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62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化学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普通班)下学期

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C:

12O:

16N:

14Na:

23S:

32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制作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俄国门捷列夫B.英国纽兰兹C.德国迈尔D.法国尚古多

2.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

B.D和T

C.H2O和H2O2D.O3和O2

3.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中子数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4.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2O2B.KOHC.CaCl2D.CO2

5.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6.下列关于燃料充分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量越多越好B.应通入适量空气

C.固体燃料燃烧前要粉碎D.液体燃料燃烧时可以以雾状喷出

7.X、Y、Z三种元素,已知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又知三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和为14,而质子数总和为28,则三种元素为(   )。

A.N、P、OB.N、C.Si      C.B、Mg、AlD.C、N、P

8.对于反应A2+3B2=2C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8mol/(L·s)B.v(A2)=0.4mol/(L·s)

C.v(C)=0.6mol/(L·s)D.v(B2)=4.2mol/(L·s)

9.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慢的是()

A.10℃10ml2mol/LX溶液B.10℃30ml1mol/LX溶液

C.20℃10ml3mol/LX溶液D.20℃20ml2mol/LX溶液

10.铁在下列情况下腐蚀最快的是

A.铁放入海水中B.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C.将铁和锌连接后放入到淡水中D.将铁和锡连接后放入到海水中

11.下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B.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O2+2H2O+4e-=4OH-

C.电子由b通过灯泡流向a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

12.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石油厂量B.乙烯的厂量C.合成纤维的厂量D.硫酸的厂量

13.下列关于结构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在空间的位置。

B.以共价键相连的两原子间总以一条短线相连。

C.结构式和球棍模型在表示分子结构上作用相同。

D.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的图式反映共价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

14.等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B.C2H6C.C3H6D.C6H6

1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B.2,2-二甲基丁烷

C.2-乙基丁烷D.2,3,3-三甲基丁烷

16.下列各组变化类型相同的是()

A.干馏和分馏B.裂化和裂解

C.煤的气化和海水的蒸馏D.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萃取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相同的,各元素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

B.同系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

D.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产生黑烟

18.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会浮于水上层

C.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D.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所以它们都是同分异构体

B.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C.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可以用灼烧的方法

D.蔗糖水解前后都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20.关于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C.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苯中的含碳量高,燃烧时产生大量的黑烟

二.填空题(共30分)

21.已知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加热后可产生乙烯.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中,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实验中溴水褪色的主要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气体是SO2,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验证,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同学为测定维生素C中碳、氢的质量分数,取维生素C样品研碎,称取该试样0.352g,置于铂舟并放入燃烧管中,不断通入氧气流。

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0.144g和0.528g,生成物完全被吸收。

试回答以下问题:

(1)维生素C中碳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氢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为什么?

(试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需要你确定维生素C的分子式,你还需要哪些信息?

__________

23.已知有如下反应:

2CH3CHO+O2→2CH3COOH。

请以乙烯,空气,水为主要原料,写出合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4.1摩尔某烃的蒸汽完全燃烧生成的CO2比生成的水蒸汽少1摩尔。

0.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39g。

求该烃的分子式.并写出该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系统命名法命名).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答案】A

【解析】19世纪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答案选A。

2.

【答案】B

【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A、二者的质子数不同,不能互为同位素,A错误;B、二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氢元素的同位素,B正确;C、二者均表示水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C错误;D、二者均是氧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选B。

3.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A项错误;B、核电荷数与核内中子数没有直接关系,B项正确;C、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能推测出原子最外层电子数,C项错误;D、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D项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原子结构

4.

【答案】C

【解析】A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BKOH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CaCl2只含有离子键

DCO2只含有共价键

5.

【答案】B

【解析】A、一般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例外,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A错误;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选项B正确;C、氦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个,选项C错误;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6.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燃烧时空气或氧气的量应该适量,而不是越多越好。

为使物质充分燃烧还可增大物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考点:

保护生存环境,改善大气质量。

点评:

了解如何减少燃料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7.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二者同周期,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二者同主族,X、Y、Z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最外层电子数可以为6、4、4(即C、Si、O)或4、5、5(即C、N、P),而质子数总和为28,C、Si、O质子数总和为6+14+8=28,C、N、P质子数总和为6+7+15=28,二者都符合,只有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的推断,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干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实际应用能力。

X和Y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则二者同周期,Y和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二者同主族,X、Y、Z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最外层电子数可以为6、4、4(即C、Si、O)或4、5、5(即C、N、P),结合质子数总和为28解答。

8.

【答案】D

【解析】同一个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时,速率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该根据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先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然后才能直接比较速率数值。

所以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如果都要物质B表示反应速率,则分别是0.8mol/(L·s)、1.2mol/(L·s)、0.9mol/(L·s)、4.2mol/(L·s),所以答案选D。

点睛:

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判断,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速率折算成相同物质来表达的速率,才能进行比较。

9.

【答案】A

【解析】在本题中要综合考虑浓度和温度的影响。

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要比较X的浓度,X浓度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mL,所以X的物质的量最小,浓度就最小。

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选项中X的浓度最小,且温度最低,因此A的反应速率最慢。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若没有看清楚题目实质,仅仅从选项的表面看X浓度的大小及反应温度的高低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则会错选B。

10.

