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043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棱镜全站仪的现状及应用Word文档格式.docx

1)徕卡1202采用了视窗显示,独特的摩擦制动,激光对中,观测时可以不分正倒镜(正倒镜观测得出的坐标完全相同)等一系列提高观测速度的措施,因此观测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型号的仪器。

拓普康3002LN是在拓普康332W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拓普康系列的原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的改进,在使用方便快捷上与徕卡1202有明显的差距。

2)徕卡1202的数据传输系统和存储卡(CF卡)比较独特,在损坏后必须找徕卡仪器商配置,使用户感到不便。

而拓普康全站仪所有型号的数据传输线、传输方式相同,可以通用,没有专用的CF卡,因此在数据传输方面,拓普康系列全站仪比较方便。

3)徕卡1202在照准目标时发出的红色激光,非常明亮,红色激光点在地下工程的洞壁上很清晰;

拓普康3002LN发出的红色激光比较弱,对于地下工程,超出30米,红色激光点就很不清晰。

无棱镜测距时,在查找目标方面,徕卡1202明显具有优势。

4)在免棱镜测距时,有时视线需要穿过小孔,例如在地下工程中,观测钢筋网后面的模板尺寸。

徕卡1202一般只要激光线能穿过钢筋网,在模板上有红点出现,便能测出观测点坐标。

而拓普康3002LN全站仪只有穿过直径大于5厘米的孔时(即激光线需要距离中间障碍物2.5厘米时,才能测出后面激光点的坐标。

否则测出的距离或坐标是测站到障碍物的距离。

5)免棱镜长距离测距,徕卡1202观测一个点大约需要1~2秒,而拓普康3002LN观测一个点大约需要7~8秒,徕卡1202照准目标后立即显示,而拓普康3002LN需要6秒钟后才显示。

在地形测量中徕卡1202占有明显的优势。

6)根据我们的试验,在观测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徕卡1202免棱镜最远测距达521米,拓普康3002LN免棱镜测距最远达1130米。

3.外业数据采集

所谓外业数据采集是指利用全站仪测量观测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存储在全站仪内存或CF卡上的过程。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测图的重要步骤,一般在测量时需现场画出草图,并在草图上标注出典型地物的起始点号,以便内业数字化成图(还有编码成图)。

以下分别介绍两种仪器的数据采集步骤。

3.1拓普康3002LN外业数据采集

3.1.1创建一个新文件或调出一个原有文件

建立一个文件是数字化测图的首要步骤,即在固定的测量范围内的所有测量点坐标必须存储在同一个文件下。

建立一个文件的目的是为了调用和使用方便,同一固定地段,两次测量,也需要建立不同的文件名,例如工程测量的收方,就是用同一地段开挖前、开挖后两次数字化地形图,计算出的开挖或填充量。

文件名一般以地名加上日期冠名,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如果在一个新的测站点上架设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名;

如果原来测量没有测完,现在又进行补测点,则可以利用原有文件名。

在测站点上安置好仪器并量取仪器高后,按POWER键打开仪器,进行水平和竖向转动,使仪器进入正常测量模式:

MENU

按键,进入主菜单,按以下操作步骤进行。

操作过程

操作

显示

①由主菜单1/3按[数据采集]健

[F1]

菜单1/3

F1:

数据采集

F2:

放样

F3:

存储管理P↓

按F2(调用)键,显示文件目录*1)

F2

选择文件

FN:

输入调用----回车

按F2(LIST)键,显示文件目录*1)

AMIDATA/M0123

→*HILDATA/M0345

TOPDATA/M0879

――查找――回车

按▲或▼键使文件目录表向上或下滚动,选定一个文件*2)*3)

▲或▼

TOPDTA/M027

→RAPDATA/M032

SAPDATA/M029

――查找――回车

按F4(回车)键,文件即被确认,显示数据采集菜单1/2。

F4

数据采集1/2

测站点输入

后视

前视/后视P↓

*1)要创建一个新文件或直接输入文件名,可按F1(输入)键,然后键入文件名。

*2)如果一个文件已被选定,则在该文件的左边显示一个符号“*”。

*3)按F2(查找)键,可查看箭头所标定文件的数据内容。

3.1.2测站设置

测站设置是将测站点的坐标(X/Y/Z)和起始方向输入全站仪内存,为施测点坐标计算准备起算数据。

一般全站仪都可以事先存入已知点的坐标,因此测站设置测站点的设置有两种方法:

直接由键盘输入和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来设定。

下面以直接由键盘输入为例介绍设置测站的步骤。

在数据采集菜单1/2按[F1]显示原有数据

F1

点号:

PT-012/2

标识符:

仪高:

0.00m

输入查找记录测站

按[F4](测站)健

[F4]

测站点

点号:

PT-01

输入调用坐标回车

按F1(输入)键,显示原有测站坐标

测站点

点号:

PT-01

------[CLR][ENT]

输入PT#,按[F4](ENT)健*1)

输入PT#[F4]

→PT-11

标识点

仪高:

0.00m

输入查找记录测站

输入标识符,仪高*2)*3)。

按[F3](记录)健。

输入标识符,仪高

[F3]

记录?

