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3799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docx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QB/ZTHY-CX-04

版本:

B0

文件页数:

共08页

 

批准:

审核:

编制:

 

第1页共8页

1.目的:

对公司业务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确定出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并就此制定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业务活动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3.名词解释:

3.1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2第一类危险源:

业务活动和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3.3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第一类危险源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

4.权责:

4.1工程部安全专员建立并保持本程序。

4.2工程部安全专员负责组织公司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

4.3各项目部经理及安全员配合安全专员工作,并提供所需要的资源。

4.4工程部安全专员负责公司危险源的汇总、确认,登记并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和危险源的控制方案。

4.5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

5.程序内容:

5.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时机:

5.1.1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业务活动,产品,服务,运行条件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时,可适时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5.1.2通常情况下,根据所开展的项目,每年由工程部安全专员组织重新进行风险评价,辨识危险源。

5.2危险源辨识:

5.2.1危险源辨识范围、依据和方法:

5.2.1.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1)施工工艺与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包括内部员工与外部分供商和访问者的活动);

3)设备设施安装、运行、维护(包括组织内部的设施或由外部提供的设施);

4)有毒有害原材料储存与使用。

5)对人造成的影响(MSDS化学危险品说明书)

5.2.1.2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在对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到业务活动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

即危险源的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个危害方面。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

过去:

以往遗留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和过去发生的职业安全健康事故等。

现在:

现在产生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将来:

将来可能产生的职业健康问题。

如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的变化令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新项目引入,新工艺可能带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等等。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

正常:

在日常的生产条件下可能产生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异常:

在停工,质检等可以预见到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的问题。

紧急:

如火灾,爆炸,大规模泄露,设施和仪器故障,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

3)六个方面:

根据GB/T13861-92《生产过程危害和危险因素分类代码》的规定,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对危险源进行分类为:

①物理性危害、危险源: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音危害;振动危害;电磁危害;运动物危害;明火;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他。

②化学性危害、危险源: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

③生物性危害、危险源: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植物;其他。

④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源:

负荷超限(体力,听力,视力,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其他。

⑤行为性危害、危险源:

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操作失误(误动作,违章作业,其他);监护失误;其他。

⑥其他危害、危险源:

电磁弧、溺水伤亡、触电等

5.2.1.3危险源辨识方法:

1)询问与交流;

2)现场观察:

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有安全技术知识并掌握了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

3)查询有关记录;

4)获取外部信息;查阅以往本行业内其他类似企业,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的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5)安全检查表法:

(SCL-SafetyCheckList)

6)问卷调查:

7)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分析办公区域和施工现场员工的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8)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HAZOP-HazardandOperabilityStudy)

对施工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

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便是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风险的对策。

9)事件树分析(ETA-EventTreeAnalysis)

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正常)”或“失败(失效)”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就结果的方法,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

应用这种方法对系统各环节事件进行分析,可辨识出系统的危险源。

10)故障树分析(FTA-FailureTreeAnalysis)

从一种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出发,去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

通过这样一个分析过程,可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

根据不同项目的开展情况以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引入情况,本公司可根据方法的便利性和适宜性,适当选取可操作性的一种或多种辨识方法。

5.2.2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5.2.2.1工程部安全专员根据业务活动范围及活动场所、危险源识别范围、方法、和风险评价依据,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编制公司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5.2.2.2项目部项目经理及安全员配合安全专员根据项目施工的业务范围和危险源识别方法和风险评价依据,对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编制本部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5.2.2.3工程部将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反馈来的危险源进行确认、汇总,编入公司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并负责及时更新。

按照项目、每季度进行更新。

项目进度在不超过三个月安全专员自行定期更新。

5.2.3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5.2.3.1参见专家判断法所具备的条件1)-4)中的一项或多项.

