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2589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8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为官有器,而民无器;

为官有书,而民无书。

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2.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的区别:

国学是由中央政府办理、设在天子、诸侯的王都内的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由大乐师主持,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

乡学是设立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是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由司徒负责领导,教育内容是“乡三物”——“六德:

知、仁、圣、义、忠和”;

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只有小学一级,但是学习优秀者可选拔到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国学又分小学、大学两级。

国学的小学设在王宫内,入学年龄沐浴家庭身份等级有关,贵族子弟的入学年龄早于平民子弟,平民子弟所进入的小学学习年限是七年,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德、行、艺、仪,是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

3.六艺(内容和特征一起回答,名词解释)

(1)“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

礼、乐、射、御、书、数。

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三大方面:

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

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

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书,是指文字书写;

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重点)

第二章

一、稷下学宫√

二、孔子√

1.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2.教育的作用

①社会作用:

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②个体发展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教育与人的发展

3.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

4.教育目标:

“学而优则仕”√

5.教育内容:

“六艺”(以“六经”为教材),教育内容三个特点

6.教学方法

①因材施教√

②启发诱导√

③学思行结合√

7.论道德教育√

(1)内容:

“礼”、“仁”

(2)方法①立志②克己③力行④中庸⑤内省⑥改过

8.论教师√

9.历史影响(即评价)

三、孟子

1.性善论√

①说明人性是人类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②人性是先天固有的,提出“良知、良能”说

③善端说

保民心

②个人作用:

求放心

3.教育目的:

“明人伦”

4.道德教育

“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2)方法:

1,持志养气;

2,动心忍性;

3,存心养性;

4,反求诸己

5.教学思想:

深造自得

四、荀子

1.荀子与六经传授

2.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化性起伪”

3.教育目标:

培养“大儒”

4.教学内容:

“六经”

5.教学方法:

“闻见知行”

6.论教师√

五、墨子

1.教育作用

建立“兼爱”社会

“素丝说”√,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教育目标:

培养“兼士”

3.教育内容:

a,政治和道德教育;

b,科技知识;

c,文史教育;

d,培养思维能力

4.教育方法:

主动、创造

六、《大学》√

七、《中庸》

八、《学记》√

2.教育制度:

学制与学年

3.学校管理:

视学与考试

4.教育、教学原则①教学相长√②尊师重道③藏息相辅

④豫、时、孙、摩⑤启发诱导√⑥长善救失√

5.教学方法

九、补充相关知识点:

儒、墨教育的异同√

一、稷下学宫(名词解释/简答)

(1)定义:

①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齐恒公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创办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是由官家操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而且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其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物质待遇:

享有上大夫俸禄;

政治待遇:

不治而议)而且管理规范上,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

稷下学宫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也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二、孔子(重点)(可以挑其中一个考名词解释或简答,也可以出论述大题)

孔子,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主要有两个:

①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编订“六经”:

《诗》、《书》、《礼》、《乐》、《易》、《春秋》,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

②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是百家争鸣的先驱,创办了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私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2)教育作用和地位的观点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庶、富、教”。

孔子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

孔子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

其次是“富”,要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中吃、喝、穿、住的问题;

再次是“教”,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首次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人们的先天素质是很接近的,但是之所以人们在成长中千差万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无论等级贵贱,生来在天赋素质上是平等,这就说明教育是人们成长中的一种特殊环境,要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

“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成为人人有可能受教育,人人应当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三)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名词解释)

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依据出发,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提倡“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学实践。

有教无类的原意是指:

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有教无类”作为私学的办学方针,与贵族官学的办学方针相对立,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

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目标:

“学而优则仕”(名词解释)

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条培养人才的路线概括为:

“学而优则仕”这话是子夏说的,也代表了孔子的教育观点。

“学而优则仕”包括多方面的意思:

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

“学而优则仕”与“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把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

意义:

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动力,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有重要影响。

(五)以“六艺”教育内容

1.以编订的“六经”为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

2.教育内容存在三方面的特点:

①偏重社会人事;

②偏重文事;

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六)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名词解释)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孔子是我国首个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但这一教学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了解学生的特点。

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与学生谈话和个别观察。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出发,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启发诱导: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这一原则主要是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孔子认为无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性教学。

3.学思行结合:

“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认真深入进行思考,学思结合。

他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

由学而思而行,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过程基本符合,产生深远影响。

(八)论道德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德育有相当深刻的论证。

“仁”、“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仁”被孔子作为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

“礼”是道德规范,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仪节。

把“礼、仁”推及到社会各个方面,使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人人之间各有其礼,各尊其德。

孔子提出了德育的原则,主要有:

①立志: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和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和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

②克己: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③力行:

“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提倡言行一致,重视行即道德实践。

“力行近乎仁”,他认为努力按道德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行动表明人的道德水平。

④中庸:

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

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做得恰到好处。

⑥内省:

内省是修养方法之一,内省就是将日常所做的事情,依靠自觉进行反思。

⑦改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孔子认为重要的是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

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不足的过程。

(八)论教师(即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热爱并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他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

这是教人的前提,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生好学乐学,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2.诲人不倦:

教师以教为业,也以教为乐,不仅毕生从事教育事业,还要用耐心去说服学生。

给予学生高度的爱与责任。

3.温故知新:

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使命,既要注意继承,又要探索创新。

4.以身作则:

孔子强调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甚至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对学生有重大的感化作用,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以身作则——这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5.爱护学生:

孔子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他提倡客观公平地对待学生,要爱护学生,更要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

6.教学相长: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的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他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

(九)历史影响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全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与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在教育史上,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1.他首先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2.创办了规模较大的私学,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成百家争鸣的先驱;

3.实行“有教无类”方针,扩大受教育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

4.培养从政君子,强调“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

5.整理和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

6.重视道德教育;

7.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师观。

8.整理六艺,有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法、内容,有利于保存文化促进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孔子以自己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打破了贵族子弟对教育权的垄断,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许多启示;

同时还给人们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的一大笔财富。

然而,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局限,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出封建思想的界限,其根本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

而且,其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可以从其教育内容中看出。

因而我们在宣扬孔子的积极思想的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局限,让长避短。

三、孟子(此部分通常会挑其中一个出名词解释)

(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首先提出的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二)教育作用:

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策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的措施;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是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界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足,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善端,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称之为“五伦”。

在“五伦”中,孟子尤其重视父子——孝、长幼——悌这两者的关系,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自孟子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后,就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伦理的教育。

(四)“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孟子认为理想的人格特点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他对“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描绘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决不向权势低头,绝不无原则的顺从。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觉性。

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培养“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①持志养气:

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②动心忍性:

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③存心养性:

孟子指出,虽然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

存养的障碍来自于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发挥理性的作用。

④反求诸己:

当你的行动未能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凡事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扩充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过程中的自觉性,他将此归结为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则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强调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独立思考和见解。

四、荀子(此部分通常会挑其中一个出名词解释)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在人性论上,主张“性恶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以“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著称,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性恶论”与教育作用的观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性伪之分”,即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性本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

“性伪之合”即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即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是环境的作用。

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人的努力的共同结果。

(二)以“大儒”为教育目标:

荀子认为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要德才兼备,教育应以培养“大儒”为培养目标,所谓“大儒”,即知类通达、博古通今的人。

(三)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荀子的教育内容,仍然是以儒家的传统教材为最主要部分——即《诗》、《书》、《礼》、《乐》、《春秋》,荀子虽以五经为教育内容,但却以《礼》为重点。

荀子重视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播,其影响是:

从中国经学史上看,秦焚书坑儒毁掉了很多传统文献,传下来的一部分中的相当数量得益于荀子的口耳相传。

纵观中国教育史,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得儒家经典得以保存,使后代封建社会有了经典教科书,为文化思想定于一尊提供了依据。

(四)“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1.“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

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

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在闻见的基础上学习必须向“尽其礼”阶段发展。

2.“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这就是知——思维的学习阶段的意义。

3.“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荀子的行不仅指对书本知识的验证,也指人的社会实践,如个人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

荀子的学习过程是以行为目的和归宿的完整步骤序列,他做了系统明确的说明,这是荀子的贡献。

但是把学习止于行,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人文、社会特点的形成。

(五)论教师(重要,如:

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和条件的论述)√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

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

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

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

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五、墨子(此部分通常会挑其中一个出名词解释或简答)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后来韩非将他们并称“世之显学”。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重视实用,强调下层人民利益。

(1)教育作用

在教育作用上,墨家主张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是通过教育建设一个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提出“素丝说”,来比喻有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来说明教育与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扩展简答】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教育作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

教育对人的作用:

墨子的贡献是“素丝说”,他以染丝为例,来说明人性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

墨子认为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有什么样的环境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

墨子的素丝说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去认识和阐述教育的作用,较孔子的人性观略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

在教育目标上,主张培养“兼士”,兼士要具备三个条件: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具备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

(三)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上,主张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科学与技术教育:

包括生产和科学技术教育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包括认识与思想方法的教育、形式逻辑的教育。

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去说服他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突破了儒家教育范畴,堪称伟大的创造;

除此之外还有政治和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

(四)教育方法:

主动、创造。

在教育方法上,主张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主动指即使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去施教,兼士的职责就是积极主动“上说下教”向人们宣传推行自己的主张;

创造指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这既反映了墨子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表现了他的教育与学习的方法——重创造。

此外,墨家还重视实践与量力的方法,墨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量力”方法的人。

墨家的思想具有自身的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体现了理想主义、务实精神和主动精神。

这就使得墨子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六、《大学》(名词解释)(重要)√

《大学》是我国战国时期论述大学之道的重要文章,其中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明明德”、“亲民”、“止于善”被称为“三纲领”,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七、《中庸》(名词解释)

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中庸之道,所谓中庸即为人处世即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中庸认为人性发展和完善有两条途径。

一是发掘人的内在本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

二是通过向外部的求知,以达到人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

中庸还对学习过程进行了阐述,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基本环节的顺序,是对从孔子到荀子学习过程的发展。

八、《学记》(既可以出名词解释,也可以出简答/论述)(重点)√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世界上最早的、最完整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由战国末期思孟学派所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相当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主要包括关于教育作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