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03723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动套膜机使用及问题详解说明书Word格式.docx

1.筒布卷的上料

在输入好生产规模参数后将圆织布卷安装上机台。

其具体操作步骤为:

1 将筒布卷送料机架的纠偏调节到居中如图;

图纠偏器按键位置图

2 拉下气压阀如图,让筒布放料轴自动下放。

取下送料轴放置一旁,将筒布卷推至筒布卷送料机架标记好的位置(筒布卷右平面与机架上贴有的斑马胶对齐如图)。

再将送料轴穿入筒布卷中,且保证送料轴左侧固定槽与力臂上的轴承对齐。

在保证两者都对齐后将筒布卷与轴固定好。

气压阀调节方向图:

筒布卷摆放位置

3 抬起气压阀,将筒布卷抬起。

将筒布绕入梅花辊后放入抬起的滚轮中并压下滚轮。

注意尽可能将筒布边缘与送布平台上的标记平齐如图。

外袋对齐位置

4 对于要打孔的袋子,要根据生产订单要求将打孔装置的位置移至打孔要求处,具体步骤为:

拧松打孔装置底下的螺丝再将其左右移动调至大致位置如图,然后再拧紧固定螺丝。

摁住外袋切刀机架上的外袋点动按钮,将外袋裁切处移至切刀下,然后旋转打孔前后的调节手轮将打孔装置移至打孔位置如图。

点击触摸屏上的送外袋试运行再根据打孔位置进行相应的调整。

打孔左右调节块图打孔上下位置调节手轮

5 摁下纠偏器自动按钮。

2.色标感应器及色标距离的调节

将筒布固定好后就要进行色标感应器的调节:

1 选取外袋色标感应点,主要要求有以下几点:

尽可能选择两个连续的大色块交线为色标感应点;

选取相邻色块时要选择色差较大者;

选取的色标感应点尽可能上下无其他颜色干扰。

2 摁住外袋输送点动前进按钮将筒布上选定的色标感应点下方的色块移至色标感应器处。

摁下感应器上的按钮,再将外袋移开至感应点上一个色块并摁下感应器上的按钮。

保证色标感应器在通过感应点时其显示灯有灭变亮即可。

(切袋刀机架上的三个按钮由上到下分别是外袋切刀点动、外袋输送点动前进和外袋输送点动后退。

按钮位置如图)。

外袋切刀点动、点进、点退按钮

3 色标距离的输入可在调节色标感应器时设置。

在色标感应器对准感应点时点击触摸屏上的色标距离,进入调节界面后清空当前距离。

将外袋剪切位置输送至切刀下方,点击触摸屏上的确定距离即可。

调节后返回开机界面后可以对已调好的色标距离进行微调,点击色标距两边的加减号即可进行相应的调节。

色标距离调节界面如图。

图色标调节界面

3.脱口砂纸的调节(主要针对热切刀机台)

根据外袋宽度相应的调节切刀旁的脱口砂纸,一般将脱口砂轮移至距外袋边缘2—3公分处如图所示。

保证外袋开口能够很好地搓开同时还不会将外袋搓至翘角。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脱口砂轮的位置,以防止其将外袋托举钢丝磨坏。

在脱口砂纸使用一段时间砂纸有磨损后可将脱口砂轮旋转换一个位置以保证脱口砂纸的脱口效果。

必要时要跟换砂纸(跟换频率以实际情况调整)。

脱口砂轮与外袋位置的关系

4.内膜卷的摆放

内膜卷的摆放与筒布卷的摆放操作基本一致,其操作界面可以观看外袋筒布卷的操作

界面图。

其详细步骤如下:

1 将内膜机台纠偏器调节为居中模式;

