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372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docx

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

2013年度川庆钻探工程公司

QC小组活动成果

提高圆柱料轴向锯割效率

小组名称:

长庆钻总管具宁定加工QC小组

发布人:

丛成

单位名称:

川庆钻探长庆钻井总公司管具公司

2014年2月28日

一、选择课题3

二、现状调查5

三、设定目标8

四、分析原因9

五、确定主要原因10

六、制定对策20

七、按对策实施21

八、检查效果25

九、制定巩固措施29

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30

、选择课题

1、小组概况及成员情况

宁定服务部加工工段是拥有车床、数控车床、钻床、铣床、刨床、锯床等一系列机加工设备,具有车钻刨铣锯等加工能力的工段。

工段承接钻具修理、新工具制造等生产任务。

在新工具制造方面,有时需要对圆柱胚料进行轴向切割。

以往用锯床进行轴向切割作业存在耗时长、切

割效果一般等问题,服务部决定成立QC小组以解决此问题。

小组名称

长庆钻总管具宁定加工QC小组

注册编号

CQZJQC207—2013

课题名称

提高圆柱料轴向锯割效率

成立时间

2103年3月

课题类型

攻关型

活动时间

2013年3月-2013年11月

小组人数

(≤10人)

10人

当年活动次数

24

近三年获奖情况

2011年《提高特殊螺纹短节一次性加工合格率》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

2012年《制作牙模切割工具及支物架》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

QC成果二等奖

2012年《吊车行车警铃的升级》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

2012年《推广普及数控车床操作技术》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

QC成果三等奖

2012年《机床切割液的选配》获得长庆钻井总公司优秀QC成果三等奖

序号

成员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职务、职称

组内分工

备注

1

何玉忠

54

大专

工程师

组织策划

2

蔡程远

51

大专

工程师

安全管理

3

俞群

44

大专

工程师

技术管理

4

刘庆杰

42

大专

高级工

协调管理

5

岳东

35

大专

高级工

协调管理

6

高国杰

50

大专

工程师

策划

7

王雄

46

大专

工程师

策划

8

丛成

28

本科

助理工程师

设计方案、绘图、成果发布

9

孙磊

28

本科

助理工程师

协助策划

10

李伟

40

大专

高级工

具体实施

制表人:

丛成小组成立日期:

2013年3月4日

2、选择课题

小组成员对加工工段的日常工况调查发现,由于毛坯的轴向锯割较

慢,加工所需毛坯料供应普遍紧张。

如果将锯床切割圆柱料时间缩减到

15分钟内,就可以供应上车床的需求量。

制图人:

丛成制图日期:

2013年3月5日

、现状调查

小组成员决定从以往数据入手调研。

根据以往三年来使用锯床记

录,挑选出了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

毛坯料序号

各年份锯割圆柱毛坯料记录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1

25

28

18

2

23

30

23

3

20

27

25

4

18

25

27

5

24

20

24

6

23

21

20

(分钟)

合计切割数量

182

205

116

平均耗时

20分钟

26分钟

21分钟

统计人:

丛成统计时间:

2013年4月1日

小组成员根据三年来轴向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使用数据发现,锯割的时间均超出了工段的要求。

从以往数据入手绘制调查表排列表,找出关键。

序号

原因

频数

累计频数

累计百分比

1

圆柱料前后攒动

375

375

73.1%

2

锯条老化

85

460

89.7%

3

锯床液压油不足

33

493

96.1%

4

其他原因

20

513

100%

造成锯床效率低下原因排列图

制图人:

丛成时间:

4月5日

从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圆柱料前后攒动是造成锯割时间长的主要症

结,所占的比率为73.1%,如果解决了该问题,可使锯床锯割圆柱料的

时效显著提高

三、设定目标

小组成员决定延用工段对锯床时间的要求,将小组活动目标设定

为:

锯床轴向锯割圆柱形坯料用时不超过15分钟。

小组为了判定目标的可行性,翻阅了近3年来锯床锯割方料、棒料

等材料的所需时间记录,调查结果如下表。

年份

近三年锯床锯割方料使用记录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合计切割数量

3332

2693

1916

年平均耗时

8.9分钟

9.2分钟

8.4分钟

制图人:

丛成调查时间:

4月15日

小组成员假定如果解决了锯割时圆柱料前后攒动问题,那么可以假

定锯割圆柱料当不出现攒动问题时,所耗时等同于锯割方料所需时间。

那么锯割圆柱料理论上所需时间为:

8.9+9.2+8.4)*73.1%/3+(20+26+21)*(1-73.1%)/3

=12.465分钟

10

5

0

活动目标理论时间

制图人:

丛成制图时间:

4月30日

从以上方面的论证可以看出,通过小组的努力和攻关,活动目标是

能够实现得,小组活动目标为15分钟可行。

四、分析原因

针对加工工段锯割圆柱料攒动导致耗时高的现状,小组成员集思广

益,采用因果图分析原因如下:

 

五、确定主要原因

经过对因果图分析得到有13条末端因素影响着切割圆柱毛坯产生

攒动,全体小组通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上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和反复研究

论证,并安排责任人对末端因素逐一确认:

序号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责任人

调查时间

3种毛坯平

现场考核操作

均时间小于

人员操作不熟

人员能否

人员,将常用

10分钟为

刘庆杰

1

熟练操作

各形状毛坯料

优,10-12

5月4日

锯床

用锯床切割,

分钟为良,

考察切割时

12-15分钟

间。

为及格,15

分钟以上为

差。

无专岗专人操

设备有无

查看设备岗位

有设备管理

2

专人操作

管理人员标牌

人员标牌

岳东

5月4日

管理

提问人员岗位

基本熟记岗

责任制,查看

位责任制,

人员日常出

出勤稳定,

3

人员责任心不

人员工作

勤,观察人员

日常工作态

有无责任

日常工作态

度积极端

刘庆杰

5月5日

度,翻阅设备

正,点检及

日常点检及运

运转记录填

转记录的填写

写准确规范

查看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做

情况,翻阅培

到每月8课

人员是否

训记录、培训

时以上,培

4

人员培训不到

有全面培

考勤,查看培

训出勤稳

丛成

5月5日

训试卷成绩

定,考试成

绩80分以

上。

设备年代

翻阅设备运转

10年以上

5

设备陈旧

及运转时

记录,查看设

为陈旧设

岳东

5月5日

备入厂说明书

备。

观察锯条

查看锯条磨

锯条磨损较

6

锯条老化

每次使用

损,锯齿是否

少,锯齿完

李伟

5月5日

状况

完好锋利

好锋利

翻看设备说明

书,查阅技术

设备不适合切

设备能否

参数性能,是

7

进行切割

否适合切割作

能够承担切

岳东

5月6日

作业

业。

现场实际

割作业

观察作业范

围,

8

设备未固定

地脚螺丝

是否固定

牢靠

现场查勘地脚

螺钉的固定情

地脚螺钉固

定牢靠

李伟

5月6日

5种不同材

对比5种材料

料方形毛坯

调查材料

的不同形状方

或棒料毛坯

9

毛坯材料过硬

硬度

形毛坯或棒料

锯割平均时

刘庆杰

5月6日

毛坯锯割时间

间小于15

分钟

观察研究

观察研究轴向

毛坯形状不适

毛坯形状

切割圆柱形毛

没有产生垂

10

合切割

对切割的

坯夹持时毛坯

直于切割方

丛成

5月6日

影响

的静态力学关

向的力

系。

查看切割

观察切割的流

切割方式适

11

切割方式不正

方式是否

程,研究切割

合轴向锯割

适合该毛

方式是否适合

圆柱形毛坯

刘庆杰

5月7日

圆柱形毛坯

查看光线

查看晴天、阴

5月7日-6

12

光线不足

照明亮度

雨天光线明亮

光线明亮

岳东

月30日

程度

查看大风天气

风沙对设备

5月7日-6

13

风沙较大

查看风沙

风沙对设备的

运行无影响

李伟

月30日

情况

影响

制表人:

丛成制表时间:

5月1日

经过对13条末端因素确认,将确认方法及标准分配到个人,规定调查时间,分析是否为重要原因。

因素1:

人员操作不熟练。

经过现场考核操作人员,将常用80*80的方料、Φ100的棒料、5?

