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1412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会计信息化及其流程重组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手写板

第一节 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产生及其发展

  会计电算化产生于1979年,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从东德进口一台EC-1040计算机进行计算机辅助薪酬核算的试点工作作为标志。

1981年中国会计学会在长春市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正式提出“会计电算化”一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会计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电算化不足以概括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状况。

1999年4月在深圳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人民大学的王景新教授指出:

“会计是否应该顺应趋势改叫‘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与企业信息化相呼应的一个概念,更能从内涵及深度上概括现阶段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表达了我国继会计电算化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企业会计信息化是企业整体信息化的一个部分,是指依据会计管理理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会计业务流程,将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与其他业务流程融为一体,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支持,充分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使其产生效益的一系列过程。

  在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单项会计数据处理到部门内信息集成、企业内过程集成和企业间过程集成。

  

(一)单项会计数据处理

  单项会计数据处理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国外称这时期的系统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我国在1993年之前基本都处于这一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很低,基本上都是单机应用,也没有数据库技术,计算机被应用到个别部门解决局部的计算和管理要求,利用计算机处理薪酬计算、库存材料收发核算等数据处理量大、计算简单且重复次数多的经济业务。

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替代手工操作,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为:

  1.会计核算和操作流程模拟手工方式;

  2.只有相互独立的单机运行的会计核算程序,一种核算程序独立完成某项会计业务,相互之间没有联系,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系统;

  3.会计数据的采集、输入和处理是以后台批处理方式进行,即一般通过人工在各业务点收集、整理数据,然后输入到各计算机中,集中成批处理;

  4.由于只具有财务部门事后反映历史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缺乏其他部分的非财务信息,无法实现事中的监控和管理。

  

(二)部门内信息集成

  我国1993年至1998年主要处于这一阶段,也称为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

随着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财务部门内越来越多的专项会计业务独立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当财务部门内的计算机应用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开始考虑如何将内部的各种计算机应用进行集成,使各种应用程序能够共享数据。

即任何数据由一个部门的操作人员从一个应用程序录入,存入统一的数据库,按一定的规则处理和授权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数据重复输入、提高效率、避免差错、明确责任,同时被授权者能实时共享数据库中不断变化的信息,这就是财务部门内的信息集成。

这一阶段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处理企业各个业务环境中的会计信息,解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要求,使数据为尽可能多的应用服务,为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为:

  1.实现了财务部门内的信息集成,即“来源唯一、实时共享”。

会计信息系统突破了传统的数据处理范围的局限,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体性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可由某个子系统完成,其他子系统共享。

例如,产品基本信息可以在存货核算子系统输入,销售核算子系统共享。

  2.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是局域网结构或主机终端结构。

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是比较完备的,包括账务处理、薪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应收应付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等诸多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要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

数据库技术、局域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为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系统运行的硬件支撑平台,支持了会计部门内各职能部门物理位置分布的办公需求,又能实现各部门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共享。

  3.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子系统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信息孤岛”。

由于部门级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部门为目标对象建立的,主要满足了财会部门整体核算的要求,没有考虑与企业其他业务系统的联系,会计数据的采集和输入要被动地等待其他业务系统的业务员传递业务单据,系统只能进行事后的核算和分析,生产的会计信息滞后;

另外,系统不能同时提供财会信息和非财会信息,不利于企业管理者的事中的管理和控制以及事前的预决策。

  (三)企业内过程集成

  我国1998年进入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又称为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阶段,是目前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主流方向。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仅靠提高某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是不够的,需要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紧密协同,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这个时期,如何将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模式与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相结合日益受到重视,管理者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融为一体在企业内畅通地流动,有效地支持管理和决策,推动企业管理的进步,为企业和客户创造价值。

这个阶段,企业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子系统,其设计目标应充分考虑企业整体的管理和决策需求。

  1.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业务信息系统进行了高度集成,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这个阶段开始,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物理上独立的系统,而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个阶段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打破职能部门壁垒的局限,企业要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与重组,按照企业的业务过程(如采购与付款流程、生产转换过程、销售与收款过程)来设立组织结构,实现企业业务流程、会计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的集成,从而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整合为一体,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企业的信息共享性、实时性和一致性。

  2.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大多是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网络系统。

企业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会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等所有业务管理的功能。