【答案】D

【解析】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与所接触的物质发生反应失电子而转化为金属离子。

其中铁的腐蚀主要是与接触到的电解质形成原电池反应而发生电化学腐蚀为主。

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Fe若作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的速度就快;而作原电池的正极,则被腐蚀的速度就减慢。

本题中要找铁被腐蚀最快的,当然应找被与锡连接放入海水中的腐蚀。

因为此时已构成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且铁作负极,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很强,腐蚀速度最快。

答案选D。

11.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a上被氧化,O2在正极b上被还原,正确;B.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由于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故正极的电极反应是:

O2+4H++4e-=2H2O,错误;C.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由a通过灯泡流向b,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

2H2+O2=2H2O,属于环保电池,正确。

考点:

考查氢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

1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乙烯的产量,因此选项是B。

考点:

考查衡量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的知识。

1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是结构式,结构式反映共价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答案选D。

考点:

考查结构式的有关判断

1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由C~O2~CO2,4H~O2~2H2O进行比较,消耗1molO2,需要12gC,而消耗1molO2,需要4gH,可知有机物含氢量越大,等质量时消耗的O2越多,以此进行比较.

解:

由C~O2~CO2,4H~O2~2H2O进行比较,消耗1molO2,需要12gC,而消耗1molO2,需要4gH,可知有机物含氢量越大,等质量时消耗的O2越多,四个选项中CH4的含氢量最大,等质量时消耗的氧气应最多.

故选A.

15.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应该从离支链近的一端编号,名称是2,2-二甲基丁烷,错误。

B.2,2-二甲基丁烷符合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正确。

C.主链选错,应该选择含有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名称是3-甲基戊烷,错误。

D.应该尽可能使取代基的编号最小,物质名称应该为2,2,3-三甲基丁烷,错误。

考点:

考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16.

【答案】B

【解析】A、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过程,分馏是根据沸点的不同将物质分离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过程,选项A错误;B、裂化是含碳原子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碳原子较少,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获得轻质油,属于化学变化过程,裂解是较长的烃断裂成较短的烃的过程,典型例子是石油的裂解,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重要化工原料甲烷,属于化学变化过程,选项B正确;C、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海水的蒸馏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错误;D、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指蛋白质在硝酸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属于化学变化过程,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过程,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7.

【答案】A

【解析】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百分含量也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如丙烯和环丙烷,选项A错误;B、同系物结构组成相似,化学性质相近,选项B正确;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选项C正确;D、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产生黑烟,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8.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故A正确;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密度比水小,故B正确;C.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植物油在常温常压下一般为液态,称为油,而动物脂肪在常温常压下为固态,称为脂.油脂均为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故C正确;D.油脂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

考查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19.

【答案】C

【解析】A、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虽然都是(C6H10O5)n,但同分异构体要求分子式完全相同,淀粉和纤维素只是两种多糖,n值不确定,其分子组成不同,在结构上也不相同。

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A错误;B、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如纤雏素是多糖,但没有甜味;反之,具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甘油有甜味,属于多元醇,而不是糖,选项B错误;C、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可以鉴别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人造丝,选项C正确;D、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但是蔗糖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糖类及蛋白质的性质。

注意知识的归纳整理是解题的关键。

20.

【答案】C

21.

【答案】

(1).

(2).不能.ac(3).品红溶液2H2O+Br2+SO2=2HBr+H2SO4(4).加成反应无HBr生成,而取代反应则有HBr生成

点睛:

这是一道有机实验题,考查学生整体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题给材料知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即:

CH2=CH2+Br2→CH2BrCH2Br。

乙同学发现甲同学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中有SO42—,可推知乙烯气体中含有还原性气体,含有S元素可能是SO2,结合制取C2H4的原料是浓H2SO4与乙醇,可推知浓H2SO4使部分乙醇脱水碳化,在加热时,碳与浓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气体,到这里问题便迎刃而解。

22.

【答案】

(1).40.91%4.55%.含有氧元素,40.91%+4.55%=45.46%,小于100%

(2).VC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试题分析:

用酒精喷灯持续加热0.352g维生素C样品,将生成物先后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生成物完全被吸收,两者分别增重0.144g和0.528g,那么生成的水的质量为0.144g,生成的CO2的质量为0.528g,

(1)m(H)=0.144g×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为:

40.9%;4.5%;

(2)根据

(1)的计算m(H)+m(C)=0.016g+0.144g=0.16g<0.352g,所以还含有氧元素,答案为:

m(H)+m(C)=0.016g+0.144g=0.16g<0.352g,含有O元素;(3)要确定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还需要知道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为: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

考点: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23.

【答案】

(1).CH2=CH2+H2O

CH3CH2OH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2CH3CHO+O2→2CH3COOH

(4).CH3COOH +CH3CH2OH→CH3COOCH2CH3+H2O

【解析】

(1)乙烯与水催化加成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

CH2=CH2+H2O

CH3CH2OH;

(2)乙醇在铜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

CH3CH2OH+O2

2CH3CHO+2H2O;(3)乙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乙酸,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O+O2→2CH3COOH;(4)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三.计算题

24.

【答案】C6H14,CH3(CH2)4CH3己烷

CH3CH(CH3)(CH2)2CH32—甲基戊烷

CH3CH2CH(CH3)CH2CH33—甲基戊烷

CH3C(CH3)2CH2CH32,2—二甲基丁烷

CH3CH(CH3)CH(CH3)CH32,3—二甲基丁烷

【解析】设1mol该烃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生成的水蒸汽为(x+1)mol

由1mol该烃完全燃烧的产物被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39g,得:

[44x+18(x+1)]×0.1=39,解得x=61mol该烃含C、H的个数为6、7×2=14,所以该烃的分子式为C6H14;该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有:

CH3(CH2)4CH3己烷

CH3CH(CH3)(CH2)2CH32—甲基戊烷

CH3CH2CH(CH3)CH2CH33—甲基戊烷

CH3C(CH3)2CH2CH32,2—二甲基丁烷

CH3CH(CH3)CH(CH3)CH32,3—二甲基丁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