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754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0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docx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开发策略探析

2013年09月17日14:

42来源:

《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7期作者:

李亚洲刘松龄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18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摘要:

骑楼街作为广州最具有岭南特色和历史意义的建筑形式,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但目前广州骑楼街旅游开发力度薄弱。

骑楼自身“物质形态——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的恶性循环是导致广州旅游开发驱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进而,对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力的引力系统、支持系统、中介系统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力求达成骑楼街旅游的全面开发,以及对骑楼街区发展的带动。

  关键词: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开发策略

  1 问题的提出 

  197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经历着从单纯的物质环境修复到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变,旅游开发则成为历史街区复兴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普遍的观点是,旅游业能够提升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发展和活化利用有着积极意义(苏静,2010)。

不少城市的骑楼街也开展了以旅游开发引导发展的实践,比如澳门的新马路、新加坡的牛车水等。

但专门针对骑楼街旅游发展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一般针对单个路段开展,主要内容包括赋予骑楼街一定的旅游主题,开发相应产品,以及提出旅游开发措施。

如杨洪烈、徐铭(2007)分析了广州恩宁路的文化特质,提出恩宁路旅游发展的方向和旅游产品序列。

毕燕(2004)分析了梧州市骑楼建筑的形成、风格及特色,挖掘梧州市骑楼街区旅游开发的价值,并针对个别特色较好的骑楼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四点建议。

这些研究大都只是将骑楼街作为历史街区的一种类型来分析,并未对骑楼街所特有的问题做针对性分析。

  作为广州老城区普遍存在的具有岭南特色的建筑形式,骑楼街是广州市具有地方风貌特色和历史意义的地段,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和意义。

但目前,广州骑楼街几无旅游开发可谈,即使在有旅游活动的北京路、上下九路、龙津西路等路段,也缺乏旅游设施、信息咨询等旅游配套支撑,旅游开发现状与其旅游价值极不相称。

骑楼街旅游本应作为广州城市旅游的重要一部分,但为何难以成形,应该如何开发都值得探讨。

笔者将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研究出发,探讨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滞后的原因和发展的动力,并根据城市旅游产品结构理论尝试构建骑楼街旅游产品体系,以便更好地达到以旅游发展促历史街区活化的目的。

  2 城市旅游研究综述 

  2.1城市旅游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彭华,2000)。

都市风光、建筑古迹、工艺制造、文博会展、办事商务、休闲医疗、娱乐购物等都可以成为城市旅游的主要吸引物,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人文旅游、社会旅游、文化旅游。

经济的发展、综合环境的改观及基本设施的完善,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处于一个互动反馈机制当中,城市发展不仅为旅游发展带来提供吸引物、配套设施等必需条件,旅游发展也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影响(古诗韵,2005)。

经济方面,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并呈乘数关系递增,旅游经济乘数理论评价旅游对促进接待地经济发展有效且有说服力(PearceD,1993);社会文化方面,旅游对土著社会文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包括对城市建设,以及对当地居民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成为社会关系变革的一个主要动力,但旅游对异质文化的追求也成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弘扬的一个重要动力;环境方面,过度的旅游发展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冲击越来越引起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但同时为提高旅游吸引力而引致的环境质量改善也不容忽视。

  总之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城市实际上已成为居民与游客共有的城市,只考虑到游客利益的旅游规划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

而应该从旅游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建设的每一个方面,用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统领城市的规划、设计、经营、管理,使城市旅游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建设融入城市旅游开发的独有要素。

  2.2城市旅游的驱动机制

  城市旅游驱动力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其研究对于指导城市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80年代,欧美学者已经认识到“就资源论开发”、“就旅游讲发展”的突出问题,之前重旅游资源,而轻社会/经济/文化等抽象旅游吸引及旅游主体需求已经与旅游发展实践的脱节。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的研究也不再是单纯资源驱动模式,更多地认为旅游吸引是多方面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经济和文化等都与旅游发展有着重大关系。

