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1271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与金融期末复习范围Word文档格式.docx

(二)按经济部门分类

1.农业

2.工业

3.建筑业

4.商业等

(三)按经济成分分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个体企业及个人

第四节税收

一、税收的性质和特征

(一)税收的含义及性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

1.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是凭借政府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法令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无偿性

税收无偿性是相对的。

3.固定性,指预先规定了征税的标准,包括征税对象、征收的数额或比例。

第五节税制要素

一、税制的含义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二、税制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人亦称为纳税主体,它是指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纳税人既有自然人,也有法人。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亦称税收客体,指税法规定的征税标的物,即对什么征税,它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三)税率

税额与征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

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环节。

(四)纳税环节

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该缴纳税款的环节。

(五)纳税期限

(六)附加和加成和减免

附加和加成属于加重纳税人负担的措施。

附加是地方附加的简称,是地方政府在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一部分税款。

加成是加成征税的简称,是对特定纳税人的一种加税措施。

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有减税、免税以及规定起征点和免征额。

(七)违章处理

第六节税收分类

一、按照课税对象划分,可分为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财产课税、资源课税和行为课税五大类。

二、按照税收的计量标准划分,可将税收划分为从量税和从价税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可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四、按税负转嫁与否,分为直接税(生产企业)和间接税(流通企业)。

五、按照税收的管理权限,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

  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

营业税

  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企业所得税

  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及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中央与地方政府按60%与40%的比例分享。

  资源税

   

  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其余部分归地方政府。

  印花税

  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4%归中央政府,其余6%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第四节流转课税

一、流转课税的对象和特点

流转课税是指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特点:

1.课征普遍

2.以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实行比例税率。

4.计算征收方便

二、流转课税的主要税收

(一)增值税

1.定义:

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定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2.特点:

(1)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2)可以有效地减少偷漏税。

(3)税收收入不受商品流转环节的影响,可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

3、税率:

基本税率17%、低税率13%、零税率

(二)消费税

定义:

消费税是对我国境内从事生产、进口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三)营业税

是对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四)关税

1、定义:

指国家授权海关对出入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中国海关标志的含义

关徽是中国海关的专用标志,由商神手杖(双蛇杖)与金色钥匙交叉组成。

商神手杖代表商业及国际贸易,金色钥匙象征海关为祖国把关。

商神杖是商神——古希腊神话中赫尔墨斯的手持之物。

赫尔墨斯是诸神中的传信使者,兼商业、贸易、利润和发财之神,及管理商旅、畜牧、交通之神。

传说赫尔墨斯拿着这支金手杖作买卖很发财。

人们便称赫尔墨斯为商神,金手杖也便成了商神杖了。

商神杖因此被人们视为商业及国际贸易的象征。

钥匙则是祖国交给海关部门的用来把守通关大门的权力象征。

“中国海关”的题词是由周总理提写的,当时刚解放,国内还没有实行简化字,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2、关税税种

(1)按征收方法划分

 A、从价关税:

依照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作为标准征收关税。

 B、从量关税:

依照进出口货物数量征收定量关税。

C、混合关税:

依各种需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从价、从量的混合征税。

 D、选择关税:

指对同一种货物在税则中规定有从量、从价两种关税税率,在征税时选择其中征税额较多的,也可选择税额较少的一种作为计税标准计征。

(2)按征税商品流向划分

 A、进口税

  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B、出口税

  是对本国出口的货物在运出国境时征收的一种关税。

 C、过境税

  是一国对于通过其关境的外国商品征收的关税。

(3)按差别待遇划分

 A、最惠国税率关税

  适用于从与该国签定有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B、普通税率关税

适用于从与该国没有签定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正常进口税是指最惠国税。

 C、特惠税关税

  指某个国家或经济集团对某些国家的所有进口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D、差价税

即差额税,当某种本国生产的产品,其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价格时,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照国内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也称滑动关税,是欧盟农产品“闸门价格”。

第五节所得课税

一、所得课税的性质和特点

所得课税是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

所得课税的特点:

1.税负不易转嫁;

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税负较公平;

3.税源普遍;