这些业务部门的地理位置分布是广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应该是一个覆盖各个业务部门的整体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中间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系统运行支撑平台,B/S结构解决了整个企业的数据共享与分布存储问题,又方便操作和使用。

  3.企业级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事件驱动型,会计系统可以实时采集业务系统的会计数据。

所谓事件驱动型,是指会计的业务流程与企业的业务执行系统融为一体,会计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嵌入在业务处理系统中,当业务事件发生时能够实时、自动采集详细的业务和财务数据,执行处理和控制规则。

事件驱动型系统的核心是集成,即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的集成、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集成、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集成。

  4.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得以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得以提升。

由于能实时采集和处理会计数据,使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执行事后的核算和分析,还能够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使会计工作的重点由核算转为管理和控制,并且可以充分利用业务和财务的综合信息和决策模型,为高层管理决策和企业发展战略提供支持。

  (四)企业间过程集成

  我国从2000年开始,出现这一阶段,也称为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或网络财务、基于电子商务的会计信息系统等。

20世纪末,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企业不仅需要了解并改进、协调每项内部职能,还需要在客户、供应商间建立高效的协作关系。

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企业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企业间过程集成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竞争。

基于互联网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思想是:

能够在企业网络、商际网络以及国际互联网范围内整合使用,不仅能够具备以往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而且还能够支持远程处理,如远程报表、远程报账、远程查询、远程审计,支持电子商务和网上理财服务。

可以说,此阶段的会计信息系统给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会计工作都带来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1.同一供应链上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尽管物理上分布于不同位置,但逻辑上是一个无缝联接的整体。

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与企业内部的业务执行系统紧密融合,而且能够与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交换信息、协作处理。

简单的例子是:

企业内部会计信息系统生成的采购订单能够直接进入供应商的会计信息系统得到处理,采购订单的确认、交货日期安排等信息也能够直接回到本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企业再据此调整生产交货计划,通知客户。

  2.会计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进行事前预测和计划。

由于在价值链上实现了过程集成,企业决策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变化,更加及时、准确、细致地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也终于能够有效地进行事前预测和计划了。

只有到了这个阶段,会计信息系统才真正具有全过程的计划、执行、控制、分析功能。

  3.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还可以为正在兴起的集团企业提供集中式财务管理服务。

集团企业为了整合财务资源,提高竞争力,往往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然而,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集团企业集中式管理是很难实现的。

网络消除了物理距离及时差概念,高效快速地收集数据,企业集团可以利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远程报账、远程审计、集中资金调配等远程处理。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涵义与特点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AIS)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子系统,是对企业经营的会计资料及会计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存储、传递和报告,以辅助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的管理系统。

目前我国主要处于企业内过程集成阶段,此时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ERP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代名词,因此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也称为ERP下的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科学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这种会计信息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它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运用于会计上的变革,更代表的是一种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相适应的新的会计思想。

该系统是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处理和传递,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所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

  其主要特点为:

  

(一)集成性

  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许多企业已经对其信息系统进行重构,实现会计信息系统和各业务职能信息系统的集成,通过一个集成的框架实现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满足各种信息使用者不同的信息要求。

概括而言,会计信息系统的集成表现在:

集成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嵌入业务处理规则;

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

集成存储业务事件的原始数据,支持多种信息的输出要求。

在企业级会计信息系统中,大部分交易事项数据都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主要数据处理是记录业务事件的个体特征和属性,分类、汇总和余额计算处理等都由报告查询功能完成,然后按照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参数准确地输出信息。

简单地说,会计信息系统是基于集成的理念,采取业务事件驱动的信息系统。

  

(二)自动性

  由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是基于事件驱动原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原始交易事项数据,数据处理完全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一方面计算机自动完成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如平行登记、过账、结账、对账、试算平衡等;

另一方面,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业务核算,如薪酬费用的汇总分配、折旧费用的汇总分配、存货计价、成本计算等,并自动派生记账凭证进入记账凭证数据库。

  (三)实时性

  会计信息的实时性是指会计信息处理与业务处理保持同步,具体表现在数据采集的实时性、数据维护的实时性和信息披露的实时性三个方面。

数据采集的实时性是指在业务活动发生时就按照业务处理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记录和处理有关的数据;

数据维护的实时性是指在企业经营环境和业务活动变化之后能够迅速灵活地改变有关系统参照数据;

