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363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

四川省眉山市2007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K—39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图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BCD

2、被称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A、张青莲B、钱学森C、侯德榜D、道尔顿

3、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在锁孔里放入少量铅笔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B、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C、用醋酸和石灰水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D、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

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生产中的合成材料主要有:

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

B、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化学肥料有:

氮肥、磷肥、钾肥

C、日常生活中常给织物去污的方法有:

酒精除圆珠笔油、食盐除水果汁、草酸除铁锈

D、人体主要的供能营养物质有:

蛋白质、油酯、维生素

5、从防止空气污染考滤,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A.铁丝燃烧B.电解水C.磷燃烧D.稀释浓硫酸

6、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微粒易失去电子B、该微粒电子层结构属于稳定结构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

7、风靡美国多年的苹果醋(ACV)浓缩饮料,其主要物质之一是苹果酸(C4H6O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苹果酸饮料的PH>7B、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4:

6:

5

C、苹果酸可用铝制容器盛放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

8、晓晓同学需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托盘上垫纸称量12gNaOH固体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用100mL量筒量取88mL水D、用药匙搅拌,加速NaOH溶解

9、某同学欲一次性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肥料,他应加入足量的()

A、NaOHB、Ca(OH)2C、AgNO3D、HCl

10、亚硝酸钠(NaNO2)常被冒充食盐或被误作食盐食用,导致多起中毒事件发生。

小杰同学根据下表资料及已有化学知识,设计民四种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项目

亚硝酸钠

氯化钠

溶解性

15℃时溶解度为81.5g

15℃时溶解度为35.8g

熔点

271℃

801℃

沸点

320℃时发生分解放出有臭味气体

1413℃

水溶液酸碱性

碱性

中性

①在同一块金属片上加热两种物质,先熔化者为NaNO2

②取少量分别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变红的是NaNO2

③分别溶于15℃时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溶解得多的是NaNO2

④取少量分别溶于水,用PH试纸测定,PH大的是NaNO2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实验室用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2Cu+CO2↑,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2、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KNO3溶液[Ba(NO3)2]----滴加Na2SO4溶液

B、CO(H2O蒸气)----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C、CaO固体(CaCO3)----高温锻烧

D、KCl固体(MnO2)----溶解、过滤、蒸发

1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在制取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MnO2﹪)随加热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图。

当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时不再产生氧气()

A、37.6﹪

B、41.3﹪

C、42.2﹪

D、53.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2分)

14、(4分)我们学习了化学就要用化学的视角来看待我们身边的物质。

请你写出一种你最熟悉的物质的化学式,它属于(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你知道它的一条性质是,因此可用作。

15、(4分)据报道:

2007年5月23日晚,我省泸县的兴隆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截至24日5时已造成11人死亡,另有2人下落不明。

(1)请你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请列举一条煤矿安全生产的措施,

(3)在天然气加气站内严禁吸烟的原因。

16、(3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

若将一充满SO2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可观察到。

若要证明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观察到的溶液。

17、(4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他会看到: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第18题图)

18、(4分)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上图是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

(1)请你写出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

(2)请写出一种证明产物中含铁粉的方法:

(3)此装置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其中一种改进的方法。

19、(3分)不法商人常用黄铜(铜、锌的合金)再加入一定量的铅制成假黄金饰品,其外观和密度与真黄金饰品很难区分。

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辨认一件黄金饰品是否是假货(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3分)

20、(6分)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潜水艇中作制氧剂,供人呼吸,它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

某学生为验证这一结论,以大理石、盐酸和Na2O2样品为原料来制取O2,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起干燥作用):

(1)A中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上面的图1~图3中选用图,

(2)B实验装置的作用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检验E中收集的气体,可以在取出集气瓶后,

(4)E中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

(5)从A~E的实验装置中考滤到E的安全性、合理性,E可选择下图甲、乙、丙、丁中的哪一项。

21、(7分)亮亮在阅读课本时,对“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是所有的金属吗?

没有例外吗?

[查阅资料]金属钾性质活泼、容易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与分析]①在实验中,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钾,放在滤纸上,吸干煤油。

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投入蒸馏水中,发现钾块浮在水面上,且立即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产生的气体马上燃烧,并发出轻微的爆炸。

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红色;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钾,出现蓝色沉淀,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1)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

(2)从实验②中,你能归纳出金属钾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任写两条)、;

化学性质是,

(3)写出钾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填“一定”或“不一定”)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四、计算题(本大题6分)

22、(6分)欲测定某一部分变质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小明同学取该样品5.06g放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10﹪的稀盐酸,所加稀盐酸和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求反应完毕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原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四川省眉山市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Cu—64Na—23Cl—35.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照明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电热器取暖

2、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

3、奥运向我们走来,“绿色奥运”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对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绿色化学”理念同样重要,你认为下列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实现零排放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B、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用生石灰制熟石灰D、实验室制氢气

4、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5、你学习了化学知识,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明辨真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不是酸B、铅笔不含铅

C、水银不是银D、干冰不是冰

6、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是同学们了解社会、扩大知识视野、培养科学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完成下列调查内容而选择的对象或渠道,其不合理的是()

调查题目或内容

调查对象或渠道

A、调查一周空气的变化情况

电视、网络、环保部门

B、调查家庭用水情况

同学、家长、居民户

C、调查市场上补钙保分健品的种类

保健品经销商、保健医生

D、调查家庭使用塑料的种类、数量

气象部门

7、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

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是()

A、我国从今年6月1日起强制执行“限塑令”,提倡改用竹蓝或布袋,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B、提倡使用农家肥,尽量控制和减少化肥的使用

