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13990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自查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二)经费保障(应得分70分,自评70分)

**县2014年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和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政府工作任务,安排专项经费,县委、政府拨付40万元,用于社区诊断、死因监测、肿瘤及心脑血管事件调查报告等,有力的保障了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同时,县政府还积极调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经费向慢性病患者筛查及规范化管理的倾斜,2013年全县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规范管理使用均等化资金206.66万元,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经费17.17%;

2014年1-9月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经费171.33万,占服务经费53.86%。

2014年1-10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总支出58.00万元,慢病科支出15.90万元,占疾控中心业务经费的27.41%;

县卫生局、财政局联合加强对慢病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保障了慢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政策保障(应得分90分,自评85分)

**县高度重视慢性病防控工作,把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加强精神病人综合防治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泸政办发〔2012〕49号)、《**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意见》(泸政发〔2013〕46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71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的通知》(泸政办发〔2013〕91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126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泸政办发〔2014〕127号)等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文件,内容主要涵盖慢性病防控的保障措施、慢性病的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全民健身、控烟以及疾病控制的能力,群众健身场所、慢性病自我管理等政策。

卫生部门创新性出台慢病关爱家园、慢病精细化管理、慢病志愿者服务及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等四项管理措施,扩展20分。

县卫生局出台慢性病防治方案,扣5分。

(四)队伍保障(应得分50分,自评50分)

县疾控中心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慢病科,2014年3月调整并充实慢非传科人员,现有专职工作人员3名。

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县疾控中心对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6次督导检查,5次县级业务培训,主要内容有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慢性病死因、肿瘤、心脑血管三项监测知识培训、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等。

县疾控中心接受省、州级培训7次(包括视频会),督导2次。

成立示范区专家技术指导组,并进行了4次培训。

县卫生局制定出台了《**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双向转诊制度(试行)》,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设置了慢病防治科室,全面履行慢性病防治工作职责,2014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提供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日常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了培训和督导,完成了4次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

(五)社区诊断(应得分50分,自评50分)

为摸清**县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为今后建立、完善社区慢性病监测系统和防治系统提供基础资料,我县于2014年7~8月开展了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县创慢办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1个城区所在乡镇和其它3个乡镇共16个村小组1568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监测、调查,结合2012年**县人口资料、2013年死因监测情况分析等形成了**县社区诊断报告。

(六)死因监测(应得分55分,自评55分)

**县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于2011年02月开展网络直报。

2013年~2014年全县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为100%,报告不明原因死亡2013年为0.97%,2014年为1.05%;

ICD-10编码错误率2013年为4.78%,2014年为3.62%;

审核率两年均为100%。

2014年6月对辖区内县级医疗机构及全县各乡镇开展了漏报调查工作,本次调查人数2573例,经核对漏报56例,漏报率2.18%。

2013年**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综合分析结果显示:

我县2013年监测人群死亡总数为2573人,粗死亡率610.37/10万,标化死亡率457.52/10万。

其中男性死亡1485例,粗死亡率659.34/10万,标化死亡率500.66/10万;

女性死亡1088例,粗死亡率554.18/10万,标化死亡率405.30/10万。

死亡率在0~岁组较高,0~岁之后开始下降,至5~岁降至最低,然后随年龄上升而持续升高,至85+岁组达最高。

2013年**县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伤害、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依次为215.40/10万、102.24/10万、98.21/10万、74.01/10万和38.43/10万,前5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86.56%。

2013年我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77岁,其中男性75.54岁,女性80.39岁。

(七)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居民慢病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患病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8%、糖尿病患病率为6.3%,肥胖者11.5%。

在危险因素方面,吸烟率、有害饮酒率食油过量率、食盐过量率有待降低,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相关健康生活标准和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需进一步提高。

(八)肿瘤登记(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2013年,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包括县级医疗和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肿瘤报告收集覆盖率为100%。

截止2013年12月31日,**县2013年肿瘤报告病例数719例,死亡414例,死亡与发病比为0.6。

2013年**县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70/10万,标化率为109.63/10万。