4.计税方法复杂,征管难度大

二、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

(一)企业所得税

1.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除外)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2.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33%。

(二)个人所得税

是对我国公民、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一切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述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与结构

一、按国家职能分类

1、经济建设支出

2、社会文教支出

3、行政管理支出

4、国防支出

5、债务支出

二、按最终用途分类

1、补偿性支出

指用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方面的支出,现用于该项目的支出已大大削减,仅剩下企业改造支出一项。

2、消费性支出

指政府以身份在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出。

消费支出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两部分。

凡是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是由集体共同享受的,属于公共消费,如机关办公用品、城市公共设施;

凡是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是由个人单独享受的,属于个人消费,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个人的日常生活消费。

一般来说,由财政支付工资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他们的收入是财政的支出,他们的购买实质上是一种政府购买,是政府的消费性支出。

3、积累性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生产性支农支出等。

积累性支出,是说花出去的钱,并没有消费掉,而是积累起来,以后消费。

例如拿钱搞基本建设了,拿钱买石油、粮食储存起来了等等。

第二节财政支出原则

一、总量适度的原则

二、优化支出结构原则

三、公平与效率原则

第四章国债

第一节国债的含义与特征

4.1.1国债的含义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又是一个特殊的债务范畴。

4.1.2国债的特征

1.自愿性

2.有偿性

3.灵活性

4.1.3国债的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控经济运行

第二节国债的管理

4.2.1国债的种类

(1)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国家信贷借款和发行债券。

(2)以国债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

(3)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4)以国债的偿还期限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长、中、短期国债。

(5)以国债的付息方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附息国债和零息国债。

(6)以国债是否记名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记名国债和无记名国债;

(7)以国债是否具有相关凭证为标准,可以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帐式国债;

(8)以国债的认购对象,可以分为居民认购的国债、机构认购的国债等;

(9)以国债认购过程是否存在强制,可以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

(10)以国债资金的最终用途,可以分为建设性国债和赤字国债。

4.2.2国债的发行条件

1、平价发行

2、折价发行

3、溢价发行

 

第五章信用、利息与信用工具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5.1.1信用及其特征

信用:

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暂时让渡。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债务”与“信用”混为一谈,但二者在理论上是有区别的。

严格地说,它们是同一行为的两个方面。

在每一次借贷行为中,债务是指借款人将来还款的义务,而信用则是贷款人将来收款的权利,又称债权。

在任何时候,整个社会的信用总额与债务总额必定是相等的。

因此,我们常把债权债务关系说成是“信用关系”。

5.1.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1.高利贷信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信用是以高利贷形式存在的。

高利贷信用采取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是实物形态;

另一种是货币形态。

高利贷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利贷信用的剥削率特别高。

一般情况下,高利贷年利率在30%~40%,有的甚至可高达100%或200%。

在高利率下,不仅小生产者的全部剩余劳动为高利贷者所侵吞,而且小生产者的劳动资料(如土地、牲畜、房屋等)和生活资料也经常被高利贷者剥夺,甚至占有债务人本身。

第二,高利贷信用主要用于非生产性用途。

奴隶主和地主借高利贷,是为了补充剥削收入之不足,用来满足奢侈的生活;

小生产者借高利贷则主要是为了应付意外事件,如天灾人祸等,以维持生产和生活。

2.现代信用的产生

现代信用制度的建立,取代了高利贷信用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但高利贷信用并未消失,如在民间的典当业、小生产者的借贷等方面,仍部分保留着高利贷的性质,成为现代信用的补充。

5.第二节信用的形式

5.2.1.按照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

5.2.1.1.直接信用是指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签署借款协议或债务证书的方法直接向资金短缺单位提供的信用;

间接信用则是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其他信用形式基本上都属于直接信用。

5.2.2.按债权人和债务人所在地域来分,可分为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

5.2.2.1.国内信用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都在一国范围内的信用;

5.2.2.2国际信用则是债权人或债务人有一方在国外的信用。

5.第三节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出售商品时,售货方向购货方所提供的信用。

5.3.1.商业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主要采取赊销和预付货款两种基本形式。

5.3.2.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是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