2 拉下气压阀,让内膜送料轴下放。

取出内膜送料轴将其左端固定块取下,插入内膜卷筒管中然后再固定左端固定块。

将其摆在提起臂上保证左端固定槽与机架上的固定轴承相互啮合。

3 打起气压阀,抬起内膜卷。

将内膜牵引压合辊打开塞入内膜,再压紧压合辊抬起席子将内膜送出一定长度然后按要求绕过各转动杆。

塞入折边器,抬起切刀前的压合胶辊将内膜塞入压下胶辊。

4 点击操作面板上手动设置中的送内膜,保证内膜能顺利送入机台。

开启纠偏器的自动模式。

5.吸盘和气管上胶布的粘贴以及外袋挡板的调节

1 点击触摸屏上的开机设置,将输送启动、进袋检测、真空启动及编织袋送料开启。

再点击启动键,当外袋运动到赛内膜部分后点击启动键暂停机台。

2 摁下急停键,将锤子的木柄塞入内膜切刀下(由于内膜切刀为弧形切刀,两边宽中间窄所以要注意将木柄塞入刀口的两侧,以确保调节安全)。

根据外袋位置将上下吸盘进气口堵上,普通袋胶布的粘贴位置为袋子边缘两公分处。

保证外袋边缘往里两公分位置处到吸盘边缘的气孔全部粘上,不会漏气。

上吸盘同样处理。

而对于折有M边的袋子,则需要吸盘宽度与外袋宽度一致。

普袋气管及吸盘粘贴位置及折边袋气管及吸盘粘贴位置如下图、。

图折边袋吸盘及吹气管粘贴胶布位置图:

普袋吸盘及吹气管粘贴胶布位置

3 根据吸盘上粘贴胶布的位置将气管相应的堵上和打开,气管打开的宽度以吸盘上胶布的位置为边缘。

保证气管吹气时不会吹在外袋上影响吸盘的开袋效果甚至影响送内膜。

4 外袋挡板的调节要根据外袋的种类调节:

生产折有M边的袋子时每块挡板的高度由70、65、60逐级递减。

而对于普通型袋子首先要更换开袋气缸下的胶套,选择较长的胶套代替原有的短胶套除此之外每块挡板的高度要求改为由45、40、35逐级递减。

保证挡板入口高出口低。

挡板的块数按外袋的长度决定,一般保证挡板总长大于或等于外袋长度。

两挡板间可留有一定的缝隙,但不能过大。

一般保持在3公分以内。

挡板高度如图所示。

6.内膜折边器调整及内膜夹部分调节

1 调节好外袋挡板后,取出锤子旋开急停键。

不用将外袋拿出,以外袋位置为标准调节折边器。

折边器位置的宽窄要保证内膜能够很好地送入外袋,但又不宜过窄。

一般调节至距外袋边缘两公分以内(对于不车内膜的产品可略微调窄一些折边器)。

其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折边器与外袋位置关系

2 摁下触摸屏上的手动设置,点击送内膜然后点击切膜。

取出后再送出一段内膜并剪断,量取内膜长度。

根据生产要求的内膜长度对比实际内膜长度,在用户设置中相应的加减内膜长度,保证内膜实际长度与要求一致即可。

调节好长度后点击送内膜,转松内膜夹部分固定螺丝,移动内膜夹至内膜到达内膜夹内部(此处调节要保证内膜夹能夹住内膜而不会夹住外袋即可)。

3 内膜夹位置调好后调节内膜感应器。

内膜感应器的调节步骤为:

对于白色内膜,先将内膜放置感应器下摁下感应器上的set键,再将内膜移开再摁下set键。

若调节后能保证内膜到达感应器下时感应器上的信号灯亮红灯,移除内膜后感应灯不亮即可。

若无法保证则重新调节或手动设置调节内膜感应器上的左右调节键调节门值。

保证内膜进入感应器内时感应器感应数值大于门值亮红灯,移除后感应数值小于门值信号灯不亮即可。

而对于黑色内膜在调节时要先转换模式,转换模式方法为:

按下色标感应器上的mood键,再摁下感应器上的左或右调节按钮,最后再按下mood键。

感应器下的黑色底板要用亮色覆盖(可选用斑马胶上的黄色段粘贴)注意:

对于黑色内膜,要求调节好后内膜到达感应器下时色标感应器感应数值小于门值,移开内膜后感应值大于门值。

若无法保证则重新调节或手动设置,调节感应器上的左右调节按钮使其达到设定要求即可(白色内膜与黑色内膜门值与感应值大小要求相反,调节时要注意)。

内膜感应器各按键位置如图所示。

内膜感应器视图

4 内膜夹移位气缸行程调节。

调节好色标感应器后就要将内膜夹移位气缸行程调节好,其调节方法入下:

根据生产订单要求是先套膜再缝底还是先封底再套膜调节气缸行程,对于先套膜再车底的生产订单则需要将气缸行程调节杆上端的螺帽取下,再将行程调节杆往下旋移(调节长度以实际要求为准),最后将固定螺帽与调节杆相互顶紧。

