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026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内容选择语言训练点

—————以二上《酸的和甜的》为例

【研究主题】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与实施教学时需要认真思考,明确此学段的学生在语言理解与表达上需要达到一个怎的水平,如何借助已有的教材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学习水平,培养学习能力。

则需要在熟知学生的学情,吃透教材,方可选择及确定明确的语言训练点。

因此语言训练点的确定,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和情境化,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和保证。

为了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我们教研组选择了《酸的和甜的》一文进行研讨。

《酸的和甜的》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色彩鲜艳的连环画向我们展示了狐狸想吃葡萄时着急的神态,吃不到葡萄时难过失望的心情;松鼠和小兔子轻信狐狸不敢尝试的怯懦;猴子痛痛快快吃葡萄的快意。

狐狸、松鼠、兔子、猴子四种性格鲜明的动物跃然纸上。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是狐狸的自我安慰,却迷惑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只有小猴子敢于亲自尝试。

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

因此本课例主要研究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如何由生活引入语文,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识字,在语境中练习说话。

2.如何运用好词素相加法突破四字成语意思的教学。

3.如何在生活情境中用好“一会儿......一会儿”和“迫不及待”进语言表达。

本次专题行动研究前后进行了三次深度研讨。

第一次是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

第二次是在组内成员参与后的研讨设计。

第三次是在教学实践之后,对于不足之处的教学设计再次修改。

本次专题行动研究分工:

陆蔚芬老师、老师和老师进行上课实践和撰写教学反思,其余组内成员进行教学研讨和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

 

【研究过程】基于个人经验的教学设计及研讨一

教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犭”的书写。

3、分角色表演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预学单:

一、我会读

1、我能把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2、我在会读的词后面画上“√”,再想办法认识不会读的加点字。

酸甜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要

3、我能读好句子。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二、我会问

课文中谁认为葡萄是酸的?

谁认为是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激趣导入,预学交流

一、说葡萄,趣导入。

(一)葡萄引入。

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水果——葡萄。

(指导读好“葡萄”,关注轻声)

小朋友,这是什么?

谁来说说他的名字?

葡萄,读出了轻声,谁再来正确地念一念?

(再请一位)我们一起来——

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是的,他们都是草字头,还有很多水果根草字头有关呢!

比如:

(出示图片带字)草莓、菠萝、蓝莓(生读)

(二)看图说话

瞧,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

()的葡萄。

看图读:

紫红色的葡萄、水灵灵的葡萄、圆溜溜的葡萄……

师:

这诱人的葡萄味道如何呀?

(叫2人)

(生说酸的,板书酸的,生说甜的,板书甜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补上和)齐读课题——

课题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拿出卡片),谁来跟他打声招呼?

平舌音读的可真准!

带上生字读好它(再读课题)。

要想读好这个故事,得跟故事里的生字宝宝交好朋友。

预学环节

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的预学单,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1、读生词:

1、组长带读

2、轮组生词

3、互读句子

2、交流“我会问”

课文中谁认为葡萄是酸的?

谁认为是甜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检查预学

刚刚有没有难读难记的生字,你是请教小组同学的?

(自由发挥,请生2、3个)

这篇课文里确实有很多难读的词语,哪位同学来来当小老师读准他们?

酸甜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要

3、看来我们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小能手,通过预学交流之后,你们知道,课文中谁认为葡萄是酸的?

谁认为是甜的?

(2)指名回答,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认为葡萄是酸的。

猴子认为葡萄是甜的。

(说一个,贴一个)

共同研究:

狐狸、小松鼠、小兔子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

师:

这些小动物中谁是第一个想要吃葡萄的是——(生:

狐狸)

瞧,它来了。

活动一:

学习第1小节

师:

引读——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

它看着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它多想——

(1)出示图片:

(指名答),你怎么知道的?

是啊,课文里也是这么说的。

谁来读一读?

(出示它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跳起来摘葡萄。

从你的“转来转去”我仿佛看到狐狸围着葡萄架流口水的样子。

你再来,你的两个“一会儿”读得真好,让老师看到这只狐狸抓耳挠腮地想吃葡萄。

我们学着他,也来读一读。

狐狸这么想吃葡萄,它吃到没有?

