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114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docx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诗歌教案模板

[篇一:

小学语文教案范例]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与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

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

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三〕观赏漓江的水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

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

〔五〕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

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或投影,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六〕指导背诵

四、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

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29《寓言两则》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

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懂得珍惜友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气球字卡、魔方字卡、学生字卡、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黑板上挂着的笑脸气球〕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的黑板上多了什么?

你们喜欢气球吗?

为什么?

2、气球不仅可以你们这些健康的小朋友带来快乐,它同样也给一位生病的小朋友送去了惊喜,想知道他是谁吗?

〔贴有窗户图片的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2课.

二、初读课文

1、谁来读读课题?

〔多好听的声音,像银铃一样.〕一起读读吧!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是的,老师也想知道,就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105页,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

要听准字音.

4、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有病的小朋友是谁?

出示"科"〔气球卡片贴黑板上〕一起读,这个字你想怎样记?

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想听吗?

先告诉老师,"禾"字代表什么?

禾苗长大了是什么?

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没有称量谷子重量的工具,就了明了一种斗,后来人们发现用斗来称量谷子的重量比较的准确,也比较的科学.记住了吗?

"科"字还可以怎样用?

出示"亚",一起读,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亚"字是一个象形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演变过程:

"亚"最开始表示一块不完整的方形的田地,四边都缺少一块,后来变成了这样,线条比较的清晰,然后就越来越象现在的汉字了,所以"亚"的意思是:

不是最好的,是第二好的,你会组词吗?

三、随文识字

1、课文中还有许多的生字宝宝,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啊?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请教小伙伴,还可以请教书上的大枫叶.〔我发现你们会学习了,边读边画,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

2、课文读的很认真,生字你们认识了吗?

就和你的小伙伴用识字魔方来读读这些字吧.

3、〔课件出示生字〕老师看你们读的这么热火朝天的,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可以吗?

我们来开火车,我先开.前两组小朋友读的声音洪亮,也都读对了,老师想加大难度,两个人一起来当火车司机,试一试.

4、生字读的是真不错,那下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理解理解这些字.

〔1〕谁愿意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节?

其他同学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你的声音真洪亮、你读的真通顺〕什么是传染病?

〔2〕所以科利亚只能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科利亚的心情怎样?

你是从课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出示"呆",谁能结合字形来说一说呆是什么意思?

从这个字足可以看出科利亚没意思极了,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强调"静静""呆呆"和最后一个问句.

〔3〕就在科利亚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发呆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谁来读读第三自然节.气球是怎样飘上来的?

谁来表演一下,老师来给你配音.他表演的怎么样?

你们知道"摇摇摆摆"是什么意思了吗?

〔4〕气球飘了上来,这是怎么回事?

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其他同学想一想,气球是什么样子的?

谁还能用"可爱的"说一句话?

看到了这个可爱的红气球,科利亚想到了谁?

找出书中句子.既然是猜测的,为什么会这么肯定是米沙呢?

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想像一下,科利亚此时的心情怎样?

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这一自然节.

〔5〕"窗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自由读第五自然节,和小伙伴说一说.出示"逗"组词,用"高兴地"说一句话.

5、齐读黑板上的生字.

四、写字

1、"始"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能既美观又规范?

范写,练写,评价.

2、自己写"亚"字.

五、扩展

1、看你们写的这样认真,老师再和你们玩一个小游戏,打气球.只要你能把藏在气球后面的新词读对,气球就会飘走.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这些字?

3、这节课你们不仅学会了这么多的生字和新词,你们也收获了科利亚和他的伙伴之间的友谊,老师也祝愿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找到这样的好朋友.

[篇二: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精选2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版汇编〔精选25篇〕

[本知识讲解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参照教师招考的权威教材,符合学生学习和指导教学的特点,注重教案的实用性,旨在为考生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更多的教师招考信息要即时关注面试公告]

范文一:

观潮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第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人文理"观潮".

〔1>导入.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2〕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我们观潮"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句子: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

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

<农历八月十八,##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

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天"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据说"的一致呢?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奇特"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

壮观、奇特.

〔1〕点拨:

句l: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句2: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感悟形象:

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奇:

声音、形4k>

〔2〕精读第4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范读,朗读感受:

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奇".

潮水的长.你懂"横贯"的意思吗?

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

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

为什么?

<由远与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欣赏课件:

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

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

+品读回味:

欣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对话追问:

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

<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

美读升华:

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配乐朗读:

"潮来时"的三、四自然段.<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更奇的还在后头!

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与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

为什么?

<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1〕过渡:

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

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2〕引读:

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

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名不虚传!

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范文二:

小小的船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

三、教学难点:

用听读法识字.

四、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五、教具准备:

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说明: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说明:

卡通人物丁丁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指导看图

1.示图:

丁丁在什么地方?

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

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

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

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识字.]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说明:

孩子的好奇心由此被激发.]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说明: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训练朗读的基本技能.]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

还是"弯弯的月儿"弯?

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说明:

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

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说明:

充满童趣和美感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以加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

小朋友看,谁来了?

2."谁来当当小老师?

"会读哪些字就拿下字宝宝,领大家读一次.组词重点:

里、月多音字:

3.小组合作识记一类字:

分析部件:

只、尖、里字理识字:

月数笔画:

在、见编儿歌:

只、尖猜谜语:

[说明:

"宝宝"形状的字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使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前提下合作记字.]

4.拓展识字方法:

丁丁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比如说电视里、商店里、街道上的广告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

[说明:

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5.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

[说明:

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6.游戏:

猜猜他是谁?

[说明:

游戏的魅力在于激趣.]

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

摘果子,做拼盘.

[说明:

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进行变句的训练.]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

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说明: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与艺术科交叉渗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体验.]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

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

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说明:

教学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学习的延伸既有趣又有意义.]

〔七〕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说明:

由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

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

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

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

6.学生练写生字.

[说明:

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口语交际训练:

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篇三:

古诗表格式教案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