[是][否]

按F3(是)键后,显示屏返回数据采集菜单1/2。

F3

3.1.3数据采集

所谓数据采集就是将施测测点,并将测量结果存入全站仪内存或CF卡。

其操作过程如下:

在数据采集菜单1/2,下按[F3]键,显示原有数据

点号→

编码:

镜高:

0.00m

输入查找测量同前

按F1(输入)键,输入测站点号后*1)、按[F4](ENT)确认。

PT--01

镜高:

1.50m

照准目标点

照准

按[F1]到[F3]中的一个健*4)。

点号→PT-02

TOPCON

输入下一个测点数据并且照准该点

按F4(同前)键,测量并自动存储

按同样的方法继续测量

按ESC键可结束数据采集模式

P03

3.2徕卡1202全站仪的数据采集

徕卡1202全站仪的显示屏较大,具有视窗的特点,打开仪器后显示6个图标:

1测量②程序运用③管理目录④输入输出⑤配置设置⑥工具栏

这六个图标就是六个菜单,打开测量菜单,显示开始测量菜单

采集数据的步骤是建立作业、设站和测量,其中作业就是建立或调用文件。

徕卡1202全站仪是全中文界面,一般操作人员能根据仪器的提示完成数据采集的过程。

因此这部分省略。

4.数据传输

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要通过数据电缆将外业所测的碎部点数据自全站仪传输到计算机并以数据文件(*.dat)的形式保存的过程数据传输。

我国数字化成图通常采用南方CASS软件,因此本文介绍的拓普康全站仪数据传输,都是在CASS软件下进行的。

对于徕卡1202采用专用的“TGO徕卡综合办公室”软件包或CF卡直接将观测数据传入计算机,一般不能用CASS软件传输。

4.1计算机接受数据的操作步骤:

4.1.1用拓普康仪器箱内传输线将计算机和仪器连接,打开仪器和计算机。

在计算机上打开南方CASS软件,进入CASS6.0软件系统,执行“数据(D)→读取全站仪→菜单命令,如下图所示:

●通过点击可以改变存储数据文件的路径(目录);

●在

栏中输入传输的数据所要存储的文件名(缺省文件后缀为DAT)。

●在屏幕下方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通讯口:

1.串口COM12.串口COM2<

1>

●缺省选择串口COM1直接按回车,命令行提示:

●请设置拓普康GTS-200通讯参数为:

9600(波特率),N(校验),8(数据位),1(停止位)

●按回车确认,屏示信息窗口:

4.2全站仪发送数据的操作步骤:

由主菜单1/3按[存储管理]键

存储管理1/3

文件状态

查找

文件维护P↓

按F4键两次

存储管理

数据通讯

初始化

P↓

选择数据格式。

GTS格式:

通常格式

SSS格式:

包括编码

数据传输.

GTS格式

SSS格式

P↓

按F1(数据通讯)键*1)

数据传输

发送数据

接受数据

通讯数据

按F1键

发送数据

测量数据

坐标数据

编码数据

选择发送数据类型,可按[F1]至[F3]中的一个键

输入调用-----回车

按F1(输入)键,输入待发送的文件名,按[F4](ENT)键

发送测量数据

OK?

----------[是][否]

按F3(是)键,

发送数据*3)

显示屏返回菜单

正在发送数据!