(生:

没有)

狐狸吃不到葡萄,他指着架上的葡萄,只好说——(齐说“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

活动二:

学习第2、3小节

听了狐狸的话,其他小动物又是怎么想的呢?

你从课文的2、3段中去找一找,用横线划出来。

师:

小松鼠想,(叫一男生)

“狐狸很聪明,它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嗯,你在“一定”这里加重了读音,更让我们肯定这葡萄是酸的。

我们男孩子学着这只小松鼠,一起读一读——

师:

小兔子想,(叫一女生)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你加重了“都说”,从你的语气里,我听出这葡萄是酸的。

我们女孩子也学着这只小兔子,一起来——

活动三:

学习第4小节

看来大家都认为这葡萄肯定是酸的。

有只小猴子认为葡萄的味道如何呀?

让我们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吧!

学习提示:

1、读第4自然段。

2、圈出猴子很想吃葡萄的动词。

 

你们找到了吗?

(叫学生找)先找到“望”

你真聪明,小猴子在“望”什么?

生答。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

小朋友,这里还藏着一个我们要记住的生字宝宝呢?

(出示并拿卡片)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叫一个)

(说得对,你跟老师想到一块儿去了。

看……)

(说的不对,谁能看着图片说一说)糖葫芦上的一个个小果子就是串的两个小口,中间的小木棒就是串的一竖。

现在拿出小手跟老师书空。

请小朋友在桌面上写一写串。

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联想的办法记住更多的生字。

小朋友们,小猴子除了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还(师引请学生答:

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这些动词中,小猴子非常想吃葡萄,用课文里的词语说——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

就是着急得来不及等待了)你刚才举手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老师叫到你,迫不及待地想回答问题?

师:

咱们生活中,也有很多迫不及待的时候呢!

说话训练:

小队活动开始了,我…….

一闻到饭菜的香味,我……

____________,我迫不及待……

(选一句话来说,也可以自己说一句)

多着急啊,谁来当当迫不及待的小猴子?

(指生读)

一起来读出小猴子的迫不及待吧!

(齐读)

师:

小猴子别提多机灵了,我们来演一演小猴子好不好?

请小组合作,演一演从小猴子的动作、表情还有语言三方面来演一演,等一下小组可要派出一位代表上台来哦:

1、你的动作中,我们看出这只小猴子迫不及待地要吃葡萄。

2、你还加上了表情,表演的更到位了。

3、这只小猴子可不光加上了动作,还用语言告诉它想吃葡萄的急切呢。

邀请三只小猴子顺序上台,比一比谁演得好。

师:

哦,只要抓住这几个动词和迫不及待的心情,你就能演好小猴子。

让我们再来津津有味地读读这个句子吧!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看着这只小猴子迫不及待的样子,小兔子却说:

(出示)“不能吃,不能吃,这葡萄是酸的!

为什么小兔子说葡萄是酸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四、书写指导

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少小动物,现在我们来写写他们的名字吧。

狐狸(图片)字:

狐狸

猴子(图片)字:

猴子

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是呀,他们都有反犬旁。

还能说几个带“犭”的字吗?

(带“犭”的字大多数都是和动物有关)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微视频,认识反犬旁。

小朋友,现在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来书空:

(师范写“犭”)

1、书写“狐狸”

师范写,说:

狐左边一个反犬旁,右边是瓜,小朋友可不要写成爪

狸右边一个里,他是一个——形声字

2、我们再来看看“猴”,它跟“候”可不一样。

你来说,对呀,偏旁不一样,而且中间没有一小竖。

3、师范写、学生书空。

生写,点评。

【团队研讨】

首先是执教者老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介绍。

这其中包含了冯老师对教材的解读与思考,也包含了组内成员的智慧。

识字写字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情境中识字,分散识字,归类指导写字。

是我在本节课教学中要突出的一个亮点。

在教学环节中,实际上我们对酸的、葡萄、一串串不仅从字形上认识了它,在对它的音,形、义都做了全面了了解。

因此,本环节我只需把重点放在“狐狸、迫不及待、硬说”这三个词的字音上。

“迫不及待和硬说”的字义可以放在后面结合课文去理解。

对生字的书写指导,我采用了重点突破,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

三个字中,猴字最难写,我采用范写加讲解,并特别突出反犬的书写方法。

狐字有两个撇画不好写,我采用了师边写生边跟着书空去强调。

狸字让学生直接观察书写。

这样分层用力,重点突出。

避免了写字教学中的平均用力,学生写起来更有针对性,更轻松。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每个孩子喜欢阅读,主动阅读,快乐阅读。

为此,冯老师采用各种各样方法,通过指名读,分组读,师范读,师引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始终把“读”作为学生学习文本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着对读的热情与渴望,并在读中有所“思”,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读;读中有所“悟”,悟出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读中有所“练”,练习用重点词说话;读中有所“想”,想像课文省略的内容。

从而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享受“读”中的快乐语文。

对于本堂课我也有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大家探讨,这篇课文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一幅图,一段文字,冯老师在教学是逐图学习理解,这样是不是显得过于牵着学生走,是不是可以抓重点段引导学生重点读,在总结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段落,再全班交流。

在这册教材中,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

这些插图使教材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插图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最为直观的教学辅助用具。

而冯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更是在每个自然段都安排了一幅插图。

教学中,冯老师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先出示图片再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引出学习内容。

由图学文,学生找到“小狐狸、小猴子想干什么”并进行朗读表演,从看图朗读表演中体会出重点词“转来转去、迫不及待”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样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学生看图学文,读文,想图,在读读说说演演中走进了文本,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词句,积累语言,自渎自悟。

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在教学“串”这个象形字时,冯老师利用图片让学生知道在古代人们喜欢把铜钱串成串,像这样小口串大口就是串。

像这样是一串葡萄,那很多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像这样表示数量多的量词,你还会说什么?

就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字的特点,学会了不同字的识记方法。

朗读是低年级学生的训练重点。

在这节课上,冯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其中,让学生按文章排列连环画的顺序,并看图选择相对应的句子读既突出文章的特点,又让学生兴趣高昂,很有新意。

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进行言语实践,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如果周老师在教学“串”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是一串一串的,让学生从理解到迁移运用。

我想“串”字的教学会更到位。

这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课文,每一个自然段都配有一幅插图,冯老师以师生合作讲连环画的形式,一节课时间将一篇课文上完了,只剩下4个字没有写,其他该讲的似乎也都讲到了。

容量很大,但课堂却并显得比较轻松。

作为一节公开课,今天的这节课的确有很多出彩的地方。

经过这样的探讨,组内成员各抒己见,对文本内容再次梳理,这样可以对《酸的和甜的》一课的教学内容的把握、语言训练点的确定可以有更加明确的点。

当然,对于课堂中呈现出来的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各环节的过渡、课堂节奏的把握,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以后的研讨中继续解决。

 

【执教者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

《酸的和甜的》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它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了我们平时做事要亲自去体验、去尝试的道理。

短短35分钟的课堂,我和学生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回味故事里小动物们的所思所想,和学生们一起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这一节课让我在教学中也获得思考和成长。

设计《酸的和甜的》的一课时,我把握两条主线,一、故事中,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是甜的?

二、为什么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在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了这篇课文的童话特点,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了故事情节。

在这节课上,我通过朗读,鼓励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第一课时,我把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段。

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做好铺垫。

课文学习中,在关键词句的理解上,如“一会儿……一会儿……”以及“迫不及待”,我创设了情境,通过感情朗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运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并能够举一反三。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借鉴了之前一位孙老师的设计,有些细节之处没有进行完美的修改,第一段小狐狸部分知识点、语用点没有进行深挖,课堂还不够尽善尽美。

另外,课堂上学生一些独到、精彩的发言,我的教学评价不够到位、及时。

课堂的细节之处还要多关注。

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学设计及研讨二

17、酸的和甜的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犭”的书写。

3、分角色表演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预学单:

一、我会读

1、我读了课文()遍,把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

2、我在会读的词后面画上“√”,说说哪个加点的字最难读,并把它读好。

酸甜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要

3、我能读好句子。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二、我知道

课文中()认为葡萄是酸的?

