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0921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docx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半截蜡烛人教新课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2课《半截蜡烛》课时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上尉()传递()烛芯()暴露()

摇曳()结束()周旋()

答案:

wèichuánxīnbàolùyáoyèjiéshùxuán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应注意正确标调。

上尉,军衔。

尉官的一级,在中尉之上。

传递,表示:

传送;辗转递送。

特指考试时以纸片等私递作弊。

芯:

物体中心的部分。

暴露,近义词为公开、揭露、显露、泄漏、流露、走漏、透露 。

摇曳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摇摆不停:

垂柳摇曳。

结束:

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周旋:

①盘旋:

周旋天纲。

②进退应战:

与敌周旋

点评:

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教师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比一比,再组词。

截(   )栽(   )载(  )

梯(   )第(   )递(  )

嘛(  )麻(   )摩(  ) 

熄(   )媳(  )息(  )

答案:

截(半截)栽(栽树)载(载货)

梯(梯子)第(第一)递(传递)

嘛(干嘛)麻(麻烦)摩(摩擦)

熄(熄火)媳(媳妇)息(休息)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生词的掌握程度。

半截,量词。

栽树,种树。

载,载货,超载,用车接送货物。

梯子,一种工具,第,表示序数,传递,表示:

(1)传送;辗转递送。

(2)特指考试时以纸片等私递作弊。

干嘛,干什么,嘛,什么。

麻烦,指不必要的事情。

摩擦,指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并来回移动。

熄火,熄,灭的意思。

媳妇,儿子的妻子。

休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点评:

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熟练程度,对于这些形近字,应注意辨析,并掌握它们的组词。

3、用“√”选字组词。

秘(密 秘)  (耐 奈)烦  孤(零零 伶伶)

(付 负)责粗(暴 爆)(熄 息)灭

答案:

、密 耐 零零 负 暴 熄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秘密,不能说出的事情。

耐烦,耐,耐心,耐性。

孤零零,表示一个人孤单的样子。

负责,对…有责任。

粗暴,粗鲁暴力,暴,暴力的意思。

熄灭,熄,灭的意思。

点评:

对于一些易写错的词语,应注意辨析,比如“秘密”“熄灭”等,教师应强调这些易错的字。

4、辨字组词。

惜(   )  截(     )  佬(     )

蜡(     )  裁(     )   姥(     ) 

答案:

惜(珍惜)截(半截)佬(大佬)蜡(蜡烛)裁(量体裁衣)姥(姥姥)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形近字的情况。

珍惜,爱惜的意思,珍惜时光、珍惜爱人。

半截,量词,大佬,佬,成年的人(含轻视意):

阔~。

和事~。

蜡烛,可照亮的工具。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姥姥,外祖母。

点评:

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这几组词字形相似,学生易混淆,学生应注意辨析并加强反复识记。

5、照样子,写词语。

例1:

孤零零

乐                金           阴        沉       

例2:

小心翼翼

人影              天网         

生机         神采       

答案:

乐滋滋    金灿灿    阴沉沉   沉甸甸  

人影绰绰   天网恢恢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于仿写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的积累。

孤零零为ABB型;乐滋滋,表示开心的样子,金灿灿,表示谷物丰收的样子,阴沉沉,指天快下雨,沉甸甸,指重,沉甸甸的心情,或者沉甸甸的货物。

小心翼翼为AABB型;人影绰绰,当视线模糊时在视觉上感觉人一个接一个并没有直接看见人本身只看见人影,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也可形容一个人心理烦躁。

天网恢恢,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生机勃勃,有生气的样子。

神采奕奕,表示精神抖擞读懂样子。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词语的仿写能力,也考查学生的成语积累程度,只要有一定的积累,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只要孩子不慎失足,他就会被这个社会唾弃”这句中的“失足”是“指丢了脚”的意思。

 (  )

答案:

×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失足:

(1)指举止不庄重。

《礼记·表记》:

"君子不失足于人。

"

(2)指失脚,因走路不小心而倾跌。

如:

失足落水。

(3)比喻堕落。

《聊斋志异·聂小倩》:

"略一失足,廉耻道丧。

"(4)网络名词,意指"失足少女"(妓女),如:

护失足(嫖娼)。

这里的失足指堕落的意思,不是丢了脚,不能从字面理解。

点评:

大多数学生对于一词多义的词语并不熟悉,所以应加强这类词语的积累,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7、下面四句话中是比喻句的()。

A.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B.杰奎琳走到少校面前,笑容是纯洁的。

C.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她叫玛琳娜。

D.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运用比喻手法,将“他的眼睛”比喻成“宝石”,其余句子都没有运用比喻手法。

注意“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

”并非是比喻手法。

点评: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理解,修辞手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学生应掌握。

8、根据课文内容,依次选择合适的词组填空,正确的一组是()。

点燃蜡烛——();轻轻吹熄——();点燃蜡烛——();端起烛台——();端走烛台——()

A.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厄运将至危机重现化险为夷

B.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厄运将至化险为夷

C.危机来临危机重现危机缓解化险为夷厄运将至

D.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化险为夷厄运将至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通过点燃蜡烛——轻轻吹熄——点燃蜡烛——端起烛台——端走烛台,这个线索在发展,也按照危机来临——危机缓解——危机重现——厄运将至——化险为夷的情节在发展。

学生应学会理解剧本的发展。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以蜡烛的点燃与熄灭为线索在发展,只要理清了剧本的基本脉络,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9、下面句子中只有一句没有错别字,把它选出来()。

A.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佬赶出去,我们得不昔代价守住它,懂吗?

