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283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docx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第6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

隋唐统治者根据儒、佛、道三者的关系,制定了以儒为主干,佛道为两翼的文教政策,同时根据政治的需要和统治者主观的爱好,不断调整三者的关系,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1.崇儒兴学

(1)隋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积极提倡儒家教化,统一思想。

(2)唐朝实行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尊孔;②提高儒士的地位;③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④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

唐朝尊孔崇儒的文教政策使得科举考试和学校的学习,都以儒经为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选拔和培养儒术人才,学校教育成为经学教育,《五经正义》成为统一的教材。

唐朝再次统一儒学,基本上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维护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兼用佛道

隋唐时期虽尊崇儒学,但不独尊儒学,而是兼重佛教和道教。

(1)隋朝对佛教的提倡

佛教的兴衰与统治者的信仰密切相关。

由于统治者采取了提倡佛教的政策,使佛教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很大发展。

隋文帝和隋炀帝大力提倡佛教,隋文帝甚至废太学、四门学与州县学,同时命天下诸州建佛塔,兴佛教。

经过隋文帝和隋炀帝的大力提倡,佛教的地位已超过了儒学,隋朝也成为当时佛教研究的中心。

隋朝在提倡佛教的同时,对道教也予以一定的重视,但远不与佛教的地位高、影响大。

(2)唐朝对佛教、道教的提倡和利用

唐朝统治者重视佛教,但注重平衡儒、佛、道三者的关系。

佛教在唐朝由于统治者的或抑制或推崇,屡遭打击又屡次兴起。

从整体来看,佛教在唐朝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而道教到了唐朝,由于统治者的支持,空前活跃起来。

3.发展科举

(1)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由士族门阀垄断的九品中正制。

他先恢复利用察举制度来解决官员补充问题,然后对察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察举的设科、推荐、考试,与地方按行政区定时、定额、定科选送人才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文化才能为选拔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

又把官学培养人才的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衔接起来。

开皇七年(587年)“制诸州岁贡三人”,这标志着察举制向科举考试制度转变的开始。

(2)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秋七月“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

他十分重视以科举选拔人才充任官员,并根据行政管理上多方面的需要,提出十科举人,并表示要“随才升擢”。

(3)唐代承续隋代科举考试制度,武德四年(621年)恢复科举。

贞观年代,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发展,确立为一种常规的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科举所要选拔的是从政治民的管理人才。

唐高宗当政时,科举也盛行,除了常科每年举行之外,他还重视制科,根据需要设置科目,不定期举行。

武则天重科举轻学校,特别侧重利用科举吸纳人才,她的创新之举在于下令开设武科,以吸纳军事人才。

4.任立私学

隋朝时期,私学很受重视,鼓励私学发展成为政府的政策之一。

唐代继续提倡私学。

州学县学是由政府办理的地方官学,县以下的乡里,政府不派官办学,由民间人士自己筹办,自己经管,政府对私学的勉励,则是要求私学在施行礼教、移风易俗方面发挥其作用。

二、隋唐学校教育的发展

1.学校受政策影响而时有起伏

(1)隋朝存在38年,学校发展呈现两起两伏,都与政策有关。

①开皇兴学。

隋朝建立后,进行一些政治改革,两年后终于稳定。

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下诏全国“劝学行礼”,鼓起隋初的兴学运动,从京师到天下州县,皆设置博士讲习礼教。

②隋文帝晚年,对儒学的态度有很大改变,对于废学的原因,他指责官学未能提供人才。

于是,州县学停废,国学压缩,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挫折。

③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复开庠序,颁《劝学诏》。

这表明被停废的学校再度恢复,而且还有所发展。

④大业年间学校教育的繁盛仅十多年,因为战争,又造成学校荒废,师徒怠散,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

(2)唐朝继隋而起,存在290年,大致以“安史之乱”为界,可分为前后期。

前期学校教育的趋势是发展,后期学校教育的趋势是衰落,全过程亦有多次的起伏。

①唐朝建立时,郡雄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尚未结束,武德年代恢复官学,中央三学(国子、太学、四门)学生342员,郡县学学生也有定员,是当时指令性的计划,只是部分具备条件的地方才能实现。

②贞观年代,由于唐太宗贯彻崇儒兴学政策,学校教育迅速发展达到高潮。

私学与官学、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不同层次学校相互衔接,多种类型附设学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形成较完整的学校体系。

