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2980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说课、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说课稿.doc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五方面来阐述该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时三,也是最后一个课时。

这节内容是前面2节课的结尾,即是对前面2个课时的总结衍生也是理论基础的升华。

完成了由理论知识向实际运用的过度转换。

学习这一节课,有助于关注生活中化学的反应,联系实际。

并且这个内容取自生活中的铁的冶炼和铁的生锈,比较贴近生活,在内容上学生很熟悉却又容易忽视的问题,相对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却又容易引起学生的轻视。

通过实验,学生能了解到为什么铁在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式,为什么铁矿石能还原为铁,怎样保护铁不生锈。

这样以来,学生就可以了解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他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且是学生养成科学实验的习惯。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课前进行素材收集、实验设计、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以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学会课后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实践调查等获取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并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在小组探究实验及交流讨论中的合作学习态度; 

     

(2)通过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的阅读、调查实践等探究过程的体会,逐步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

3、教学安排

根据书本上课内容的排布,我将本课划分为2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是矿石、铁的冶炼、和后面铁生锈原因的活动探究。

 

第二课时是铁的冶炼中杂质的计算和铁的冶炼这一部分。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上一个学期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的探究活动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小组内同学合作也较为默契,也希望老师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为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探究习惯的养成,本课题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策略第一次对物质进行较系统的探究,掌握金属腐蚀的条件、影响生锈的外界因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铁的冶炼的过程分析

 难点:

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四、学法教法分析

本课题以引导学生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分析,金属生锈问题的发现和探究为重点,并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指导学生用“发现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课题研究,主动建构新知识,并学会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作正确的记录、分析、比较,在分组实验中学会分工、合作和交流,学会运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社会实践调查等获取知识的方法。

本课题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实践应用的方式展开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营造一种学生思维激发、主动探究、勇于交流、善于表达的和谐教学氛围,在一步一步的情感升华中突破难点,最后在和谐而又充满爱的下课铃声中完成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五、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音乐、图片、动画、影片片段、铁钉生锈实验

2、学生准备:

收集生锈的铁制品、分小组探究铁钉生锈条件并做好记录

教学程序

1、直接引题

通过对教材第一段话的解释说明金属的存在,并且顺理成章的引出下一个矿石的内容,并简要的讲解铁矿石的种类,含铁量。

2、渐入主题

讲解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主要内容,包括原料,反应原理,仪器工作的先后顺序。

为什么要先通气?

以什么判断反应结束?

怎么解决尾气问题?

都是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

并简要的总结分析工业上的炼铁方法。

比较两者的不同点。

说明工业上炼铁的过程步骤,分析反应原理。

3、实验探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上课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一周前所做的课外实验——铁的生锈条件,以及记录的现象和初步结论,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该过程对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应鼓励中等学习程度的学生参与,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 

1)为什么A中的铁钉生锈了而B中生锈了?

2)为什么C中的铁钉生锈了而B中生锈了?

4、小组汇报、交流讨论 

     各小组汇报他们对钢铁锈蚀的条件做出的猜想,以及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间互相评价,补充完善。

 最后展示一周前所做的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结果(铁钉分别与 干燥的空气、空气和水、水作用),学生对比自己的实验,师生共同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

铁的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5、适时反思,思维提升 

在学生还停留在刚才成功的喜悦之时,适时地提出问题      

①、铁生锈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②、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能起到保护里层的作用。

那铁锈能否也能起到保护里层的铁?

为什么?

 

③、你知道了铁制品腐蚀的条件,那你对铁制品的防护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

      

讨论总结:

金属的防锈措施   

①“洁身自好”——保持铁制品的清洁干燥。

 

②“穿防护衣”——覆盖一层耐腐蚀的物质(刷漆、涂油、搪瓷、电镀、烤蓝等)      

③“增强体质”——改变内部结构(合金)      7、问题解决,学以致用 。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努力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自觉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并在合作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构建良好、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二课时) 

一、金属的存在

P14

二、铁矿石

磁铁矿(Fe3O4)含铁72.4%、

赤铁矿(Fe2O3)70%、

菱铁矿(FeCO3)48.3%,

黄铜矿(CuFeS2)30.4%

三、炼铁

1.现象:

试管里面:

红黑

石灰水:

变浑浊

酒精灯:

蓝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

Fe2O3+3CO=2Fe+3CO2

Ca(OH)2+CO2=CaCO3+H2O

2CO+O2=2CO2

2.步骤:

1通一氧化碳(排尽空气)

2加热

3停止加热(当红色全部变成黑色)

4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变冷为止(防止再变化)

七、课堂反思     

 1、心得:

 

     本堂课教学中通过对金属的生锈和防护的探究,通过对探究过程的指导,小组的协作,能较好地让学生的亲身的体会中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创设可能。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实验等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本课题“来自生活、贴近生活、为了生活”课程的组织把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中有机地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资源。

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扩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突破了教材的局限,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增强学生关注生活、学好化学的信心。

     

 2、反思:

   

     该课题实验探究的时间跨度较大,对于化学学科来讲,引授课时间少,班级学生多,在学法的指导、兴趣的维系尚有待提高。

  在铁的生锈影响的探究方面,因学生实验条件和理解的限制,未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