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538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docx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就业与失业,通常被广泛用以衡量一国的宏观经济是否良好。

因此,正确界定就业与失业,对研究宏观劳动力市场和公共政策导向的影响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就业的概念

按照教材的概念,就业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按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方定义,就是达到法定劳动年龄(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参加社会劳动(不是自家的家务劳动),并依法取得劳动报酬(不是义务劳动)。

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就业主体是达到法定年龄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也就是说法定年龄是实现就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比如说我国“就业人员”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60岁,女16-55岁)。

2、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属于合法社会劳动。

只要是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社会劳动,不论其所有制性质,不论劳动用工形式,都是满足就业的基本条件。

3、就业主体所从事的劳动是有报酬的劳动。

也就是说那些从事义务性劳动、社会救济性劳动或者家务劳动的并不能算作就业。

失业的概念

就业和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从经济学的研究来看,人们更为关注失业的问题。

在国外,虽然失业是一种有久远历史的现象,但作为一个词汇直到19世纪才见诸文字。

早期研究失业的专家喜欢采用较为婉转的用语,如“待业”或“非自愿赋闲”。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

其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对于失业者这一概念的描述就更具体一些,在他们看来:

凡是统计时被确定有工作能力,但没有工作,且在此以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都被统计为失业者。

此外,失业者还包括暂时被解雇正等待恢复工作的人,以及正等待到新工作岗位报到时间在30天以内的人。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否认失业问题的存在,1978年以后也只承认存在待业问题。

比如说1982年我国人口普查时就对待业的统计标准作过如下规定:

在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的人,要求就业而没有任何职业的人为待业人员。

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1994年我国开始承认有失业,并从1995年1月3日起试行新的失业调查统计方法,劳动部会同国家统计局对失业作了重新定义。

在这个定义中,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就业理论综述

就业理论产生于解决失业问题的实践中。

失业现象最初产生于18世纪,19世纪以后日益严重,迫使经济学家们对其展开研究,就业理论成了经济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有代表性的就业理论

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

萨伊是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1803年出版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市场法则理论”。

,“市场法则”完全是一架可以自行调节的机器,它可以解决各种矛盾;即使偶然出现了某种产品一时的供求失衡,那万能的自由竞争和市场也会将它调节过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就会把经济失调消灭;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中,市场有着自发调节的作用,所以“充分就业”是一种永远存在的倾向,因此永远不会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发生之虞。

由于这种认为市场经济总是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总是可以为自己创造出“总需求”、“供求”之间最终总能够自动达到平衡的观点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9世纪初年提出,故后来被称为“萨伊定律”。

萨伊的就业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在正常情况下,依靠价格机制,国家内部的经济失调会迅速地被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自行运动所消灭;

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偏离均衡的现象是暂时的,是不正常的,因此,失业是不会存在的;

3、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总之呢,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完全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在他的学说里,市场成了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可以打开一切困难之锁。

当然,关于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经济学界也褒贬不一,有的将其批判的一无是处,有的依然对之大力推崇,对于这些经济学界有争执的讨论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深究。

但是,我们无法否定的是,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也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爆发经济危机等。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929年至1933年,发生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大萧条。

在这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共有3500多万工人长期失业,社会经济几乎陷于瘫痪状态。

恶性经济危机和恶性失业的现实,使得传统经济学“供求自动均衡、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理论成为幻想,现实亟须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和帮助人们摆脱经济危机。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以古典经济理论叛逆者的姿态,提出了需求不足理论,主张以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来摆脱失业带来的萧条。

      凯恩斯的理论是就业理论乃至整个现代经济学的经典。

他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中。

凯恩斯通过分析发现,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总能达到充分就业。

由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实际就业量常常小于充分就业量,充分就业只是可能达到的各种就业水平的一个特例。

   在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相交时,或者说储蓄等于投资时,这时的国民收入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因此,国民收入的均衡点,不仅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多少,而且决定了社会总就业量的大小。

这样,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就业量的决定就是一致的了。

   但是,总供给价值与总需求价格一致时的总需求,即处于有效需求时,并不一定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

