯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⑤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放出大量的热,所以H2是清洁能源;

⑥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单质臭氧,化学式为:

O3;

⑦塑料在O2中燃烧,生成了CO2和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组成生成物的元素是碳、氢、氧,而生成物中已知的元素只有氧。

由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塑料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碳和氢;

(2)①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②用“加铁酱油”的“铁”是指铁元素;

③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④工业上制氧气,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液态空气中液态氮的沸点低,加热时液态氮先蒸发出来,液氧的沸点>液氮的沸点。

⑤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7.铁架台集气瓶2KMnO4

K2MnO4+MnO2+O2↑FE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未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就收集气体(集气瓶未装满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E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详解】

(1)①是铁架台,②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MnO2+O2↑;

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发生装置用A,然后经过F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气法E收集;装置A需要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该在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后再收集;若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未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就收集气体或者集气瓶未装满水;因为CO2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C装置收集,应用E收集。

(4)G装置中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支持燃烧,B装置是液体和固体的反应生成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可以是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B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长颈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

18.CO+CuO

Cu+CO2CO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ac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c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详解】

(1)B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

Cu+CO2;在此反应中一氧化碳夺去了氧化铜中的氧,是该反应的还原剂,故填:

CO+CuO

Cu+CO2;CO。

(2)实验过程中,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中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所以,C中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由于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所以D处点燃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故填:

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3)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防止高温下铜和氧气反应,重新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b、C中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故质量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于生成的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ac。

(4)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通入一段时间的CO,c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故填:

先通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c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19.⑴0.2g;⑵65%

【解析】

(1)由图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

(2)设生成0.2g氢气需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2

x0.2g

=

x=6.5g

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65%。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