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089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进一步加强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Word下载.docx

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的下发,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消防部队承担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的职责使命,也对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存在的不足

为有效应对潜在的地震灾害威胁,确保部队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全国各级消防部队近年来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队的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2.1地震救援力量还不充足

随着新《消防法》颁布实施后,消防部队的职能不断拓展,任务日益繁重的现实需要矛盾突出。

遇到一般规模的灾害事故时,基层中队尚可统筹安排警力处置,但遭遇地震这样大规模的灾害事故时,救援任务繁重和救援力量不足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2009年,公安部在湖南召开了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应急救援工作会议,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队为骨干的省、市、县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已显雏形,东、中部的试点也已确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库的北京和成都储备库已基本建成,长沙和银川直属库建设年内也将完成。

全国已有28个消防总队挂牌成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25个总队制定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意见或规划。

以赣州市为例,在2011年全市先后挂牌成立了20支大(中)队应急救援队伍。

同时,以本省为例,虽然2010年江西省消防部队就依托各地区(市)支队特勤中队成立了16支轻、重型搜

救队,并且每支搜救队均具备1小时内集结完毕的能力,但面对建筑倒塌严重,人员埋压较多的重特大地震时,目前的警力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地震救援的需要。

2.2地震救援机制建设还不完善

以江西为例,虽然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文件明确提出:

“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

江西省也相继出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提出“三个纳入”,把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纳入当地财政基本预算中,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中,把抗震设防管理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中。

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机制上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政府对地震救援的装备经费投入不足,地震应急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各级政府指导性意见和工作规程。

2.3救援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方面,我国消防部队的地震救援能力建设起步较晚,直至

1998年《消防法》实施后,消防部队才正式承担起地震救援任

务,而日本于1947年,法国于1955年,美国于1979年就将地震灾害的救援纳入其消防机构的职责中。

另一方面,我国消防实行的是现役制,公安部下属的一个行局,人员招收渠道受限,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偏少。

所以与国际上一些国家相比,我国消防部队救援人员的素质还偏低,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专业技术偏低,特别是缺少建筑结构、机械工程、医疗救护、心理疏导方面的专家,在救援现场安全性评估、器材装备操作及维修、伤员救护等方面存在缺陷。

2.4救援装备建设还有待加强

地震灾害救援任务重、难度大,对救援装备有较高要求,而目前消防部队所配备的器材中缺乏高、精、尖装备,只能适应一般的抢险救援需要,在处置地震等大型灾害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

如汶川地震中,就存在大型救援设备无法进入,救援行动作业面小,机动链锯、金属切割机、水泥冲击镐等体积稍大的破拆工具难以找到合适的作业点等问题。

并且由于地震救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对器材的损耗较为严重,需要储备足够的备份。

2.5救援训练还不够专业

消防部队是同火灾作斗争发展起来的专业化队伍,在扑救火灾方面经验较多,地震救援经验相对还不足。

缺少地震灾害的模拟训练设施或训练基地,缺乏较为成熟的处置地震灾害的训练体系,训练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缺乏专题研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方法、原则和要求。

3提高消防部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主要途径

根据地震灾害救援的特点和目前消防部队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有效提升消防部队的地震救援能力,应从机制、人员、装备、训练四个方面着手。

3.1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运行机制

3.1.1建立地震及其衍生灾害调查研究机制

由于地震具有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特性,所以消防部队的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建筑物倒塌事故救援的研究上,因结合重大危险源调查工作,建立全面、深入的地震及其衍生灾害调查研究机制。

调查研究的课题应包括直接地震灾害损害、潜在的衍生灾害危险、衍生灾害处置对策等,调查范围应包括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水灾害潜在危险、易燃、易爆、有毒等化学物质生产贮存设施、核设施等辖区内重大危险源。

通过调查研究机制的建立,为辖区内地震灾害的预防和救援处置工作提供科学化、立体化的基础依据。

3.1.2建立地震灾害预警评估机制

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无法对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进行预测,但却能够对一定时期内的地震风险进行评估。

