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91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docx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

从未成年人心理特征谈班主任工作艺术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张堃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日常性的重要工作。

怎样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学生,是每个班主任都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了解未成年人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至少应做到三点:

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做事讲原则。

一、关心学生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你要学生爱你,首先就得付出自己的爱,让每个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你的爱。

那么这个爱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关心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具体而微。

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精神面貌、学习情况、同学交往……有些关心,可以通过集体表现,如天气变冷,注意加衣,防止感冒;早晨来读书要吃好早餐,不吃早餐容易生病……

有些关心,必须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比如迟到现象。

一般来说,学生不愿意迟到,班主任老师也不希望学生迟到,一个学期中,还是难免有些迟到现象。

学生迟到了,班主任老师不能简单的对待,批评一两句就了事,而应该去了解迟到的原因。

本来学生以为迟到了要挨批评,内心已愧疚,那么你的处理会让学生感到意外,甚至被感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迟到,那就应与家长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状况,甚至做一两次家访,采取一些积极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从各种案例分析来看,班主任老师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一定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

你只有真正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你的关心才会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影响,你的爱才会有回报。

二、尊重学生

人们经常说,要想别人尊重你,就要首先尊重别人。

同样,你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就要先尊重学生。

而尊重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和老师一样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作为老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而要处处维护学生的尊严。

只有让学生懂得自尊,学会自尊,过有尊严的生活,学生才会自信、自强。

比如说,所有的老师都痛恨学生的作弊行为,抓到作弊的学生后,有的班主任老师当即给与学生一顿痛责,有的干脆直接通告家长,还有的在学校通告。

对于这些做法我都不赞同。

学生为何会作弊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回去好向父母交差,免除来自父母方面的责罚。

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那一点点可怜的自尊。

采取上面的这些做法,并不能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而只会使学生产生羞愧,抹杀学生的尊严。

我的做法是,抓到作弊的学生后,首先替学生讲明作弊的原因,得到学生的认可后我会对他说,本来老师以为你只是某一科目没有学好,通过考试后会警觉,以后学习认真还可以追上来。

2、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作为班主任老师,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只需经常给学生一些建议和忠告。

我觉得,在未成年人的成长道路上,收获成功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帮助,但能够收获一些失败,也未尝不是好事—失败,乃成功之母。

如果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能做到这两个尊重,一方面那些犯错误的学生,觉得你在他刚刚迈出错误步伐时,及时帮助了他,而且替他保存了尊严,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另一方面,学生听从了你的忠告或建议,获得了成功,觉得你很了不起,会很尊重你;或者学生没有听从你的忠告或建议,收获了失败,也会觉得老师是正确的,而后悔没有听老师的教诲,会更加尊重你。

三、做事讲原则

一个有威信的班主任老师,绝对是一个做事讲原则的人。

讲原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有要求,能够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

对学生不规范的行为能及时提出批评或建议,决不姑息。

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第二,处理事情公平公正,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好生,也不排斥差生。

第三,对自己能严格要求,言必行,行必果。

在班主任工作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做事讲原则会使学生对班主任老师产生又爱又敬的情感,因而乐于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管理,达到我们工作的预期目的。

浅谈心理疏导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育龙网校 WWW.CHINA-B.C0M  2009年02月24日  来源:

互联网

摘要:

21世纪要求我们培养全面、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生活学习中,学生却往往被种种心理问题所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本文阐述了班主任在新时代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字:

观察了解以诚相待家校联系情感交流精神生活

在21世纪的今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日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处于现代化、信息化与网络化社会中的青少年,大多聪明伶俐,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心理素质问题。

贪玩、逆反、孤僻、胆怯甚至朦胧而发的青春躁动,在这些孩子身上,几乎每年都能看到。

青少年心理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如何面对学生众多的心理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干预和矫正各种心理障碍,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大问题。

由于孩子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的增多,他们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往往被我们忽视。

而这些心理因素的消极作用恰恰是阻碍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最大隐患。

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随时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纵观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生活竞争的激烈,很多学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忧虑重重。

2、频繁的考核、竞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精神紧张,心情压抑。

3、家长“望子成龙”、老师“盼生成钢”,使得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4、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不如意,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挫伤。

5、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在学习、行为等方面表现的不如人意,经常受到家长、老师的批评指责,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

上述种种不良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要抓好班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

正像裴斯泰洛齐所说:

“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

”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我所任教的班级,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王星雨同学是一名学习非常认真刻苦的孩子,在一次数学测试后,我忽然发现她上课时心事重重,注意力不够集中;下课了,她也失去了往日的欢笑。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我单独和她谈了一次话。

原来,原因出在这次数学测试上:

苏秋宇同学自入学以来每次测试总是准确无误,成绩一直是A+,可是在这次测试中由于失误,她在一个小题上出了错,没能全对。

尽管考核成绩也很不错,可是回到家里,王星雨却因为那一道题的粗心,而受到了爸爸妈妈严厉的责备和训斥。

于是,这件事在自尊心很强的她的内心深处,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了事情的缘由之后,我一方面肯定了她的上进心,并鼓励她把经验教训化作动力,重新振作,把精力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我主动接触了她的家长,把这一情况告知家长,希望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要太急切,并和家长一起商讨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措施。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以前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又回来了。

可见,老师要想消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项调查显示:

学生在回答“我遇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

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

因为家长、老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了解。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往往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一味的师道尊严,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我班有一个男生自幼父母离异,母亲一人要养育三个孩子。

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个性很倔,既自卑又要强,与同学很少来往,性格孤僻,学习较差。

我每次找他谈心,都开导他要增强自信,克服自卑,持之以恒,同时安排部分同学多接近他,从生活到学习各方面帮助他,用火热的情去温暖他消沉的心灵,一年里他的转变很大,成绩跃居中上等。

考上大学后他给我的信中这样写到:

“……,那时候的我感觉到每一天,生活都充满了阳光……”。

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的和蔼可亲,坦诚相待,学生便会积极的对待学习、生活,从而教师的教育工作也更能得以顺利的开展。

三、要加强家校联系,进行家长、教师、学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

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迷,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地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

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可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

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班主任只有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真正与家长真诚、和谐的沟通,才能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减少教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效果。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学生时代,“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

紧张而富于竞争的学习生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压抑、忧郁的心理。

因此,班主任要根据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好积极思维的特点,利用自习或业余时间,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如可在班级中经常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班际、校际间的交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夏令营活动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为学生生动活泼、健康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班主任就是高飞雁群中的头雁,在带领群雁飞过千山万水,顺利到达目的地中领航、引路。

对今天的教师而言,不仅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躬行实践、诲人不倦,更要善于与学生交流,平等待人,用心与他们交流和沟通,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友善、和谐的成长环境。

所以,随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日益增加,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B。

A。

苏霍姆林斯基。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B。

A。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3】唐讯:

《现代教师心理素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叶一舵:

《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2003。

【5】胡志仙、雷宏俊:

“小学中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小学德育》

华南师范大学小学德育杂志社,2004。

育人是一门艺术——谈心理学知识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默认分类2010-11-0907:

35:

37阅读43评论0  字号:

大中小 订阅

 

尹邓安

有时候,教师一句赞扬的话或一个赞许的目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

尤其是对一个刚刚遭受过挫折的学生来说,赞扬就像一把火炬,不仅会点燃希望,还可能改变其命运。

赞扬的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赞扬和尊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动力和做人的价值。

教育是培养人的。

心理学是关注人的。

那么,怎样运用心理学原理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呢?

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遵循心理学原理,满怀期望上路

 选择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我们不妨用期望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来开展工作。

那什么是期望教育呢?

请您先听几个教育故事。

(一)期望教育,出乎意料的效应  

1.“智商测验”,心理学上的意义

上世纪60年代,西方某国有两个心理学家做了一次颇有意义的“智商测验”。

他们到一所学校随机选了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测验。

第二天,他们将测验结果拿给该班的责任老师,并且指着上面几位学生的名字对她说:

“我们测出这几个学生的智商很高,将来能成为杰出人物。

”老师很纳闷,说:

“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他们平时表现很一般啊!

”两位心理学家认真地说:

“我们是专门搞科研的,测验一向很准,你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名学生。

”并神秘地嘱咐老师要“保密”。

一心想让自己的学生成才的老师怎能保守得住秘密呢?

马上将测验结果告诉了其他任课老师,也告诉了他们的家长。

老师们此后对这几个学生刮目相看,特别关爱,家长们也不打骂、训斥孩子了,关怀备至了。

8个月后,两位心理学家又来到这个学校,没等他俩开口,责任老师就乐呵呵地说:

“你们的智商测验真准哪!