C、目前世界上正出现粮食危机,可采用毁林开荒,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办法,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D、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作法合理的是()

A、饮水解渴,水越纯越好

B、电器着火,用水来扑灭

C、为使馒头松软可口,用小苏打发面蒸馒头

D、“锌”----人称智力之花,饮“补星”口服液补锌,喝得越多越好

9、5月2日发生的8.0级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但震不垮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为确保大灾过后无大疫,1万多卫生防疫人员夜以继日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们大量使用的一种消毒杀菌剂为0.5﹪过氧乙酸(CH3COOOH)溶液。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乙酸是有机物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

4:

3D、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的

10、4月8日安徽省阜南县一所小学又发生一起误把亚硝酸钠当食盐的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极相似,有咸味,区别它们的有效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B、NO2C、N2D、NH3

11、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1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13、你认为某化学活动小组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能复燃

C、把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小花变成红色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你认为其中有错误的是()

A、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

金刚石、石墨、C60等

B、C、CO、H2、CH4、C2H5OH均可作为燃料使用

C、SO2、CO2、CO都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D、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指示剂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

15、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BCD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6、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B、偏高C、不变D、无法判定

17、向200C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0C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0C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18、一定质量的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其固体与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则原混合物中铜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

A、4:

1B、2:

1C、3:

2D、1:

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分)

19、(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请用化学式来填写空格: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医院里抢救危重病人时给病人呼吸的气体是。

(2)填写有关空格:

生活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家庭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的。

20、(5分)

(1)中考期间,为让小明精力充沛,妈妈为他精心准备的午餐:

米饭、煎蛋、清蒸鱼、红烧肉、豆腐汤。

这些食物中含有(填两种)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从“科学膳食”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这份午餐还需增加的食物有(填一种)。

(2)中考结束,你即将离开母校,离别之际,应给母校留下美好印象,做到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乱扔东西……假设你在清理寝室时,清理出如下物品:

A、废作业本,B、矿泉水瓶,C、易拉罐,D、霉变了的蛋糕,E、生锈的铁钉。

上述垃圾物品中,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填字母);回收的目的在于变废为宝,可回收物品是有一种物品经过简单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处理即可重新利用,如果用化学方法处理,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1、(3分)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Mg+O2

2MgO2H2+O2

2H2O2CO+O2

2CO2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

22、(2分)在我市的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个实验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定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温度的变化,实验完毕某班的同学们将废液都倒入一个废液缸中,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刺激性气体,让同学们个个眼泪汪汪,尝到了不按规定操作的苦头。

请你写出发生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23、(4分)在“迎奥运,庆六一”的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聪颖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支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

A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杯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

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

(1)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

(2)B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3)写出C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4、(7分)

(1)“奥运在我心中”。

整理归纳物质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你从学习过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分别选一种代表物(不能重复选用),用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的奥运标志五圆环中(两环相连表两种物质之间能相互发生反应)。

 

(2)在经济建设中,我们要走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它们可能是K+、Ba2+、Cu2+、OH-、NO3-、CO32-中的三种。

已知甲车间废水明显显碱性,则乙车间水中肯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即可以使废水中的Ba2+、Cu2+、OH-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以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

则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填化学式)。

三、实验设计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3分)

25、(6分)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置(用途不一),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

提示:

H2+CuO

Cu+H2O,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1)将含有水蒸汽的氢气干燥后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装置(填序号,下同)。

(2)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CO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

(3)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CO2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

(4)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H2、H2O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

(5)如果要验证混合气体由CO2、CO、H2组成,则需要连接的仪器顺序为。

26、(7分)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所得的溶液中插入,充分作用。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27、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工厂的化验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份后才能投放市场。

某厂化验员取取样品44g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分几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注:

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是:

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是NaHCO3+HCl===NaCl+CO2↑+H2O)

加入稀盐酸质量/g

0

73

74

146

147

烧杯中溶液质量/g

200

273

273.76

328.4

329.4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g稀盐酸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最多产生二氧化碳g。

(2)在下列图中标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

(要在图上注明二氧化碳、盐酸的相关质量)

(3)计算出44g样品中各成份的质量。

四川省眉山市2009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食盐B、空气C、白酒D、干冰

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烧时,主要反应为:

5O2+X

3CO2+4H2O,由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

A、CH4B、C2H4C、C3H8D、C3H8O

4、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

5、下列食物中主要富含蛋白质的是()

 

6、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硝酸钾B、碳酸铵C、氯化钾D、磷矿粉

7、保护环境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B、合理使用农家肥和化肥

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D、禁止焚烧秸杆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钡餐

9、2008年9月,三鹿婴幼儿奶粉因添加三聚氰胺)C3H6N6)致使一些婴幼儿患肾结石病。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B、三聚氰胺中碳、氢、氮质量比为1:

2:

2

C、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6.7﹪D、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g

10、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合成材料、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塑料袋造成的污染

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D、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空气是混合物——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13、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B、碳酸钙、氢氧化钠

C、苏打、小苏打D、硝酸钾、硝酸铵

14、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B、Na+、Cl-、OH-、Al3+

C、Cl-、NO3-、K+、Na+D、Ag+、Cl-、CO32-、K+

15、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cg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dg,则d=a–c

B、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

C、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能形成200mL溶液

D、向1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

16、文文的家庭化学实验室有如下物品:

①试管②烧杯③煤气和煤气炉④托盘天平

⑤筷子⑥铁钉⑦食盐⑧食醋⑨石灰水⑩牵牛花汁⑾水⑿饮料吸管⒀胶头滴管

⒁小勺。

只利用这些物品不能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