()认为是甜的?

预学活动一:

导入揭题。

1、出示葡萄,指名读(指名2人读),指导读好轻声。

出示生字卡片,单个字的时候都读二声,跟我读,葡——萄——

组成词语的时候读轻声葡萄

2、瞧,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

可以从形状、颜色、味道上来说一说。

()的葡萄。

紫红色的葡萄、水灵灵的葡萄、圆溜溜的葡萄……

可引导:

这诱人的葡萄味道如何呀?

(评价:

颜色上说,形状上说,味道上说)

(生说酸的,板书酸的,生说甜的,板书甜的。

3、今天我们就来学,(补上和)齐读课题——

4、课题里有一个生字宝宝(拿出卡片),谁来跟他打声招呼?

(1)平舌音,前鼻音读的可真准!

或:

酸字很难读,既是平舌音又是前鼻音。

不够到位,谁来帮助他。

再请小组开火车读准它!

(2)小朋友,酸的部首是左边的“酉”。

这个“酉”原来指的是盛放酒、醋的坛子,慢慢地用这样的写法来表示,外面一个“西”,表示用来装东西,里面还有一个“横”,就是装着的酒呀、醋呀,我们以后在写的时候可不能把这个小小的“横”给漏下了。

预学活动二:

检查预学

1、现在,请小朋友拿出你的预学单,在小组里面交流。

小组预学交流:

1、读一读(词语、句子)

2、说一说

课文中()认为葡萄是酸的?

()认为是甜的?

 

2、老师检查预学

课文中的这些生字宝宝都放到了词语中,哪个小组能读好他们。

酸甜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要

(小组开火车读或齐读,或男女生互读)

预设1:

“硬”后鼻音读得很到位,一起读“硬”;有一个字得读音还不够到位,就是“硬”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硬?

(生字卡片)加一加,石头是非常硬的。

硬的反义词是——软。

除了最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找反义词也是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预设2:

师出示:

大家看这个“串”字,它像什么?

(糖葫芦、铜钱、羊肉串)

是的,“串”还是这节课的会写字,拿出手指写一写,(边说边板写“串”)这两个框框代表了东西,这个竖就像是一根长长的绳子或棒子穿过了那些东西,就是把东西串起来了,我们还能说“一串()

我们还可以把量词重叠起来来表示数量很多,很多葡萄可以说:

一串串葡萄,很多糖葫芦就说成一串串糖葫芦。

很多书可以说——;很多大树,可以说——;很多白云,可以说——……

3、字词的预习真不错。

看预学单第三题,课文中谁认为葡萄是酸的?

谁认为是甜的?

指名回答,狐狸、小松鼠、小兔子认为葡萄是酸的。

猴子认为葡萄是甜的。

(说一个,贴一个)

共同研究:

狐狸、小松鼠、小兔子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

小猴子为什么认为葡萄是甜的?

过渡:

同样的葡萄,为什么小动物们意见会截然不同呢?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一:

学习第1小节,体会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1)师:

看——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

狐狸看着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他多想——(指名答),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

①看图。

狐狸在流口水,流口水说明他非常想吃。

②句子: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也有一句话可以看出狐狸很想吃葡萄,快去读读第一自然段,把这句话用横线划出来。

(自读自学)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A、两个“一会儿”:

两个“一会儿”表示一个动作做完后紧接着做另外一个动作,这里可以看出狐狸在为摘葡萄不停努力呢!

B、转来转去:

狐狸转来转去是在干什么呢?

动脑筋,想办法。

③说话训练:

小狐狸转来转去,眼珠子一转,就计上心头,他除了跳起来摘,还可能会想到哪些办法呢?

(指名说)谁最能干,把我们刚刚想到的这些办法,放进句子中,也能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

有点难度,小组里面合作着说一说哦!

课堂作业本中也有题目要求我们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联系我们的生活,你会说吗?