这几名学生不调皮了,成绩也提高了,有的还成为了班上的前几名呢!

”两位心理学家笑了,说:

“我们给你的测验结果是假的。

真实情况是:

这几名学生只不过是我们从学生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我们测的不是学生的智商,而是教师及家长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们更大的期望,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注,通过种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同寻常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比周围的同学更好的成绩,而那些老师并没有给予怎么特别关注和期望的学生,成绩也就一般。

”老师这才恍然大悟……

2.好班差班,班主任无法选择

某学校开学时一个好班和一个差班的班主任都被调走了,来了两个新班主任。

可是,教导主任正好把两个班的情况搞反了,对好班的新班主任说:

“你带的是个差班,你要管严一点,该骂就要骂,该罚就要罚。

”而对差班的新班主任说:

“你带的可是个好班,都是好学生,对他们不要太严厉了,要多表扬他们。

”半个学期以后,结果差班学生明显进步很多,好班学生反而出现了退步。

同样的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同结果也大不同。

3.数字游戏,七加上八等于几

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7+8=?

一学生站起来喊到:

13。

老师满脸微笑的说:

“我要表扬这个同学三点:

第一,这个同学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请大家为他的这种勇气鼓掌;第二,他很聪明,知道两个数字是越加越多,而不是越加越少;第三,他的回答离正确答案只差两个数字。

”这个学生马上说:

“哦,我知道了,是15”。

老师说:

“他回答的完全正确,大家鼓掌。

”这个学生满脸成就感。

也许有一些老师碰到这种情况,会说:

”错了!

”“真是笨!

”现代教育,首先是师生之间人格的平等;其次,教育是师生之间平等的沟通的过程;第三,教育是对学生智力的激发的过程。

心理学家研究,一个人受到激励时智力会提高20%-30%。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班级学生差距那么大,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环境的问题。

上面的几则小故事正是成功运用期望教育理论的典范。

那么,究竟什么是期望教育呢?

(二)尊重学生,洒向学生都是爱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表明,人只有在“有盼头”的时候,才会去努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工作与激发》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并指出这一理论的公式: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

其中,“激发力量”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在潜力的强度;“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期望”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的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期望与激发力量是成正比的。

那么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应该如何运用期望教育理论呢?

首先要热爱学生,对他们充满希望和信心;其次,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期望值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要相吻合,切忌过高或过低;最后,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期望和动力,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三)教育工作,心理原理来指导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即个体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作为理性的心理活动,对人的情绪、情感、意志、动机和行为有较强的调控作用。

良性的认知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作用。

1.新生刚入学,把老师美好的期待告知学生

没有希望的地方是没有奋斗的。

教师的期待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是因为,教师首先相信学生能成才,对学生所作所为用赞赏的目光看待,不知不觉地给学生以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对自己也充满了希望,更加信赖教师,师生配合更加默契。

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期待,希望自己在教师心目中占据一定地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其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和要求,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骨头里挑鸡蛋,用放大镜找优点

某同学几乎天天迟到早退,父母心急如焚。

一天,他迟到了,老师告诉他明天可不要迟到,他答应了。

但第二天,他又迟到了。

于是当天下午放学时,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认真地说:

“我今天要特别表扬某某同学,”同学们都笑了,因为某某同学今天又迟到了。

此时老师态度十分认真的说:

“不错,他今天是迟到了,但你们不知道,他昨天迟到30分钟,今天只迟到28分钟,比昨天提前2分钟。

同学们,不要小看这2分钟,这说明他在进步,他在改变,他在不断改正缺点啊!

同学们,有两分钟,战场上就能赢得胜利。

他今天进步了两分钟,相信他明天还会进步!

……现在,我提议,为他的进步热烈鼓掌!

”“哗……”响起热烈的掌声。

也奇怪,第三天,他竟然没迟到,还提前5分钟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

放学时,老师又大大表扬了他,此后几天,他再没迟到。

3.向家长汇报,主要报喜少报忧

现在的学生,最怕、最反感就是班主任向家长告状。

基于这种心理状态,我们不妨给家长写喜报,让学生带回去。

只要学生在学校有一丁点进步,都用喜报形式告诉家长。

写喜报是给家长看的么?

