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45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docx

湘版八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优美的情思

单元教学目标:

1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22、在欣赏过程中,能伴随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正确的反映。

33、能对所听赏作品中的某一首歌或是某一段、某一乐句有较深的印象,并能哼唱出来。

44、搜集几首自己熟悉的、喜爱的抒情歌曲,能选择1—2首在班上演唱,与同学一起分享其快乐。

单元教学思路:

抒情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种体裁。

本课选用的七首歌曲,作一堂专题抒情歌曲欣赏课。

其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听赏、演唱或演奏、讨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对抒情歌曲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以音乐为手段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

本课学生应了解的知识包括:

抒情歌曲的基本含义;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洛蒂及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简要生平及主要作品;学生搜集自己喜爱的、熟悉的抒情歌曲,进行交流、演唱。

最后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培养表现自我的信心和能力。

  教学目标:

11、能简述抒情歌曲的含义,能在众多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中辨别出抒情歌曲。

22、在欣赏过程中能伴随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正确的反映。

33、能对所宽听赏作品中的某一首歌或是某一段、某一乐句有较深的印象,并能哼唱出来。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人间第一情》《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所表现出的不现情感和意境,从中品味到人生喜、怒、哀、乐等情感在音乐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难点:

感受并体验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配乐诗朗诵导入优美的情思,学生与老师共同合作配乐诗朗诵(师生互动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听赏与思考:

教师播放《青藏高原》

师:

请听一首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老师先给大家留个悬念,听赏完以后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

(带着问题走进欣赏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提高)

生:

演唱者是李娜

师:

回答正确,下面就请同学们随着旋律一起来演唱歌曲,让我们一起融入山歌的高亢和悠扬当中。

三、学习新课

(一)《人间第一情》

问题:

这首歌曲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为我们述说了怎样的一故事?

歌曲表现了父母与儿女之间永远无法完成割舍的人间真情,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将音乐感受表现出来,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小结:

我们前两首听的都是抒情歌曲,有哪位同学能够告诉都是抒情歌曲的含义?

(学以所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二)《又唱浏阳河》

11、简介《又唱浏阳河》范唱

22、模唱:

在听赏中模唱歌曲

33、师生合作表演唱(充分的体验出师生合作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推动课堂的气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人间第一情》、《青藏高原》、《又唱浏阳河》等三首歌曲,从中上我们了解如何演唱及表达抒情歌曲。

音乐是美好的,让我们在音乐里歌唱祖国,歌唱母亲,歌唱幸福的人生。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快乐的乐手

教学目标:

11、能够自如的运用单吐音,连音奏法完成多声部音乐的演奏,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音乐作品。

22、能对竖笛作品做很好的艺术处理,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学会、学好新的演奏技巧,提高看谱视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创作水平及表演水平。

教学方法:

示范法、对比法、讲授法、启发法

教学用具:

竖笛、简易打击乐器、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1、引入:

同学们,竖笛已经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了,经过一年和竖笛的亲密接触,每个同学的演奏技巧一定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今天我最想做的事就是想先检验一下同学们的练习成果。

首先就进行一个竖笛吹奏比赛,看看哪个竖笛曲子吹的最好!

22、形式:

各组推荐或自己报名,表演曲目不限。

(教师也可准备一首乐曲和学生一起比试)

33、比赛过

44、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

同学们刚才演奏的都非常精彩,看来每个同学在课外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练习竖笛。

而且我们在吹奏竖笛的过程中给别人带来了快乐,自己也感受了其中的快乐。

我们现在都可以有个光荣的称号(也可启发学生自己起个好名字)——“快乐小乐手”。

既然是小乐手肯定不可能只吹一两首曲子,为了使这个称号名副其实,我们应该掌握更多的技巧,掌握更复杂的曲目,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两个新的吹奏技巧,使我们能感受更美的音乐作品!

三、新课教学:

(一)引入新课技法“单吐音”奏法:

11、师用上期所学技巧和“单吐音”奏法分别吹奏《新年好》,让学生感受两种技法给人的不同感受,让学生谈听后感,讨论新的吹奏技巧带给你怎么样全新的感觉!

