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474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同步练习题.docx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同步练习题

第1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

1.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有(C)

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B.内角和为360°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平分内角

2.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ABE,则∠BED为(C)

A.15°B.35°C.45°D.55°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BE=CF,则图中与∠AEB相等的角的个数是(C)

A.1B.2C.3D.4

4.如图,在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BC=1,CE=3,点D是CG边上一点,H是AF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

5.如图,将正方形OEFG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E的坐标为(2,3),则点F的坐标为(-1,5).

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F分别是CD,BC的中点,AE与DF交于点P,连接CP,则CP=

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AC,BD是对角线,延长DA到H,使DH=DB,在DB上截取DG=DC,连接GH交AB于点E,连接DE交AC于点F,连接FG,则下列结论:

①四边形AEGF是菱形;②△AED≌△GED;③∠DFG=112.5°;④BC+FG=1.5.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

8.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上的一点,点F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E=DF,连接AE,AF,EF.

(1)求证:

△ABE≌△ADF;

(2)若AE=5,请求出EF的长.

解:

(1)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ABE=∠ADC=∠ADF=90°.

在△ABE和△ADF中,

∴△ABE≌△ADF(SAS).

(2)∵△ABE≌△ADF,

∴AE=AF,∠BAE=∠DAF.

∵∠BAE+∠EAD=90°,

∴∠DAF+∠EAD=90°,即∠EAF=90°.

∴EF=

AE=5

.

 

9.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在对角线BD上,AE∥CF,连接AF,CE.

(1)求证:

△ABE≌△CDF;

(2)试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

(1)证明:

∵在正方形ABCD中,AB=CD,∠ABE=∠CDF=45°,

又∵AE∥CF,∴∠AEF=∠CFE.

∴∠AEB=∠CFD.

∴△ABE≌△CDF(AAS).

(2)四边形AECF是菱形.理由如下:

连接AC交BD于点O,则AC⊥BD.

∵△ABE≌△CDF,∴BE=DF.

又∵OB=OD,∴OB-BE=OD-DF,即OE=OF.

又∵AC⊥EF,OA=OC,

∴四边形AECF是菱形.

10.如图,O为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E为AB边上一点,F为BC边上一点,△EBF的周长等于BC的长.

(1)若AB=24,BE=6,求EF的长;

(2)求∠EOF的度数.

解:

(1)设BF=x,则FC=BC-BF=24-x.

∵BE=6,BE+BF+EF=BC,

∴EF=18-x.

在Rt△BEF中,BE2+BF2=EF2,

∴62+x2=(18-x)2,解得x=8.

∴EF=18-x=10.

(2)在FC上截取FM=FE,连接OM,

∵C△EBF=BE+EF+BF=BC,

∴BE+EF+BF=BF+FM+MC.

∴BE=MC=6.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OB=OC,∠OBE=∠OCM=45°.

在△OBE和△OCM中,

∴△OBE≌△OCM(SAS).

∴∠EOB=∠MOC,OE=OM.

∴∠EOM=∠BOC=90°.

在△OFE和△OFM中,

∴△OFE≌△OFM(SSS).

∴∠EOF=∠MOF=

∠EOM=45°.

11.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B,DC延长线上的点,且BE=CF,过点E作EG∥B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G于点G,连接GF.求证:

(1)AE⊥BF;

(2)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BCD=90°.

∴∠ABE=∠BCF=90°.

在△ABE和△BCF中,

∴△ABE≌△BCF(SAS).

∴AE=BF,∠BAE=∠CBF.

∵EG∥BF,∴∠CBF=∠CEG.∴∠CEG=∠BAE.

∵∠BAE+∠BEA=90°,

∴∠CEG+∠BEA=90°,即∠AEG=90°.

∴AE⊥EG.又∵EG∥BF,∴AE⊥BF.

(2)延长AB至点P,使BP=BE,连接EP,

则AP=CE,∠EBP=90°.

∴∠P=45°.

∵CG为正方形ABCD外角的平分线,

∴∠ECG=45°.∴∠P=∠ECG.

在△APE和△ECG中,

∴△APE≌△ECG(ASA).∴AE=EG.

∵AE=BF,∴EG=BF.

∵EG∥BF,

∴四边形BEGF是平行四边形.

 

12.如图,点M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连接AM,点E是线段AM上一点,∠CDE的平分线交AM延长线于点F.

(1)如图1,若点E为线段AM的中点,BM∶CM=1∶2,BE=

,求AB的长;

(2)如图2,若DA=DE,求证:

BF+DF=

AF.

解:

(1)设BM=x,则CM=2x,BA=BC=3x.

在Rt△ABM中,E为斜边AM的中点,

∴AM=2BE=2

.

∵AM2=MB2+AB2,

∴40=x2+9x2,解得x=2.

∴AB=3x=6.