唐高宗当政时,政策未有大变,学校教育还能保持正常规模。

③武则天当政年代,文教政策改变,崇佛抑儒,重科举轻学校。

由于武则天不肯采纳保持学校的建议,使学校继续荒废,这是唐前期学校教育低谷时期。

④唐玄宗当政,学校教育才得以恢复,再度发展达到繁荣程度,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学管理制度,各层次官学有了法令规定的名额,这种局面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⑤“安史之乱”,使学校教育受到极大的破坏。

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难以恢复,即使有所恢复也难于达到以前的规模。

由于不同阶段的当政者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往往造成学校发展的起伏波动。

唐代宗永泰年间、唐宪宗元和年间、唐文宗太和年间都曾下令强调学校整顿,但都只能取得短期效果,或是使国学恢复教学活动,或是使国学保持一定规模,或是使国学管理保持正常秩序,都无法推动官学教育复兴,再现贞观、开元年间官学教育的辉煌。

可见学校教育是在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发展的,而政治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最为关键。

2.中央官学

(1)中央专设的学校

①隋代中央专设的学校。

隋代中央官学初称国子寺,隶属于太常寺。

国子寺的教育行政官员是国子祭酒一人,主簿一人,录事一人。

国子寺统国子、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置博士、助教、学生等员。

②唐代中央专设的学校:

a.中央教育机构由附属改为独立设置。

贞观元年五月,令国子学脱离太常寺,改称国子监,成为与太常寺平行的独立机构。

国子监既成为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可直接对皇帝负责,也要接受上级机关礼部的统调指导;它又是国家最高学府,实际培养统治人才为国家所用,具有两方面的职能。

国子监的设立,标志着国家对培养统治人才的重视,学校管理走向专门化,以适应教育事业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以后虽有改朝换代,国子监仍然是长期延续存在,直到清末学部成立为止。

b.国子监作为教育行政机构的官员与分工。

国子监作为行政机构,下设几个部门,分工管理监内教育的有关事务,明确各自不同的职责。

c.国子监规模的发展变化。

国子监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机构,其规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规模。

③中央专设学校的管理。

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以下几项:

a.入学制度。

唐代中央官学实行等级入学制度,贵族与官僚的子弟有优先入学的特权。

学生按出身门第的高低、父祖官位的品级入相应的学校。

b.学礼制度。

主要的学礼制度有:

束惰之礼;国学释奠礼;贡士谒见与使者观礼。

c.教学制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从学习的课程内容来看是儒学经典。

律学,以学习唐律令为专业,格式法例也兼习之。

书学,以学习《石经》、《说文》、《字林》为专业,余字书也兼习之。

算学,以学习算经为专业,广文馆,以进士科三场考试的帖经、杂文、时务策为学习内容。

d.考核制度。

国子监为了督促学生课业,每阶段都有考试,考试形成系列,发展过程有些演变,但考试始终作为考核的基本手段而运用。

具体的考试制度包括以下几种:

旬试,每旬休假前一日举行考试,由博士主持;月试,每月第三次旬试就是月试,试一月内所讲习的内容;季试,由于政局变化,管理松弛,要求降低,不举行月试,只举行季试;岁试,考试一年的学业,口问大义十条,通八为上,通六为中,通五为下;毕业试,每年有学业完成,能通两经以上的明经或进士而欲求出仕者,登记名册,上报于监,由祭酒、司业、监丞考试其学业;毕业考试合格者,名册经祭酒审阅,然后报送礼部,参加科举考试。

e.惩罚制度。

国子监主簿负责执行学规,督促学生勤学,保证国子监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据《唐六典》所载的规定,有以下的情节,要给予惩罚处分:

不率师教,学业无成,假违程限,作乐杂戏。

f.休假制度。

中央官学的休假制度要顾与两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是国家有统一规定的休假制度,国子监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必须实行国家统一规定的休假制度,学官享受政府规定的休假日,学生们也跟着学官休假;另一方面中央官学又是教育机构,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学生与官员情况不同,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其义务和职责,有其需求,要适当安排其学习和休息,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安排学校常规的休假,有旬假、田假、授衣假。

(2)中央附设学校

唐代还有些官学不是独立设置,而是利用行政部门人才资源和业务设备的资源,附设一些学校,并由这些部门管理。

在唐代中央行政机构附设的学校中,有部分实科学校,医药学校就是较有代表性的实科学校。

3.地方官学

隋唐时期,地方官学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隋朝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二级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统一人们的思想,隋朝设立了州县学,要求天下州县普遍设置博士,以教化于民。