**县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支气管肺癌,其次为肝癌、直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0.53%。

**县2013年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共报告414例(男性264例,女性150例),全县粗死亡率为98.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7/10万,其中男性肿瘤117.22/10万,女性76.40/10万。

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癌症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制约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为减少肿瘤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人群生命质量,我们应加强对癌症的防治,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检,努力做到早诊早治,预防控制癌症的发生及发展。

(九)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应得分20分,自评20分)

为了进一步掌握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动态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降低病死率、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于2013年开展了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及分析评价工作。

结果:

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均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覆盖率100%。

报告心脑血管病例1313例,发病率311.47/10万,其中男性691例,发病率306.81/10万,女性622例,发病率316.82/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我县心脑血管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为主,占总病例的90.25%;

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的风险也在增加,60岁以上所占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较高的职业以农民为主。

报告心脑血管死亡病例908例,死亡率215.40/10万,其中脑血管死亡805例,占88.66%,死亡率190.96/10万,心血管死亡103例,占11.34%,死亡率24.43/10万。

(十)媒体宣传(应得分45分,自评40分)

为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意识,深入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控制慢性病危害及危险因素,我县制定了《**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宣传工作方案》及《媒体传播工作计划》,通过宣传方案的实施,宣传计划的安排,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

各乡镇社区、村卫生室深入村委会(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之窗”网站建立“创慢”专题平台,**电视台开设了“健康之路”宣传专栏,定期向群众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识。

同时,**电视台在及时报道慢性病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以每月近300次的频率循环播放慢病公益广告。

县卫生局开设“健康**”微信公众平台,每周2次向公众宣传健康知识。

户外广告牌不符合条件,扣5分。

(十一)宣传资料技术支持(应得分40分,自评40分)

借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项目,我县积极制作各种彩色折页、宣传单等10余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同时,省、州也下发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其中慢性病宣传材料8种。

**县健康教育所制作的了《慢病防治健康教育普及电子工具箱》内包含32种宣传栏模板、16个慢性病相关重要健康主题咨询活动日核心信息95条、6种音像资料模板,17次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

(十二)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应得分55分,自评45分)

全县8个乡(镇)、共86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社区都有1个或多个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教育活动场所),86个行政村均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或健身场所。

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为100%,为居民开展健身活动及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硬件设施。

健康教育所、各乡镇卫生院深入各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

慢性病健康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

结合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项目,各乡镇、社区、行政村都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栏每月更新一期。

宣传栏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社区调查得出:

居民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81.13%;

人群体重知晓率为89.03%;

人群腰围知晓率为70.28%;

人群血压知晓率为42.4%;

人群血糖知晓率为57.1%。

由于我县部份健康教育活动室不符合条件,扣5分;

群众血压知晓率未达标,知晓率不高,扣5分。

(十三)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应得分25分,自评25分)

全县138所中小学、46所幼儿园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

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

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

学校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

县卫生局联合县教育局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阳光大课间”活动;

以“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信通、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后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进一步扩大了项目覆盖人群。

(十四)宣传日活动(应得分20分,自评20分)

自2013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精神卫生日、高血压日、脑卒中日、糖尿病日等慢性病防控健康主题日,开展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共开展了10场次慢病防治知识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共出动工作人员150人次,宣传车10辆次,悬挂宣传布标10条,贴报或展板展出24块,发放宣传材料14种10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00人次,测量血压800余人,直接受益群众50000余人次。

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了项目宣传活动不留黑点、不存死角,为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就能测量到自己的血压、身高、体重搭建了平台。

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认真与居民交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居民的疑难问题给予耐心解答,指导社区居民科学预防慢性病,让居民倍感温暖,活动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十五)工作场所干预(应得分50分,自评50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响应国家发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改善职工的健康状况,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我县制定下发了《**县《关于恢复工间操制度》的通知》(泸工会联发〔2014〕3号,要求各乡(镇)、社区,县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操健身制度。