小明上课总是做小动作,一会儿——一会儿——(上课真不用心)

妈妈在家总是忙个不停,一会儿——一会儿——(妈妈真辛苦)

(),一会儿——一会儿——

④扩展:

狐狸为了吃到葡萄,动了很多很多的脑筋,想了很多很多的办法,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说的话,那就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2)狐狸这么想吃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如果你是狐狸,你的心情真是太()。

带着这样的心情自己练习读好这段话。

我看到有些我看到小朋友们有的皱着眉头,有的噘着嘴,这些表情是读好课文的法宝呢!

表情朗读练习、指名读,男女生读

(3)忙活了半天,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葡萄,一颗也摘不到,它很失望,于是他指着架上的葡萄,说——(齐说),他很难过,皱着眉头说——他很生气,边跺脚边指着架上的葡萄说——请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说葡萄是酸的呢?

(4)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认为......是呀,狐狸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呢!

活动二:

学习2、3小节,理解为什么小松鼠和小兔子认为葡萄是酸的。

(1)师:

狐狸说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听见了,小兔子也知道了,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请小朋友读读课文2、3自然段,把小松鼠和小兔子的心理活动用“___”划出来。

出示学习单:

1、读一读

2、划一划

(2)交流:

小松鼠,你是怎么想的呢?

(狐狸很聪明,他说葡萄不能吃,那一定是很酸的。

)出示第二段及图片

(评价:

a这个松鼠对狐狸的话深信不疑。

b我从一定听出来你很相信狐狸的话。

(3)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子,望着架上这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正想美美地吃一顿,小松鼠把狐狸的话告诉了小兔子。

小兔子一听,心里想:

狐狸和小松鼠都说葡萄是酸的,那一定不能吃!

(看来小兔子也完全相信了。

你不但读好了,还关注了标点(感叹号)。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读了2,3自然段,谁来说说为什么小松鼠和小兔子认为葡萄是酸的,那是因为他们——听了狐狸的话,相信别人的话。

像这样别人说什么就认为是什么,也可以用四个字来说就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

活动三:

学习为什么小猴子认为葡萄是甜的?

过渡语:

同样的葡萄猴子为什么却说是甜的呢?

当它看到那满架的葡萄时,它是怎么做的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2)这里有个成语。

迫不及待。

在理解成语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字素相加法,把每个字的意思加起来就是这个成语的意思。

不及是来不及的意思,待是等待的意思。

那么迫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查查字典。

迫在字典中有三个意思,①硬逼②接近③着急。

你认为是哪种意思?

选择③。

那么迫不及待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非常着急来不及等待。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说明他——非常想吃到葡萄。

在生活中,你非常着急地想做某件事地时候也能用迫不及待。

出示句子:

说话训练:

小队活动开始了,我…….(你非常想出去玩)

一闻到饭菜的香味,我……(你非常想吃上可口的饭菜)

____________,我迫不及待……

(2)朗读:

小朋友们不仅理解了迫不及待的意思,而且还能灵活运用了。

真了不起。

接下来还有一个延学挑战等着你呢!

(3)延学比较:

A、比较: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看这两个句子,读一读,你们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呀?

(用上了迫不及待句子更加生动,能看出小孩子非常想吃葡萄。

)说的不好的请其他小朋友补充。

那你能读好第二句,把猴子迫不及待地样子读出来吗?

B、比较: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那么这两个句子,读一读,你们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呀?

(大口大口说明吃得津津有味,说明葡萄味道非常好。

)说的不好的请其他小朋友补充。

那你能读好第二句,把猴子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吃葡萄的样子读出来吗?

C、这两个句子都在动作前面加上了迫不及待的、大口大口的这样的形容词,把动作写得更加具体了,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了。

仿佛让我们看到了猴子着急地爬树的画面,吃葡萄津津有味的样子呢!

D、现在我们也来当当小作家,也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吧!

①早上,小朋友们在()看书。

②课堂上,我们在()听老师上课。

③比赛时,运动员在操场上()奔跑。

总结:

做得真不错,以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多多运用这样的方法。

活动四:

书写指导。

书写生字:

狐、狸、猴

今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