彭华(2000)认为城市旅游发展动力应是一个由旅游消费牵动和旅游产品吸引所构成的,并由消费引导和发展条件所辅助的互动型动力系统,并提出城市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徐红罡、田美蓉(2006)运用复杂系统的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工具,分析城市旅游的增长模式,构建城市旅游增长的基本模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城市旅游驱动机制并非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型,而是根据城市的条件不同而存在差异。

如保继刚、龙江智(2006)发现每个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都存在相应的主导驱动机制,城市旅游的主导驱动机制因时因地而不同。

龙江智、保继刚(2005)认为城市旅游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相对优势,优势不同则路径不同。

  一般认为,完整的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应该包括引力系统、需求系统、支持系统、中介系统,以及各系统之间的互动反馈作用。

并且针对不同城市、不同时期,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建立相应的城市旅游驱动机制模型,对城市旅游的健康发展至为重要。

骑楼街有其保护和开发的双重任务在身,有必要采取合适的驱动机制,开发相应的城市旅游产品,这些将在本文中重点考虑。

  2.3城市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产品对城市旅游发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大部分集中在对旅游产品谱系,即旅游产品类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旅游、事件旅游、文化旅游等方面。

杨新军、刘军民运用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旅游景观的6种空间符号,总结了国外城市旅游产品的序列,研究了城市旅游商业区的类型,提出其主要的旅游开发方向包括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旅游等。

李创新、马耀峰、陈素景(2007)试图构建一个遗产类城市都市旅游开发体系,并以西安市为例,探讨了西安市都市旅游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选择和产品谱系设计等问题。

另外,吴必虎、贾佳(2002),李炯华、杨兆萍(2005)等分别对城市滨水区旅游产品、城市工业旅游产品等类型单独做了研究。

  基本上,目前对城市旅游产品体系的研究仍然是建立在传统旅游产品谱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属于横向的并排列举,缺少对旅游产品体系内部联系的深层次纵向分析,难以适应要素复杂且有一定系统性的城市旅游发展。

  3 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 

  3.1广州骑楼街概况

  广州的骑楼式建筑是20世纪初出现的。

鸦片战争以后,受西方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影响,广州建造了一批模仿西方建筑风格的近代建筑,其产生和发展与广州的自然生态条件、人文历史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有着密切关系,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

  广州市骑楼街数量大、分布集中、密度大。

据调查,截止至2012年10月,广州市区内骑楼街路段总计有218条,长度达61多km,集中分布在老城区约10km2范围内(图1)。

  除东华西路外,其他骑楼街均位于广州市历史城区范围内,与历史文化街区有很大的空间相关性。

据统计,218条骑楼路段中约有180条位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或建设控制地带,约占路段总数的83%。

  

  3.2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机制模型

  骑楼街区是广州城市,尤其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骑楼街旅游的吸引力不是体现某栋建筑、某个名胜,而是体现在其作为历史街区一个整体呈现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骑楼旅游的发展也会对城市经济、社会等产生影响。

所以骑楼街旅游属于城市旅游范畴,或者说是广州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般认为,完整的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应该包括引力系统、支持系统、中介系统、需求系统,以及各系统之间的互动反馈作用。

本文结合骑楼街区自身特性,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构建广州骑楼街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图2)。

  

  3.2.1引力系统

  旅游引力是一个由旅游核心吸引物,即通常所说的旅游资源构成的子系统。

旅游资源一般包括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

就广州骑楼街来说,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包括具有较高或一定艺术/文化/历史价值的建筑,或者相关的活动场所,如骑楼文化、岭南文化博物馆、展示厅等。