其调节部位如图所示。

内膜夹移位气缸调节方向

7.内膜封线调节

在开机试运行前还要将内膜封底宽度调整到符合生产要求,应用内膜封底调节手轮即可调节。

将手轮顺时针旋转(杆往上移)则是将封线变窄,逆时针旋转(杆往下移)则是将封线变宽。

一般上升或下降的距离是实际封线变化的距离的一半。

调节方向如图所示。

内膜封底调节方向

8.开机试运行

在调节好所有内容后点击触摸屏上的开机设置,将生产速度调节为18个每分钟,再点击启动开启机台。

运行几个袋子观察机台是否正常运行。

若有问题则暂停机台调节相应部分,直至机台能稳定运行。

三、机台运行中的换布与换内膜

1.筒布卷的更换

为提高生产效率筒布卷的更换在筒布卷较小时就应暂停机台,将剩余筒布剥离筒管。

将外袋纠偏器打至居中,拉下气压阀,将筒布送料轴取下。

按安装筒布卷的方法将准备好的筒布卷与筒布送料轴固定,抬起气压阀将筒布卷摆好。

再将原剩余的筒布用胶布或手持缝包机与摆放好的筒布连接。

开启纠偏器自动模式,启动机台将接头前的筒布使用后关闭编织袋送料(在自动情况下直接关闭启动开关即可)。

在将接头裁剪去除后即可继续开机。

2.内膜卷的更换

内膜卷的更换与筒布卷的更换类似,其步骤可参考筒布卷的更换方法。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去除接头处内膜后要剪切一两个内膜观察其封底是否合格。

若不合格则要用封线调节转盘将封线位置调节至合格位置。

完成以上操作后才能开机运行。

3.注意事项

在更换品种时一定要注意调节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否则很有可能会发生对机台运行、机台安全甚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有影响的情况。

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外袋更换时一定要先将牵引压轮抬起,再放下外袋筒布卷。

防止筒布卷太大顶住地面且与机台抬臂卡住导致机台被撬起,发生机台移位甚至发生机台压伤事件。

如图所示。

2 内膜卷接头要用胶布连接,不要打结连接。

打结连接的话当接头进入折边器时可能会卡死折边器,进入吹气管时也会堵内膜。

3 有些时候更换好外袋后可能会出现接口处的胶布黏在牵引辊上,使得布卷绕上牵引辊。

且外袋一端固定在切刀前的压辊上,会使得压辊或牵引辊上的压轮磨损。

发生这种情况是一定要快速的将切刀前的压辊抬起,再将外带牵引辊上缠绕的布料去除。

清理干净牵引辊上的胶布后重新安装再开启机台。

4 更换外袋后要注意调整脱口砂纸的位置(主要针对普袋型套膜机),脱口砂纸的位置可以根据第一章第二节脱口砂纸的调节方法调节。

第二章:

机台报警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色标异常

色标异常屏幕显示如图:

色标异常

在生产时会出现色标异常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机台会自动报警。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色标感应器多次未检测到选定的色标感应点。

而造成色标异常的因素则有以下几点:

1 编织袋普印或覆膜出现问题。

普印时色标感应线未印刷清楚时以及覆膜时彩印膜未覆好,色标感应器多次未追踪到色标感应线,显示器就会报警显示色标异常。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只需将普印或覆膜的不良品去除,然后就可以继续开机运行了。

2 覆膜边丝未全部切除。

由于机台使用纠偏器保证外袋位置基本一致,所以当外袋边丝未切除时由于边丝太宽导致纠偏后外袋位置变化太大,偏离了色标感应点。

导致色标异常。

其处理方法为在边丝未切除部分移动纠偏感应器,保证外袋位置基本不变即可,但要注意当边丝宽度正常后要将纠偏感应器调节回来。

3 色标感应器未调节好。

在调色标感应器时色标点选取不当,存在干扰时可能会出现外袋慢慢跑偏,直至感应异常。

这种情况只能重新调节色标感应器或选取其他的色标感应点。

4 纠偏器未开启。

由于筒布卷收卷并不完全平齐,当纠偏器未开启时再加上外袋收卷不平齐就会使得外袋与感应器位子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色标异常。