(2)证明:

如图,过点A作AH⊥AF,交FD的延长线点H,过点D作DP⊥AF于点P.

∵DF平分∠CDE,

∴∠1=∠2.

∵DE=DA,DP⊥AF,

∴∠3=∠4.

∵∠1+∠2+∠3+∠4=90°,

∴∠2+∠3=45°.

∴∠DFP=90°-45°=45°.

∴AH=AF.∴HF=

AF.

∵∠BAF+∠DAF=90°,∠HAD+∠DAF=90°,

∴∠BAF=∠DAH.

又∵AB=AD,∴△ABF≌△ADH(SAS).

∴BF=DH.

∵HF=DH+DF=BF+DF,

∴BF+DF=

AF.

第2课时 正方形的判定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D.一组对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如图,将矩形纸片折叠,使A点落在BC上的F处,折痕为BE.若沿EF剪下,则折叠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其数学原理是(A)

A.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C.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构成正方形

D.轴对称图形是正方形

3.小明在学习了正方形之后,给同桌小文出了道题,从下列四个条件:

①AB=BC;②∠ABC=90°;③AC=BD;④AC⊥BD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使▱ABCD为正方形(如图),现有下列四种选法,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如图,AC,BD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点M,N分别是AC,BD的中点,连接EM,MF,FN,NE,要使四边形EMFN为正方形,则需添加的条件是(A)

A.AB=CD,AB⊥CD

B.AB=CD,AD=BC

C.AB=CD,AC⊥BD

D.AB=CD,AD∥BC

5.如图,在▱ABCD中,AE⊥BC于点E,CF⊥AD于点F,∠B=60°,当边AD∶AB=(

+1)∶2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C=∠ABC=90°,AD=CD,DP⊥AB于P.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18,则DP的长是3

7.如图,在矩形ABCD内有一点F,FB与FC分别平分∠ABC和∠BCD,点E为矩形ABCD外一点,连接BE,CE.现添加下列条件:

①EB∥CF,CE∥BF;②BE=CE,BE=BF;③BE∥CF,CE⊥BE;④BE=CE,CE∥BF,其中能判定四边形BECF是正方形的是①②③④.(填序号)

8.在矩形ABCD中,M,N,P,Q分别为边AB,BC,CD,DA上的点(不与端点重合),对于任意矩形ABCD,下面四个结论中:

①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②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矩形;③存在无数个四边形MNPQ是菱形;④至少存在一个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

9.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BAD和△ACD的高,得到下列四个结论:

①OA=OD;②AD⊥EF;③当∠A=90°时,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④AE+DF=AF+DE.其中正确的是②③④(填序号).

10.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PB∥AC,PC∥BD,PB,PC相交于点P.

(1)猜想四边形PCOB是什么四边形?

并说明理由;

(2)当矩形ABCD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PCOB是正方形?

解:

(1)四边形PCOB是菱形.理由如下:

∵PB∥AC,PC∥BD,

∴四边形PCOB为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BCD为矩形,

∴OB=OC.

∴四边形PCOB为菱形.

(2)当AC⊥BD时,四边形PCOB是正方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PCOB为菱形,AC⊥BD,

∴四边形PCOB为正方形.

11.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是BD延长线上的点,且△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证: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OC.

∵△ACE是等边三角形,

∴EO⊥AC,即BD⊥A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ACE是等边三角形,EO⊥AC,AO=OC,

∴∠AEO=∠CEO=30°.

∵∠AED=2∠EAD,∴∠EAD=15°.

∴∠DAO=∠EAO-∠EAD=45°.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AD=2∠DAO=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CD,E是对角线BD上一点,且EA=EC.

(1)求证: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如果BE=BC,且∠CBE∶∠BCE=2∶3,求证: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证明:

(1)在△ADE和△CDE中,

∴△ADE≌△CDE(SSS).∴∠ADE=∠CDE.

∵AD∥BC,∴∠ADE=∠CBD.

∴∠CDE=∠CBD.∴BC=CD.

∵AD=CD,∴BC=AD.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

(2)∵BE=BC,∴∠BCE=∠BEC.

∵∠CBE∶∠BCE=2∶3,

∴∠CBE=180°×

=45°.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E=45°.∴∠ABC=90°.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3.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E为线段AC上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DE,交射线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连接CG.

(1)求证:

矩形DEFG是正方形;

(2)若AB=2

,CE=2,求CG的长;

(3)当线段DE与正方形ABCD的某条边的夹角是40°时,直接写出∠EFC的度数.

解:

(1)证明:

作EP⊥CD于点P,EQ⊥BC于点Q,

∵∠DCA=∠BCA=45°,∴EQ=EP.

∴∠CEQ=∠CEP=45°.

∴∠QEF+∠FEC=45°,∠PED+∠FEC=45°.

∴∠QEF=∠PED.

在△EQF和△EPD中,

∴△EQF≌△EPD(ASA).∴EF=ED.