"套管3种形状毛坯料用锯床切割,考察切割时间。

切割时间分别为11分钟、13.5分钟、6分钟。

平均时间为10.1667分钟。

考核成绩为良。

得出结论:

人员操作不熟练为非要因。

因素2:

无专岗专人操作查看设备岗位管理人员标牌,发现标识牌明确,操作人员能够专岗

专人

得出结论:

无专岗专人操作为非要因

因素3:

人员责任心不强

经过对锯床操作人员李伟的提问岗位责任制,查看人员日常出勤,

观察人员日常工作态度,翻阅设备日常点检及运转记录的填写调查。

现李伟熟记岗位责任制,出勤稳定,且李伟身为加工班班长,日常工作

认真负责态度积极端正,点检及运转记录填写准确规范

得出结论:

人员责任心不强为非要因

因素4:

人员培训不到位经过查看人员培训情况,翻阅培训记录、培训考勤,查看培训试卷成绩。

发现人员培训都做到每月8课时以上,且培训出勤稳定,考试成绩也在80分以上

得出结论:

人员培训不到位为非要因

因素5:

设备陈旧

经过翻阅设备运转记录,查看设备入厂说明书。

发现该设备累计运

转1990小时。

设备投入使用时间为2004年7月13日。

截至目前,设备投入运行9年,设备也不算陈旧。

因素6:

锯条老化

查看锯条磨损情况,发现锯条基本每切割300次就更换锯条。

且每

次使用锯床前,都进行岗位巡回检查,如锯条磨损严重,将重新更换。

所以说锯床每次作业时的锯齿基本锋利完好。

得出结论:

锯条老化为非要因

因素7:

设备不适合切割

经过翻看设备说明书,查阅技术参数性能,是否适合切割作业。

场实际观察。

适合进行切割作业

得出结论:

设备不适合切割为非要因

 

因素8:

设备未被固定

现场查勘地脚螺钉的固定情况。

发现地脚螺丝紧固,设备固定牢靠

得出结论:

设备未被固定为非要因。

因素9:

毛坯材料过硬。

对比5种材料的不同形状方形毛坯或棒料毛坯锯割时间。

期间对比了J55套管、N80套管、P110套管、普通钻杆料、无磁钻铤料五种材料的锯割时间。

平均时间为12分钟。

证明非毛坯硬度问题。

得出结论:

毛坯材料过硬为非要因。

因素10:

毛坯形状不适合切割。

通过观察研究轴向切割圆柱形毛坯夹持时毛坯的静态力学关系。

发现由于圆柱形边缘圆弧化,夹紧时使得圆柱形毛坯料产生一个垂直于切割方向的分力,迫使毛坯料纵向攒动。

制图人:

丛成制图时间:

5月6日

得出结论:

毛坯形状不适合切割为主要原因。

因素11:

切割方式不正确。

经过观察切割的流程,研究切割方式是否适合圆柱形毛坯。

经过观察棒料、方料、管料等材料切割时发现,锯床切割边缘平直化的材料比较得心应手。

而对于圆柱料的轴向切割,一定是未找到其正确的切割方式。

得出结论:

切割方式不正确为主要原因

因素12:

光线不足。

经过2个月的观察。

在晴天时,工房能够照明充足。

阴雨天气时,

工房的照明灯开启,也不会造成光线不足。

得出结论:

光线不足为非要因

因素13:

风沙较大。

经过2个月操作者的实际观察,宁夏地区在春秋季节确实风沙较大。

但是该设备固定安装在工房内,所以室外的风沙对于设备运转的影响微乎其微。

得出结论:

风沙较大为非要因。

六、制定对策

对于分析出得13项末端因素,小组成员通过现场考察等方式找出了2点主要原因。

对此,根据小组成员的专长,制定出解决对策,并安

排任务到人

要因

对策

目标

措施

责任人

地点

完成时间

利用夹具

分析毛坯

毛坯形状

使弧度的

夹持后无

形状,根

不适合切

端面能够

攒动现象

据现场材

俞群

加工工段

7月31日

被平面所

料制作夹

夹持

制作配件

分析观察

使夹装目

使用正确

锯床切割

切割方式

前毛坯恢

的方式切

方式。

蔡程远

加工工段

7月31日

不正确

复正确的

据现场材

切割方式

料制作配

件。

制表人:

丛成制表时间:

7月1日

七、按对策实施

对于制定出的对策,小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两种主要原因

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夹具来共同解决。

由技术员丛成设计实施

方案,并安排实施监督责任人。

根据锯床能够切割的最大尺寸为300mm。

据此制作能够夹持直径

300mm圆柱的夹具。

由于径向夹持产生攒动,所以新夹具改变夹持方

向为轴向夹持。

且新夹具边缘平直,易于虎钳夹持。

实施:

1、安排班长切割钢板。

为保证切割范围,尺寸为300*300。

为保

证强度,厚度为10mm。

2、安排刨铣工将钢板边缘刨平。

刨平便于虎钳夹持,保证平直性。

3、安排车工利用废旧螺栓车修再利用,制作M10的螺栓。

为保证

固定牢靠,装夹方式定位3点紧固式。

需要车修3条M10的螺栓

 

