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505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docx

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

郑州一中2020届高考考前必看——数学(文)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1.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

{x|y=lgx}与{y|y=lgx}及{(x,y)|y=lgx}

2.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逆命题与其否命题是等价命题,当一个命题的真假不易判断时,可考虑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3.判断命题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

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3)等价法:

即利用等价关系

"A⇒B⇔B⇒A"判断,对于条件或结论是不等关系(或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4.

(1)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非空子集)个数为2n-1;

(2)A⊆B⇔AB=A⇔AB=B;

(3)CI(AB)=CIACIB,CI(AB)=CIACIB;

二、函数与导数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若已知f(x)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

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的定义域);研究函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函数的奇偶性

f(x)

(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

(3)判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

f(x)±f(-x)=0或f(-x)=±1(f(x)≠0);

f(x)

(4)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

3.函数图像(或方程曲线的对称性)

(1)曲线C1:

f(x,y)=0,关于y=x+a(y=-x+a)的对称曲线C2的方程为f(y-a,x+a)=0(或f(-y+a,-x+a)=0);

(2)曲线C1:

f(x,y)=0关于点(a,b)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2a-x,2b-y)=0;

(3)若函数y=f(x)对x∈R时,f(a+x)=f(a-x)恒成立,则y=f(x)图像关于直线x=a对称;

(4)函数y=f(x-a)与y=f(b-x)的图像关于直线x=a+b对称;

2

4.函数的周期性与对称性

(1)y=f(x)对x∈R时,f(x+a)=f(x-a)或f(x-2a)=f(x)(a>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

(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b

的周期函数;

(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a-b

的周期函数;

1

f(x)

,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

(6)y=f(x)对x∈R时,f(x+a)=-f(x)(或f(x+a)=

-

第1页

共10页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

5.方程k=f(x)有解⇔k∈D(D为f(x)的值域);

恒成立⇔a≥[f(x)]max;

恒成立⇔a≤[f(x)]min;

6.a≥f(x)

a≤f(x)

(2)logaN=logbN

7.

(1)logb=log

bn

(a>0,a≠1,b>0,n∈R+);

(a>0,a≠1,b>0,b≠1);

a

an

loga

b

logab的符号由口诀“同正异负”记忆;

(3)

(4)alogaN=N(a>0,a≠1,N>0);

8.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

一看开口

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ax+b

b-ac

a

9.掌握函数y=

=a+

(b-ac≠0);y=x+(a>0)的图象和性质;

x

x+c

x+c

10.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f(x)=ax2+bx+c=0(a>0)的两根x,x的分布问题:

12

注意:

若在闭区间[m,n]讨论方程f(x)=0有实数解的情况,可先利用在开区间(m,n)上实根分布的

情况,得出结果,再令x=n和x=m检查端点的情况.

11.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定义法,分解成基本函数法(复合,加减),图像法,导数法;求函数单调区间时,你是否写成了区.间.形式,两个单调区间不.能.并.起来.

12.根据导数法研究函数单调性时,熟记八个基本函数求导公式,和差积商四则运算的求导公式,复合函数

1

的求导公式.特别提醒内层函数为a-x形式的复合函数,如[ln(1-x)]'=-

.

1-x

f'(x)>0(<0)的解是函数

f(x),不等式

f(x)的递增(减)区间.y=f(x)在给定

13.对于可导函数

区间上单调递增(减)⇔f'(x)≥0(或f'(x)≤0)在区间上恒成立(“=”丢不得)

y=f(x)在给定区间上不单调⇔f'(x)>0(或f'(x)<0)在区间有解(“=”要不得)

14.f'(x0)=0是可导函数y=f(x)在x=x0处有极值的必要条件.若求极值,必须指明极大(小)值,其中极

值点只是一个点.的.横.坐.标.,最值及最值点也是同样的要求哦!

xIf(x)>0恒成立,则f(x)min>0;若∀x∈If(x)<0恒成立,则f(x)max<0;

15.若

若∃x0∈I使得f(x0)>0,则f(x)max>0;若∃x0∈I使得f(x0)<0,则f(x)min<0.