师:

小结

22、教师引出“单吐音”奏法,并边讲解边示范

“单吐音”:

演奏时,将舌尖紧贴上齿龈,然后气流冲出口腔,发出“吐”的声音,在乐谱中用“T”或“▼”标记。

(课件展示)

33、教师钢琴伴奏,弹奏F调音阶,学生用新的“单吐音”奏法来吹奏,让学生注意在标记有“T”或“▼”符号的音时就用“吐“音。

速度可以放慢,嘴里内部的状态让学生自己好好感受,教师可以通过听到学生吹奏出来的音来检验学生”单吐音“奏法是否掌握好了,大家也可以互相听辩,训练学生的听辩能力。

44、吹奏简短乐曲《新年好》

音阶吹熟后,可以吹奏简短作品,在旋律节奏不断变化时,学生即要注意指法,更要注意“单吐音”奏法的运用。

标记有“T”字母的音就用“单吐音”奏法,也可以灵活交替运用,在一首乐曲里交替使用两种技巧。

(学生可以自由设计)

51、请个别学生单独用“单吐音”奏法吹奏,可以更好的发现演奏中的问题。

(课件展示)《新年好》

62、挑战难度较大曲目《玛依拉》

11)、乐曲简单分析(包括旋律、节奏、音乐风格特点)

22)、教师有感情的范奏一遍,并讲解吹奏要求。

33)、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练习,并熟悉“单吐音”奏法。

44)、集体演奏《玛依拉》,教师钢琴伴奏。

(课件展示)

《玛依拉》

55)、指出演奏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66)、可抽查个别同学来以小组齐奏的形式来有感情地吹奏

《玛依拉》,可更好的对比学习和掌握“单吐音”奏法的效果。

(二)“连音奏法”

师:

每个音乐作品的风格都不同,所以就要用很多的吹奏方法表现,除了单吐音奏法外,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一种新的奏法“连音奏法”。

(课件展示)

连音奏法:

在连音线内,第一个音用“吐”音,其余的音在吐音的持续中完成。

11)请一个学生根据语言注解来演示一遍,检验他们对文字内容的理解的程度。

22)听录音机播发《绒花》感受连音奏法。

33)教师和学生共同练习演奏《绒花》,教师现场指导。

①三连音节奏的掌握

②随琴先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的旋律部分,熟悉旋律音及三连音节奏。

③拿竖笛用“连音奏法”练习吹奏。

④学生随琴演奏《绒花》,教师强调连音奏法的运用,注意乐谱中的连线的位置。

⑤同学们互相推荐一人来表演,大家共同讨论谈欣赏后的感觉,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相互评价。

四、实践合作(课件展示)

给出几个简短的竖笛小品,让学生选择,根据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情感内涵和风格特点来确定需要用哪种吹奏法吹奏。

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二、《卖报歌》

三、《小白船》

四、《红星歌》

注意:

让学生来加记单吐音及连音奏法的标记“T”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不约束学生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怎么样更好的运用几种不同的吹奏方法,然后可以根据一位学生的分析及标记来吹奏其中的一首曲子,看看演奏效果如何(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适当的点评一下,教师主要以鼓励为主,加上适当的好的引导,使他们能尽可能把几种吹奏方法很好的应用到音乐作品的实践练习中。

五、创作体验

(一)以音乐作品《同一首歌》为主,在全班中间开展创作体验活动。

把全班学生分为竖笛吹奏组、简易打击乐器组、舞蹈动作创编组、绘画组及声乐组。

各组任务展示:

11、竖笛吹奏组:

把几首乐曲进行分配,分独奏、齐奏等形式,熟悉曲谱,看谱视奏,设计演奏技巧。

22、简易打击乐器组:

根据乐曲的风格几乐器的特点,对乐曲进行简易配器。

每首乐曲写出简易的配器谱。

33、舞蹈创编组:

舞蹈动作不要求很复杂,但能很好的表现音乐的意境,注意设计的动作要和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相适应。

44、绘画组:

根据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即兴创作简易画!

55、声乐组:

有感情的演唱《同一首歌》两个声部,演唱形式由学生自己设计(独唱、齐唱、重唱)

(二)排练

(三)正式展示创作成果,体验创作及表演的乐趣

(四)学生点评各组表演

(五)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

七、课后作业:

找适合用“单吐音”奏法和“连音”奏法演奏的乐曲。

 

第三单元青春的旋律

教学内容:

  11、歌曲《青春舞曲》

  22、音乐活动:

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1、学会歌曲《青春舞曲》。

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1、重点:

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2、难点:

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1、聆听《青春舞曲》。

  22、提问:

(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1)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2、再听两遍《青春舞曲》。

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

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3、引入音乐活动

(一)——编配打击乐伴奏。

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

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4、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5、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6、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

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7、音乐活动

(二)——创编舞蹈动作。

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8、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小结:

 充分肯定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各种演唱形式。

  

 

第四单元黄河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剧的概念.