隋文帝开国初,重视教育,地方州县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后因崇佛而改变了政策,便废除了州县学。

隋炀帝即位后,重振教育,州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地方官学再度得到发展。

后因政治腐败,地方官学也随之衰落。

唐承隋制,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主要行政单位是州、府、县,各级单位都根据其大小设立相应规模的地方官学,在县还设有市学和镇学。

不仅建有传统的儒学专门学校,各府州还有医学和崇玄学。

地方学校学生的毕业考试由长史主持,合格者每年冬季报送尚书省参加科举考试,亦可以升入四门学,这是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选送学生的开端。

4.私学

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从其办学的主体来区分,由政府办理的为官学,由民间办理的为私学,这是封建教育的两大组成部分。

(1)隋唐时期私学蓬勃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①社会民众的需要。

由于地方官学设置限在州、县所在地各一所,名额也有严格限制,广大民众要求子弟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不能满足,只好从发展私学找出路,于是就尽可能利用各种条件,挖掘教育资源,开办私学。

②政府政策的倡导。

隋文帝实行德治,重视教化民众,强调劝学行礼,对私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政府处于提倡和监督地位,乡里学校,都由民众自主解决,所以民问私学虽有发展,却没有统一的规范。

③隋唐经济的繁荣。

隋唐都有政治较为安定的时段,和平时期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经济繁荣,这是民间私学发展的基础。

(2)初级私学和高级私学

私学依其教学程度有初级与高级的区分。

凡进行启蒙识字教育和一般的生活与伦理常识教育为初级私学。

史书中对这一层次教育活动的记载极少;凡进行专经传授或其他专业知识技术传授的为高级私学。

①初级私学。

初级私学有多种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

a.乡学(乡校),在人烟聚集,居民较多的地方,以乡为办学主体,往往由官绅或富户提倡,带头捐献,地方人士响应,参加筹办乡学、聘请教师,本乡的子弟入学,人数略多。

b.村学,以村为办学主体。

村学不仅招收本村子弟,邻村的儿童也可要求入学。

村学的规模比乡学小,而数量要比乡学多。

c.私塾,由塾师自己办学,自己招生教授,称之为私塾。

d.家塾,以一家或家族为办学主体。

家塾是为教自家子弟而设,一般不接受外人,但也有例外。

e.家学,因家庭环境的特殊条件,或因贫困无力求师,或因家人学有专攻可以教授子弟,由父母或兄长在家担当教师。

初级私学没有成文的制度,但遵守历史形成的习俗。

②高级私学。

高级私学的教育对象,是已受过初级私学教育而具有一定文化基础,要求进一步提高而受专业教育的青年,各社会阶层出身的人都有。

高级私学以教师为中心,自由设置。

教师具备专门知识或广博学问,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即可开设私学,聚徒教授。

高级私学需要一批师资,实际发展过程没有显出缺乏师资,这是由于多方面人士来参与充实师资队伍:

一是学有专长的人士;二是在职官员;三是失职的官员,;四是退休官员;五是避世隐居的学者。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也是文化繁荣的阶段。

从私学传授内容来区分,当时比较突显的有以下几类私学:

《三礼》学、《易》学、《春秋》学、《汉书》学、谱学、《文选》学、文学和科学技术

(3)书院的创立

书院是由私人读书藏书的场所演化为讲学授徒的场所而产生的,也是由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以选士之后,要求应试者必须博学广识这种现实需要推动而形成的。

书院创立于唐贞元(785—805年)元和(806—820年)年间,既有藏书,又有教学活动。

书院承担起培育人才和传播、发展中华文化的双重任务,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书院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而繁荣和完善于宋代。

5.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学校体系的形成

隋代在学校设置方面有些创新,中央官学已有五学,地方官学也有州县学,但时起时落,并未组成一个全面稳定的学校体系。

到了唐代,不仅官学得以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全面稳定的学校体系。

地方官学向中央官学选送学生,使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衔接。

私学与官学并存,私学承担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层次教育任务。

在教育行政上官学是教育的主干,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

这一古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2)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隋以前,中央政府没有专设管理学校教育的机构,都由负责管礼乐的太常寺兼管学校。

隋代开始,中央官学从太常寺分离,由附属机构转为独立机构,国子学后来改称国子监,既是高级教育学府,也是教育行政机关,从此实行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3)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与法规

