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05650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docx

精校版四川省眉山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详细答案

眉山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1-35.5K-39Ca-40Mn-55Fe-56Cu-64Ag-108Ba-137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6个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6每小题3分;共计6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建设美丽家乡”理念的是

A.大力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燃烧为土壤提供草木灰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D.废旧电池应深埋处理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大力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燃烧,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题意;

C、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资源污染,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应深埋处理,污染环境,应集中回收处理,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贴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是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

B、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C、氧气用于急救病人,属于氧气的用途,说法错误;

D、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答案:

A。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移走蒸发皿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D.

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加热的蒸发皿温度很高,可用坩埚钳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不能用手直接拿,以免烫伤,实验操作不正确;

B、过滤操作中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没用玻璃棒引流,实验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边倒边搅拌,实验操作错误;

D、胶头滴管的位置不能伸入倒试管中,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实验操作错误;

答案:

D。

4.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乙烯具有广泛用途,如可以合成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也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合成乙醇。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毛巾盖灭是利用了降低着火点的原理

B.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上图所示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据图所示可知,乙醇分子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2:

6:

1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

C2H5OH;

【详解】A、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毛巾盖灭是利用了隔绝空气(或氧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选项说法错误;

B、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所以聚乙烯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选项说法正确;

C、上图所示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选项说法错误;

D、据图所示可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乙醇分子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质量比为(12×2):

(1×6):

(16×1)=12:

3:

8,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5.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重视。

某同学某天中午的食谱:

米饭、回锅肉、炸鸡块、牛奶,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蒸蛋B.清蒸鱼C.炒青菜D.包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回锅肉、炸鸡块、牛奶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

C。

6.北斗系统的全面建成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

在航天科技中运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金属的硬度一般比它们组成合金的硬度更高

B.钛和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

C.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合金中一定只含金属元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钛和钛合金具有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易于加工和机械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等,选项说法正确;

C、大多数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固体,但汞是液体,选项说法不正确;

D、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中不一定只含金属元素,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7.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现有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四种物质,可将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归为一类,剩下的是三氧化二铁。

这样分类的依据是

A.常温下是否为固体B.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

C.是否为氧化物D.是否为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氧化碳是气体、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水是液体;三氧化二铁是固体,分类的依据是不是常温下是否为固体,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三氧化二铁属于金属氧化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非金属氧化物,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水、三氧化二铁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为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8.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了生锈的铜器,已知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aCO3】。

经查阅资料可知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图所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x的值可能为2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C.碱式碳酸铜【Cu2(OH)aCO3】中a为2D.铜是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A、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乙图中,29=2+8+18+x,x=1,错误;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错误;

C、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铜元素、氢氧根、碳酸根化合价分别为+2、-1、-2,则(+2)×2+(-1)×a+(-2)=0,a=2,正确;

D、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9.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与软水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氢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说法错误;

B、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与软水,产生泡沫多的水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水是硬水,符合题意;

C、直接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导致水资源污染,说法错误;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说法错误;

答案:

B。

10.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编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除杂操作方法

A

CuO

C(木炭)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粉末

过滤

C

CO2

CO

O2

点燃

D

NaNO3溶液

NaCl

过量AgNO3溶液

过滤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入足量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木炭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木炭,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滤,除去多余的碳酸钙,可得氯化钙溶液,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被点燃,且带新杂质氧气,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硝酸银,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表示的变化趋势,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

B.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稀释,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小于7,不符合题意;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是固体质量减小,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镁比铁活泼,反应速率快,镁与稀硫酸反应:

,铁与稀硫酸反应: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符合题意;

D、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铁与硫酸铜反应:

,56份的铁置换出64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如图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

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

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用30g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g80℃

硫酸钾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没有指明所配制的四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因此无法比较所需水的质量多少,A错误;

B、40℃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离子间交换成分后有硫酸钾和氯化铵存在,由于硫酸钾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会析出硫酸钾晶体,B正确;

C、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通过溶解度大小比较,没有指明具体的温度,因此无法比较氯化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C错误;

D、80℃时硫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30g硫酸钾固体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150g,即最多可配制180g该温度的硫酸钾饱和溶液,D错误。

故选B。

13.某无色混合溶液中大量存在四种离子,其个数比为A13+:

M=1:

1:

3:

2,则M为

A.Cu2+B.Na+C.C1-D.Mg2+

【答案】D

【解析】

【分析】溶液不显电性,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设A13+、

、M的个数分别为1、1、3、2,则已有正电荷总数为3×1=3、负电荷总数为1×1+2×3=7,则M应带7-3=4个单位正电荷,则1个M所带正电荷数为4÷2=2;

【详解】由分析得:

A、铜离子的溶液为蓝色,不符合无色混合溶液特点,错误;

B、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错误;

C、氯离子带负电荷,错误;

D、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正确。

故选D。

14.某溶液可能含有盐酸、硫酸、硝酸钾、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可能有硫酸钡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共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C.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D.到达b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曲线起点不是从0点出发,而是从a点出发,说明0-a段没有沉淀产生,则滴加的氢氧化钡与酸反应,且不可能是硫酸,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一定没有硫酸,a-b段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氢氧化钡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但无法证明是否有硝酸钾;

【详解】A、由分析可知,反应过程生成的沉淀一定有氢氧化铜,不可能有硫酸钡,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发生的反应有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共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一定含有盐酸、氯化铜,一定没有硫酸,可能含有硝酸钾,选项说法正确;