工间操以第九套广播体操为主,在每个工作日进行20分钟工间操。

目前共有9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的有96家,覆盖率96.97%。

(十六)群众社区健身活动(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2013年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千人广场舞、瑜伽、民族舞”的培训推广活动,内容为中央、省、州推广广场舞及自编广场舞作品,培训方式以县文体局文辅人员分批轮流进行现场教授、示范、讲解、领带等形式进行。

2014年在全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和竞赛活动、自行车比赛、广场舞比赛等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强体质防慢病活动,以“天天健身、天天快乐”为活动口号,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

全县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了工间操,5个社区设置了健身站点,配置了健身运动器材,共设健康指导员100余名;

全县86个社区/村委会,共有群众健身活动团队259支,每个社区/村委会均有3支以上,覆盖率100%。

各团队每年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以“天天健身、天天快乐”为活动口号,倡导“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

2014年文体局配备了国民体质监测设备,让公众免费使用,让广大群众学会自我监测体质,预防慢病。

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的比例达45.41%。

(十七)平衡膳食(应得分30分,自评30分)

大力开展“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知识进家庭、厨房餐厅活动,**县将“低盐低油”饮食知识列入对餐饮服务行业管理人员、厨师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11.99g,居民食品营养标签知晓率39.41%,居民低盐膳食知晓率95.98%,居民低油膳食知晓率97.13%,发放控油壶、限盐勺2500套。

城区超市设置低盐低脂食品专柜达到70%。

(十八)烟草控制(应得分50分,自评30分)

卫生部门作为民众健康服务的窗口行业,在控烟工作方面一直走在了全县的前列。

各医疗卫生单位充分利用每年的“5.31世界无烟日”和各种健康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宣传活动,并在全系统内开展创建“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活动,号召广大医务工作者履行劝阻吸烟职责,做控制吸烟的表率。

在卫生部门的影响和带动下,多部门、多行业参与了控烟工作,推动了控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截止目前,**县创建“无烟卫生单位”28家,实现了无烟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创建“无烟单位”67家,创建“无烟学校”184家(含幼儿园),实现了无烟政府办公楼和无烟学校全覆盖;

创建无烟企业5家。

缺示范区无烟政府办公楼及无烟学校创建结果材料,根据指标扣10分。

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调查居民全人群吸烟率30.68%。

由于成人吸烟率偏高,根据指标扣10分。

(十九)示范创建(应得分80分,自评70分)

**县按照《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创建“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健康学校”活动。

县创慢办协同县食药监局对辖区内食堂、餐厅的管理人员和厨师进行了合理膳食知识培训,通过讲课、考试等形式,宣传膳食营养健康知识,营造食堂(或餐厅)营养健康氛围;

通过摆放身高体重计、腰围尺、食物能量图、膳食宝塔图、宣传折页等方式,指导就餐人员合理膳食、吃动平衡,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县已创建5家健康单位、5家健康社区、5家健康食堂、5家健康餐厅、5家健康学校、1个主题公园、1个健康步道。

在文化广场公园创建的“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占地面积广,按宣传内容分成了6个区域,分别是慢病政策宣传区、运动健身宣传区、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传区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区。

我县因指标理解错误,未创建“健康酒店”,根据指标扣10分。

(二十)高危人群发现(应得分95分,自评95分)

我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均开展了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到90%以上。

2013年,全县共有9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进行体检86家,体检人数9137人,体检覆盖率86.87%。

设立了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27个,统一配发了电子体重秤、身高仪、腰围尺、套筒式血压仪及血糖仪等自助检测工具。

为确保广大妇女身心健康,提高妇女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发现和治疗妇女疾病,在县妇联和总工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2014年对全县10个乡镇已婚育龄妇女开展了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病普查及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全县共有已婚育龄妇女87162人,进行妇科病普查及宫颈癌筛查人数共8696人,覆盖率达9.98%。