∴矩形DEFG是正方形.

(2)在Rt△ABC中,AC=

AB=4.

∵EC=2,∴AE=CE=2.

∴DE⊥AC,DE=EC.

∴点F与C重合,此时△DC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G=2.

(3)∠EFC=130°或40°.

第3课时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的运用

1.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中,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过点O作OE⊥OF,分别交AB,BC于E,F.若AE=4,CF=3,则EF的长为(C)

A.3B.4C.5D.6

2.将n个边长都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摆放,点A1,A2,…,An分别是正方形的中心,则这n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之和是(B)

A.nB.n-1

C.4(n-1)D.4n

3.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点E是边AB上一动点,点F在边BC上,且满足OE⊥OF,在点E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B)

①线段OE的大小先变小后变大;②线段EF的大小先变大后变小;③四边形OEBF的面积先变大后变小.

A.0B.1C.2D.3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EAF=45°,△ECF的周长为6,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

5.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点E,F分别在AD,DC上,AE=DF=2,BE与AF相交于点G,点H为BF的中点,连接GH,则GH的长为

6.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为A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CP,F为AB边上一点,满足CF⊥CP,AC=3,3DP=AB,则FP=

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E,F分别在AB,AD上.若CE=3

,且∠ECF=45°,则CF的长为2

8.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边BC与CD上的点,且∠EAF=45°,AE与AF分别交对角线BD于点M,N,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④.

①∠BAE+∠DAF=45°;②∠AEB=∠AEF=∠ANM;③BM+DN=MN;④BE+DF=EF.

9.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两个动点,满足AE=DF,连接CF交BD于点G,连接BE交AG于点H.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线段DH长度的最小值是2

-2.

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M在CB延长线上,N在DC延长线上,∠MAN=45°.求证:

MN=DN-BM.

证明:

在DN上截取DE=MB,连接AE,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AB,∠D=∠ABM=90°.

在△ABM和△ADE中,

∴△ABM≌△ADE(SAS).

∴AM=AE,∠MAB=∠EAD.

∵∠MAN=∠MAB+∠BAN=45°,

∴∠DAE+∠BAN=45°.

∴∠EAN=∠MAN=45°.

在△AMN和△AEN中,

∴△AMN≌△AEN(SAS).

∴MN=EN.

∵EN=DN-DE,

∴MN=DN-BM.

11.操作:

将一把三角尺放在如图1的正方形ABCD中,使它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射线DC相交于点Q.探究:

(1)如图2,当点Q在DC上时,求证:

PQ=PB;

(2)如图3,当点Q在DC延长线上时,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简要说明理由.

解:

(1)证明:

过点P作PN⊥AB于点N,NP延长线交CD于点M,

在正方形ABCD中,AB∥CD,∠ACD=45°,

∴∠PMQ=∠PNB=∠CBN=90°.

∴四边形CBNM是矩形.

∴CM=BN,△CM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M=CM=BN.

∵∠PBN+∠BPN=90°,∠BPN+∠MPQ=90°,

∴∠MPQ=∠PBN.

在△PMQ和△BNP中,

∴△PMQ≌△BNP(AAS).

∴PQ=PB.

(2)

(1)中结论成立.理由:

过点P作PN⊥AB于点N,NP延长线交CD于点M,

在正方形ABCD中,AB∥CD,∠ACD=45°,

∴∠PMQ=∠PNB=∠CBN=90°.

∴四边形CBNM是矩形.

∴CM=BN,∴△CM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M=CM=BN.

∵∠PBN+∠BPN=90°,∠BPN+∠MPQ=90°,

∴∠MPQ=∠PBN.

在△PMQ和△BNP中,

∴△PMQ≌△BNP(AAS).

∴PQ=PB.

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

①CE平分∠DCF;②AP⊥PE;③AP=EP.以此三个条件中的两个为条件,另一个为结论,可构成三个命题,即:

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

(1)试判断上述三个命题是否正确(直接作答);

(2)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给予证明.

解:

(1)上述三个命题均正确.

(2)答案不唯一,选①③⇒②

证明:

在AB上截取AM=CP,则BM=BP.

∴∠BMP=∠BPM=45°,∠AMP=135°.

∵CE平分∠DCF,

∴∠DCE=45°.∴∠ECP=135°.

过点A作AG⊥MP交MP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P作PH⊥EC交EC的延长线于点H,

∴∠AMG=∠PCH=45°,∠G=∠H.

∴△AGM≌△PHC(AAS).∴AG=PH.

∵AP=PE,∴Rt△AGP≌Rt△PHE(HL).

∴∠GPA=∠PEH.

∵∠BPM=∠CPH=45°,B,P,C三点共线,

∴M,P,H三点共线.

∵∠PEH+∠EPH=90°,

∴∠GPA+∠EPH=90°.

∴∠APE=90°.

∴AP⊥P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