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3313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套卷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吉祥瑞兽

龙是国家祥瑞。

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

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

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同为五灵之一,是最高等级的祥瑞。

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

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

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

此外,民众们还在陶瓷、竹木、建筑、玉石、剪纸、刺绣等各种工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而龙风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都鲜明地表达出人们对吉祥如意、美满健康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每当春节、元宵节临,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会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期间则又开展龙舟竞渡的盛大活动。

至于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人们更愿意从事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以取得好兆头。

比如人们会选择在这天理发,俗称“剃龙头”,预示着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龙一样精神饱满,生机无限。

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

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

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头、尾、鳞、鬣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龙舟竞渡规模亦宏大壮观,官员、百姓以至深闺少女都要临水观看。

唐代诗人张建封有《竟渡歌》描绘其精彩场面: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棹影翰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端午节的真正起因应是辟邪消灾。

“五”(午)是天干中中间的数字,因而被古人认为具有极盛的含义,盛极而衰,因而它又包含着不祥的因素,因此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汉代的很多古籍都有“不举五月子”的记载。

五月初五更是不祥,旧俗在这一天要将未满周岁的幼儿带到外婆家躲藏,称“躲午”,这显然具有躲避灾难的含义。

端午节的一系列活动,如洒香汤(以艾叶、菖蒲煮水沭浴)、悬艾老虎素(用彩绸缝扎成粽子、辣椒、扫帚、布老虎等串以彩线挂于胸前)、饮雄黄酒、挂钟馗像等等,都以辟邪除祟为主旨。

至于龙舟竞渡,当是祭神娱神、祈获保佑的一种形式。

吉祥瑞兽是龙的主要属性,却并非龙性的全部。

也许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动物比龙更难以言说,没有一种动物的文化属性比龙的文化属性更复杂,也没有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多样。

在我国,对龙的认知、崇拜是多民族共同的事情。

龙,这个主要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的复合动物,千百年已深深地扎根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日常生活之中,它出现在皇宫朝廷,也出现在民宅陋巷;它现身于婚嫁场合,也现身于丧葬礼中;它舞动于街头,也张挂于家门;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演。

龙有容九似于一体的包容大度,亦有兴云布雨、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它刚健有为,昂扬奋进,它仪表威武,不容侵犯……

龙承载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和文化标志。

今天,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更盼望中华民族能够像龙一样迅速地腾飞起,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百科知识》2012.1)

1.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B.龙是国家祥瑞,属于最高等级的祥瑞。

龙的吉祥意义和国家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形象经常出现在皇宫朝廷。

C.龙的吉祥意义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虽然其表现形式各异,但表达的大多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

D.在一些约定俗成的活动中,像春节、元宵节的舞起长龙、点亮龙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都和龙的祥瑞意义有关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众在各种艺美术和实用设计中,创造出数不胜数的精美的龙图像艺术造型,这说明龙在民众心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地位。

B.因为龙是吉祥瑞兽,所以在许多节日里都有关于龙的活动,这些节日都起于龙的祥瑞意义,节日延续的是龙的祥瑞意义。

C.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龙舟竟渡规模亦宏大壮观,人们都临水观看这种盛况,说明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

D.吉祥瑞兽是龙的属性之一,龙还有更为复杂的文化属性,在中国也许没有哪一种动物文化能够比龙文化更具多样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龙风呈样、龙腾虎跃、龙飞风舞、二龙戏珠、鲤鱼跳龙门等吉祥图案,形式虽各异,但其意义都取自龙是吉祥瑞兽。

B.龙出现在许多场台,形象各异;它被人们反复讲述,也被人们不断表滇。

其实龙是人们凭空想像出的,本没有原型。

C.龙的文化属性复杂,包容大度、利物济人的奉献精神、刚健有为、昂扬奋进、仪表威武、不容侵犯等都是它的文化属性。

D.几千年,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以龙的精神自励,传承和延续了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中龙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

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

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

开宝三年,知贡举。

五年,复知贡举。

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

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

上询于昉,对曰:

“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

  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

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

十一月,普出镇,昉与琪俱拜平章事。

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

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

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

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

或谓佖曰:

“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

”佖曰:

“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

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帝曰:

“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

”昉始信之。

上由此益重昉。

昉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子弟问其故,曰:

“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

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

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普寻出镇寻:

不久

B.何敷诣之诣:

拜访

C.是市私恩也市:

买卖,交易

D.台吏掖之以出掖:

选拔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B.③④⑥C.①②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昉本是后汉朝官员,后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C.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D.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

(5分)

译: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

(5分)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

①决明:

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8.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

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

(5分)

 

9.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兮辞》)

(2),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4),诵明月之诗,(苏轼《赤壁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那些花儿

——湖南省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9月2日,开学了。

清晨5时,5岁的周江龙和4岁的妹妹周亮兴奋地爬下床,他们要上幼儿园了。

兄妹俩家住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大新乡大西村,母亲在妹妹出生13天就离家出走,父亲两年前外出打工,音讯全无,留下兄妹俩同73岁的奶奶一起生活。