调整好外袋位置后开启纠偏器即可重新开启机台。

二、堵料异常

堵料异常是外袋切刀前的感应器在切刀两次运动周期间一直感应到外袋存在,就会显示堵料异常(如图)。

而造成堵料异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堵料停止

1 对于普袋热切刀而言,温度过低或者刀没有调好都会影响切袋效果。

温度的调节简单只需在触摸屏上用户设置中的外袋切刀温度加高即可(一般温度设定为230℃—260℃)。

如果是切刀问题则要调节切刀,热切刀调节的部位即外袋未切断处,调节切刀上的螺杆,使切刀垂直下移达到切断效果即可。

彩袋冷切刀的调节主要靠其边缘的调节螺丝调节。

将调节螺丝拧紧即可,但是调节切刀时要注意尽量微调防止蹦刀。

也可以将切刀下放抵住下刀片后再调节。

2 外袋位置偏移,吸盘未吸住外袋。

外袋位置偏移过大时,吸盘未能吸住外袋将其运走,感应器一直保持闭合状态从而导致机台报警。

调整好外袋位置和纠偏器位置后即可重新开机运行。

3 编织袋与机体摩擦过大(普袋机问题)。

由于切刀两边存在脱口装置,机台底边装有砂纸或是刺皮,摩擦力较大,当外袋送出时可能会被其边缘挂住。

对于这种情况要用胶布将刺皮或砂纸的边缘粘住,减小外袋与其之间的摩擦力。

4 上下吹气管位置调节不当。

上下两气管应尽可能保持平行且水平,且下吹气管高度不低于机台阶梯面。

而上下气管的气压一般为上气管气压大于下气管气压,具体数值以外袋输送效果为准。

5 外袋左右松紧不一。

当外袋左右松紧不一时,在外袋输送时会出现外袋起皱,从而出现堵袋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通过贴胶布来调节其松紧度,在外袋松垮起皱处的输送胶轮上粘上电胶布直至外袋输送时外袋平整不起皱即可。

6 外袋存在破损等。

当废袋的破损处进入输送胶辊时一定会出现起皱堵袋现象。

此时要注意保护好色标感应器,及时停机防止其被外袋挂住弄坏。

去除外袋破损段重新开机即可。

7 外袋存在深色图案且正好位于感应器感应处。

由于感应器对深色不敏感,当筒布上存在深色图案时,感应器可能感应不到导致电脑以为外袋未送出堵在切刀位置。

所以出现堵料异常。

处理方法:

将感应器灵敏度调高或者将感应器稍微调整一下位置使其感应位置偏移到深色图案外。

三、送膜异常

送膜异常根本原因是内膜送出时内膜感应器未感应到,无信号输出,导致机台显示送膜异常(如图所示)。

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送膜异常

1 外袋偏移,内膜无法送入。

由于内膜位置已确定,当外袋偏移时内膜就无法送入外袋或送入时受阻导致内膜无法完全送到内膜感应器位置甚至无法送入外袋中。

外袋偏移的调节可参考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2 内膜气管位置不恰当。

内膜输送与外袋输送的要求基本一致,主要是内膜上下气管水平,上气管气压略大于下气管气压且下气管略高于内膜托条。

3 内膜纠偏器位置不当,内膜未居中。

内膜未居中时进入折边器后一边相较于另一边折的太多。

送入外袋时内膜舒展开就会与外袋摩擦影响内膜的塞入。

调节内膜纠偏器的位置保证内膜居中输送折边宽度基本一致就可以了。

4 挡板高度不标准。

挡板过高或过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内膜的输送,所以调节挡板时一定要调节到标准值范围,不应过低或过高。

其调节高度可参考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五小节。

5 感应器未调节好。

内膜在进入外袋时会有一定的阻碍使其无法完全伸直,导致内膜感应器距离内膜太远。

感应器就感应不到内膜就会显示送膜异常警报。

将感应器往前移,使得内膜塞入外袋后能够到达感应器底部。

6 感应器门值过大。

在内膜塞入外袋后能够达到感应器底部但机台依旧报警显示送膜异常时即可能时内膜感应其门值调节过大。

手动调节色标变感应器的门值直至其满足内膜进入感应器时亮红灯,移出后灭灯。

7 内膜太过透明。

内膜太过透明使得感应器光线透过内膜而不是反射回来被接收。

从而导致内膜感应器无法感应到内膜的存在。

解决方案有:

调节内膜感应器的高低与方向或用专用工具剪切感应器线路后重新装上,保证内膜感应器的反光强度能达到设定值即可解决问题。

8 内膜边缘折叠太厚且感应器位置正好处在折叠处,影响感应。

当内膜感应器处在内膜折叠处时,感应器感应会受到影响。

解决办法为:

将内膜感应器位置移至内膜较中间的位置。

去除边缘位置折叠对内膜感应器的影响。

9 内膜吹出时摆动严重。

内膜吹出时摆动严重,到达感应器位置时感应器感应输出波动(可看见信号灯闪烁)。

造成这种异常情况的原因可能为:

吹气管位置摆放不当,试调节上下两气管位置。

使得内膜能够平稳送出。

吹气管气压不当,气管气压一般为上气管略大于下气管。

调节好以上两点吹膜摆动问题就能解决。

10 气压不足。

气压不足时内膜就难以输送至指定位置,必要时要添加供气设备。

无法及时增加供气设备时可将生产速度调慢以保证内膜能够送入感应器下,不会出现因供气不住引起的送膜异常现象。

四、无袋送出异常

无袋送出异常根本原因是塞内膜后压轮处的感应器未感应到有外袋送出触触摸屏显示如图。

显示屏上显示如图:

无袋送出停止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内膜未切断。

内膜塞入外袋后,如果内膜未被切断那么就会拉扯住外袋使其无法移至感应器处,导致机台报警。

内膜切刀的详细调节可看第四章内容。

2 外袋被内膜夹底板压住。

内膜夹位置过前时外袋会被内膜夹底板所压住,再送出过程中被其挂住使得外袋无法送出。

将内膜夹重新调整好后开机即可。

3 真空吸盘3无吸力。

由于外袋移入至感应器主要依靠3号吸盘吸取移动,当真空吸盘3无吸力时外袋就无法移至感应器下。

使得机台显示无袋送出异常。

检查气压装置,检查是否有漏气问题,将其加以解决即可。

4 开袋吸盘4吸力不足。

当开带吸盘吸力不足时,外袋会被内膜输送吹气管吹移至内膜夹处。

内膜夹夹住外袋并移动后外袋会挂在内膜夹部分使其无法运送出去。

吸盘4吸力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点可能:

吸盘洞口被堵(主要出现在普袋型套膜机),气压装置漏气,吸盘胶布粘贴不合理。

由于普袋粉尘较多吸盘洞口极易被其堵住,定期清理吸盘能保证其正常运行,一般清理周期为一周。

检查并修理气压装置即可排除漏气对吸袋的影响。

吸盘上胶布的粘贴过少会导致吸盘孔洞多余。

吸气时吸盘吸力不够。

重新粘贴胶布即可。

五、切膜刀高位异常

切膜刀高位异常是因为吸盘上的内膜切刀感应器在切刀抬起时未感应到才会报警显示切膜刀高位异常如图:

调节感应器的高度,保证切膜刀在高位时感应器亮红灯。

或者将吸盘速度调快。

切到高位异常

六、真空机故障/切刀(变频器)故障

对于真空机故障以及切刀(变频器)故障详情可参考变频器说明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故障处理。

显示屏上内容如下图:

真空机故障以及切刀故障

七、缝纫故障

缝纫故障原因是断线检测开关感应到断线。

除去棉线接头导致的断线外,主要检查棉线是否从感应开关的感应通道中心通过。

感应开关的感应通道中是否堵有异物。

确保棉线从感应通道中心穿过且通道内无异物既可减少缝纫故障的发生。

八、切刀故障(成品部分)

切刀在剪切时,可能在一条袋子上剪切多下或者剪切位置与设定值相差很大以至于剪切到外袋(对于存在大面积深色色块的外袋易出现此类现象)。

这种现象是切刀前感应器感应出错导致的,感应器感应出错主要是其感应灵敏度设定不正确,用螺丝刀调节感应器上的灵敏度调节旋钮使其灵敏度达到要求。

若还无法将切刀调节好,则可以将感应器位置挪开,且可将感应器移至外袋无大面积深色色块的其他位置,且将感应器底部调节粘上黑色胶布保证感应器正常运行即可。

第三:

机台各部分调节详述

一、内膜切刀的调节详述

内膜切刀的调节步骤为:

先将筒布外袋卷与内膜卷放下,再将机台外袋部分的三联体气压调低至。

调节好气压后才能调刀,否则气压过大不宜调刀且易蹦刀。

调节切膜刀主要通过上切刀上的调节螺丝。

切刀上的螺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顶刀片的,一种是拉刀片的。

对于切刀切不断的地方,顶的螺丝稍微拧紧一些、拉得螺丝稍微调松一点。

再通过自身的重力压下切刀,看看内膜是否能被切断,不能的话继续调节直至切刀切得断内膜为止。

若调节后切刀无法下压至最低点则是调节过多导致要反向调节两种螺丝再重新调节。

调节好后将三联体气压调节回额定值并抬起外袋卷和内膜卷即可开机运行。

二、外袋切刀调节详述

外袋切刀的调节对于热刀和冷刀有所不同。

热切刀的调节可参考堵料异常中的外袋切刀调节。

冷刀的调节与热刀不同冷刀只有顶紧螺丝,调节时将顶紧螺丝拧紧直至外袋能够切断为止。

调节的具体步骤为:

摁住切袋机架上的外袋切刀点动(即第一个摁钮)将切刀下降至下刀片处。

再调节下切刀上的顶紧螺丝至上下刀片无间隙是抬起切刀,送入外袋试切,观察其效果若依旧无法切断则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调节直至切刀能切断外袋为止。

三、脱口时间的调节

脱口砂纸的脱口时间会影响外袋脱口效果,进而影响开袋吸盘的开袋成功与否。

脱口砂纸的脱口时间调节方法:

首先将切刀机架上的切刀点动开关摁下,当切刀下压至离垫条二至三毫米时将感应器调节至感应位置。

点击触摸屏上的送外袋观察外袋脱口情况,要求外袋切口处上下筒布两两分离,无粘黏(切刀的位置最佳状态为当外袋上层切断时脱口正好开启)。

若开口不理想则需要调节脱口时间,调节感应器上的螺丝位置即可调节脱口时间,当切刀到达高位时螺丝位置离感应器正方向距离越近脱口时间越早。

一般越薄的袋子脱口时间越晚,越厚的袋子越早脱口。

四、内膜封底牢固的调节

内膜封底出现封底不牢时主要通过调节封底温度以及封刀的高度来确保封底牢固。

当内膜有一边封底不牢固时,可先观察另一边是否有封底烫烂的现象。

若无则可以将温度略微调高,调节好后若还是有一边封不牢则要调节对应边封刀的调节螺母,上螺母和下螺母往上调内膜封底下压力量越重。

当内膜两边都有粘黏不牢固时将封底温度提高,若提高温度没有效果封底依旧粘黏不牢则可以选择触摸屏上的用户设置中的封底时间将其加大,同时可以将封刀两边的调节螺母往上调节使得内膜封底牢固为止。

五、折边器的调整

根据实际折边情况与生产要求比较,对折边器进行调整。

调整前,首先要将折边器边缘处的固定螺丝拧松,需要增加折边宽度时,将折边器往里移。

相反的就将折边器往外移。

若外袋左右两边折边宽度不一致时则要调节折边器的入口处压轮,后面折边太窄时则可将靠近折边器的压轮下压一些,相反的若后面太宽时要将其抬起或将远离折边器的压轮下压。

调节好后拧紧螺丝固定折边器。

六、缝纫机速度匹配调整

机台在缝纫时,若缝纫机的速度与输送带的速度不匹配时会出现缝纫处折皱或缝纫宽度不均匀的现象。

此时就要调节缝纫机速度(触摸屏上的缝线宽度决定了缝纫机的速度,缝线宽度参数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调节至使得缝纫速度与输送带速度相近即可。

七、封底左右宽度不一的调整

内膜封底的宽度在调节好调节器后若依旧不稳定则要调节内膜封刀前的压紧弹簧。

其调节方法为:

当内膜封底一直变小然后变大再继续循环时只需要将压紧弹簧放松(减少内膜所受的压力)再观察和调节。

而对于内膜封底时大时小则需要将内膜封刀之前的压紧弹簧拉紧或加入布匹加大压力。

当内膜卷过大时会出现内膜输送偏移,导致封底两边大小不一。

这种情况的调节方法是:

拧紧内膜固定轴右端的张力调节器,再将内膜机架上的内膜牵引速度调节器调慢。

保证内膜在输送时内膜能够保持拉紧即可。

八、封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