信息披露的实时性是指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支持下,能够为信息使用者随时提供最新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管理信息。

  (四)复杂性

  会计信息系统由许多职能系统组成,如总账系统、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薪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成本管理、存货核算、财务分析等,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各职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的采集、加工、传递、使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另外,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全面地反映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它将从其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系统外界获取数据,也将处理结果提供给有关系统,使得外部数据接口比较复杂。

  (五)开放性

  由于大量的数据是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如证券监管部门、银行部门、企业生产部门、企业人事部门等。

特别是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或部门,如会计师事务所、财政部门、税务部门、银行、证券监管部门等,可根据授权在线访问,通过互联网进入企业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

实时沟通使会计信息系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数据的微观处理逐步转变为宏观数据运作。

第二节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

  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是指会计信息系统由哪些具体的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完成哪些基本财务会计工作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与控制关系。

由于企业性质、行业特点、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需求不同,会计信息系统所包含的内容并非完全一致,其子系统的划分也不尽相同。

  

(一)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构成

  就工业企业而言,会计信息系统一般由三大系统组成,即财务系统、供应链系统、管理决策系统。

各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分解如图4-1所示。

  

(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财务系统。

财务系统主要完成会计核算及管理业务,具体包括:

总账系统、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薪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存货核算、成本管理、资金管理、报表管理。

  

(1)总账系统。

总账系统是以会计凭证为原始数据,通过凭证输入、凭证审核,完成记账和结账、银行对账、账簿查询及打印输出等基本功能,以及个人往来核算与管理、部门核算和管理、项目核算与管理、现金银行管理等辅助功能。

  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对账单银行存款日记账

  未达账项银行存款未达账项

  调整后余额银行存款调整后余额

  查询条件2010.5应收账款

  

(2)应收款管理。

应收款管理是以销售发票和收款单为原始数据,完成各种应收款的登记、核销工作,动态反映各客户信息及应收款信息,并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提供详细的客户档案及其统计分析。

  (3)应付款管理。

应付款管理是以采购发票和付款单为原始数据,完成各种应付款的登记、核销以及应付款的分析预测工作,及时分析各种应付款的数额及偿还应付款所需的资金等,提供详细的供应商档案及其统计分析。

  (4)薪酬管理。

薪酬管理是以职员档案和薪酬数据为原始数据,完成职员薪酬的计算、薪酬费用的汇总和分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劳动统筹等各种代扣款项和预提费用,查询、统计和打印各种薪酬表,自动编制薪酬费用分配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等功能。

  (5)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是以固定资产卡片为原始数据,通过对固定资产卡片的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打印、统计与汇总等处理,进行固定资产的变动核算,更新固定资产卡片;

完成折旧费用的计提和汇总分配,自动编制费用分配转账凭证并传递给总账系统。

  (6)存货核算。

存货核算是以已审核的入库单、出库单为原始数据,对企业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掌握存货的耗用情况,及时、准确地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自动编制转账凭证并传递给总账系统。

  (7)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通过用户对成本核算对象的定义,对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对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自动对从薪酬、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总账系统传递的数据或用户手工录入的数据,汇总计算,输出用户需要的成本计算底稿,自动编制相关转账凭证并传递到总账系统。

  (8)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以银行单据、企业内部单据等为原始数据,记录资金业务以及其他涉及资金管理方面的业务,处理对内、对外的收款、付款和转账等业务,提供逐笔计息管理和积数计息管理,实现往来存贷资金的管理,并提供各单据的动态查询情况以及各类统计分析报表。

  (9)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是以各子系统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信息为原始数据,结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和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完成各种会计报表的定义、编制和汇总工作,生成各种内部报表、外部报表以及汇总报表等。

  2.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系统主要完成供应链业务环节中的计划编制、业务核算、业务管理等。

具体包括:

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

  

(1)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以企业的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采购发票和采购入库单的输入,实现采购业务全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辅助管理决策。

在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往往将采购管理与应付款管理合并成一个系统。

  

(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以企业的各种入库单和出库单为原始数据,对各种出入库单进行输入和审核,反映各种存货的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

  (3)销售管理。

销售管理是以企业的销售订单为原始数据,完成销售发票和销售出库单的输入,实现销售业务全程管理。

在一些面向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中往往将销售管理与应收款管理合并成一个系统,实现对销售收入、销售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的核算等。