隋唐时期对过去学校教学的规定和惯例加以梳理,按现实的需要,做了新的规定,使入学资格、学校礼仪、专业教学、成绩考核、违规惩罚、休假处理等方面都纳入法制轨道,此后可依法制对学校教学进行管理。

(4)专业教育的重视

隋以前的中央官学,多重视五经的传授,至于科学和技术,则被忽视,没有独立设置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到了隋唐时期,开始添设算学、医药等专科,以培养专门人才。

从教育制度发展过程来考察,这是实科教育的首创。

(5)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与事务部门的结合

中央政府的管理机构,为履行某方面服务的职责,下设一些事务部门,这些具体部门为开展服务工作,都集中一批专业人才,并拥有必需的物质设备。

隋唐时期,让这些事务部门负起双重任务,既为政府进行专业服务,又担负起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学习,可以更好地把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三、隋唐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

科举制自隋朝产生后,经过唐朝的发展,宋、元、明的演变,更加完备化、定型化,直到清末1905年废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对隋唐以后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隋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

科举制产生于隋朝,既是隋朝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发展的结果,又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后,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选士制度代替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九品中正制,于是科举制就应运而生了。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开始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产生。

2.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1)唐循隋制与恢复科举

唐代选官,在承续隋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有发展有创新,逐步调整,使科举考试制度趋于健全。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代恢复科举考试,明确规定了贡士的范围、主要条件和县初试州复试后每年十月入贡的程序,以后基本上依照此先例实行。

(2)科目标准与贡举名额

州县地方官以考试选拔贡士,不同科目订有不同标准,并且唐代对贡举的名额也按州的大小规定了分配名额。

(3)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科举制经过唐代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考试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典型。

①考生的来源和报考的办法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每年冬天,学校都要将经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到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称为生徒。

那些不在学校学习而学有所成的人,向所在县提出书面申请,经本县考试州又重试合格,由州送至尚书省参加考试。

由于他们因随各州进贡的物品发送,故称为乡贡。

生徒和乡贡都是常科的考生,常科每年都举行。

②考试的科目和内容

科举考试大体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常科,每年定期举行;一种是制科,由皇帝根据需要下诏举行。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

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为常设科目,其他为非常设科目。

制科以招收非常之才。

制科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但由于制科不经常举行,因而不为人们所重视,其地位还不如进士科。

除常科和制科之外,科举考试还包括武举。

但由于当时人们重文轻武,并不重视武举。

在常科、制科和武举中,实际上经常举行的是常科中的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在这六科中,最初秀才科最高,后来此科废除。

明法、明字和明算都是专门的科目,并不经常举行。

实际上经常举行且又为人们所重视的,只有明经和进士科,其考试以儒家的经典为中心内容,以《五经正义》为标准,这也反映了唐代教育中儒家思想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③考试的方法

科举制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

帖经,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应试者填出来,主要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口试,是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墨义是笔试问答,主要考查考生的记忆能力,也较为简单;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类似于政治性的论文;诗赋,要求考生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创作能力。

这五种考试方法,从不同侧面考查了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尤其是在各科考试中普遍采用的帖经、口试和墨义,主要考查了考生的记忆力。

这反映出唐朝统治阶级为了向人们灌输统治思想,强迫诱使人们死记硬背儒家的教条,这也是中国封建教育的特点之一。

3.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校与科举的关系

①唐初的统治者重视兴办学校,又重视利用科举。

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科举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是联通学校教育与从政为官的桥梁。

二者相辅而相成,关系相当密切。

②随着皇权的稳固,政治形势转入和平发展时期,统治者越来越重视科举的政治作用,科举渐居主导地位,学校教育受轻视,居于次要地位。

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作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一切受科举考试的直接支配。

(2)科举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是为了充实国家官员队伍,所以科举考试就是封建时代选拔官员的制度。

平民百姓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必须经由科举考试的途径,才能跨进入仕做官的行列。

科举以功名利禄的刺激,带给民众提高社会地位的希望,从而调动民间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民众需要学习文化知识,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

学校兴办之后,势必考虑民众的愿望,以适应社会政治需要为方向,所以教育学生必然以育才应举为正道,以登科做官为荣耀。

特别是各级政府所办的官学,无不以通过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为教育目标。

(3)科举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

学校既已成为科举的附庸,被迫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科举考试什么项目有什么样的知识要求,学校必定要安排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