为确保消防部队能在地震后快速高效地调动部队,迅速实施救援和控制灾情,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各级部队需要在震前做好作战准备工作,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因此需要建立地震灾害预警评估机制。

预警评估机制的建立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地震局等相关单位的合作,引进地震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对地震风险进行评估。

3.1.3建立地震救援联动机制

地震救援难度大,救援时间长,救援过程中往往需要多部门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特别是重特大地震,更是需要政府部门统一进行协调和保障。

国务院、中央军委就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已做出

了原则规定,救援队执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抢险任务时,由驻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批准;

救援队调动使用,应遵循就近用兵,成建制用兵原则,紧急情况下可边行动便报告,以便于部队快速到位,有序展开、科学组织、高效救援。

从目前地震应急救援实战情况看,发生破坏性地震后,抗震救灾工作存在着救援力量分布不均,缺乏专业指挥,地方缺少协调保障等问题。

因此,省政府相关部门应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尽快出台完善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指挥调度、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等机制,进一步强化地震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3.1.4建立地震救援保障机制

一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向各级人民政府的请示汇报,将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和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的建设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障,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地震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着眼处置重特大地震灾害的需要,建立物资储备机制,设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储备地震应急救援必须的物资、装备和药剂,建立遂行保障和社会联动保障机制,对本地区的应急救援进行保障。

3.2合理配备地震救援人员

地震救援面临的情况极其复杂,救援过程中涉及到建筑结构安全评估、现场危险物质评估、伤员救护、心理疏导等问题,这就要求地震救援队伍中至少配备1名结构安全评估专家、1名危险物质评估专家、1名医疗技师、1名心理咨询师,并根据需要

扎实开展相关专业技术训练,才能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高效。

另外,由于地震救援时间长、强度大,器材装备往往会因为超负荷工作而出现故障,因此救援队伍至少还要配备1名专业技能过硬的装备技师,能够对装备的使用提供建议,能够处理一般性的装备故障。

3.3加强地震救援装备建设

根据地震救援的实际需要,地震救援队伍应按照轻型、重型搜救队标准配齐配全器材装备,并能满足信息采集传输、机动运输、侦检、搜索、救生、后勤保障等六方面要求。

3.3.1信息采集传输装备

地震救援队伍应配备信息保障组,并具有备震后较短时间内快速获取、实时采集和传输灾情的能力,以及根据灾情信息对灾害规模、等级进行快速初步判定的能力,从而为后续增援部队的力量调集、力量分配、物资保障提供决策依据。

3.3.2机动运输装备

地震灾害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因此要求救援队伍要具备快速集结的能力,应能在2小时内集结完毕,携带救援装备奔赴灾害现场。

考虑到地震中道路经常出现损毁严重的情况,救援队伍应具备在复杂道路环境下将人员、装备及物资快速运抵地震灾害救援现场的能力。

3.3.3侦检装备

地震救援队伍应具备对灾害现场进行危险物质评估的能力,需要对倒塌建筑内的漏电情况、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易燃易爆情

况、放射性物质情况等进行检测的能力。

3.3.4搜索装备

救援队应具备利用人工、搜救犬和仪器在地震现场开展大范围多点搜索生命迹象的能力。

其中,搜索仪器要具备抗干扰、强穿透性和快速准确定位的功能,搜救犬应经过专业搜救训练,并由专业的搜救犬训导员带领作业。

3.3.5救生装备

地震救援队伍到达地震灾害现场后,人员、装备应具备确保救援行动24小时不间断进行的能力。

救援能装备应包括破拆、顶撑、支撑、牵引等。

其中,破拆装备主要用于打开救生通道,要求在狭小空间内,能够向上、向下和水平穿透厚度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建筑构件,切割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厚度不小于300mm,切割预应力柱直径不小于450mm,切割结构钢直径不小于6mm,切割建筑配筋不小于20mm,切割木质构件直径不小于600mm,切割切割钢筋直径不小于50mm。

