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193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doc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阿克苏市第十二中学七年级

期末数学成绩分析与评价报告

阿克苏市第十二中学李朝伟

2017年1月6日我校七年级221名学生参加了自治区对疆四地州教学质量的监测,本次监测旨在考查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现将数学学科有关数据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本次期末考试的试卷总分100分。

试题类型:

选择题8题32分,填空题6题18分,解答题8题50分。

2、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如木工师傅弹墨线,方位角,打折及利润问题等。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数形结合。

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如第22题黑白两种正六边形地砖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及归纳能力。

二、成绩分析

班级

考试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低分率

1班

55

97

8

66.2

61.8%

41.8%

16.4%

2班

55

97

21

64.7

63.6%

21.8%

21.8%

3班

56

100

20

72.7

75.0%

44.6%

7.1%

4班

55

100

24

73.5

76.4%

47.3%

7.3%

全校

221

100

8

69.3

69.2%

42.5%

13.1%

从表中反映出:

全年级4个教学班七(3)、七(4)两个班无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都略高于七

(1)、七

(2)但与市其它学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学生之间成绩悬殊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分.低分学生所占比重较大特别是七

(2)班尽占到21.8%

三、归因分析

1.部分学生“三基”掌握程度不够

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灵活.对数学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和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归纳、推理发生错误.

部分学生运算能力、作图和识图的能力较弱.运算能力弱则表现为算理不清,不能正确应用符号语言表明数学关系,运算技能低,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运算,更不善于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例如,第三大题第15、16、17题,考查学生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解一元一次方程等运算能力.是“标准”对七年级学生的解题基本要求,但此题全校的得分率较低,有些学生每一道题都作答,但却得零分.作图、识图能力弱则表现为不能正确理解几何语言,如第18题不能按要求准确作图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答卷情况看,有些学生对分类思想、方程思想运用不灵活.例如,第20题、第21题就是运用分类和方程的数学思想.

2.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处在较低水准

  部分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在低水平状态.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阅读理解能力差,审不清题意,尤其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的意义;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解题失误.

第二,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较低,不善于分析处理数据.

  第三,说理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较差.例如第20题是考查合情说理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失分率较高.

  第四,思维不全面,灵活性差,缺少创新精神.

  第五,对数学学习没有自信,遇到不熟悉的问题,放弃思考机会,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对新课程的性质、特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数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把数学活动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让学生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乏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

四、改进措施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总结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阿克苏市第十二中学李朝伟

2017年1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