B.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再太困了。

C.应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付那了如只掌的小柴房。

D.伯诺德夫人家里,昏黄的光线,一张孤零零的长桌,坐在桌边的伯诺德夫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小金属管封在一小截蜡烛中。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课文易错的字词的掌握。

不惜代价,应写:

惜。

表示,不顾一切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精力等。

实再,应写:

实在。

表示确实是。

了如指掌,而不是“了如只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易写错词语的掌握,教师在课堂中应对这些错别字进行强调,避免学生不断写错。

10、对下面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A.天黑了,她很困,但也想和司令官聊天。

B.能和这样一位和蔼的司令官聊天杰奎琳很是高兴,也喜欢他的女儿,但是她想睡觉了。

C.巧妙地转移司令官的注意力,想保住蜡烛的秘密。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杰奎琳(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我觉得她一定非常想您,司令官先生。

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实在太困了。

”并非是她很困,但也想和司令官聊天,而是很巧妙地转移司令官的注意力,想保住蜡烛的秘密。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应重点掌握好,教师也应不断强调,考试常涉及。

11、我会查字典。

(1)“截”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它作为表示动作的词时可组词为(    );在“半截”一词中“截”是(      )的意思。

(2)“聊”的音节是(    ),可解释为:

A.依赖;凭借。

B.闲谈。

请依据这两个意思分别组个词语(    )、(    )。

答案:

(1)J jié 戈 截断 段 

(2)liáo 聊赖 聊天

解析:

分析: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截”的音序是J,音节是jié,部首是戈 ,它作为表示动作的词时可组词为截段、截肢等,在“半截”一词中“截”是段的意思。

“聊”的音节是liáo,可组为:

聊赖 聊天

点评:

主要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只要掌握这两个字的音节和部首六,就不难在字典中找到他们。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在米德叔叔来之前,我们得(dé děi)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2)夫人,在自己家里,应(yīnɡ yìnɡ)该相信您的儿子有足够的能力应(yīnɡ yìnɡ)付那了如指掌的小柴房。

答案:

(1)děi 

(2)yīnɡ yìnɡ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我们得(děi)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得,必须的。

应,多音字,读yīnɡ时,表示: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

~当。

~该。

~分(fèn)。

~有尽有。

读yìnɡ时,表示:

回答或随声相和:

~答。

呼~。

~对(答对)。

~和(hè)。

反~(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点评:

考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掌握,学生应仔细掌握并辨析这类多音字。

13、按要求写句子。

(1)她的笑容很纯洁。

(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她的眼睛显得可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杰克无奈地去柴房。

(缩句)

答案:

(1)她的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2)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3)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4)杰克去柴房。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不同句式的转换能力,她的笑容很纯洁。

转换成比喻句,可以把笑容比作百合,“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扩句时应添加修饰语,她的眼睛可添加修饰语“宝石般的”,缩句时应去掉累赘成分,“无奈的”是修饰语,可去掉。

点评: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于句式转换的熟练程度,对于扩句、缩句等题型都应熟练掌握。

14、加偏旁,变新字

麻——()()息——()()

答案:

麻—嘛、摩息—熄、媳

解析:

分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能力,并掌握汉字的偏旁。

麻可变成:

嘛、摩等,嘛,干嘛,干什么,嘛,什么。

麻烦,指不必要的事情。

摩,摩擦,指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并来回移动。

熄火,熄,灭的意思。

媳,媳妇,儿子的妻子。

休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

点评:

学生应重点学会辨析形近字,也应学会加偏旁。

学生平时应注意辨析并加强反复识记这类词语。

1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错误。

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你们给慢慢解释。

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记着。

这支焟烛是一个非常特别重要的东西,从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老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答案:

杰克,杰奎琳,有些事情以后

慢慢解释。

现在你们两个要好好地记着

这支

烛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东西,从

开始,我们得为它的安全负责。

为了有一天能把德国

赶出去,我们得不惜代价守住它,懂吗?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课文理解的熟练程度。

对于课文中一些易错的地方应掌握,比如标点符号或者错别字。

“你们给”与“给你们”主谓颠倒,意思就不同,非常与特别重复,应去掉其一。

老,应写“佬”,德国佬,有轻蔑的意思。

点评:

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课文理解的熟练程度。

对于课文中一些易错的地方应掌握,比如标点符号或者错别字,教师应该重点强调。

1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风        (      )走

(      )的光线       (      )地去

(      )的表情        (      )地看

答案:

清凉、缓缓的、微弱、快速、丰富、仔细、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清凉的风,指风吹来清凉的感受。