当然不是。

让学生带回去,看到喜报的第一个人是学生本人。

他看到老师在赞扬自己,心理会有成就感,会更渴望进步。

培育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信心与希望,一个对前途失去信心和希望的学生是不可能转变的。

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进步,渴望老师对自己的赞扬与肯定,这是潜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内在驱动力。

给家长写喜报,为学生发奖状,正是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到进步的喜悦,品尝成功的欢乐,从而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老师没有白辛苦。

4.学生有进步,借口表扬效果好 

人吃饭要经常换口味,对学生的表扬也要经常变换形式。

中国有“借刀杀人”、“借口伤人”的成语,这是形容某些人用心不良,但我们能不能反向悟出另一个道理——“借口颂人”?

借口表扬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校领导和教师们心目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增强了他们进步的信心和自我约束能力。

5.差生虽调皮,也有闪光的地方

有这样一句话:

“大人物会犯大错误,小人物会犯小错误,不是个人物往往没有错误。

”此话虽讲得过份些,但却不是没有道理。

往往调皮的学生反而具有管理人才所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比如:

他们主动、好奇。

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精力驱使他们敢于探索;他们有敏锐的洞察力。

这种能力促使他们从看似平凡的事物中找出问题所在;他们具有变通性,思想流畅,属于立体、多路思维型,能想出多种办法,提出非同凡响的主张。

他们也有疑问性,对现成的事物不盲从,而是大胆发问,勇于脱出一般观念的窠臼;他们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勇于弃旧图新,别开生面;他们有很强的独立性,善于独立行事,不轻附众议,活动范围大、能力强,态度直率、坦然,感情开放,不拘小节;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多、幻想奇特,有利于开拓新的局面;他们充满幽默感,不会因别人的讥讽和轻视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奋斗目标;他们还有非凡的勇气。

领导者必须有勇气,没有足够的勇气,难以成功。

当然,上面是综合了所有这类学生的特点,而对他们的缺点,这里没有提及。

未来的中国十分需要这种人,作为教师,有责任发现和培养这种人。

在我们班,我有意安排这类学生担任班干部,使他们不但管住了自己,还管理了全班。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大胆,又要周密考虑,要让那些在管别人时能管住自己、约束自己行为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需要做大量的鼓动、激励、组织工作。

不少差生当上班干部后一改过去的不良习惯,不但增强了自我控制能力,而且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也是大有益处的。

这也说明了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无条件接纳学生,激励学生上进

教师的赞扬和夸奖能让学生受到鼓舞和激励,对于激发他的上进心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人需要赞扬,因为这是人本能的需要。

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要求,不喜欢学习,责任不在学生,在老师,在于学习的氛围和老师的教育方式。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运用赞扬和肯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呢?

人类的本性中都有渴望受到夸奖和赞美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一个“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的需要(如吃穿住行);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当每一个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有更高一层次的需要。

从这个需求层次可以看到,成就需要是最高层次,是重点,而尊重需要是成就需要的重要过度阶段,尊重需要的满足是成就需要的重要前提条件。

一个从小不被尊重不被肯定的人是很难成才的。

(一)积极肯定学生,不妨夸张表扬 

青少年的心理是变化多样的,有时,一句激励的话能对他们产生终身鼓励作用;而一句批评的话,又可能使他们一蹶不振。

某学生数学好,不妨夸他“一定能成为中国未来的华罗庚!

”某女生学习认真,就说:

“她一定能成为居里夫人式的人物。

”对工作负责的班干部,则夸奖他们:

“一定能成为未来的管理专家。

”还可以经常讲一些关于伟人们奋斗的故事,使他们认识到当“家”是不容易的,要从小奋斗。

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甚至是夸张的赞扬他们几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即使他们将来不能成为什么“家”,只要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是成功的!

(二)努力激励学生,促使后来居上 

我们常把“谦虚”捧得太过分,甚至捧到了不实事求是的地步。

似乎只有说自己这不行那也不行,才是谦虚,若说自己很行、能干,便是骄傲。

连竞争,也不敢公开,只能暗中使劲,不能正大光明的挑战,否则就是“太狂妄”了。

这正是很多人才不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破除这种不实事求是的假谦虚,要激励学生敢想、敢做、敢冒尖,敢做伟人们未做过的事,敢于后来居上。

法国大革命时有一句名言:

“伟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是因为你跪着。

站起来吧!

”牛顿是人人皆知的伟大科学家,养了两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