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952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docx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分析: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能够体现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但往往教材所提供的范例虽然取材于生活,但不是学生常经历的事儿,因为不同地域不同班级的学生生活背景不尽相同,所以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丰富多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内容应该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教学内容:

《找规律》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的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过程描述:

[片断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

今天王叔叔想带大家去他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让我们出发吧!

(课件出示王叔叔骑摩托车的情境,他身后的电线杆的颜色是彩色的,而且出现顺序有规律)师:

大家看,一路上春光明媚,蓝蓝的天上漂浮着朵朵白云,地上绿草青青多么美呀!

连路旁的电线杆的颜色也是这么的漂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这些电线杆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汇报规律。

教师小结:

像这种重复出现的排列规律,是我们一年级已经学过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找规律)师:

好吧!

让我们继续走吧!

[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这一过程是由学生完成的,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片断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一)密码门的规律1、引入师:

好了,王叔叔家到了。

(课件一)师:

王叔叔家的门可是最新科技的产品——密码门。

只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就可以开门!

2、出示密码门。

(1)导入师:

王叔叔已经输入了三排密码,最后一排他想留下来考考我们。

这排密码到底是什么呢?

(2)学生思考,再讨论,同桌交流想法。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规律)生1:

竖着看——每排都有那4个图形,缺少哪个图形就填哪个图形。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生2:

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所以我根据斜行来填。

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

生3:

横着看——图形都是相隔出现的,这里排到哪个图形我就填哪个师:

从第一横行到第二横行有什么变化?

生4:

第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第二排的最后一个,其他的图形都往左移动一格。

师:

第二排到第三排有什么变化?

第三排到第四排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演示课件)师: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5:

上下两行相比,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下一行的最后一个,其他的每个图形都往左移动了一格。

4、开门进入大家找的密码正确吗?

我们来试一试。

老师输入秘密后同学们一起喊“芝麻门”,好吗?

(学生无比兴奋的喊“芝麻开门”)(这时教师输入密码,密码正确,房门打开,课件展示出房间情境,学生欢呼。

)[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片断三]巩固认知,设计规律

(二)地板砖的规律师:

王叔叔家可真漂亮,他家的地板砖的颜色更漂亮,我们一起来研究地板砖颜色的排列有规律吗?

(课件出示客厅地板砖图)生1:

我发现地板砖都是有四种颜色不同摆放的生2:

我发现这样斜过去看这四种颜色中的每一种颜色都是一队的生3:

我发现第一行是黄、白、蓝、绿这四种颜色依次排列的生4:

我发现第二行是白、蓝、绿、黄这四种颜色依次排列的生5:

我发现第一行和第五行,第二行和第六行……它们的颜色排列是一样的………师:

你会接着往下排吗?

谁来当小小设计师?

(延伸)师:

如果要想铺满这个房间,按着这个图形的右边接着排会是什么颜色?

你将怎样设计呢?

师:

哦!

难怪王叔叔家是地板砖颜色这么漂亮,原来它们的排列是有学问的,看来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啊!

[学生在共同发现密码门的规律后,再让学生感受地板砖颜色变化的规律,并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往下继续设计、铺满整个房间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规律,而且渗透了对学生美感的培养。

][片断四]运用类推,横排规律(三)水果的规律1、教师导入王叔叔热情好客,给同学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让我们一起去厨房看看吧!

这水果的排列也藏着秘密呢?

你们仔细观察,看谁先发现。

2、学生思考,讨论,找出规律

(1)学生思考

(2)汇报规律师:

对比第一盘和第二盘有什么变化?

第二盘和第三盘比较有什么变化?

从这三盘水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四盘该怎样摆?

(3)我们请电脑博士来验证一下我们的想法对不对。

(4)小结规律:

师:

仔细观察,摆水果里藏着什么规律?

小结:

后一盘水果和前一盘相比,前一盘水果的最后一个移动到后一盘的第一个位置,其余水果往右边移动了一格。

[片断五]活动拓展,内化升华(四)排队的规律1、师:

我们在王叔叔家一边吃水果,一边玩个游戏吧!

大家喜欢跳远吗?

那请4个运动员上来给大家表演一下,谁愿意来?

师分配1、2、3、4号代表四个同学3、师:

观察现在他们排队的顺序是怎样的?

生:

现在的排队顺序是:

1号、2号、3号、4号这样排的师:

谁会根据刚才所学的规律,说说下面他们该怎样变化?

生1:

应该是2号、3号、4号、1号这样变了生2:

再然后就是3号、4号、1号、2号……师:

我们请同学跳远实际验证一下。

你们发现是这个规律吗?

教师板书(1234、2341、3412、4123)。

师小结:

这是往左方向循环的规律,你们发现得真好!

(教师鼓掌)3、师:

还有别的变化规律吗?

它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往右循环变化)那表演的这些同学商量一下应该怎么办?

(往后转)谁来当指挥官指导?

教师板书(1234、4123、3412、2341)。

4、比较:

刚才这两轮循环变化的规律方向正好相反。

[通过学生熟悉的跳远情境,现场感知,学生身临其境,踊跃积极,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规律,体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以及体会学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片断六]总结回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在王叔叔家玩的真开心啊!

在他家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

你们看,数学不仅可以使我们变聪明,还可以在生活中处处创造美!

[片断七]开放创造,点睛之笔大家能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数学规律,来创造一幅美丽的图案吗?

比一比,谁摆的最有规律,最有创意。

老师发给同学们两张白纸,你可以任选一张,撕开双面胶,在上面摆学具。

摆的时候,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看得更清楚,你摆的图案中组与组之间要隔开一点或画竖线隔开。

师:

在这一组中有没有图案不是有规律的排列?

你喜欢哪一个图案?

为什么?

[学生的认识在操作中将不断完善,留给学生一个创造规律、运用规律的机会,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趣,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

]三、诠释与研究:

新课程标准教学新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透彻地理解循环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力求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着手,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

为此我以“到王叔叔家做客”为主线,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学生熟悉可见、亲切喜爱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愉悦、活泼动感的学习环境,不仅分散了学习难点,突出重点,而且学生的个性思维也得到了充分地展现和发展。

真正体现了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在活动中探究学习数学知识。

反思本课,我认为这节数学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课标》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现实生活的数学,而这个现实不是成人眼中的现实,应该是学生眼中的现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

拉近学生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距离,用学生熟悉的、有兴趣的、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内容进行教学,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是密不可分的,使数学课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产生学生的探求数学的动机,主动应用数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

教师考虑到现在的一些学具、玩具、箱包上都有密码设置,电视、图书中也经常出现密码门锁,破译密码是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而且对此很感兴趣。

果然,学生对此处的密码门锁十分感兴趣,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二、注意情境创设与学习兴趣的保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创设适合于他们的数学情境,培养他们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

本节课以“到王叔叔家做客”为线索,把几个教学环节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始终处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王叔叔家门的密码”,“王叔叔家地板砖的图案设计”“玩跳远的游戏中排队的规律”。

自始自终,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并保持了旺盛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尤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三、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探索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这节课学生在探索规律时,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一问一答、打乒乓、挤牙膏式的所谓启发式,而是给学生创设了宽松的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各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思维;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维成果,相互启发,共同发展。

例如:

开始几个学生发现的规律还仅仅只停留在斜着看竖着看原有的基础上,当有学生发现横着看的循环排列规律后,其他的学生深受启发,马上顿悟。

这时教师有意识地分层次引导:

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规律;再点学生重复验证;然后大家一起总结;最后电脑演示验证,做到了循循善诱,层层引导,重难点逐步突破。

总之,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让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

从而使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