缓缓的,慢慢的意思。

微弱的光线,微弱的,指光线暗。

快速的去,指去的速度快。

丰富的表情,比如哭、笑、哭笑不得等等。

仔细的看,一般固定搭配。

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对于一些形容词,学生应注意积累。

17、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照样子写出五个表示“看”的词语。

    伯诺德夫人凝视着烛台喃喃自语。

                                                     

答案:

眺望   浏览   张望   注视    俯视

解析:

分析:

考查学生对同义词的积累,凝视,不眨眼地看;神情专注地看;从高往低看;专注地看;同义词有“眺望,远远的看”“浏览:

快速的看;浏览网页等”“张望,四处看,四处张望”“注视:

专注的看”“俯视,向低处看”。

点评:

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同义词的积累,比如表示“看“这类的词语,只要对词语有一定的积累,就不难选出答案。

18、补充成语。

随风()()入土化险为()

答案:

摇曳、半截、夷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

随风摇曳:

①摇摆不停:

垂柳摇曳。

②逍遥:

功成拂衣。

 随风摇曳是树木的枝干飘摇的意思。

半截入土,截:

段。

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化险为夷,险:

险阻;夷:

平坦。

化危险为平安。

比喻转危为安。

点评:

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同时应注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19、填一填。

(1)丈二和尚--------()      

(2)有借有还--------()

答案:

(1)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2)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解析:

分析:

本题是要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学生平时应注意积累。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比喻弄不明情况,搞不清底细。

如明卷“丈二长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比喻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还,以后再找人借东西就不难。

意思是要讲信用。

点评:

学生应注意歇后语的积累,理解歇后语的本意,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

20、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笑容像        一样         。

     2.眼睛像        一样         。

     3.脸蛋像        一样         。

    4.身体像        一样          。

答案:

百合、纯洁宝石明亮鹅卵石圆柏树挺拔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喻手法的运用。

笑容如花,所以笑容可以像百合一样纯洁。

眼睛状似宝石,明亮。

脸蛋儿圆圆,像鹅卵石一般。

身体像柏树一般,威武挺拔。

类似的比喻句还有很多,只要说的合理即可。

点评:

学生应注意多练习比喻句的用法,熟练掌握比喻这类修辞手法,才能更好的应对其他题目。

21、将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2)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答案:

(1)你不用蜡烛是行的。

(2)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句式转换的熟练程度。

“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是反问句,“难道不…就不”表否定,即你不用蜡烛是行的。

“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吗?

”,这一反问句表示否定,即他不会从柴房里搬来一窝兔子

点评:

考查学生对句式转换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遇到类似句式时应注意掌握。

22、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杰奎琳问: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2)杰奎琳说:

“妈妈,我懂。

我真讨厌德国佬。

                                                                  

答案:

(1)杰奎琳问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2)杰奎琳对妈妈说,她懂,她真讨厌德国佬。

解析:

分析:

考查了学生对转换成陈述句的能力。

“杰奎琳问: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将问句内的内容转化成陈述句,即杰奎琳问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她可不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

“杰奎琳说:

“妈妈,我懂。

我真讨厌德国佬。

”将问句内的内容转换成:

杰奎琳对妈妈说,她懂,她真讨厌德国佬。

点评:

考查学生转化陈述句的能力: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

转述句改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再加上句号。

学生应注意掌握技巧。

2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从中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

(1)()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2)()蜡烛烧到金属管处,()会自动熄灭。

(3)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想了许多办法,()始终放心不下

答案:

(1)因为,所以。

(2)如果,就(3)尽管,但是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考查了对关联词的掌握。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

因为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所以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如果…就,表示条件,如果蜡烛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

尽管…但是,表示让步,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尽管想了许多办法,但是始终放心不下

点评:

学生应注意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应掌握关联词的运用。

只要对课文内容熟悉,就可以熟练运用关联词。

24、读课文,回答问题。

  剧本与一般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答案:

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课文中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练程度,学生需要掌握课文的内容。

本文是剧本形式,主要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同时,课文中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这些是与传统的课文不同的地方。

点评:

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应注意本课是剧本形式,从剧本的角度去写出正确答案。

25、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

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

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

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

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

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

上尉命令:

“搜!

”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

上尉命令他们放下。

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

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

“请你先喝!

”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

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

“你也喝一点!

”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

“孩子,为了妈妈,喝吧!

”女儿也喝了半杯水。

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

士兵们也都喝了。

一罐水很快喝光了。

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

妇女和孩子也死了。

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 怀念 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

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饮而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尉命令:

‘搜!

’”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 冷淡)。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 无耻)。

(3)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齐拥上来。

 一口气喝光。

 

(2)粗暴 憎恨 狡猾 (3)“妈妈”暗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

 (4)钦佩 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俩的钦佩之情。

解析:

分析:

这类题目是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一题考查成语意思,需要有一定积累,也可根据上下文。

一拥而上,一齐拥上来。

一饮而尽,一口气喝光。

 本文体现了侵略者粗暴的一面,也表达了西班牙妇女对他们的憎恨。

划线句子中“妈妈”暗指祖国,表现了母女俩崇高的爱国精神。

最后一段也表达了西班牙人民对母女俩的钦佩之情。

点评: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解答,对学生能力是一种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