16.设f(x)与g(x)的定义域的交集为D,若∀x∈Df(x)>g(x)恒成立,则有[f(x)-g(x)]

min

>0

第2页

共10页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根的情况

x1≥x2>k

m

x1

等价命题

在(k,+∞)上有两

在(m,n)上有两根

 

在(k,+∞)和(-∞,k)上各有一根

 

充要条件

⎪∆≥0

⎨f(k)>0

⎪b

⎪->k

⎩2a

⎧∆≥0

⎪f(m)>0

⎨f(n)>0

⎪b

⎪m<-

⎩2a

f(k)<0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若对∀x1∈I1、x2∈I2,f(x1)>g(x2)恒成立,则f(x)min>g(x)max.

若对∀x1∈I1,∃x2∈I2,使得f(x1)>g(x2),则f(x)min>g(x)min.

若对∀x1∈I1,∃x2∈I2,使得f(x1)

已知f(x)在区间I1上的值域为A,g(x)在区间I2上值域为B,若对∀x1∈I1,∃x2∈I2使得f(x1)=g(x2)

成立,则A⊆B.

17.若三次函数f(x)有三个零点,则方程f'(x)=0有两个不等实根x1,x2

18.证题中常用的不等式:

①lnx≤x-1(x>0)(仅当x=1时取“=”)

②ln(x+1)≤x(x>-1)(仅当x=0时取“=”)

且f(x1)f(x2)<0

③lnx

(x>1)④

ex≥1+x⑤e-x≥1-x

x+12

a-b

0,a≠b)

ab<

lna-lnb2

三、数列

=⎧S1(n=1),

1.由Sn求an,a

注意验证a1是否包含在后面an

的公式中,若不符合要单独列出.

⎨S

n

-S(n≥2,n∈N*)

⎩nn-1

一般已知条件中含an与Sn的关系的数列题均可考虑用上述公式;

2.等差数列{a}⇔a

-a=d(d为常数)⇔2a=a

+a(n≥2)⇔a=an+b⇔s=An2+Bn;

n+1n

nn+1n-1

n

n

n

3.等比数列{a}⇔an+1

=q(q为常数)⇔a2=aa(n≥2)⇔a

=aqn-1;

nn+1n-1

n1

n

a

n

4.首项为正(或为负)的递减(或递增)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或最小)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an

≥0

⎧an

≤0

⎫解决;

ç或⎨

⎩an+1≤0⎝⎩an+1≥0⎭

6.在等差数列中,a=a+(n-m)d,an-am;在等比数列中,

an

an=amq,q=n-m

n-m

d=

nm

n-m

am

7.当m+n=p+q时,对等差数列有am+an=ap+aq;对等比数列有am⋅an=ap⋅aq;

8.若{an}、{bn}是等差数列,则{kan+pbn}(k、p是非零常数)是等差数列;若{an}、{bn}是等比数列,则{kan}、

{anbn}等也是等比数列;

9.若数列{an}为等差(比)数列,则Sn,S2n-Sn,S3n-S2n,

也是等差(比)数列;

等差数列{an}中,项数为偶数2n时,S偶-S奇=nd;项数为奇数2n-1时,S奇-S偶=a中(即an);

10.

第3页

共10页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11.等比数列(实数范围内)中一定没有0这一项,且奇数项同号,偶数项同号.

12.数列通项的求法:

①公式法:

等差等比数列;②叠加法:

an=an-1+f(n),则

an=(an-an-1)+(an-1-an-2)++(a2-a1)+a1

(n≥2

乘法:

an=an-1⋅g(n),则

);

③叠

⋅an-1⋅

a

an

⋅⋅a

san

a=

2

(n≥2).

④待定系数法:

a=pa+q,⑤倒数法:

a

=

an-1an-2

a11

n

n-1

n+1

n

ta+s

n

1

an+1

1

an

=t,⑥周期数列,⑦观察法.

-

将递推公式变形为

s

1

=1(1-

1

1

=1(

1

1

);②

-

13.常见裂项公式:

);

n(n+k)knn+k

(2n+1)(2n-1)22n-12n+1

1

1

1

1

1

1

=(

-

=(

n+k-n);

);④

n(n+1)(n+2)2n(n+1)(n+1)(n+2)

n+n+k

k

2n

n

1

1

1

1

=-

=

-

(n+1)!

n!