奶奶很希望孙子能上幼儿园,但对于这个每月只有微薄低保金的家庭说,是奢望。

幸运的是,湖南省惠民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基金会为两兄妹办理了入园手续,资助他们所有费用。

两兄妹的梦想开花了。

(一)

    周家兄妹只是邵阳地区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

邵阳市是全国留守儿童大市,据统计,目前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70%,在近28万3到5岁的儿童中,上幼儿园的只有18万人,全市幼儿园仅有121所。

    上午9时许,周江龙和妹妹在奶奶护送下,翻越大山,穿过吊桥,终于走到了新邵县大新乡中心幼儿园,这是全乡唯一的幼儿园。

    悠悠资水穿乡而过,大新水库更是把孩子们和幼儿园阻隔开。

很多孩子只能坐轮渡,走200米的吊桥过去。

安全隐患巨大,刮风下雨更加危险。

无奈之下,幼儿园只能每天派老师负责接送学生。

    有的家长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租房,黄永秀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个。

她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子在附近租了一间小屋。

“家住在山坳里,出山就要近两个小时,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了,没人护送,租房也是实在没办法,说什么也不能耽误孩子啊。

”黄永秀感慨。

    提起邵阳市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困境,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汤策程显得很无奈:

“邵阳市大多数地区是山区,基础教育薄弱,学前教育更是最薄弱的一环。

财政投入少,按国家规定,一乡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但是全市公办的幼儿园不到5%,其余的都是民办幼儿园,而这些民办幼儿园80%以上都不符合国家的建园标准。

如果我们把它们都取缔,孩子们就没有幼儿园可上了。

    邵阳市副市长李兰君告诉记者:

“邵阳地区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区域发展失衡以及办学条件简陋的问题。

县城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少数财政状况稍好的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70%,而大部分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到40%。

农村地区90%以上的孩童上一学年的学前班就直接上小学。

(二)

    绥宁县拱桥村幼儿园伍长妹园长告诉记者:

“农村的家长都存在一个观点,很关注孩子在幼儿园今天学到了什么,认识几个字,会算几道题。

”走进教室,放在墙角的小黑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写满了彩色粉笔书写的汉字:

终、钟、铃……,仔细看,黑板上还隐约可见没有擦拭干净的数学算式。

    绥宁县拱桥村幼儿园的陈旧教学观念只是冰山一角,邵阳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

    谈起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足,隆回县麻塘山乡松竹村东新小学校长刘其辉说:

“幼儿教育小学化,一,这么小的孩子未必能够完全接受,而且这种教学进度跟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是重合的;二,由于留守,爷爷奶奶给不了较好的家庭教育,但3到5岁阶段恰恰是良好习惯的培养阶段,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除了教学观念落后,学前教育还面临着师资匮乏的严峻挑战。

    隆回县荷田乡,九下、禾力、雷塘、姚家是全乡最偏僻的四个小山村,但这里仅有一所幼儿园和一位坚守30年的女老师。

欧阳前秀老师深情地说:

“我很喜欢小孩子,不忍心看着他们跑那么远的路去上幼儿园,我就在这里办了一所幼儿园。

    隆回县教育局副局长欧阳晓明分析了邵阳农村地区幼师缺乏的原因:

一,专职幼师培养有限。

今年的教师培训中,隆回的幼师培训中只有两名幼师指标。

二,财政投入不够,幼师待遇差。

公办幼儿园幼师工资只有一千元左右,比在外面打工少很多。

    据统计,邵阳地区幼师缺口达3000多人,而且每年都会有近百名幼师往小学教师、公务员、公司文员等行业流转,其中在岗幼师有近70%是非专业幼师。

(三)

    邵阳县黄荆乡是全国著名的“无妈乡”,对这里的很多孩子说,“妈妈”是他们心里不可触及的伤痛。

由于海拔高,土壤贫瘠,农业不发达,村民经济收入很低,这里的妇女要么出走,要么改嫁。

据统计邵阳县黄荆乡有132名失母儿童,在黄荆乡中心幼儿园就有12名。

    “我们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每天放学他们都抱着我们不肯回家。

”黄荆乡幼儿园伍云园长流着泪向记者讲着一个故事,今年初她和几名老师下乡走访,到了黎叶涛的家里,4岁的他见伍云进了家门就抱住她的腿说:

“妈妈回了,妈妈回了”,伍云的心被割了一刀,当即决定不收学费带他进幼儿园。

    今年8月,邵阳籍民营企业家姜斌带领全国首家专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基金会——湖南惠民农村学前教育基金会在邵阳挂牌成立,基金会成立的第一期项目就是在黄荆乡捐资500万元建一所省级幼儿园建园标准的示范性幼儿园。

今年8月25日掘土奠基,预计建筑面积达2122.6平方米,可容纳300名幼儿。

在这里,活动室、教室、寝室、舞蹈室将一应俱全。

(1)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向记者介绍邵阳地区的学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时,邵阳市有关领导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了县城之间以及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巨大差距。

B.虽然是调查报告,但本文的语言充满了感情色彩,寄寓了作者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的关切之情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之情。

C.本文善于用数字说明观点,如“全市幼儿园仅有121所”“邵阳地区幼师缺口超过3000人”“捐赠校车150辆”等,数字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欧阳前秀老师、黄荆乡幼儿园伍云园长等材料非常典型,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观点,如伍云园长这一材料就主要说明了幼儿教师非常富有爱心。

E.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湖南省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等多种调查方法。

(2)从全文看,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面临哪些困境?