顶撑装备应具有一定的升降、扩张和牵引负荷的能力,能从各个方向和角度完成升降和搬运负荷任务。

支撑装备要具有一定的支撑和稳固危险体的能力,并能利用原木或支柱对门窗、墙或楼板进行有效支撑和加固,利用机械、气动或液压组合机械撑杆对建筑物构件进行有效支撑和加固。

牵引装备主要用于移除大型建筑构件,进而打通救援通道。

3.3.6后勤保障装备

后勤保障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包括通信联络、营地建设、个人携行物资保障等方面。

当地震发生后,

在公共通信网络被破坏的情况下,救援应具备前后方远程通信能力和完成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具备现场指挥部同各救援分队指挥员、救援队员间的通信能力,具备救援途中的通信能力,包括前后方指挥中心、车辆之间的通信能力。

营地建设根据救援任务的需求进行工作分区,应保包含指挥通讯区、医疗救护区、洗消区、装备存放区、后勤供给区、队员集会区、队员生活区、搜索犬区、车辆停放区等功能。

个人携行物资应能够保障救援人员在救援现场72小时个人安全和生活所需的物资,并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3.4加强地震救援针对性训练

3.4.1加强地震救援专业训练

公安消防部队应在学习国外先进地震救援知识的基础上,总结以往地震救援的经验和教训,立足目前的器材装备,形成系统的地震救援理论。

一是规范地震灾害事故救援的处置程序,指定地震救援的出动原则、力量编成、处置方法、步骤、行动要点、注意事项等,使地震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有据可依。

二是强化地震救援技战术专业训练,加大在模拟训练设施方面的投入,加快地震救援训练向模拟化、实战化转变。

特别是要重点开展搜寻救援训练、狭窄空间救援训练、隧道挖掘训练、撑加固倒塌建筑训练。

三是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地震部门专家、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队员进行现场讲解、示范、授课,借以提高队伍的地震救援专业水平。

四是加适当开展实战拉动训练,在实战背景下发现部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实战背景下检验部队的真实战

斗力。

3.4.2加强安全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训练

地震灾害发生后,往往还有余震、火灾、爆炸、倒塌、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等多种次生灾害并存,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确保救援的顺利进行。

这就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安全防事故教育,使官兵牢固树立安全作业观念,熟悉安全作业程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另外,地震灾害过后,救援现场的生存条件往往非常恶劣,生活物资难以得到保障,这就需要积极开展野外生存能力训练,提高官兵的野外生存经验,加强适应恶劣生存环境的能力。

为提高抢险救援业务训练的针对性,地方政府有条件时,还可参照俄罗斯紧急状态部的179救援训练基地、美国得克萨斯州消防训练基地、韩国119培训基地等,建设可以开展灭火战斗、水上救援、井下救人、化学危险品事故处置等综合训练的基地,为队伍有效开展应急救援训练创造模拟条件。

3.4.3加强心理行为训练

在地震灾害的救援现场,官兵一方面要进行长时间强体力的救援行动,一方面要面对余震等次生灾害对生命的威胁,现场大量人畜死亡带来的心理冲击,难免出现恐慌心理,如果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必然影响救援行动。

因此要在平时有意识地加强官兵心理素质训练,学习心理应激的技巧与方法,提高救援时的心理免疫能力,提高官兵对残酷、恐怖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官兵在发生地震的复杂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临危不乱,

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援中去。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当今地震灾害频发的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作为地震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机制,合理配备地震救援人员,全力加强地震救援装备建设,切实加强地震救援针对性训练等途径,才能进一步加强部队的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才能有效提升部队地震灾害救援战斗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09〕5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年10月18日.

[2]国发„2010‟1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2010 年6月9日.

[3]赣府发„2010‟30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2010年10月12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36号.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2005年6月7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10月28日.

[6]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江西省消防条例.2010年9月17日.

[7]陈家强.从“5•12”汶川特大地震谈抗震救灾应急措施

[J].天津:

[7]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9):

629-635 .

[8]李程航.权选进,韩少华.浅谈公安消防部队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J].陕西:

灾害学,2008,23(9):

99-102.

[9]李建华.灾害事故抢险救援方法与技术[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0]冯军.《从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事故区域性特点浅析消防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OL].2010年10月1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