(n+1)!

(2-1)(2

n+1

-1)2-12-1

n+1

n

n

n+1

n2(n+2)2

sin1

11

1

=tan(n+1)

-tann

=(

4n2

-);

(n+2)2

cosncos(n+1)

(n+2)

tan(n+1)-tann

1

1

);⑩tann⋅tan(n+1)=

-1

=4(

-

n(n+1)⋅2n-2

n⋅2n-1

(n+1)⋅2n+1

tan1

14.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①公式法;②倒序相加法;③错位相减法;④分组求和法;⑤裂项相消法.

15.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

注意数列是特殊的函数.

四、三角函数

1.三角函数中的和、差、倍、降幂公式及其逆用、变形用都掌握了吗?

如cos2θ=cos2θ-sin2θ=2cos2θ-1=1-2sin2θ,cos2θ=1+cos2θ,sin2θ=1-cos2θ.

2

2

a

b

a2+b2sin(x+ϕ)(其中

sinϕ=

cosϕ=

2.辅助角公式:

asinx+bcosx=

a2+b2

a2+b2

tanϕ=b.)在求最值、化简时起着重要作用.

a

3.在三角的恒等变形中,要特别注意角的各种变换.

α+β

=(α-β)-(α-β)等)

(如β=(α+β)-α,β=(α-β)+α,

4.你还记得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吗?

2

22

从函数名、角、运算三方面进行差异分析,常用的技巧有:

切化弦、降幂公式、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

第4页

共10页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

角.异角化同角(角的变换:

和、差、倍、余、补角),异名化同名,高次化低次.

5.你能迅速完成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图像及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对称

性:

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分析吗?

6.会用五点法画y=Asin(ωx+ϕ)的草图吗?

画图需要画哪些关键点(端点、极值点、拐点)?

会根据图

象求参数值吗?

7.在三角函数图象平移时最容易错的是平移多少个单位,你注意到ω的作用吗?

例如y=sin(2x+π)是由

3

π

π

y=sin2x向左平移而不是得到的.谨记:

只变x!

6

3

8.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各种表达形式你还记得吗?

会用它们解斜三角形吗?

如何实现边角互化?

(别忘

了,正弦定理可以用来求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9.在△ABC中,a>b⇔A>B⇔sinA>sinB⇔cosA

五、平面向量

1.两个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设a=(x1,y1),b=(x2,y2),λ为实数.

(1)向量式:

a∥b(b≠0)⇔a=λb;

(2)坐标式:

a∥b(b≠0)⇔x1y2-x2y1=0;

(1)向量式:

a⊥b(b≠0)⇔a⋅b=0;

(2)

2.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

设a=(x1,y1),b=(x2,y2),

坐标式:

a⊥b⇔x1x2+y1y2=0;

3.设a=(x1,y1),b=(x2,y2),则a⋅b=abcosθ=x1x2+y1y2;其几何意义是a⋅b等于a的长度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

4.设A(x1,x2)、B(x2,y2),则S⊿AOB=1

2

5.常用结论

y-xy

x

1221

(1)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O为平面上一点,则A,B,P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

OPλOA

λOB(

其中

1

2

λ1+λ2=1).

(2)三角形中线向量公式:

若P为△OAB的边AB的中点,则向量→与向量→,→的关系是→

1

→+

OP

OAOB

OP=2(OA

OB).

x+x+x

ABCyA+yB+yC⎫.

(3)三角形重心坐标的求法:

G为△ABC的重心⇔

GA

GB

GC

=0⇔G

⎝3

3⎭

(4)奔驰定理:

已知O是∆ABC

内的一点,∆BOC,∆AOC,∆AOB的面积分别为SASB

SC,则:

,,

SA∙OA+SB∙OB+SC∙OC=0

推论:

O是∆ABC内的一点,且x∙OA+y∙OB+z∙OC=0,则S∆BOC:

S∆COA:

S∆AOB=x:

y:

z

(5)三角形中的心

第5页

共10页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

O是∆ABC的重心⇔OA+OB+OC=0

O是∆ABC的内心⇔a∙OA+b∙OB+c∙OC=0

O是∆ABC的外心⇔sin2A∙OA+sin2B∙OB+sin2C∙OC=0⇔OA=OB=OC

222

 

O是∆ABC的垂心⇔tanA∙OA+tanB∙OB+tanC∙OC=0

⇔OA⋅OB=OB⋅OC=OC⋅OA⇔

2

OA+

2222

BC=OB+CA=OC+

2

AB

欧拉定理:

设O,G,H分别是∆ABC的外心,重心,垂心,则OG=1OH.