停止

注:

*1)按F键,可以设置全站仪的通讯参数;

*2)按F1键,可以直接输入文件名;

*3)取消发送可按F4(停止)键。

4.3数据传输应注意的问题:

(1)全站仪的通讯参数设置应与CASS6.0软件系统所要求的一致,即:

9600(波特率),N(校验),8(数据位),1(停止位);

(2)确保微机与全站仪的数据传输电缆的连接;

(3)要先在微机上按回车键确认接收数据,然后在全站仪按[是]键开始发送数据。

这样才能保证接收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传输正确时,可以在CASS软件界面上看到数据传输。

4.4徕卡全站仪的数据输入

徕卡1202全站仪采用专用的“LGO徕卡综合办公室”软件包或CF卡直接将观测数据传入计算机,一般不能用CASS软件传输。

通常采用CF卡,直接将数据导入计算机的Excel

进行处理后生成*.dat文件。

过程和拓普康全站仪类似,这里省略。

5.内业编辑成图

5.1新建或打开已有图形

(1)新建图形文件:

执行“文件→新建图形文件…”菜单命令,

直接按回车确认,新建缺省文件名为acadiso.dwt的图形文件。

(2)打开已有图形文件:

执行“文件→打开已有图形…”菜单命令,屏示:

通过点击

可以改变搜索图形文件的路径(目录);

找到需要的图形文件后,单击打开按钮或双击文件名即可打开该图形文件。

5.2展绘点位和点号

(1)改变比例尺:

对于新建的图形文件,在展点前要首先确定绘图比例尺:

执行“绘图处理→改变当前图形比例尺”菜单命令,屏幕下方命令行提示:

输入新比例尺<

1:

500>

1:

输入比例尺分母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

是否自动改变符号大小?

(1)是

(2)否<

缺省回车确认或输入2再回车否认即可。

(2)展绘点位和点号:

执行“绘图处理→展高程点→”菜单命令,屏示对话框如下:

点击“搜索(I)”栏的

按钮(如上图)选择测点坐标数据文件所在的目录,之后在文件名列表中选择所要的坐标数据文件,点击

按钮执行展点命令。

5.3连线编辑

完成展点后图形中显示出所展测点的点位和点号,下一步的连线编辑工作就是根据现场的地形情况来绘制地形图。

这项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首先在“屏幕菜单”中或者采用快捷键选择绘制地貌或地物的命令,再依次在图上选取组成所绘内容的点位,最后确认完成绘制。

下面以几种常用的地形和地物目标为例介绍如下。

点击滚动条或者上一组和下一组按钮可以寻找所要绘制的目标,在文字内容栏或者图形示例栏选择所要绘制的目标。

如选择四点房屋点击确定按钮,进行下一步命令行提示:

1.已知三点/2.已知两点及宽度/3.已知四点<

选择绘制方法,以“2.已知两点及宽度”为例,输入2后确认回车,命令行提示:

输入点:

采用对象捕捉的方法在图上精确选择或者根据实地丈量结果在屏幕上直接点击拾取房屋一边的两点,之后命令行提示:

输入宽度<

米,左+/右->

采用对象捕捉的方法在图上精确选择或者根据实地丈量结果在屏幕上直接点击拾取自然斜坡坡底线的第一个点,之后命令行提示:

指定点:

采用同样的方法选择自然斜坡坡底线的第二个点,之后命令行提示:

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

闭合C/隔一闭合G/隔一点J/微导线A/曲线边长Q/交会B/回退U/<

指定点>

采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选择自然斜坡坡底线的第三直至最后一个点,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

5.4展绘高程点并且绘制等高线

完成地貌地物的连线编辑后,下一步是展绘高程点和绘制等高线的工作。

(1)首先要关闭测点点号和点位的图层,常用如下方法:

在工具栏中点击

按钮打开图层管理状态栏如下:

选择ZDH图层并且点击其图层开关指示灯

使之变暗,即可把测点点号和点位的图层ZDH关闭。

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打开或关闭其他图层。

(2)展绘高程点:

执行“绘图处理→展点→高程点”菜单命令,屏示对话框如下:

按钮执行展点命令后,命令行提示:

注记高程点的距离(米):

根据需要输入高程点的注记间距,回车确认即完成高程点的展绘。

(2)绘制等高线:

(3)在“屏幕菜单”中选择“等高线S”,屏示对话框如下:

  

  

在文字内容栏或者图形示例栏选择等高线,点击确定按钮,进行下一步命令行提示:

输入由图面建立DTM:

输入相应点后回车确认,命令行提示:

(2)点:

直接回车,然后把要建立三角网的高程点匡起来然后用鼠标反键后会出现

接这回车就可以建立三角网了。

接着根据图上的三角网来修改不合格的三角网把错误的三角形删掉,根据实际地形和图上地形适当修改三角形修改完三角形后要记得把修改后的三角网存盘,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和没秀该一样的等高线图形。

然后绘制等高线,

点击后会提示

输入1米后回车,

后接着回车,这样等高线就绘制成功。

图上的等高线以及地物地貌绘制和编辑完成后,要对高程点进行适当合理的取舍处理,使图面清晰美观。

5.5图幅分幅

(1)图形分幅:

在图形分幅前,您应作好分幅的准备工作。

您应了解您图形数据文件中的最小坐标和最大坐标。

注意:

在CASS4.0软件下侧信息栏显示的坐标和测量坐标是相反的,即CASS4.0系统上前面的数为Y坐标(东方向),后面的数为X坐标(北方向)。

将鼠标移至“绘图处理”菜单项,点击左键,弹出下拉菜单,选择“图幅整饰”下面的“批量分幅”,命令区提示:

请选择图幅尺寸:

(1)50*50

(2)50*40<

按要求选择。

此处直接回车默认选1。

请输入分幅图目录名:

输入分幅图存放的目录名,回车。

输入测区一角:

在图形左下角点击左键。

输入测区另一角:

在图形右上角点击左键。

这样在所设目录下就产生了各个分幅图,自动以各个分幅图的左下角的东坐标和北坐标结合起来命名,如:

“29.50-39.50”、“29.50-40.00”等。

如果要求输入分幅图目录名时直接回车,则各个分幅图自动保存在指定的目录下。

(2)图幅整饰:

首先选择“文件”的“打开已有图形…”项,把图形分幅时所保存的图形打开,再选择“绘图处理”中“图幅整饰”的“标准图幅(5050CM)”项(当然也可按要求选择“图幅整饰”的其它选项),显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输入图幅的名字、邻近图名、测量员、制图员、审核员后用鼠标单击“确定”按扭即可,汉字输入时,请用“CTRL+空格键”进入WINDOWS的汉字输入状态。

确定后系统提示:

请输入内图框西南角坐标(东,北):

输入图形左下角测量坐标,回车。

是否删除图框外实体?

(1)否

(2)是<

回车确认后就完成标准图幅的整饰。

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cass40\blocks目录下的标准图幅模版文件(其中AC50TK为5050CM标准图幅,AC45TK为4050CM标准图幅)进行修改。

6.1在隧道测量中它的绘图和地形图的绘制有很大的差别,以下简单介绍隧道断面绘制的方法

1)通过全站仪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后为GSI格式,在通过计算机里的CASS60的功能如图:

然后点击

上的选择文件,在里面选择要转换的GSI的数据文件。

接着在

上点击选择文件,就可以把你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储存到选择的文件夹里。

最后点击转换,这样转换任务就完成了。

转换后的数据文件名后缀为.DAT,一般先改为后缀为CSV的文件打开文件夹:

这样的话可以很其次的看到错误的数据,方便作图人员处理错误的测量数据。

但是,这种程序的要求就是要在测量断面的时候用隧洞的相对坐标才能进行转换。

2)一次绘制多个断面图或单个的断面图绘制方法。

在葛洲坝测量队在工作中对CASS的运用数据格式,和断面的数据要求,用QBASIC编程对数据进行处理转换。

其程序为:

750:

l1=9999:

k=0

758:

OPEN“c:

\sdsjzh\111.dat”FORINPUTAS#1:

\sdsjzh\223.hdm”FOROUTPUTAS#2

759:

DOUNTILEOF

(1)

760:

INPUT#1,a$,w$,g,f,h

770:

IFABS(l1–f)<

.5THEN2645

773:

k=k+1:

l1=f

790:

PRINT#2,“begin,”;

f;

“:

”;

k

795:

PRINT#2,0;

“,”;

INT(h/10+.5)*10

2645:

PRINT#2,g;

h

2800:

LOOP

2802:

PRINT

2805:

CLOSE#1,#2

2806:

END

运用这种程序的转换有一种不好的方法,就是要对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后从能从中转换不然的话就会生成错误的断面。

首先要把所要转换的.DAT文件全部复制,粘贴到程序里的.dat文件名的目录下面。

 

然后打开程序:

回车后直接就会进入下一个界面,点击FILE后在点击OPEN,会出现

在点击ZH.BAS这样就能点击OK了,在在菜单行下点击RUN会如图所示

这样就说明数据转换成功。

然后打开文件夹里的HDM文件。

就可以进行查看里面的HDM文件的数据文件了。

如图:

查看上面的里程文件的数据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可以在CASS60里面进行多条断面线的绘制工作。

首先打开,CASS60然后点击工程运用(C)绘断面图根据里程文件绘制。

然后选定要绘制断面的HDM文件,

把比例尺该为横向1000,纵向1000后点击确定。

选择要绘制断面的一角后就会把所要绘制的断面图展现出来。

在根据图上的高程和中心线来把展出的图形粘贴到相对的设计图形上面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