其中脱落细胞检查1074人,液基细胞610人,查出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269人,单纯性阴道炎68人,滴虫性阴道炎7人,外阴色素减退5人,附件炎48人,宫颈炎146人,子宫肌瘤32人,附件包块10人,病理检查共158人,其中CIN1共17人,CIN2共12人,CIN3共9人,微小浸润癌1人,浸润癌4人,癌症早诊率为60.47%。

HPV检测96人,均进行治疗随访。

(二十一)高危人群干预(应得分50分,自评0分)

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职工体检、建居民健康档案等途径主动发现的慢性病高危人群建立高危人群健康档案,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每年至少两次的健康指导,今年已建档并管理2100余人。

我县依托基本公共卫生平台开展此项工作所建档案,根据标准此项不得分。

(二十二)口腔卫生(应得分40分,自评5分)

**县卫生局、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全县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县疾控中心于2013年度对全县28所学校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中学15所、小学13所,受检学生数27350人,其中男生16751人,女生10599人,口腔检查率100%。

检出龋患学生6493人,龋患率为23.74%;

其中男生3472人,发病率为12.69%,女生3021人,发病率为11.05%。

2014年11月3日印发《**县2014年龋齿填充和窝沟封闭实施方案》的通知,按方案要求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口腔卫生知识宣讲,完成城区4所小学二年级学生1046名适龄儿童龋齿填充倡议告知宣传,小学生口腔卫生知晓率达到85%以上,正确刷牙率达到70%以上。

2014年县人民医院在城区4所小学(建设小学、中枢小学、胜利小学、新华小学)开展了龋齿填充及窝沟封闭筛查及填充、封闭工作,全县共有小学校124所,覆盖率为3.23%。

根据评分标准,此项仅得5分。

(二十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得分110分,自评100分)

工作中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的通知》,通过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实现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和干预服务。

全县8个乡镇全部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并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及干预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疾控包绩效考核。

截止2013年12月全县城乡共建电子档案354185份,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5.23%。

高血压患者登记管理人数为33079人,患者建档率(健康管理率)为99.91%。

其中已纳入规范化管理(每年开展1次免费体检,每季度1次随访)30242人,规范管理率为91.34%,控制率56.89%。

糖尿病患者登记管理人数达到8597人,患者建档率(健康管理率)为98.44%。

规范管理8019人,规范管理率为91.82%;

控制率61.53%。

由于目前管理患者血压控制率未达到70%,扣10分。

(二十四)患者自我管理(应得分60分,自评60分)

我县选择了在慢病中比较典型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这两种病的防治作为试点内容,分别组建慢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共组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20个,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9个,共39个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并配备规范活动流程。

社区患者自我管理小组覆盖率达到31.40%。

三、亮点与体会

亮点一:

“家庭医生管理模式”。

借鉴上海管理模式,我县创建工作注入新内涵,走出一条新路子。

在农村,针对传统医防分离和基层医生“全科不全”的问题,在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探索开展“家庭医生管理模式”,由临床、公卫、护理、村医四类人员组成工作团队对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管理,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果。

中枢镇卫生院首批与辖区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首批300户家庭,今后将逐步向全社区覆盖。

亮点二:

“慢性病精细化管理模式”。

按照需求对病人进行套餐分流,对刚得病或控制不好的患者采用“细节关爱”,愿意接受健康知识培训的采用“团队关爱”,有自我管理技能的患者采用“友情关爱”。

各村委会或社区成立“健康自我管理领导小组”,县疾控中心及各乡镇卫生院派出专业医生指导小组活动,通过讲座、交流、茶话会、读报等方式,实现形式多样的特色慢性病精细化管理,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患者的好评。

亮点三:

“慢性病关爱家园管理模式”。

县疾控中心联合县医院创新开设了“慢性病关爱家园”,建立“高血压俱乐部”及“糖尿病俱乐部”,遵循“需求、适宜、依从”六字工作理念,实施健康专员、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慢性病患者志愿者和慢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