3

(6)极化恒等式:

a⋅b=1⎡(a+b)2-(a-b)2⎤

4⎢⎣

⎥⎦

几何意义:

向量的数量积可以表示为以这组向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和对角线”与“差对角线”平方差的

1.即:

a⋅b=1[AC2-

DB2](平行四边形模式)

4

4

2-1

4

DB2(三角形模式)

在∆ABD中,M为BD的中点,则a⋅b=

AM

六、直线和圆的方程

1.直线l1:

A1x+B1y+C1=0与l2:

A2x+B2y+C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A1A2+B1B2=0;

C1-C2

2.两条平行线Ax+By+C1=0与Ax+By+C2=0的距离是d=

A2+B2

3.Ax2+Bxy+Cy2+Dx+Ey+F=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

A=C≠0且B=0且D2+E2-4AF>0;

4.过圆x2+y2=r2上的点M(x0,y0)的切线方程为:

x0x+y0y=r2;若M(x0,y0)在圆外,此方程为切点弦所在直线方程.

5.以A(x1,y2)、B(x2,y2)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x-x1)(x-x2)+(y-y1)(y-y2)=0;

6.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①d=R⇔相切;②dR⇔相离.

(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圆心距,R,r表示两圆半径,且R>r)

①d>R+r⇔相离;②d=R+r⇔外切;③R-r

④d=R-r⇔内切;⑤0

7.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AB|=2r2-d2

七、圆锥曲线方程

2

y2

x

1.椭圆焦半径公式:

设P(x,y)为椭圆

(a>b>0)上任一点,焦点为F(-c,0),F(c,0),则

+=1

00

1

2

a2b2

=a+ex0,PF2

=a-ex0(e为离心率);

PF1

第6页

共10页高考数学考前必看--基本知识篇(文科数学)

 

意气风发,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风华正茂,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2双曲线x2

2

-y

(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x2

2

-y

=1

=0

a2b2

a2b2

=x+p;y2=2px(p

3.抛物线焦半径公式:

设P(x0,y0)为抛物线y2=2px(p>0)上任意一点,F为焦点,则PF

0

2

p

=-x0+2;

PF

<0)上任意一点,F为焦点,则

4.涉及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勿忘用定义解题;

5.共渐进线y=±bx的双曲线标准方程为x2

2

-y

为参数,λ≠0);

=λ(λ

a

a2b2

6.弦长公式:

若斜率为k的直线被圆锥曲线所截得的弦为AB,

A、B两点分别为A(x1,y1)、B(x2,y2),

|a|

则弦长

=1+k2⋅

x-x

=

(1+k2)[(x+x)2-4xx]=

AB

21

12

12

1

k2

=(1+1)⋅[(y

],体现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的解题思想;

=1+

y-y

+y)2-4yy

21

1

2

12

k2

7.椭圆、双曲线的通径(最短弦)为2b2,抛物线的通径为2p,焦准距为p;双曲线x2

2

-y

(a>0,

=1

a2b2

a

b>0)的焦点到渐进线的距离为b;

8.中心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双曲线方程可设为Ax2+Bx2=1;

9.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弦(过焦点的弦)为AB,A(x1,y1)、

B(x2,y2),则有如下结论:

2p

sin2θ

(2)yy=-p2,xx=;(3)+=2.

1

1

p2

=x+x+p=

AB

(1)

12

12

12

|AF||BF|p

4

2

y2

x

10.处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设A(x,y)、B(x,y)为椭圆

(a>b>0)

+=1

11

22

a2b2

b2

x2y2

上不同的两点,M(x0,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