2.欣赏歌曲,体验歌曲每一段所表现的情感.

3.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并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欣赏法、听唱法、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道具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构想

观赏《音乐之声》和《猫》片段,初步了解音乐剧。

[屏幕显示]

1.《音乐之声》和《猫》片段.

2.音乐剧简介.

1.分别播放《音乐之声》和《猫》片段.

问题:

A.这一片段有没有唱歌?

B.有没有舞蹈?

C.有没有表演?

2.简介音乐剧概念.

1.观赏与思考.

2.了解音乐剧的概念及表现手段.

观看音乐剧片段,导出新课,引出音乐剧概念,两段音乐剧的观看加深学生对音乐剧概念的理解.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屏幕显示]

《黄河的故事》《流亡三部曲》

1. 师:

你们听过《黄河大合唱》吗?

它诉说着许许多多黄河的故事,歌曲共有八个乐章.

2.介绍《黄河大合唱》的作者、作者简介、作品创作的时间、故事背景。

观看屏幕,了解《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时间、故事背景。

通过《黄河大合唱》来导入课题.

学生在听赏音乐前介绍歌曲背景,可让学生了解作品是在怎样情况下产生的。

 

[屏幕显示]

第一幕

第一场

《黄水谣》

歌曲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黄河大合唱》其中的一个乐章《黄水谣》

1.放音乐听赏歌曲

问题:

A:

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B:

每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分段听赏并提问.让学生把每段不同情绪用表情表现出来。

4。

学生全体随琴演唱,再度感受歌曲情感

1.听赏与思考

2.探究与交流:

分组提问每段的不同内容?

节奏?

情绪?

初步完整听赏完后再让学生分段听赏,可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用表情表现每段不同情绪,可以使他们更深刻理会歌曲所表现的情感,初步体验音乐剧表演。

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音乐剧表演

1.播放《幸福拍手歌》

2.与学生一起表演(边唱边跳边表演)

与教师一起表演

让学生主动参与表演,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音乐剧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课堂小结

问题: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形式的音乐?

2.听赏完《黄水谣》,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回顾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屏幕显示]

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去收集更多的音乐剧素材,下节课拿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培养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

 

第五单元名曲览胜

教学目标:

11、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能专注地听、赏音乐,并能用恰当语言表达自己体验到的感受。

22、能根据所欣赏的音乐进行丰富的联想,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共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33、能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开放性学习。

教学重点:

11、欣赏并感受《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22、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教学系统(要能上互联网),多媒体电脑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1、学生分成四个方阵,进行名曲知识竞赛。

22、设问:

你听过这些乐曲吗?

你能说出其中几首乐曲的标题?

33、(课件)播放《名曲联奏》。

4、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1)、《献给爱丽斯》贝多芬       

(2)、《思乡曲》马思聪

(3)、《四小天鹅舞曲》柴科夫斯基 (4)、《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

(5)、《二泉映月》华彦均         (6)、《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7)、《梁祝》何占豪 陈钢

三、欣赏体验:

刚才我们听到的都是世界名曲,你们喜欢吗?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能听到乐曲的片段,下面让我们来听两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好吗?

(一)《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1、你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讲述贝多芬如何创作《月光奏鸣曲》,还记得吗?

2、(课件)播放《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

(课件)同步播放作品简介:

贝多芬(1770-1827)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于1801年。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段体,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

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

关于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一天傍晚,贝多芬散步时路过一个陋室,里面传来阵阵琴声,他推门进去,看到一位盲眼少女在弹琴,月光洒满了小屋,令贝多芬灵感大发,写下了此作。

31、设问: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那么你在聆听这首乐曲时除了感受到一种宁静之外,还能感受到什么情绪?

42、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派代表回答。

53、贝多芬原本称这首奏鸣曲为《幻想奏鸣曲》,它同月光没有一点儿关系。

贝多芬创作这首乐曲时,他正和一位伯爵的女儿相爱,由于双方门弟不相当,两人很快就分手了。

失恋残酷地折磨着贝多芬,在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下,这首具有里程碑式重要地位的乐曲诞生了。

贝多芬把自己内心激动的感情放在了宁静、从容、安稳的音响背景上,充满忧郁的情调。

(二)《春节序曲》。

11、设问:

乐曲有两个主要旋律,这两个主要旋律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首西洋管弦乐曲,但在乐曲结尾加入了什么乐器?

这些乐器的加入起了什么作用?

22、(课件)播放《春节序曲》。

33、学生回答。

44、你还知道一些有关《春节序曲》的知识吗?

如果知道不多,现在有什么办法去了解?