5.第四节银行信用5.4.1.银行信用的含义

银行信用是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向企业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典型形态,

5.4.2.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2.银行信用债权人是银行或金融机构,债务人则是企业;

5.第五节国家信用与消费信用

5.5.2.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定义:

所谓消费信用,就是由企业、银行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种类:

消费信用按贷款用途,可以分为分期付款的消费信用和非分期付款的消费信用两大类。

1.分期付款消费信用

指消费者所欠的购货款按周、按月或按年偿还的消费信用。

最常用的分期付款消费信用是购买汽车和住房。

2.非分期付款消费信用

指一次性整笔偿还所借款项的消费信用。

第六章利息及利息率

在现代信用制度下,信用采取货币形态,即借贷资金的典型形态。

第一节借贷资金及其性质

一、借贷资金的来源

分析借贷资金的来源应从三方面人手,即社会再生产过程、货币供应量的扩张和社会各阶层的储蓄。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

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于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金,主要包括:

①固定资产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

②流动资金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

③企业利润分配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

2.从货币供应的角度来看借贷资金来源于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

②派生存款的创造。

③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

3.从社会各阶层的储蓄来看

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人和储蓄也是借贷资金的重要来源。

二、利息的性质

利息是借贷资金的“价格”。

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是企业使用借贷资金向债权人支付的报酬。

第二节利率及其种类利率:

利率是在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本金)之间的比率。

利率种类:

1、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不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随物价水平的变化而调整的利率;

实际利率则是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能够精确地反映真实筹资成本的利率。

2.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

基准利率又称中心利率,是带动或影响市场利率的利率,一般由中央银行决定。

市场利率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利率,中央银行不加以直接控制。

3.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4.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信贷期限内保持不变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信贷期限内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定期调整的利率。

5.优惠利率和惩罚利率,

优惠利率低于同类贷款利率,是银行竞争的一种手段。

惩罚利率高于同类正常贷款利率,是对那些超过贷款限额、透支额度及偿还期限的贷款所规定的特殊利率。

惩罚利率是银行对企业违约的一种制约手段。

6.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7.单利和复利

单利是指按本金计算的利息,即不将上期利息计入本金而产生的利息。

复利则是将上期利息计入本金,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利息。

银行贷款大多采用单利,惟有透支采用复利。

6.第三节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借贷双方建立信用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又称金融工具。

在一般情况下,它对于发行者来说是一种债务,对于购入者或持有者来说则是一种债权。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1.偿还期

2.流动性

所谓信用工具的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现金,而在价值上不受损失的能力,又称变现能力。

3.本金安全.

指信用工具的本金免于遭到损失的风险。

4.收益率

这是指信用工具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带来的收益与其本金的比率。

二、信用工具的种类及其运用

信用工具可按其发行者的性质不同,划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直接信用工具是指非银行或金融机构,如工商企业、政府和个人所发行或签署的商业票据、股票、公司债券、公债和抵押契约等。

间接信用工具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所发行的银行券(或纸币)、存款单、人寿保险单和各种银行票据等。

1.票据

票据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票据包括各种有价证券和商业凭证,如股票、国库券、发票、提单等。

狭义的票据仅指汇票、本票和支票。

(1)汇票

汇票是指出票人委托付款人于指定到期日,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集中地体现了票据所具有的信用、支付和融资等各种功能。

按照不同的标准,汇票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①按汇票上是否记载收款人的名称,可以分为记名式汇票和不记名式汇票。

②按汇票到期日不同,可以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

即期汇票是见票即付的汇票,一般票面上记载“见票即付”的字样;

远期汇票是指在一定的期限内到期的汇票。

③按汇票基本当事人不同,可以分为普通汇票和变式汇票。

普通汇票是指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分别为不同人的汇票;

变式汇票是指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中的一人同时兼有两个当事人身份的汇票,如出票人即为付款人。

④按出票人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商业汇票是企事业单位等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付款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汇票。

银行汇票是银行受汇款人的请求,在汇款人按规定交付保证金后,签发给汇款人由其交付收款人的一种汇票。

我国《票据法》规定了汇票必须具备以下票据行为和权利:

①出票

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

它是一种基本票据行为。

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表明“汇票”的字样;

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确定的金额;

付款人名称;

收款人名称;

出票日期;

出票人签章。

如缺少其中任何一项,汇票无效。

②承兑

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即付款人在汇票上签名盖章,承认付款。

由企业作出的承兑,叫商业承兑汇票。

有时为了提高汇票的信用程度,要求银行进行承兑(即保证付款),这种汇票叫银行承兑汇票。

经银行承兑后的汇票,如付款人无力偿还,将由银行负责付款。

③背书

是指在票据背面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经背书以后的票据可以转让。

④保证

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以担保特定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的一种附属票据行为。

⑤付款

是指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以使票据关系消失的票据行为。

⑥追索权

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未获付款,可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的一种票据权利。

(2)本票

本票是出票人承诺于到期日或见票时,由自己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依据不同的标准,本票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分类:

①根据本票上是否记载收款人名称,可以分为记名式本票、指定式本票和不记名本票。

②根据本票的到期期限,可以分为远期本票和即期本票。

③根据出票人来划分,可以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

商业本票是由企业签发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又称“商业期票”。

银行本票是指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票据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

支票是出票人(即活期存款的存户)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①按照是否提取现金,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

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得支取现金。

②按照记载收款人的方式,可以分为记名支票、无记名支票。

记名支票是明确记载收款人名称的支票;

无记名支票是不记载收款人名称的支票;

③按照付款有无特殊保障,可以分为普通支票和特殊支票。

普通支票的付款无特殊保障;

特殊支票的付款则有特殊保障,如保付支票。

保付支票是指付款人在支票上记载“照付”或“保付”字样并签章,由付款人负绝对付款责任的支票。

2.股票

股票是以股份公司形式组织的企业发给股东,以证明其入股,并可取得股息的凭证。

股票可以分为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两种。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大额是由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可以在市场上转让的存款凭证。

期限一般为14天到一年,金额较大,为10万美元

可转让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商业银行、政府和其他非金融机构投资者,市场收益率高于国库券。

产生背景:

第一张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由美国于1961年创造的。

其目的是为了稳定存款、扩大资金来源。

由于当时市场利率上涨,活期存款无利或利率极低,现行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上限受限制,于是存款纷纷从银行流出,转入收益高的金融工具,导致银行存款来源急剧回落。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较高,又可在二级市场转让,对于吸收和稳定存款大有好处,于是,这种新的金融工具诞生了。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存单除对银行起稳定存款的作用、变银行存款被动等待顾客上门为主动发行存单以吸收资金、存单购买者还可以根据资金状况买进或卖出,调节自己的资金组合。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最早产生于美国。

美国的Q条例规定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不能支付利息,定期存款不能突破一定限额。

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利率上涨,高于Q条例规定的上限,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入金融市场。

为了吸引客户,商业银行推出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购买存单的客户随时可以将存单在市场上变现出售。

对于发行存单的银行来说,存单到期之前,不会发生提前提取存款的问题。

第七章商业银行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现代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

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它的历史最为悠久、业务范围最为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面最大。

商业银行的业务可分为: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即银行筹措资金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它包括自有资本和吸入资本。

1.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即最原始的资金来源,即资本金。

2商业银行的吸入资本

商业银行的吸入资金包括各类存款、短期借人款等。

在商业银行的负债总额中,吸入资本总量大大超过自有资本的总量,自有资本比例虽小,但在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般企业的自有资本是企业主要的营运资金,企业经营范围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有资本的多少及自有资本营运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而银行的自有资本则主要是起一种保证作用,它是吸收外来资本的保证,自有资本越多,越能取得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机构的信任,就可以多吸收外来资本,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如果银行仅运用其自有资本作为营运资金,则银行的经营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也不可能产生较多的利润。

所以商业银行都非常注重存款的吸收,并努力从存款和贷款的利差中获取最大的利润。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将所筹集的资金加以运用,从而取得收益的业务。

商业银行根据资本投放和信用担保的性质,将资产业务分为:

票据业务、放款业务、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