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328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doc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对顶角相等B.同旁内角互补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以下四种沿AB折叠的方法中,不一定能判定纸带两边线a,b互相平行的是()

3.在△ABC中,∠A=50°,∠B、∠C的平分线交于O点,则∠BOC等于()

A.65°B.115° C.80°D.50°

4.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4倍,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的2倍,则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  ).

A.45°,45°,90° B.30°,60°,90°C.25°,25°,130° D.36°,72°,72°

5.如图所示,AB⊥EF,CD⊥EF,∠1=∠F=30°,则与∠FCD相等的角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3)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

(4)如果∠1和∠3互余,∠2与∠3的余角互补,那么∠1和∠2互补.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  )

A.150° B.210° C.105° D.75°

8.如下图所示,直线L1∥L2,则∠α为().A.1500B.1400C.1300D.1200

1100

500

L1

L2

α

8题9题10题11题

9.如上图所示,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毛

A.∠BAD=∠BCDB.∠1=∠2;C.∠3=∠4D.∠BAC=∠ACD

10.已知:

直线l1∥l2,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1=25°,则∠2等于(  )

A.30°B.35°C.40°D.45°

11、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记∠AEB为∠1,∠ADC为∠2,则∠A、∠1,∠2的数量关系,结论正确的是()

A.∠1=∠2+2∠AB.∠2=2∠A+∠1C.∠1=2∠2+2∠AD.2∠1=∠2+∠A

12、如图,AB∥EF,∠C=90°,则α、β、γ的关系为()

A、β=α+γB、α+β+γ=180°

C、β+γ-α=90°D、α+β-γ=90°

二、填空题

13.在三角形ABC中,∠A=60°,∠B=2∠C,则∠B=°

14.如图,把长方形ABCD沿EF对折,若∠1=500,则∠AEF的度数等于

15.如图,折叠三角形纸片ABC,使点A落在BC边的F点,且折痕DE‖BC,若∠A=75°,∠C=60°,则∠BDF的度数为。

16.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如图放置,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BC与DE交于点M. 如果∠ADF=100°,那么∠BMD为________度.

A

B

C

D

E

F

1

17、如图,AB∥CD,∠A=56°,∠C=27°,则∠E的度数为________.

18、写出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

________.

19、已知,如图,在△ABC中,OB和OC分别平分∠ABC和∠ACB,过O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D+CE=5,则线段DE的长为________.

2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之比为5:

4:

3,则这个三角形内角中最大的角是________度.

21.如图所示,AB=BC=CD=DE=EF=FG,∠1=130°,则∠A=  度.

三、解答题

22.如图,△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

22.已知如图,∠A=46°,∠D=42°,DF∥EC,求∠B的度数。

23.已知如图,∠1=∠2,∠B=∠C,求证:

∠A=∠D

24.已知:

如图,EG,FG分别平分∠BEF和∠DEF,EG⊥FG

求证:

AB平行CD

25.我们知道,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请利用这条定理解决下列问题:

如图,∠1=∠2=∠3.

(1)试说明∠BAC=∠DEF.

(2)∠BAC=70°,∠DFE=50°,求∠ABC的度数.

26.如图,△ABC中,AD⊥于点D,BE平分∠ABC,若∠EBC=32°,∠AEB=70°

(1)求证:

∠BAD:

∠CAD=1:

2。

(2)若点F为线段BC上的任意一点,当△EFC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F的度数。

27.已知,如图,AD⊥BC,EF⊥BC,∠4=∠C。

求证:

∠1=∠2.

28.(10分)探索:

小明和小亮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

已知AB∥CD,AB和CD都不经过点P,探索∠P与∠A,∠C的数量关系.

发现:

在图1中,小明和小亮都发现:

∠APC=∠A+∠C;

小明是这样证明的:

过点P作PQ∥AB

∴∠APQ=∠A(      )

∵PQ∥AB,AB∥CD.

∴PQ∥CD(      )

∴∠CPQ=∠C

∴∠APQ+∠CPQ=∠A+∠C即∠APC=∠A+∠C

小亮是这样证明的:

过点作PQ∥AB∥CD.

∴∠APQ=∠A,∠CPQ=∠C∴∠APQ+∠CPQ=∠A+∠C即∠APC=∠A+∠C

请在上面证明过程的过程的横线上,填写依据;两人的证明过程中,完全正确的是      .

应用:

在图2中,若∠A=120°,∠C=140°,则∠P的度数为      ;

在图3中,若∠A=30°,∠C=70°,则∠P的度数为      ;

拓展:

在图4中,探索∠P与∠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5分)

29.【问题】如图①,在△ABC中,BE平分∠ABC,CE平分∠ACB,若∠A=80°,则∠BEC=  ;若∠A=n°,则∠BEC=  .

【探究】

(1)如图②,在△ABC中,BD,BE三等分∠ABC,CD,CE三等分∠ACB.若∠A=n°,则∠BEC=  ;

(2)如图③,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和∠A有怎样的关系?

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④,O是外角∠DBC与外角∠BCE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

(只写结论,不需证明)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