(启发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

11、学生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相关资料的网址及要搜索的关键词语。

22、分组选派代表进行网上搜索。

33、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内容,向其他同学介绍《春节序曲》有关知识。

44、师总结搜索情况。

55、(课件)《春节序曲》是作曲家李焕之于1955-1956年间创作的管弦乐《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

作曲家热情洋溢的讴歌了国人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喜庆的传统节日--春节。

乐曲表现了黄土高原的粗犷和陕北民歌的苍劲悠长。

欢快的锣鼓点和轻巧的秧歌舞步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恢弘的节日画卷。

66、师向学生推荐优秀音乐欣赏网址。

五、课堂小结:

对四个方阵的同学都给予肯定,鼓励他们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更多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并能介绍给大家。

 

第六单元节日里的歌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独唱或他人一起表演,用歌声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

2.能够针对不同的节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内容与风格的音乐并为节日设计节日单或歌单.

教学方法:

练习法、欣赏法演示法、交流讨论法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播放《祝愿歌》

2、提问引入节日话题

二、我们的节日

1、节日名游戏接龙比赛。

提问:

我们一年里常过的节日有哪些?

宣布竞赛规则并主持比赛,及时评分反馈。

2、节日的分类与节日民俗。

用提问等方式引导交流话题,学生自由回答,交流互动。

三、节日里的歌

1、听赏歌曲,说出歌名及适合演唱的节日。

A《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国庆节

B《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教师节

C《烛光里的妈妈》       母亲节

D《夕阳红》          重阳节

E《一二三四歌》        建军节

2。

小结:

歌曲的主题与节日的主题一致的类型是节日歌曲的首选。

四、歌声里的祝福

1、听赏《祝愿歌》

(1)听赏全曲

提问:

A本歌适合在什么节日演唱?

B除祝福类歌曲外,还在哪些类型的歌曲适合在大多数节日演唱?

(2)感受旋律特点。

(前半拍休止)

(3)体会歌词意义。

2、学唱《祝愿歌》

(1)用M或LA模唱全曲

(2)学生跟原声带唱一遍

(3)跟伴奏带完整地演唱一遍

(4)饱含热情地演唱(男女声先合后分,互送祝福)

五、课堂小结

 

第七单元世界民族之声

教学目标:

11、能专心聆听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

22、能结合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在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基础上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简单的评述。

教学重点:

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土耳其)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对听到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评述。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联想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引导表现法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幻灯片、钢琴。

教学理念:

(一)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它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

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及心理能力,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本课力戒教师灌输、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虽为新授课,但以学生主动探索获得知识为主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对已学地理知识及对音乐的理解,自由发挥从而掌握亚洲部分国家的音乐特点。

课中的新授部分设计也都是从这一理念出发,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听赏后的特征归纳、创作活动、整合与扩展等都由学生通过讨论与思考、实践来完成的,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创编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帮助学生建立起参与探索的自信心,在建构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注重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审美途径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本课安排了即兴创作活动如让学生听音乐说故事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创作冲动,鼓励他们进行音乐想象创作,发挥他们的创作才能。

让学生在这些创作活动中,获得音乐的美感体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注重师生共同参与音乐的理念

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的灌输、说教等为主的教学手段,将教师的角色从讲台前的执教者转变为共同参与者,教师与全班学生不是1比50的关系,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中的50分之1,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起

 

参与教学,共同游戏、评议音乐活动、交流感受与体会。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在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即便是新授内容,也是在让学生听赏以后,教师只通过启发性的提问,稍加点拨,以共同参与讨论的形式,得出亚洲部分国家的音乐特点。

在即兴的创作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舞蹈,鼓励、关心学生的创造活动,并在音乐活动结束后与学生一起平等地进行评议讨论,交流音乐活动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地体会到创作的愉悦感和成功的喜悦感。

本课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力图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能力,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1、欣赏新疆、蒙古、西藏三个地方的音乐片断

22、提问采用分组进行抢答方式,让学生根据听到的音乐,列举三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33、展示亚洲地图,设置情景,组成“音乐文化交流团”赴亚洲各国交流传统音乐文化。

44、确定“游览”方向。

教学设想:

以学生比较熟悉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通过竞赛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旅游”的形式进行新授部分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新授活动――――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踏上”旅途

(一)、东亚――――日本

(1)出示课件,飞机飞往日本,出现日本富士山和日本的樱花。

(2)提问:

同学们说说日本印象?

(3)欣赏东亚的日本歌曲《樱花》及《五木摇篮曲》

(4)学生通过上述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