这种有效需求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实现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

同样,均衡的国民收入也并不等于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它可能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也可能大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存在过度需求。

   当达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时,就存在着“紧缩的缺口”(deflationarygap)。

紧缩的缺口是指实际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时的有效需求之间的差距。

在社会上存在紧缩缺口时,社会上就存在失业。

   当实际的有效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时,必然存在一部分过度的需求,即存在着“膨胀的缺口”(inflationarygap)。

膨胀的缺口是指实际的有效需求与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的差距。

在社会上存在膨胀的缺口时,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凯恩斯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情况不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而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这样就必然存在失业。

造成失业的原因是“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

   所谓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消费支出增量同他们收入的增量的比率。

凯恩斯认为,一般情况下,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用于消费支出的总量虽然也会增加,但其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却是下降的。

例如,当你每月收入为30元时,可能全部用于消费支出,当收入增至300元时,即使开支增至100元,也才占收入量的33.3%,比原来收入30元所占的比例减少了66.7%。

这余下的66.7%储蓄起来,就要引起消费不足。

   所谓心理上的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手持货币,以便灵活应付各种用途支出的做法。

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灵活偏好这一心理法则的重要组成要素,利息是对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放弃灵活偏好的报酬。

在一般情况下,当利息率高时,能引起人们储蓄;当利息率低时,则引起人们投资。

但利息率的降低有一个最低限度,低于这一点时人们就不肯储蓄而宁可把货币留在手中。

这时即使政府增加货币发行量,利息率也不会降低,从而进入“灵活偏好的陷阱”(liquidtytrap)。

处于灵活偏好陷阱时,因为利息率不再降低,人们的投资欲望就会受到遏制,就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所谓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就是对利润率的预期。

当投资增加以后,对生产资料需求量的增大,将会引起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而使可以预见的未来利润率下降。

这就是说,在投资增加以后,虽然利润总金额增大,但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产品价格下降,而使今后的利润率减少。

利润率下降的这种趋势,反映在资本家心理上,就会使其减少投资,从而引起投资不足。

   凯恩斯所分析的社会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而有效需求的不足,又根源于“心理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三个因素。

对此,凯恩斯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套以国家干预、扩大需求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措施。

   1.政府干预。

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缺乏调节需求使之达到充分就业的力量,而且社会越富足,消费倾向递减和投资下降就越严重,因而经济困难和失业现象就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由政府出面,采取干预经济的办法,通过税收、利率、政府投资等措施进行调节,才能消灭危机和失业。

   2.扩大消费需求。

凯恩斯认为,国家要运用各种经济杠杆来扩大消费需求。

其侧重点有两个:

其一是增加消费乃至挥霍浪费,反对节俭和储蓄;其二是对所得进行再分配,通过征收各种所得税来缩小财富所得的过分悬殊,以促进消费,进而提高就业水平。

   3.扩大投资需求。

凯恩斯认为,消费倾向是相对稳定、一时不易改变的,所以扩大投资就成为重点。

对此,凯恩斯提出实行“全国范围的调节投资的计划”。

这种计划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调节私人投资,即国家增加货币数量、降低借贷利息来刺激私人投资;其二是“投资社会化”,即由政府直接举办公共工程,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消除投资者的悲观心理,使经济自动复兴。

凯恩斯强调,这种投资是一种能带来一系列相关部分的发展,从而形成国民收入总量翻倍增长和就业翻倍增长的投资,“故只须投资量增加少许,就可达到充分就业。

   4.增加货币发行,压低利息和工资。

通过增发货币和压低利息,来刺激投资,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但是,在这样情况下,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并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

但在凯恩斯看来,在必要的情况下必须放弃传统的健全财政的原则,甚至实行赤字财政和有节制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才能刺激投资,从而扩大就业。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不但在理论界被誉为“凯恩斯革命”,而且对实际经济生活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凯恩斯学说一直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决策的理论依据。