  3.管理决策系统。

管理决策系统主要是辅助提供财务分析信息,辅助决策信息等。

财务分析、绩效评价、决策支持系统。

  

(1)财务分析系统。

财务分析系统主要进行指标分析、报表分析、因素分析等,生成各种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信息。

  

(2)绩效评价系统。

绩效评价系统是通过杜邦分析、经济增加值分析、平衡记分卡等功能,将企业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相比较,为企业提供综合、全面的业绩评价信息。

  (3)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决策模型,生成决策信息,辅助决策者对未来经营方向和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和论证。

  (三)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关系

  会计信息系统整体功能的实现是通过上述各子系统局部功能实现的。

各子系统输入或接受其他子系统传递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相关信息或传递数据到其他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和数据共享,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控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的主要数据传递关系如图4-2所示。

  从图4-2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总账系统为核心的,其他各子系统的数据处理都是围绕总账系统展开的。

各子系统的数据关系表现如下:

  1.总账系统与薪酬管理之间的数据联系。

总账系统的初始化设置数据,如会计科目档案、部门档案、职员档案等,与薪酬管理可以共享。

会计科目档案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后,在薪酬管理中就不必重复设置;

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在薪酬管理中设置后,在总账系统中就不必重复设置。

在薪酬管理中进行薪酬业务处理完毕后,各项薪酬费用的分配及其相关费用的代扣、提列,可以通过相应的转账凭证传送到总账系统中,不必手工填制与薪酬相关业务的记账凭证。

  2.总账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之间的数据联系。

总账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固定资产期初余额等初始设置数据。

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业务处理中所产生的业务数据,如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减少或固定资产的其他变动方式所产生的固定资产变动数据,可以生成相应的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中;

月末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计提与分配数据,也可以生成相应的转账凭证直接传递到总账系统中。

  3.总账系统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和应付款管理之间的数据联系。

总账系统与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和应付款管理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供应商档案、存货档案等初始设置数据。

采购管理中输入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采购入库单经过库存管理的审核,传递到存货核算中汇总记账,存货核算将入库材料或商品的汇总数据生成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

采购发票经过应付款管理审核,进行采购结算,生成付款凭证或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

  4.总账系统与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和应收款管理之间的数据联系。

总账系统与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和应收款管理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客户档案、存货档案等初始设置数据。

销售管理中输入销售出库单和销售发票,销售出库单经过库存管理的审核,传递到存货核算中汇总记账,存货核算将出库汇总数据生成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

销售发票经过应收款管理审核,进行销售结算,生成收款凭证或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

  5.总账系统与成本管理之间的数据联系。

总账系统与成本管理可以共享会计科目、部门档案、项目档案、产品档案等初始设置数据,各产品的主要成本管理数据均来自于相关子系统,如直接人工费来自于薪酬管理;

直接材料费来自于存货核算;

制造费用来自于固定资产管理、总账系统、存货核算;

成本管理的处理结果以转账凭证的方式传递到总账系统。

  6.报表管理与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

报表管理的功能是将会计信息系统中各相关子系统的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以报表文件的形式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为实现报表编制功能,系统要求操作人员事先定义报表的取数函数与取数公式,通过取数函数、取数公式可以从各子系统中读取数据,并生成会计报表。

  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结构

  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用性,为了适合不同的企业使用,其系统往往会开发尽可能多的功能,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功能都对所有的企业适用,毕竟企业都有自身的行业和经营特点,所以,企业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功能时,并非选择所有的功能,而是根据会计实际工作的需要选择某些具体功能,这一点可以在技术上得到支持,因为会计信息系统的各功能可以独立运行。

对不同功能的选择应用便构成了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结构。

  

(一)财务应用结构

  以财务核算为中心的企业,一般采用财务应用模式。

这种企业的会计业务以会计核算为中心,强调与往来单位应收、应付款项核算;

企业员工薪酬一般实行由银行代发且由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

固定资产实现专项管理,要求自动计提折旧并编制折旧费用转账凭证;

企业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控本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状况、计划执行情况和经济效益;

期末要向上级部门和税务机关上报有关会计报表。

  为了满足上述会计业务处理需求,在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结构上一般可以组合为总账系统+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薪酬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报表管理+财务分析。

  

(二)工业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