5、由钳工组装,副经理俞群、副经理蔡程远验证装卡效果。

夹具至此制作完成。

由于材料为身边废旧物资,且结构简单,完成

时间为7月15日。

比预期提前完成,且操作方便。

八、检查效果

1、效果检查

小组将此夹具命名为:

圆柱轴向切割夹具。

为了验证夹具效果,将

此夹具即刻投入生产来验证效果。

验证发现,通过该夹具的夹持转换,圆柱形毛坯料的轴向切割不再产生攒动现象,切割时间大大缩短

小组成员将该夹具发放到加工工段,决定用2个半月时间深入的验证使用效果。

时间

7月下旬

8月份

9月份

使用锯床次数

63

140

132

轴向锯割圆柱形次数

17

25

39

锯割圆柱形毛坯平均耗时

14.5分钟

13.7分钟

14.2分钟

2个半月总平均耗时

14.13分钟

15

14.8

14.6

14.4

14.2

14

13.8

13.6

制图人:

丛成制图时间:

10月1日

可以看出,通过2个半月的效果验证,利用锯床轴向切割圆柱形毛坯料的平均时间已经降到14.13分钟,实现了活动目标,达到了预期目的。

但由于新加装了夹具,锯割圆柱形毛坯时多了一项装夹工序。

装夹过程中需要三个螺栓协调平衡旋紧,需要多次使用才能熟练。

这是本次活动成果的不足之处。

2、巩固期效果检查小组把十月份定为夹具使用巩固期,制定巩固措施的同时也安排专人对于巩固期内的使用效果进行效果检查,从而验证巩固的效果。

十月份锯圆柱

形料的日期

10月8日

10月17日

10月21日

10月30日

锯割的次数

8

7

8

6

平均耗时

14.5分钟

14.1分钟

13.5分钟

13.2分钟

调查人:

岳东调查结束时间:

10月31日

制图人:

丛成

制图时间:

11月1日

通过巩固期四次使用锯床锯割圆柱形毛坯料的平均耗时对比得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操作工对该夹具及圆柱料的锯割越来越熟练,所耗时

间越来越少。

实现了活动目标,缩短了锯割工序的时间,为接下来的工

序保障了原料供应。

3、效益计算小组安排工程师高国杰和工程师王雄对创造的效益进行计算。

经济效益:

根据使用夹具后三个半月对比2010到2012年三年的平均锯割数量和时间得出,平均每年节约时间为

{(20+26+21)/3-[14.5+13.7+14.2+(14.5+14.1+13.5+13.2)/4]/4}*(18

2+205+116)/3=1386.6分钟

解决了车床待料问题,直接使我服务部的1台锯床、7台车床以及配套设备如空气压缩机、厂房照明、厂区供热耗电减少了(1386.6分钟/24)*[(0.75KW*1台)+(11KW*7台)+(11KW*1台)+(0.3KW*120个)+80]=11829.43KWH

工业用电1.035元/度,节约资金11829.43*1.035=12243.46元社会效益:

由于毛坯料及时的供应,直接减少了车床待料的耗电量,减少了碳的排放。

减少了产品生产周期,间接的影响了钻井队等待供应工具等停的时间,间接的减少了井下事故的出现。

另外,在制作夹具过程中,大量使用废旧材料,起到了修旧利废的效果。

九、制定巩固措施

为了使圆柱轴向切割夹具能够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

小组成员决定将该夹具写入锯床操作规程,规定轴向锯割圆柱料必须使用圆柱轴向切割夹具。

(如下图,改写操作规程)

小组安排成员刘庆杰面向锯床操作工进行了

写入操作规程的同时,

十、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通过这次QC活动,小组成员利用制作轴向锯割圆柱夹具,提高了

锯床时效,实现了活动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小组成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小组成员的时效意识,并掌握了一定的QC知识。

小组成员一致认为:

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遵循PDCA循环,一定会得到全面有效的解决。

对于本次活动成果的不足:

需要有经验的熟练工才能平稳装夹。

是我们QC小组以后的活动需要克服的目标。

由此确定了明年的活动方向为如何平稳快速得使用圆柱夹具,以及圆柱夹具轻量化改进。

以下是小组成员自我评价雷达图。

 

时效意识

解决问题信

意识

个人能力

活动后

活动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