但是需要指出,凯恩斯学说也并非完美无缺。

比如凯恩斯认为,当经济活动小于充分就业状态时,通货膨胀率应该为零,只有当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通货膨胀。

可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出现滞胀的事实,却无情地否定了这一结论。

菲利普斯曲线

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率高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这样,可以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之内。

20世纪70年代,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新的观点,即引入预期的因素。

所谓预期,就是在产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人们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率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并把这种预期作为指导未来经济行为的依据。

例如,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为10%,人们据此预计下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也不会低于10%,这样,他们就以次作为下一年工资增长的基础,即下一年工资增长率为10%。

弗里德曼根据其提出的预期因素,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内,当政府增加货币供应时,通货膨胀的作用使每个人只看到自己产品或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没有看到整个社会产品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雇主将产品价格的上涨误认为是对自己产品需求增加的信号,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和就业规模。

在这个期间,实际利润增加,刺激投资,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

就是说短期内,确实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错误的预期会慢慢得到修正。

工人逐渐认识到由于价格总水平的上升,名义工资的增长并不代表实际工资的增长,他们将根据修正后的实际工资来调整自己的劳动力供给,减少劳动力供给量。

同时,雇主也会发现产品价格的上涨并不是自己产品需求扩大的正确信号,从而削减生产规模和雇佣规模,一切都回到出世的水平,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时的曲线是垂直的,即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见教材page278图8-3)

供给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阿瑟·拉弗(ArthurB.Laffer)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从供给方面寻求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

供给学派认为由于政府税率太高,一方面,生产要素收入减少导致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特别是价格弹性大的要素的有效供给减少;另一方面,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减少对要素的需求,最终减少就业量。

因此,供给学派主张通过降低税率的财政政策来提高供给水平和增加就业:

第一,减少个人所得税有利于增加储蓄与投资。

第二,降低公司所得税有利于在公司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司利润空间,从而增加劳动需求,扩大就业。

第三,由于中小企业所有者供给弹性大,降低个人所得税更有利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产量和就业。

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的概念

就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情况下,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部门、行业和地区结构中进行的,也就是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行业、地区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这一比例的合理与否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活力等都有重大的影响。

一般而言,就业结构存在如下特点:

就业的产业结构

按照国际通行的产业分类法,国民经济整体可分为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它为人类提供最基本需要的食品;第二产业是指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第三产业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品是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业;第三产业是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各业。

目前,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三大产业就业比重一般为低于10%、30%左右、60%左右。

就业的产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的产业结构也会呈现出一些有规律的变化。

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分布的变动趋势后,得出了关于产业结构与劳动分布关系的演变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

国际就业产业结构的比较

从世纪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就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历程,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需求增加,第一、二产业部门劳动力的占用不断减少,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上升的势头。

(见教材page282标8-1)。

透过这张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1、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急剧减少。

比如说表中这些国家的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从20世纪初的30%-50%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5%或5%左右。

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二人们用于支付生活必需品的比例日益减少,二是土地的有限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第二产业劳动力变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

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就业比重增加了,有的则减少了。

主要原因在于它是社会需求和生产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3、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增加。

这一点,体现的最为明显,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基本上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而且生产力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发展越快,其就业人数占整个就业人口比重越大。

我国就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我国的就业结构变化基本上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相符,从1952年到2003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83.5%下降到49.1%,第二产业的比重从7.4%增加到21.6%,第三产业的比重从9.1%增加到29.3%。

尤其是第三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从1994年开始超过了第二产业,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导产业。

就目前我们国家的就业结构的现状来看,就业的产业结构仍然比较落后。

比如说第一产业就业比例高达近5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小于5%d的水平;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足30%,低于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75%的水平。

就业结构的调整

就业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都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但是,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就业结构的发展模式也有所不同。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发展工业、推动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吸收现代化的工业技术,从而使得所吸纳的劳动力有限。

因此,工业就业再也不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了,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可以直接进入第三产业。

这种模式被称为就业结构的跨梯度发展模式,又称为萨勃鲁—辛格尔曼模式。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正在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就业结构转化。

所以,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应该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的战略性选择。