D、到达 b 点时产生的沉淀质量为,设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与氯化铜反应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但还有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钡,所以到达 b 点时所消耗氢氧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必然大于,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S-32C1-35.5K-39Ca-40Mn-55Fe-56Cu-64Ag-108Ba-137

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

15.化学和我们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该学好化学,将来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3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人体内缺乏_______元素会引起贫血。

(2)选择下列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字母)

A硝酸钾B氯化钠C干冰D明矾E一氧化碳

可用于净化水的物质是____,属于复合肥料的物质是____,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

(3)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填序号字母)_____

A氯化铁B葡萄糖C菜籽油D面粉

【答案】

(1).3H2O2

(2).Fe(3).D(4).A(5).C(6).B

【解析】

【详解】

(1)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可以表示过氧化氢分子,多个分子在化学式前加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3H2O2。

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明矾可加速不溶物沉降,故选D。

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2种或以上的肥料叫复合肥,硝酸钾含氮、钾2种元素是复合肥,故选A。

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C。

(3)A、氯化铁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C、菜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钾、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E

A+B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①碳酸钠俗称纯碱,属于_______类(填序号字母)

A酸B碱C盐

②写出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

③写出溶液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候德榜发明了“候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等。

则X的化学式为____。

【答案】

(1).C

(2).Na2CO3(3).

(4).NH4C1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

硝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钾、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下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B+E反应有气体生成,则B和E碳酸钠或硫酸中一种,A+B和B+C都有沉淀生成,则B是碳酸钠,E是硫酸,由A+E有沉淀生成,则C是氢氧化钙,A是硝酸钡,D是氢氧化钾;

①碳酸钠俗称纯碱,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②溶液B是碳酸钠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Na2CO3;

③A与E反应是指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5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生成物中有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X中包括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H4Cl。

17.“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

某化学学习小组模拟对毒品的销毁,利用所制得的氧气燃烧冰毒,并检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

本次实验只提供了如下化学试剂: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浓硫酸,NaOH溶液,Ca(OH)2溶液,冰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为了完成此实验,除了选择装置B以外,还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装置序号字母)

(3)连接好装置,在加入药品前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4)检验二氧化碳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

(1).酒精灯

(2).EAD(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故填:

酒精灯;

(2)该实验需要氧气,由实验提供的试剂可知,用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E,制取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需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然后利用燃烧法对冰毒进行销毁,最后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为了完成此实验,除了选择装置B以外,还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EAD,故填:

EAD;

(3)为了防止因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仪器时浪费药品,在加入药品前还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18.200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以下为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的主要工艺流程。

(1)反应①从基本反应类型角度分析,该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在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_______。

【答案】

(1).化合

(2).

(3).HCl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①为硅与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iCl4,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填:

化合;

(2)反应②为HSiCl3和H2在900~1100℃的条件下生成HCl和S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所以该反应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Cl,故填:

;HCl。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

19.有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已经经过初步提纯。

课外活动小组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

OH-

Cl-

H+

溶、挥

溶、挥

Na+

Ca2+

Ba2+

Mg2+

探究过程:

Ⅰ.探究一:

这包粗盐中可能有的杂质是CaCl2和MgCl2。

现用实验验证这种假设:

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粗盐中无____;另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证明:

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

Ⅱ.探究二:

这包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

按下面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g的样品;

②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

③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某种试剂,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

④将③中所得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称量得到bg纯净固体M;

⑤向③中所得滤液逐滴滴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后,移入蒸发皿蒸发,称量得到cg纯净固体N;

(1)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同一仪器是_____;它在步骤②和⑤中的操作方法相同,但目的不同,在步骤②中的目的是_______。

(2)步骤③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目的是_______。

(3)根据以上实验可知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达)_______。

【答案】

(1).MgCl2

(2).CaCl2(3).玻璃棒(4).加速粗盐的溶解(5).Na2CO3溶液(或碳酸钠溶液)(6).将杂质CaCl2完全转化为CaCO3沉淀(7).

【解析】

【详解】Ⅰ.探究一:

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氢氧化镁沉淀生成,粗盐中无MgCl2;

取样品并溶解,加入数滴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钙离子,则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CaCl2; 

Ⅱ.探究二:

(1)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有在溶液中添加物质,故都需溶解过程,因此都使用到同一仪器是玻璃棒;

步骤②是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粗盐溶液,故其目的是加速粗盐的溶解;

(2)粗盐溶液含有钙离子,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得到沉淀;粗盐溶液含有钙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得到沉淀,其目的是将杂质CaCl2完全转化为CaCO3沉淀;

(3)如题,称取ag的样品,将③中所得沉淀洗涤后小心烘干,称量得到bg纯净固体CaCO3,因此可得,原溶液中含钙离子

,则ag的样品中含氯化钙杂质

g,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四、计算题(本大題1个小題,共5分)

20.常温下,一锥形瓶中盛有1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先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与加入稀盐酸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溶液呈_______色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无

(2)解:

设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

x=3.65%

答:

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解析】

【详解】

(1)B点时,pH=7,溶液显中性,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故溶液呈无色;

(2)见答案。

(附2020年广西玉林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B.燃放烟花C.粮食酿酒D.铁钉生锈

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78%B.21%C.0.94%D.0.03%

3.下列图标中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蒸馏水C.液氮D.石灰水

5.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