非物质性的旅游资源包括骑楼所代表的岭南建筑文化、蕴含的广府商业文化和生活文化等。

  旅游资源经过整合开发即为旅游产品。

由于骑楼街作为历史街区的特殊性,而单一、模式化旅游产品开发对历史街区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甚至会造成历史街区景观价值、环境价值、社会和文化价值的退失(阮仪三,2003),所以其旅游产品开发应持一定的谨慎态度。

针对此问题,部分学者曾提出了解决办法,殷帆(2010)、阮仪三(2003)分别从历史原真性的角度、名城文化信息的挖掘入手,将历史城区的旅游活动分为若干类,提出不同的开发模式,以期通过差异化的开发避免历史街区的单一化,在保证旅游效益的同时保留街区的原真性。

同时,考虑到文化旅游受众的品位差异,将引力系统中的旅游产品分为两个层次,分别为专项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和大众文化旅游产品系列。

各层次包括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受众和开发策略均有不同。

  3.2.2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即旅游大环境,对旅游吸引的营造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对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具有推动或制约作用。

支持系统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

硬环境即支持旅游发展的城市硬件建设,包括骑楼街区建设风貌、卫生环境,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旅游交通等。

应在骑楼保护和开发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要求,融入旅游和环境意识。

这是骑楼文化表现的窗口,也是构成旅游吸引的重要部分。

  软环境包括骑楼街的文化氛围、经济条件、社会环境、社区文化、旅游形象等。

软环境是构成旅游氛围的重要因素,在以文化体验为主要内容的骑楼街旅游中尤其重要。

软环境表现在骑楼街上,具体包括具有岭南文化和广府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社区生活、民间文化等。

  3.2.3中介系统

  中介系统是联络产品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把产品推向市场,引导消费,将旅游需求转化为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又将需求信息反馈给供方,指导生产,是构成旅游动力系统的重要部分。

  骑楼街旅游中介系统包括旅游宣传、旅行社、联络旅游地和客源地的旅游交通等。

其中旅游宣传除传统的媒体、广告宣传外,更应突出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各种依托骑楼或骑楼文化而开展的文化活动(展览、走访)等也是旅游宣传的重要手段。

  3.2.4需求系统

  需求系统即旅游市场、游客一方。

广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商贸中心,旅游业极其发达,是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主要目的地。

故只要引力系统、支持系统和中介系统发展充分,将会极大的带动骑楼街需求系统的发展。

  3.2.5互动反馈效应

  各个系统之间,以及旅游发展和四大系统之间,都存在互动反馈效应。

支持系统作为引力系统的基础发展条件,起到辅助吸引的作用,引力系统反过来又提升支持系统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引力系统和中介系统之间存在经济联系,引力系统的提升将吸引中介系统的介入,之后又将提升引力系统的吸引力。

四大系统联合构成旅游发展的动力,而旅游发展对城市的正反馈效应也将起作用到四大系统上,形成良性的循环机制。

  

  4 广州骑楼街旅游开发现状及困境 

  4.1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广州骑楼街旅游开发目前尚不成熟。

对游客活动、旅游设施及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得出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京路、上下九路、龙津西路及沿江路-长堤大马路地段。

  4.1.1北京路步行街地区

  主要包括北京路、中山四路等,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之一。

主要发展购物旅游,但其商业购物以大型百货商城为主,缺乏特色购物。

同时依托周边大小马站、文德路、城隍庙、南越王宫等也已初步发展文化体验旅游。

  4.1.2上下九步行街地区

  包括上九路、下九路和第十甫路,是广州市三大传统繁荣商业中心之一。

全长1200多m,全路段共有商店300多家,日客流量达60万次。

荟萃了岭南文化中的岭南建筑文化、岭南饮食文化和岭南民俗风情。

主要发展购物旅游和特色文化体验旅游。

  4.1.3龙津西路

  属于荔枝湾涌景区的一部分,周边有荔枝湾、文塔、西关大屋、仁威庙等颇具特色的文物古迹,旅游发展较为成熟。

结合荔枝湾景区发展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

但景区旅游重点仍在荔湾涌,龙津西路旅游发展并不成熟。

  4.1.4沿江路-长堤大马路

  临近珠江,爱群大酒店、海关总署等文物建筑均位于此,结合周边码头发展珠江游等观光旅游。

该地区也集聚了大量的酒吧、酒家等餐饮、娱乐场所,休闲旅游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一个完善的旅游发展体系中,对游客起吸引作用的核心旅游资源、有市场针对性的旅游功能,以及对整个体系起到支撑作用的配套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宣传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这几点上,广州骑楼街旅游产品明显还远未成熟:

  首先,在旅游核心吸引物的打造上,旅游活动集中在少数几条旅游资源价值较高的骑楼路段上,大部分骑楼街并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或者在旅游系统中发挥作用。

  其次,旅游功能上,已经开发旅游的骑楼街中,大部分商业化气息过浓,旅游功能处于依附地位,更多是“街区发展顺带旅游发展”,而非“旅游发展带动街区发展”。

  再次,配套设施上,除荔枝湾景区发展有较成熟的旅游设施系统外,其他骑楼街则完全忽视了旅游指引、旅游交通、休憩设施等旅游设施。

  最后,旅游环境上,骑楼街的日益衰落使旅游的物质硬环境及文化软环境都处于几近缺失的状态。

硬环境上,大部分骑楼街只是局部存在连续的骑楼界面,相当部分地区的骑楼街正面临着逐步被现代城市建设“蚕食”的局面,保护形势严峻。

软环境上,由于骑楼建筑与现代城市功能的脱节,骑楼越来越淡出居民的日常生活,骑楼街所代表的传统岭南文化面临丧失。

  而在旅游宣传上,广州当局对骑楼历史建筑的行动仍然限于物质层面的“拆除”和“保留”,而对文化层面的宣传、人文包装等远远不够。

  4.2旅游发展的困境:

驱动力不足,未与骑楼街区发展形成正反馈机制

  4.2.1骑楼街区自身问题导致旅游发展驱动力不足,甚至有负面作用

  骑楼街区旅游开发虽然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普遍来说,大部分骑楼街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比如广州、汕头等市。

其原因主要是传统骑楼建筑形态不能与现代城市功能相适应,从而引发“物质形态层面-经济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的恶性循环,导致骑楼街的衰落(图7)。

  

  就广州骑楼街来说,传统骑楼建筑容量小,面宽小,跟后部地块缺乏联系,导致功能发展选择余地很小,只能容纳传统的商贸业,而办公、创意产业、旅店等新功能都难以在传统骑楼内发展,居民也以低收入居民为主。

建筑形态的问题导致骑楼街出现产业低端、功能单一、缺乏活力等问题,不能为骑楼街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提供经济动力;而其中居民也难有实力对骑楼外观、内部进行修缮。

进而无法对骑楼街历史文化层面价值发挥、弘扬提供有效激励,对骑楼街历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制约了传统骑楼街社会文化价值的展现和提升,造成业主对其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意识的淡漠,反过来严重影响了骑楼街物质层面的保护,使骑楼缺乏修缮和保护,街区环境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骑楼街在物质、经济、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问题在多个角度牵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物质形态方面,缺乏修缮和保护的骑楼建筑和日况愈下的街区环境不能给旅游开发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同时造成不同路段旅游吸引力差距拉大,吸引力较低者很难有开发机会。

经济层面,传统的低端业态难以提供旅游发展必需的配套设施;单一的使用功能也使得目前的旅游开发只限于几个有名的商业步行街,以购物旅游为主,缺乏特色。

社会文化层面,骑楼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传统的社区文化没有了传承载体,日渐退失,旅游所需文化软环境、文化氛围难以寻觅;缺乏关注和宣传,缺乏旅游中介系统,游客认知感薄弱。