又由于科举应考的人数很多,而名额有限,通常进士科只有百人取一,明经科也只有十人取一,竞争十分激烈。

应考者求功名之心切,在备考之时,动脑筋找窍门走捷径,以求在考试中侥幸获得成功。

(4)科举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学校为了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科举考试的要求,特别重视考试的训练,并作系统的考试安排。

在平时督促学生学习,进行阶段或年度考核,都尽量仿照科举考试的方法。

总之,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学校教育产生实在的导向作用,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四、隋唐的中外教育交流

隋唐是封建文化教育发达繁荣的时代,从7到9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治者重视与东西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

派来留学生、留学僧较多的是东边的新罗与日本,文化教育的交流也推动了这两个国家的社会改革。

1.隋唐与新罗的教育交流

新罗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早在6世纪末就与隋朝建立了友好联系。

唐朝建立后,新罗与唐朝也建立友好关系。

金真平当政时,特别重视与唐的友好联系,唐朝也有积极的回应。

(1)新罗派遣学生留唐的教育制度

①派遣留唐学生的条件:

新罗初期很重视政治身份,所以都选自王族子弟;后期较重视学习专业,多选取六头品官的子弟。

留学生的身份称为宿卫学生或宿卫。

②留学的年限:

通常以10年为限,限满申报归还本国。

③派遣人数:

没有固定名额,人数因年而异,最少2人,多或七八人,甚至近20人不等,10年间同时在唐国子监留学的学生曾达一二百人。

④留学费用:

留学生受到唐政府的优待,在学期间的费用由唐政府供给。

⑤来往的组织:

新罗的使者来唐,兼送一批新的留唐学生;使者返国时,接回一批完成学业年限已满的留唐学生。

当时新罗与唐朝联系密切,每年或两年一次派遣使者来唐,留学生也就随使者来,或随使者回。

⑥学成之后的去向:

多数留唐学生学成之后回归本国,为国家服务。

留学生多半出身于王族、贵族或官僚家庭,有此政治背景,回国后常任政府部门要职。

也有小部分学业优秀的留学生,参加唐科举考试,考试与第在唐朝任职做官。

(2)新罗仿唐官学制度的形成

随着新罗不断派遣人数越来越多的留唐学生,促进了新罗文化的蓬勃发展。

同时吸收了唐的教育经验,结合新罗的国情,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新罗需要的官学制度。

①新罗的国学制度。

新罗的官学制度以国学为主干,国学制度效仿唐朝国子监,但并不照搬,而是根据自己需要有所选择并加以简化。

②新罗实行的附属专科教育。

新罗也仿效唐朝,在政府机构的一些部门附设专科学校,利用其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开展专业教育,如医学、律令学、天文学、通文学等科。

③新罗的地方官学。

新罗的中央集权行政体系的确立后,在各州创立州学,实施经学教育。

新罗与隋、唐的文化交流,推动了本国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改革,建立了官学制度,培养了成批人才,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

由于移植和吸收唐文化,大大缩短了与唐文化的差距。

2.隋唐与日本的教育交流

日本自圣德太子摄政以后,因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与中国直接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交流活动。

(1)随同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的日本留学生

在隋唐时期的中日教育交流中,随同遣隋使、遣唐使来中国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以与中国东渡的僧人、学者与科技工作人员,为中日教育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也有一些东渡日本的中国人,也对中日教育交流作出了大的贡献。

(2)唐朝的教育对日本奈良时期教育的影响

①对官学的影响

日本依据唐朝的律令,先后制定了近江令、大宝律令、养老律令,比较完备地建立了各项制度。

根据日本现存的律令可以看出,隋唐时期中日教育交流对日本官学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官学的层次。

从学令的规定来看,日本的官学和唐朝的官学类似,也是使上下层相衔接,下层为上层输送生员。

b.官学职能。

日本的官学也和唐朝的官学一样,都具备政教双重职能。

c.教师名称。

日本大学教师的名称同唐朝的一样,称作博士、助教。

同时,也重视提高教师的地位。

d.学生的入学资格。

日本在学令中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做了规定,虽允许庶民子弟入学,也只是限制在某些专业,而且要在学员不满额的情况下才按此例,这显然是受唐朝严格等级制的影响。

e.教育内容。

日本在教育内容方面也模仿唐朝,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增减。

日本学令规定以儒家经学为主要教育内容,并对教材规定了固定的版本。

同时,日本受唐朝影响,也重视史学、数学、医学和文学人才的培养。

此外,日本还学习模仿唐朝学制设置了必修、选修课。

f.管理制度。

日本学校的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