5.2.3.2通过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方法,总分>160分高度危害的,也评价为重大危险源。

5.3风险评价:

5.3.1专家判断法:

此种方法是由技术,管理人员根据经验直接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确定重大危险源。

凡具备以下条件的均应判定为重大危险源: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害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依据危险源辨识记录,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确定出重要危险源,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下发,有计划地进行控制。

一般地,采用以下公式:

D=L*E*C

公式中:

D——危险源带来的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关于L、E、C值的确定,见表1、表2、表3。

5.3.2.1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指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图表1所示: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必然发生)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6

相当可能发生

0.2

极不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0.1

实际不可能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5.3.2.2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制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如下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0.5

非常罕见的暴露

5.3.2.3将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100之间,如下表3所示: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后果

分数值

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重大,致残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引人关注,不利于

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5.3.2.4根据经验将危害性分值D分为,总分在20分以下是被认为低危害的,总分在320分以上是高危害分值,应立即改善;总分在160~320分之间,属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害;总分在70~160分之间,有显著的危害性,需要及时整改。

危害等级的划分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表4危险等级划分(D)

D值

危险程度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应停止作业

70~2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5.3.3风险评价的程序:

5.3.3.1工程部安全专员负责对公司办公区域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各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配合工作工程部安全专员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

5.3.3.2工程部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编制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并经工程部经理初审,体系管理经理复审,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生效。

5.3.4风险级别的确定:

以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见表5)作为表的列项目,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见表6)作为表的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在行列的焦点上得出风险的等级(见表7)

表5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等级

严重性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严重伤害

出现多人伤亡

一般伤害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

轻微伤害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

表6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级

可能性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发生的情况

A

严重伤害

可能性极大

B

一般伤害

有可能发生

C

轻微伤害

很不可能,以至于可能认为不会发生

表7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分级确认表

严重性等级

可能性等级别

风险级别

轻微伤害

(Ⅲ)

一般伤害

(Ⅱ)

严重伤害

(Ⅰ)

不可能(C)

5级

4级

3级

极少(B)

4级

3级

2级

很可能(A)

3级

2级

1级

5.3.5风险级别的含义:

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的含义

1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

事故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风险。

风险级别的含义:

风险级别

风险级别的含义

3级风险(中度风险)

◆虽然导致重大伤害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危险。

◆粉尘,噪音,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

4级风险(可容许风险)

◆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极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达Ⅰ,Ⅱ级者;或粉尘,噪音,高温,毒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为安全作业,但对职业休息和健康有影响者。

5级风险(可忽略风险)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以上1级-4级风险,要确定为重大职业安全健康风险。

2级风险(重大风险)

◆事故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或者会造成多人伤亡,但事故发生可能性一般的风险。

◆粉尘,噪音,毒物作业危险程度分级达Ⅲ,Ⅳ级者。

5.4风险控制

5.4.1工程部应针对重要危险源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先评审,后实施。

评审内容包括:

5.4.1.1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容许水平;

5.4.1.2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遗留风险;

5.4.1.3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5.4.1.4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计划的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4.1.5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5.4.2工程部将评审结果对重大危险源采用:

a)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

b)制定管理文件;

c)培训与教育;

d)制定应急预案;

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5.5危险源更新:

5.5.1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工程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危险源重新进行识别、评价,必要时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更新:

1)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变化时;

2)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

3)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目标有变化时;

4)当公司接到相关方的投诉;

5)当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

5.5.2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按本程序5.2、5.3条款的规定执行。

5.5.3工程部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工作。

5.6监督检查

工程部及项目部负责监督本程序的执行情况。

6.使用表单:

6.1《重大危险源清单》QB/ZTHY-CX-A004

6.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QB/ZTHY-CX-A005

7.流程图:

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编号:

QB/ZTHY-CX-A004

序号

环境因素

活动点/工序/部位

环境影响

时态/状态

管理方式

1

纸张的消耗

办公区

纸张、复印纸的消耗

资源消耗

现在/正常

运行控制程序

2

水能源消耗

施工现场

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的消耗

资源消耗

将来/正常

3

有毒有害废弃物排放

废化工材料及其包装物、容器等、

污染土地、水体

将来/正常

防火、防腐涂料、稀料、油漆、塑胶的废弃

污染土地、水体

将来/正常

油漆刷、涂料滚筒等用具的废弃

污染土地、水体

将来/正常

4

生活垃圾及污水的排放

生活区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排放

污染水体、土地

将来/正常

环境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

批准:

 

 

 

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