  4.2.2旅游发展未对骑楼街区发展形成正反馈

  几近缺位的旅游开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经济发展方面,除现在已有旅游开发的几条骑楼街道外,其他骑楼街几乎没有受到旅游经济乘数效应的增益。

社会文化方面,北京路、上下九的旅游发展更多是对广州商贸文化的宣传弘扬,骑楼街作为一个背景并不被游客深入了解;不仅如此,购物旅游的发展使商家只注重商业利益,大量不恰当的广告、招牌等反而为骑楼街保护带来负面影响。

环境方面,缺乏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动力也是部分骑楼街始终得不到较好修缮和保护的原因之一。

  良性的骑楼街区旅游开发应该是“骑楼街区保护和利用-形成旅游吸引-骑楼街区活化、发展”的互动反馈模式。

但由于骑楼街存在的种种问题,旅游发展驱动力不足。

而缺乏活力与能动性的旅游活动也不能对骑楼发展形成正反馈,难以达到骑楼街功能活化的目的,导致互动模式的“断链”,进而使旅游发展更陷入困境(图8)。

  

  5 广州骑楼街旅游开发策略 

  针对骑楼街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和困境,结合驱动模型的四大系统,提出广州骑楼旅游发展对策。

  5.1引力系统发展对策

  包括两类旅游产品:

骑楼街大众旅游产品、专项旅游产品的开发。

  5.1.1大众旅游产品

  包括的旅游资源为具有高知名度的重要骑楼建筑单体或路段,主要是上下九、北京路、长堤大马路,以及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如爱群大酒店、圣心教堂、李小龙故居等。

这些旅游产品现状就已经有较成熟的开发,是骑楼街旅游开发的核心和增长极,是文化旅游市场的拳头产品。

绝大多数游客将这一层次的产品作为首选目标或者必到之处,旅游地的大部分活动也围绕此类主导产品进行。

这类旅游产品最可以为历史街区带来经济效益和形象宣传,但也可能为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等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该层次的重点在于重点特色骑楼建筑或路段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开发,以及其对周边地区、历史街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带动作用。

此类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主要为:

  

(1)骑楼街物质形态层面:

严格保护建筑形态及风貌,保留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2)经济层面:

强化高等级旅游资源辐射能力,带动片区发展。

与周边骑楼或非骑楼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旅游游线。

改善片区旅游设施和旅游交通,带动整个片区旅游业乃至整个服务业发展。

  (3)社会文化层面:

打造旅游标志节点,增强片区吸引力,提高知名度。

  5.1.2专项旅游产品

  专项旅游产品系列的主体是具有较好特色风貌的骑楼路段,包括上下九-人民南路-大新路-海珠南路-大德路-靖海路-长堤大马路、北京路-文明路-文德南路-万福路、南华西路-洪德路-同福西路、恩宁路-龙津西路等。

这些旅游产品的规模小,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低,但是这个层次产品的文化价值很高,是开拓文化旅游专项市场的主要依托,从长远来看,这些骑楼路段将是广州骑楼文化旅游的重点和中心。

同时,这类旅游产品也是保护骑楼街文化原真性的重要载体。

  该层次的重点在于骑楼街历史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机制的深入挖掘。

从而开发多样化、专业化的骑楼旅游产品,是骑楼街适应现代功能,或者延续传统功能、风貌、文化积淀的重点。

这些重点骑楼路段的旅游开发策略包括:

  

(1)物质形态层面:

按照骑楼街保护要求,属于核心保护路段的应严格保护,风貌协调路段骑楼可兼有物质空间真实性以及较为灵活的空间调整。

  

(2)经济层面:

对于核心保护的骑楼,应利用物质空间的真实性创造“体验经济”,为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平台。

风貌协调路段骑楼,应适当与现代功能改造结合,发展依附于传统历史空间进行特色塑造的功能。

  (3)社会文化层面:

加强保护,保持文化原真性。

这些骑楼路段的原真风貌是其价值所在,无论从历史文化保护,还是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其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民俗风情、传统风貌等文化软件设施是专类文化旅游的关键要素,也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务必保证骑楼旅游开发中不受或者少受到现代城市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保持文化的原真性。

  根据各区特色,有目的性的引导骑楼街区在建筑文化、节庆活动、体验参与上与其特色功能保持一致;保持骑楼街在功能上有一定的差异性,骑楼街旅游开发和而不同(表1)。

  

  5.2支持系统发展对策

  支持系统的主体是广州市全部骑楼路段,旅游产品延伸范围包括以骑楼街为主骨架的历史文化街区乃至历史城区,共同构成广州骑楼街旅游形象的核心实质,也是塑造骑楼街旅游景观的基础。

该系统的作用是烘托气氛,营造大的文化氛围,以传统的城市发展肌理、街道风貌、建筑文化、节庆活动、民俗风情、人居环境、标识解说系统等形式出现,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活动较少,偏重于历史街区最基本的物质层面的建筑、格局及文化层面的历史内涵的保护,但却是旅游活动的基础保障。

  该系统的重点在于骑楼街自身建设的维护、修缮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从而培育良好的城市内部环境、文化环境作为旅游发展的基础。

发展对策包括以下3个层面。

  

(1)物质形态层面,加强骑楼街区环境及风貌整治。

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改善骑楼街区风貌:

①硬环境方面,加强对骑楼建筑的保护性修缮、传统街巷肌理的维护;适当改造骑楼内部,改善建筑通风、光照、卫生等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在尽量保证骑楼街区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对街道立面进行整理,提升街道美感和艺术价值;②“软环境”方面,通过人居环境的改善,吸引居民活动,保留具有文化特色的传统生活、传统商业,协调传统功能与现代城市功能的关系,恢复或提升骑楼街区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等,进而能进一步推动“硬环境”改善。

  

(2)经济层面,旅游设施、旅游交通和标识解说系统的完善。

目前,骑楼街的服务功能多为小型社区商业、餐饮等,缺乏专门为游客服务的旅游设施,尤其是突出骑楼文化的特色购物、娱乐设施,以及旅游问询、标识指引及旅游交通等咨询导引型设施。

旅游交通方面,一方面应将骑楼街在空间和文化“意象”上都串联起来,开发游线;另一方面,重点规划自行车等慢性交通,促进深度文化体验游的开发。

  (3)社会文化层面,传统文化氛围的营建:

梳理骑楼街所代表的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特色商业文化等,通过骑楼文化展览、传统商业节等单向展示方式,以及“寻找老街区”、“吃遍广州特色小店”等互动参与方式,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5.3中介系统发展对策

  5.3.1社会文化层面,加强宣传

  根据《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修编》(2012)项目民意调研问卷结果,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广州骑楼街现在缺乏宣传,知名度不高,从而导致游客认知不足、政府保护不力等。

通过传统媒体、旅游网站、节事活动等加强宣传。

市区政府出面,牵头弘扬骑楼文化,提高对骑楼街的重视和关注度。

  5.3.2旅游线路串联

  与旅行社合作,将骑楼街纳入到广州城市旅游游线中。

开发步行骑楼街、单车游老城区等线路。

  6 结语 

  首先,骑楼街区是广州城市,尤其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吸引力体现在整体呈现出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骑楼旅游的发展会对城市经济、社会等产生影响。

从整个层面上,骑楼街旅游属于城市旅游范畴,其开发可以从城市旅游的角度进行分析。

  其次,骑楼街旅游发展驱动力包括引力系统、支持系统、中介系统、需求系统等四大系统,同时各系统之间有互动反馈作用。

其中引力系统、支持系统、中介系统是广州骑楼街开发所考虑的重点。

在此机制下,旅游发展将与骑楼街保护利用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再次,广州骑楼街目前远未成熟,存在旅游核心吸引物缺乏、旅游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