就业的城乡结构

研究就业的城乡结构首先应该明确城乡的区别。

城乡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城市、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别。

城市一般人口较为集中,工业、商业、交通运输比较发达,居住在城市的劳动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而乡村往往人口较为分散,居住在乡村的劳动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劳动。

在了解就业的城乡结构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世界和我们国家城市化的过程。

世界城市化过程

随着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的开始,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迅速加快。

在公元2世纪还只有3万人的伦敦,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其人口猛增至100万人;170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二的英国居民在城市里生活,到1900年,大多数英国人都成了城里人。

农业和交通的发展、新大陆的发现和新商路的开通,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提高,这些都为这时期城市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3%。

1900年上升为13.6%。

当然,城市化的过程在世界各个地区有着巨大的差异性。

比如说,我们来看一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18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而工业生产的集中促使了城市化的发展。

进入19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明显加快,村镇向城镇发展,小城镇向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在随后的几十年间,大多发达国家已经过了城市化的初始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据《1989世界发展报告》显示,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以上,其中英国已达92%、比利时为97%、澳大利亚为86%、荷兰为88%、丹麦为86%。

虽然,不同的国家的城市化过程会有所不同,但是,从大的方面来看,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0世纪前5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2%,城市人口增加了230%,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29%。

1950~1980年这3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75%,城市人口增加了150%,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逼近了40%。

合计这180年里,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35倍有余。

显然可以看出,1800年以来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最早欧洲一度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1800年世界有65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1个在欧洲,到1900年世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301个,欧洲却占了148个。

英国在18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国家。

20世纪初美洲的城市发展具有更高的速度。

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其主流又逐渐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突然加速,年增长率1925~1960年间接近甚至超过4%,1950~1960年期间最高曾达到4.68%,这种速度不仅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地区,而且比发达地区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地区,而且差距也越拉越大,目前约集中了世界全部城市人口的60%。

只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人口基数很大,而且增长速度也很快,所以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1980年时只有30%左右。

(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大城市在地域空间的不断扩展,形成了许多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城市化了的地区的巨大城市集聚体。

百万人口的城市集聚体已经比比皆是,且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集聚体也已有10多个。

许多大城市还首尾相连,形成了若干个包括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带。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在50年代初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相近的。

从5

0年代初到1960年,由于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第二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使得城市化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60年19.7%;全国设市的城市数也从1950年的136座增加到1964年的167座。

这个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速度的提升,基本上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情况同步。

但是1960年前后的自然灾害和工作失误,在1961年到1962年我国全国性的经济调整中,许多企业关停,大量进城的新工人被遣散回乡,因而使我国城镇人口的

比重在1960年达到19.7%的高峰后就下降下来。

紧接着又是10年文化大革命,社会长期动乱,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而且,这一段时期,恰好又是中国人口增长失控、农村人口迅速增加的高峰期。

因而使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停滞甚至成为负增长。

到1977~1978年,整个国家经济跌到了崩溃的边缘,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也降到了最低点(不足11%),几乎回到了新中国成立时的起点。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城市郊区的城市化过程加快,各个城市都在明显扩大,大量郊区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同时由于

招工、招生、军人复员转业安置、家属农转非等等,使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也迅速增加。

因而使我国城市化有很大的进展:

设市的城市数从1981年的209座增加到1990年的467座;全国城市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0年的13.65%提高到1990年的26.23%。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城市化明显加快。

到1993年底止,我国设市的城市数已达612座(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32个,50万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36个)。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到1999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29.8%。

我国的城乡就业结构

我国的城乡劳动力结构的演变,如教材(page286表8—3所示),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来。

我国的城镇就业人口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从解放初期的12%上升到1999年的近30%。

但是,和国外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城镇人口的统计,向来是以有户籍的常住人口为准,对于那些居住在城市虽在一年以上却又无正式户口的外来农民工从来不计入城镇人口数内。

这在80年代中期,由于城镇无户口农民工尚属很少数,不统计这部分人口数也不会影响到有关城市化数据的准确性。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