请分条概括。

(6分)

 

(3)文中写周家兄妹的事例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26日晚19时左右,一艘准备返港避风的鱼船在大亚湾金门塘海域被“浪卡”带的强风吹翻沉船,船上3名渔民落水,危如累卵。

B.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C.作者以一座老宅即将拆除为契机,借助一群芸芸众生极为日常化的生活,传递出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里南方小镇骚动不安的气氛。

D.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一传开,其作品一夜间洛阳纸贵,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等电商连夜打起营销大战,将其作品炒作到一书难求的地步。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教育部近日明确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B、坚守山村31年,正是这简单却持之以恒的坚守与热爱,他在小山村里创造了全国的“奇迹”。

刘效忠,用事实再次印证了:

用心对待工作,即使再小的岗位,也能做出大事业、取得大成绩。

C、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3日,美国纽约,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会见大热神曲《江南style》的演唱者、韩国歌手鸟叔,并一起大跳“骑马舞”。

D、据联合国难民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在土耳其境内登记的叙利亚难民人数为78431人,这些难民主要被安置在哈塔伊省、基利斯省等地的难民营中。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站在前台时,我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草木虫鱼诸物都一样。

       ,       ,        ,

        ,        ,        ,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待他们应该比草木虫鱼更优厚。

1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人痛苦,就是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看的比其余的人重要

②而人类则在生老病死以后偏偏要加上一个“苦”字

③比如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

④一只小虫让车轮轧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虫和花自己都不计较或留恋

⑤比如生死,这又是多么简单的事,无数人和无数物都已生过死过去了

⑥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是因为人类把自己看的比其他物类重要。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⑥③⑤②④    

C.⑥③⑤①④②               D.⑥①③⑤④②   

1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5分)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

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

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

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

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这导致了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繁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

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

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到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

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

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

16、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6分)

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客船、孤灯,愁绪满怀。

(1)边塞诗是

(2)送别诗是

五、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

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

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

“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

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

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

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

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

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

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

”长者提醒道。

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

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

年轻人举起了枪……

请在材料的含意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庆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答题卡

选择题(27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12

13

14

 

主观题

7、

(1)(5分)

(2)(5分)

8、(5分)

9、(6分)

10、(6分)

(1)

(2)(3),;

(4),。

11、(5分)

(1)

(2)(6分)

(3)(6分)

(4)(8分)

15、(5分)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①

②③

16、(6分)

(1)边塞诗是

(2)送别诗是

五、作文(60分)

庆安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答案

1.A(“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因果颠倒,此外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

2.B(“这些节日都起于龙的祥瑞意义”错,“端午节”就不是)

3.B(“本没有原型”错,从文中“由想象力堆塑创造起的复合动物”看,一些动物就是龙的原型)

4.D(掖:

提携,搀扶)

5.B(②表现李昉为性情中人,也有个人的好恶;⑤表现他不贪功,把任用贤能的功劳让给皇上,其它四句均符合题干要求。

6.C(并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

可取的,严词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颜悦色对待人,免致其心生怨愤。

7.

(1)当时赵普被卢多逊诬陷,(卢多逊)多次把他的短处上报皇上。

(5分,“短”“闻”字各1分,“为……所”被动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2)李昉一直和卢多逊友好,对他毫不怀疑,卢多逊多次向皇上诬陷李昉,有人把这些事告诉李昉,李昉不相信这些。

(5分,“素”“谮”字各1分,“不之信”倒装结构1分,句意通顺2分)

10、10.

(1)泉涓涓而始流

(2)沧海月明珠有泪(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

11、

(1)(5分)A3分C2分E1分(B.“无奈之情”错,从文中看,作者对解决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是充满希望的;D“主要说明了幼儿教师非常富有爱心”错,文中用这一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留守儿童母爱的缺失;E“开调查会”错,文中没有采用开调查会的方法。

(2)(6分)①财政投入少,公办幼儿园匮乏;②区域发展失衡;③办学条件简陋;

幼儿园教学观念陈旧;

师资匮乏。

(1点1分,答全6分)

(3)(6分)

事例典型,增强调查报告的真实性,使调查报告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写周家兄妹的事例时带有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使调查报告更具有感染力。

用周家兄妹的事例引出调查对象,并照应题目。

(每条2分)

(4)(8分)

千方百计发展当地经济,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